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侯洪  李茂旭 《重庆医学》2003,32(10):1353-1353,1360
脑出血血肿增大是指脑出血后继续出血或再出血 ,通过对74例脑出血病人进行CT复查 ,发现有 2 6例病人在首次CT后血肿增大 ,现将 2 6例临床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判断标准 所有脑出血病人均经头颅CT检查确诊 ,出血量按多田氏公式计算 ,脑出血血肿大于首次CT检查血肿的33%为血肿增大[1 ] 。1 2 一般资料  1 997~ 2 0 0 2年 1 2月的高血压脑出血病人 74例 ,其中 6 8例既往有高血压史 ,脑出血均经头颅CT检查确诊。首次检查时间 :5 8例在发病 6h内 ,1 0例在发病 2 4h内 ,6例在 72h内 :CT复查时间 :1 2例在首次CT检查后 6h内 ,2 8…  相似文献   

2.
脑出血后血肿扩大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出血后血肿扩大的相关因素.方法200例脑出血患者发病后24~72小时内做CT复查.结果血肿扩大发生率为20.5%,继续出血发生在24h内占68.2%,不规则 分隔形血肿扩大发生率最高(33.3%).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继续出血多发生在24h内,与血肿形状及呕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秀英 《吉林医学》2009,30(9):781-782
目的:探讨脑出血后血肿扩大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55例脑出血患者发病后24h内进行动态CT观察。结果:155例脑出血患者中,有36例发生早期血肿扩大,血肿扩大发生率为23.2%。结论:早期血肿扩大以6h以内为多(占91.67%),早期血肿扩大与血压、出血部位、血肿形状、首次CT血肿量、及早期不适当使用甘露醇有关,而与年龄无关。高血压性脑出血后血肿扩大多发生在24h内,为了降低脑出血的病死率与致残率,凡对发病在24h内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需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予CT复查,以便早期发现有无血肿扩大,争取合理治疗,并合理使用甘露醇。  相似文献   

4.
张海杰 《中外医疗》2010,29(4):100-100
目的探讨和分析脑出血后继续出血的相关病因。方法分析导致脑出血后继续出血的相关病因,包括再出血时间、出血部位、出血量、血肿形态等。结果39例脑出血后继续出血的者大部分发生在脑出血后24h内(6h内多见),丘脑、壳核区的出血,形成不规则血肿,且血压持续性升高,易出现继续出血。结论脑出血后继续出血多发生于发病24h(尤其是6h内),有持续高血压、超早期(发病6h内)使用脱水剂、长期使用阿司匹林的病史者,首次头颅CT检查显示丘脑、壳核区的不规则形态血肿,且其出血量在20~30mL的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脑出血继续出血的发生率、发生时间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73例脑出血患者进行CT动态观察,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继续出血的发生率为27.4%,多在24 h内发生。首次CT检查在发病后6 h内、>6~12 h,继续出血查出率分别为47.37%、20.0%。继续出血组与非继续出血组发病6 h内使用甘露醇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首次CT示血肿形态不规则者差异有显著性(P<0.005);平均动脉压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起病时间短、超早期使用甘露醇、首次CT扫描血肿形态不规则是脑出血继续出血的重要影响因素,血压与继续出血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前存在继续出血的现象,对产生继续出血的可能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共收集2000年1月~2007年1月本院收治146例脑出血患者,动态头颅CT检查,施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前CT定位,同时采用多田氏公式计算血肿体积,判定同一患者两次出血量的差别.结果 43例高血压脑出血确有继续出血的现象,血肿净增体积为22~82mL,净增比例为32.9%~216%.继续出血的判断标准:血肿净增比例≥30%以上.结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24h内确实存在继续出血现象.因此,对可能发生继续出血的患者应尽早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  相似文献   

7.
脑出血后血肿扩大有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利春 《中原医刊》2005,32(8):23-23
目的探讨脑出血后血肿扩大的发生率、发生时间及有关因素。方法对170例脑出血患者发病后6h内、24h内、1周内作CT动态观察。结果本组血肿扩大发生率为18.2%,继续出血发生在24h内为67.7%。不规则血肿多出现血肿扩大;24h内应用甘露醇组发生早期血肿扩大22例(25.6%),明显高于未用组9例(10.7%),P<0.01。结论影响高血压性脑出血继续出血多发生在24h内;主要因素是血肿形状不规则及早期不适当应用甘露醇等脱水剂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脑出血继续出血的影响因素和发病时间、发生率、临床表现及预后.方法 260例脑出血患者进行动态CT检查,对血肿量增加≥33%以上者,结合临床表现进行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 脑出血继续出血发生率14.62%(38/260),且多发生在24h以内;继续出血与收缩压过高、出血部位、血肿形态有关;丘脑部位血肿易发生继续出血.结论 对脑出血后病情加重的病人应及早复查头颅CT,采取积极措施,控制血肿扩大,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甘露醇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早期少量出血时,应用后致再出血的影响。方法总结我院2000年1月-2006年6月收住院的32例在发病后6h内收住院的曾早期每天应用500~750m120%甘露醇脱水治疗。血肿量10-40ml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通过24h后复查脑CT。了解血肿体积是否增大,而确定出血是否增加?结果通过比较以上患者发现,CT检查比较血肿增大33%以上可确定为再出血的有12例,占40.6%。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在少量出血时。早期应慎用甘露醇,不然有再出血倾向。  相似文献   

10.
唐康林  朱雪冰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3):3118-3119
目的:探讨超早期应用甘露醇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继续出血的影响。方法:90例超早期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甘露醇治疗组和速尿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甘露醇125ml,每日6h~12h1次静脉滴注,15min内滴完;对照组则给予速尿20mg1次静脉注射,6h后改为甘露醇治疗,用量与用法均同治疗组。两组均于发病24h后复查头颅CT,观察两组继续出血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继续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全血粘度与血细胞比容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早期应用甘露醇增加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继续出血的发生率,在脑出血后6h内,无明显颅内压增高的情况,应避免使用甘露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后早期血肿扩大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6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根据入院后头颅CT复查结果显示血肿是否扩大分为血肿扩大组和血肿未扩大组,将两组患者在发病后首次头颅CT检查距离发病的间隔时间、血肿部位、血肿形态、入院后收缩压水平、血肿密度是否均匀、入院GCS评分及是否早期应用甘露醇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68例患者中血肿扩大组38例,血肿未扩大组130例,血肿扩大发生率22.6%.血肿扩大多发生在24 h内,尤其3 h内共发生34例,占血肿扩大组89.5%(34/38);血肿扩大组患者在发病后首次头颅CT检查距离发病的间隔时间、血肿部位、血肿形态、入院GCS评分及是否早期应用甘露醇等方面与血肿未扩大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肿扩大组患者在入院后收缩压水平和血肿密度是否均匀两方面与血肿未扩大组患者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后早期存在继续出血可能,发病后首次头颅CT检查距离发病的间隔时间、血肿部位、血肿形态、血肿密度是否均匀、收缩压水平、入院GCS评分及甘露醇早期的不合理应用与血肿扩大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出血后血肿扩大的相关因素。方法:200例脑出血患者发病后24~72小时内做CT复查。结果:血肿扩大发生率为20.5%,继续出血发生在24h内占68.2%,不规则+分隔形血肿扩大发生率最高(33.3%)。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继续出血多发生在24h内,与血肿形状及呕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李正克  苏国生  韦以存 《海南医学》2013,24(11):1675-1676
目的探讨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3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头颅CT片指导下,将血肿最大层面部位的中点作为穿刺点,电力驱动行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经头皮、颅骨进入脑内血肿区域,建立通道引流。头部CT复查确认穿刺针尖位置后,采用20ml注射器抽吸血肿内部的血液。再行头颅CT,观察是否还有血肿残留物或有无再出血,连接外引流器。结果 3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23例完全恢复,占63.89%,生活能半自理6例,占16.67%,偏瘫4例,占11.11%,无植物生存病例,死亡3例,占8.33%。结论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操作简便、治疗及时、创伤面积小、效果明显等优点,是高血压脑出血理想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影响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病情恶化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早期症状恶化且在24 h内行2次头颅CT检查的病历资料,并分为血肿扩大组及血肿稳定组,分析各组病情恶化原因。结果:42例血肿扩大组经治疗后死亡18例,22例血肿稳定组经治疗后死亡5例。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病情恶化死亡率高,导致早期病情恶化的因素主要是血肿扩大,血肿扩大与血压、出血部位、血肿形态等有关,血肿稳定但病情恶化与首次头颅CT血肿大小、出血部位、颅腔代偿能力等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继续出血的病因、发病时间、发病率、临床表现及预后。方法对159例脑出血患者进行动态CT观察,结合临床进行分析。结果继续出血在病后6~12 h为发病高峰;年龄、血压与继续出血无相关性,继续出血组中发病8 h内应用甘露醇、大量吸烟史、大量饮酒史、血肿形态不规则、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者明显多于对照组。结论发病8 h内应用甘露醇、大量吸烟史、大量饮酒史、血肿形态不规则、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是脑出血继续出血的重要影响因素,而与年龄、血压无关。  相似文献   

16.
潘海英  沈海宁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21):2220-2221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微创清除术治疗急性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对38例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清除术前后行CT扫描,在CT引导下行微创清除术,并动态观察其疗效.结果:38例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首次血肿清除率达28.0 %~40.0 %,其中12例首次清除率为40.0 %~56.0 %.存活32例7 d后复查头颅CT证实者血肿清除率达80 %以上.治愈有效率为84.2 %,死亡率为15.8 %.结论:CT引导下的微创清除术能有效地降低急性高血压脑出血的死亡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17.
贾周雄 《甘肃医药》2010,29(4):396-397
目的:探讨甘露醇对早期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继续出血的影响。方法:将134例早期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甘露醇治疗组和复方氯化钠对照组,两组均于发病24小时后复查头颅CT,观察两组患者继续出血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继续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丘脑部位的继续出血率明显高于其他部位。结论:早期应用甘露醇增加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继续出血的发生率,在脑出血后6小时内,无明显颅内压增高的情况,应避免使用甘露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出血后血肿扩大与血肿形态的关系.方法170例脑出血患者按血肿形态分为规则形,不规则形及不规则+分隔形血肿,发病后24~72小时内作CT复查.结果血肿扩大发生率为20.0%,继续出血发生在24小时内为61.7%,不规则+分隔形血肿扩大发生率最高为42.1%.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继续出血与血肿形状密切相关,多发生在24小时内.  相似文献   

19.
脑出血是脑卒中最严重的类型之一 ,急性期病死率较高 ,其中继续出血与急性期的病情变化有关 ,故本文针对高血压性脑出血继续出血的发生率、发生时间及影响因素 ,对本院 1998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收治的临床资料较齐全的 10 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0 2例患者 ,其中男性 6 5例 ,女性 37例 ,年龄 36~ 78岁 ,病程中持续高血压 (>2 0 / 12kPa) 4 1例 ,有癫痫发作 12例 ,长期饮酒史 4 6例。1 2 方法[1]  记录患者发病时间 ,首次CT检查在就诊时进行 ,复查CT在 12h内 ,12~ 2 4h ,2 4h后各复查 1…  相似文献   

20.
甘露醇治疗早期高血压性脑出血对血肿扩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金生 《重庆医学》2008,37(14):1601-1602
目的探讨半常规量及全常规量甘露醇对早期(<10h)高血压性脑出血继续出血的影响。方法将12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为3组,各40例。治疗A组给予20%甘露醇125mL静脉快速加压输注,15min内滴完,1次/8h;治疗B组给予20%甘露醇250mL静脉快速加压输注,30min内滴完,1次/8h;对照C组发病10h内不用甘露醇,应用呋塞米20mg静脉推注,1次/8h,发病10h后半常规量(125mL)静脉快速加压输注,15min内滴完,1次/8h,其他治疗同A、B治疗组。发病24h后复查头颅CT。分析半常规量及全常规量甘露醇对血肿扩大的影响。结果3组患者继续出血发生率:治疗A组继续出血20例(50%),治疗B组继续出血22例(55%),对照C组继续出血6例(15%),治疗A组、治疗B组继续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A组、治疗B组继续出血发生率分别与对照C组继续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10h内)应用甘露醇可能增加早期血肿扩大的发生率,即使半剂量甘露醇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10h内)也不宜盲目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