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 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分别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效果差异。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2年12月泰兴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68例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半髋关节置换术)与观察组(全髋关节置换术),各34例。对比两组手术与术后恢复指标、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状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115.73±10.73)min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468.62±41.59)mL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52、22.123,P均<0.05)。术后6个月、12个月时观察组患者Harr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时间较长且出血量较多,但患者的术后髋关节恢复更佳、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4):2262-2264
目的研究外侧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与后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收治的40例老年创伤性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观察组实施后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实施外侧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将两组治疗效果、手术指标、髋关节Harris功能及VAS评分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手术各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髋关节Harris功能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外侧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与后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创伤性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相比较,后者更具有优势,能显著减轻患者疼痛,改善其髋关节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对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接收的10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按照手术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手术1年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天数均明显少于观察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年,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年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在临床上均有较好的疗效,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手术风险低,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风险较高但远期疗效更好,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头坏死和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老年股骨头坏死和股骨颈骨折患者80例,分为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照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观察组总体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和股骨头坏死患者进行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确保临床安全,促进患者康复,明显提高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实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30例实施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即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对比两组住院时间、引流量及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记录并发症。结果 :两组住院时间、引流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术后观察组Harris评分(87.29±1.44)分较同组术前及对照组术后明显增加(P0.05);术后早期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的26.67%(P0.05)。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可有效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改善其髋关节功能,对60岁以下老年人建议选择全髋,60~70岁老年人根据情况选择全髋。  相似文献   

6.
孙锋  贾璐  盖康旭  张凯瑞 《大医生》2023,(14):12-15
目的 对比分析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博兴县人民医院骨关节外科收治的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96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作对照组(48例)与观察组(4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围术期各项指标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节点髋关节功能及假体髋臼角度变化,评估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跟踪随访,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总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高于对照组,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均P <0.05);两组患者住院总时间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12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同时假体髋臼角度大于对照组(均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各分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 <0.05);1年时间内,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临床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疾病在条件许可的基础上,首选全髋关节...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全髋关节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8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1例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41例采用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时间,对两组随访36个月以上,比较两组术后1年、3年髋关节Harris评分和优良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多于对照组[(95.6±21.7)min vs(72.4±18.9)min,(482.8±117.9)ml vs(262.5±81.3)ml,(247.3±71.8)ml vs(169.6±61.7)ml,P均<0.01],两组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24.4%(10/41)vs 7.3%(3/41),χ2=4.479,P=0.034];术后1年,两组髋关节Harris评分和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3年观察组髋关节Harris评分和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全髋关节和半髋关节置换术均为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手段,半髋关节置换术创伤小、出血少,而全髋关节置换术远期疗效更优,手术方式的选择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及对患者睡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1月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予以治疗,对照组予以半髋关节置换术予以治疗。对2组患者手术情况及PSQI睡眠质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及手术出血量大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及并发症产生率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的PSQI指标为(6.07±0.94),小于对照组的(10.82±1.3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均能取得较好的手术效果。但是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更低、患者术后康复效果更好,患者的接受度及推广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经壮骨活血汤治疗后的血骨钙素(BGP)、骨碱性磷酸酶(BALP)、D二聚体(DD)水平变化情况。方法 收集2018年11月至2020年12月开封市第二中医院收治的13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65,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常规治疗)与研究组(n=69,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常规治疗+壮骨活血汤)。比较两组髋关节功能、日常生活能力(ADL)、骨密度、骨代谢指标[BGP、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BALP]、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DD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Harris评分、ADL评分、骨密度及BGP、BMP2水平均较治疗前增高,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BALP、TNFα、IL6及DD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7.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配合壮骨活血汤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可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调节骨代谢指标水平,促进骨折...  相似文献   

10.
叶亚罡 《临床医学》2021,41(5):64-65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联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3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8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进行PFNA手术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抗骨质疏松药物。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骨密度恢复情况、骨折愈合情况及髋关节评分。结果术后3个月,观察组Harri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则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骨密度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18个月骨密度比较,观察组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PFNA联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可显著缩短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提高髋关节功能恢复效率,平衡骨密度,促进病情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小切口外侧入路与常规切口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给予小切口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术的观察组和给予常规切口髋关节置换术的对照组。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远期关节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患者手术时间稍短于对照组,住院总费用也低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总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3个月、半年以及一年时Harris评分和HS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有助于减小手术创伤、促进术后恢复、改善关节功能,且手术时间与常规切口手术相当,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理想方式。  相似文献   

12.
背景:全髋关节与半髋关节置换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较为有效的方法,由于患者身体条件及基础疾病的影响,对关节置换方式的选择是临床需慎重考虑的方面。目的:对比全髋关节置换与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75例,全髋置换组38例,平均年龄(68.4±5.3)岁:半髋置换组37例,平均年龄(72.5±6.2)岁,对两组患者置换后Harris评分和Merled—Aubigne-Postel髋关节功能分级,置换中出血量及置换时间,置换后并发症及死亡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与结论:75例患者均获8个月以上随访。两组患者关节置换后髋关节疼痛、髋关节活动范围及髋关节行走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置换后并发症及死亡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全髋置换组平均置换时间长于半髋置换组,置换中出血量显著多于半髋置换组(P〈0.05)。提示: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半髋置换,操作时间短,置换中出血少,且置换后疗效与全髋置换相当。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102例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根据是否合并冠心病分两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腰1~腰4及右侧股骨颈的骨密度),并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骨质疏松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结果合并冠心病组腰1~腰4和股骨颈的骨密度分别为(0.73±0.12)g/cm^2、(0.76±0.14)g/cm^2、(0.82±0.22)g/cm^2、(0.81±0.21)g/cm^2、(0.71±0.12)g/cm^2,未合并冠心病组骨密度分别为(0.86±0.17)g/cm^2、(0.92±0.22)g/cm^2、(0.96±0.23)g/cm^2、(0.98±0.25)g/cm^2、(0.80±0.13)g/cm^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4.38、-4.32、-3.27-3.67、-4.30,P均〈0.05)。调整了年龄、体重指数、血脂、血钙、血磷后,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骨质疏松和冠心病存在明显的相关性(OR=3.80,95%CI:1.50~9.61,P〈0.05)。结论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的降低可能跟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图文式健康教育路径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120例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进行图文式健康教育,干预时间为3个月。干预前后采用骨质疏松症健康信念量表( OHBS)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视觉模拟疼痛( 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ODI指数)及骨密度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知信行总分为(139.62±32.12)分,健康信念得分(65.32±12.48)分,骨质疏松知识得分(43.69±5.78)分,预防保健得分(32.12±4.56)分,分别优于对照组的(105.63±28.69),(51.21±11.45),(31.25±4.96)与(22.62±5.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456,4.362,5.126,5.623;P<0.05)。观察组干预后ODI指数、VAS评分分别为(23.25±5.12),(3.86±0.75)分,分别低于对照组的(36.12±6.78),(5.29±0.9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985,5.122;P<0.05)。观察组干预后腰椎L1~4、股骨颈、髋部Wards区及粗隆区骨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4.252,4.825,4.312,4.985;P<0.05)。结论图文式健康教育路径能有效提高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患者知信行评分,提高患者骨密度,改善患者疼痛及功能障碍,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5.
李秋飞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12):1527-1527,1529
目的探讨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11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采用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48h引流量、术中输血患者比例、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术后Harris髋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创伤小,效果肯定,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深圳市龙岗地区围绝经期妇女维生素D水平与骨质疏松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参加体检的围绝经期妇女血清,采用串联质谱法检测血清维生素D、维生素D2及维生素D3水平,并使用双能X线吸收仪(DEXA)测定髋部及L1~4的骨密度。结果435例受试者中,血清维生素D水平缺乏情况普遍存在,且以维生素D3缺乏为主;严重缺乏组左侧股骨颈骨密度为(0.623±0.087)g/cm^2,明显低于维生素D不足组的(0.726±0.091)g/cm^2及充足组的(0.731±0.089)g/cm^2(P<0.05);wards三角骨密度为(0.391±0.054)g/cm^2,明显低于维生素D不足组的(0.492±0.061)g/cm^2及充足组的(0.524±0.075)g/cm^2,3个年龄组的左侧股骨颈、wards三角、L1~4、大粗隆、大转子区及左侧股骨上端骨密度均随着年龄增大而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圳龙岗地区围绝经期妇女普遍缺乏维生素D,需要加强宣教,低维生素D水平与骨骼中某些部位的低骨密度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比较髋关节前方横切口与S-P切口治疗股骨头PipkinⅠ型、Ⅱ型骨折的治疗方法与愈后.[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髋关节前方横切口与S-P切口治疗股骨头PipkinⅠ型、Ⅱ型骨折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前方横切口入路行切开复位,可吸收螺丝钉内固定治疗19例(A组),S-P切口入路切开复位,可吸收螺丝钉内固定治疗23例(B组).对两组手术入路患者术中情况,术后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的切口长度分别为(9.3±1.6)、(16.6±1.7)cm.手术时间分别为(60.7±10.6)、(85.4±13.1)min,出血量分别为(100.5±43)、(373.9±96)mL,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髋功能评定采用Harris评分法:A组为(85.5±5.3)分,B组为(83.2±6.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发生并发症2例,B组5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影像学愈合时间:A组(14.0±1.4)周,B组(14.7±1.1)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股骨头PipkinⅠ型、Ⅱ型骨折手术治疗,髋关节前方横切口入路具有切口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髋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势,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骨密度与疾病活动性关系.方法 选择92例SLE患者和92例健康对照,均为女性.检测所有纳入对象血清25(OH)D水平.采用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价SLE患者病情活动性,并根据SLEADI评分分为非活动组(n=26)、轻度活动组(n=35)、中度活动组(n=26)、重度活动组(n=5),采用骨密度仪测量SLE患者双侧股骨颈、股骨大转子、全髋、腰椎L1-L4的骨密度,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SLE患者血清25(OH)D水平为23.82±5.92 ng/ml,健康对照者为44.82±7.92 ng/ml,存在显著差异(P〈0.001);重度活动组血清25(OH)D水平显著低于轻度活动组和非活动组(P均〈0.05).重度活动组患者左右侧股骨颈、左右侧大转子显著低于非活动组和轻度活动组.重度活动组左右侧全髋关节骨密度显著低于非活动组(P均〈0.05).相关分析发现左右侧股骨颈、左右侧大转子、全髋关节骨密度与SLEDAI评分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结论 女性SLE患者维生素D水平降低及骨密度降低与SLE疾病活动性存在关联.应积极防治SLE患者骨密度降低及骨质疏松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背景:髋关节成形患者具有较高的骨质疏松症患病率,骨质疏松症影响假体存活率,髓腔闪烁指数与骨密度均随年龄变化。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髓腔闪烁指数与股骨颈骨密度的关系,提高对骨质疏松症的关注。方法:回顾性研究57例髋关节成形患者的骨盆X射线正位片的股骨近端髓腔闪烁指数和股骨颈骨密度,探讨二者的相关性。结果与结论:57例髋关节成形患者的股骨近端髓腔闪烁指数为1.8-4.8(3.1±0.7);髓腔闪烁指数4.7者1例。年龄对髓腔类型有影响,〉60岁组烟囱型髓腔显著性多于≤60岁组,髓腔闪烁指数≥3组的骨密度显著高于髓腔闪烁指数60岁组患者的股骨颈骨密度为(0.590±0.092) g/cm2,显著低于≤60岁组患者的股骨颈骨密度(0.751±0.235) g/cm2(P=0.000),比较发现随骨密度降低,髓腔闪烁指数均值变小。因此股骨颈骨密度与髓腔闪烁指数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