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弓瑾  陈莉  虞静  张凯  吕晨阳 《肝脏》2024,(3):285-288+299
目的 调查分析南京地区268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天然耐药突变情况,并分析影响天然耐药突变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2022年10月南京地区268例慢性HBV感染者的资料,统计天然耐药发生情况及耐药突变类型,比较发生突变和未发生突变患者临床特征,采用logistic分析影响天然耐药突变发生的因素。结果 268例慢性HBV感染患者经基因测序检测,共有9例天然耐药突变,检出率为3.36%(9/268);9例天然耐药突变患者耐药位点分别为rt180M、rt204V、rt204I、rt250V、rt180M、rt204V+rt180M、rt213T、rt236T和rt204I+rt180M,发生突变患者年龄、HBV DNA水平、病程均高于未发生突变患者(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HBV DNA水平、病程均是影响慢性HBV感染者发生天然耐药突变的独立危险因素(OR=4.162,4.411,5.766,P<0.05)。结论 该地区慢性HBV感染者存在天然耐药突变,年龄、HBV DNA水平、病程均是影响慢性HBV感染者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贵州省B、C基因型慢性HBV感染者的病毒基因亚型。方法PCR扩增HBV P区长309 bp的基因片段,扩增产物分别经限制性内切酶NciⅠ、VspⅠ、BstEⅡ酶切,琼脂糖凝胶电泳,根据酶切图谱多态性,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检测HBV C基因亚型。直接测序确定B基因亚型、对178例用S基因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鉴定为B、C基因型的不同临床类型慢性HBV感染者进行亚型分析。结果84例C基因型HBV感染者中,27例(32.14%)为C1亚型、56例(66.67%)为C2亚型,1例为C1、C2亚型混合感染。94例B基因型HBV感染者中,93例(98.94%)为Ba、1例为Bj亚型感染。从无症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CHB到肝硬化/肝癌,C1亚型在各组中的比例逐渐降低,分别为60.00%、30.65%和16.67%;而C2亚型在各对应组中的分布逐渐增高,分别为40.00%、67.74%和83.33%。结论贵州地区B、C基因型慢性HBV感染者中,以Ba、C2亚型为主。C1、C2亚型在疾病中的分布有一定差异。PCR-RFLP分析HBV C1、C2亚型,方法简便、特异性强,适合较大样本分析,可用于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患者HBV核苷(酸)类似物耐药相关的10个位点的突变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焦磷酸测序法对658例各型乙型肝炎患者行核苷类似物抗乙肝病毒多位点耐药基因检测并分析不同核苷(酸)类似物耐药的突变形式,对常见突变模式者ALT和HBV-DNA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300例发生不同位点变异,变异率为45.59%,其中有明确用药史者202例。拉米夫定耐药突变中以M204V和M204I最常见,前者通常伴随L180M突变,后者常单独出现;阿德福韦酯耐药中以N236T和A181位碱基替换为主;恩替卡韦耐药均伴随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耐药变异,以T184位点的碱基替换最为常见;主要变异模式间ALT及HBV-DNA水平均无明显差异。90例未接受过核苷(酸)类似物治疗者亦检出耐药相关突变。结论检测HBV多位点耐药基因相关突变有助于临床及时发现和确认乙型肝炎患者HBV耐药并指导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老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基因多态性与其耐药变异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老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88例。检测患者在使用不同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后血清样本,进行基因测序和分型。结果 C基因型占比显著高于B基因型、D基因型;且B基因型占比高于D基因型(均P<0.05)。C基因型YIDD突变占比显著高于B基因型(χ2=7.918,P=0.005),而B基因型的YVDD突变高于C基因型(χ2=8.965,P=0.000)。B基因型与YVDD突变存在显著正相关(r=0.783,P=0.000),同样C基因型与YIDD突变存在显著正相关(r=0.819,P=0.000)。单一耐药中阿德夫韦耐药率显著高于拉米夫定与恩替卡韦,在共同耐药中拉米夫定+阿德夫韦+替米夫定共同耐药率显著高于拉米夫定+阿德夫韦+替米夫定+恩替卡韦、拉米夫定+阿德夫韦、拉米夫定+替米夫定以及拉米夫定+恩替卡韦。阿德夫韦、拉米夫定+阿德夫韦+替米夫定耐药均与B基因型YIDD突变、C基因型YVDD突变显著正相关(r=0.748,P=0.000;r=0.583,P=0.000;r=0.673,P=0.000;r=0.617,P=0.000)。结论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中B基因型与YVDD突变、C基因型与YIDD突变均正相关,阿德夫韦、拉米夫定+阿德夫韦+替米夫定耐药与B基因型YIDD突变、C基因型YVDD突变正相关。通过对HBV基因分型以及耐药位点的检测,对临床及时调整用药方案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江苏徐州地区经核苷类似物治疗疗效不佳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耐药基因突变分布特征.方法 收集2010年8月~2013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门诊及住院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本621份,均为经核苷类似物治疗3个月以上且血清HBV DNA阳性者,采用核酸扩增技术结合荧光标记探针杂交方法对乙型肝炎病毒DNA进行定量检测,其产物通过测序分析进行耐药突变的检测,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621例患者HBV耐药总变异检出率为75.8%(471/621),其中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替比夫定和恩替卡韦分别为88.9% (144/162)、53.7%(108/201)、89.0%(47/53)和88.0% (22/25),服用过2种或者2种以上抗病毒药物者为83.3%(150/180),以上5组间变异率总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阿德福韦酯组与其他各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耐药变异病例数构成比服用过2种或者2种以上抗病毒药物者(31.8%)最高,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替比夫定和恩替卡韦分别为30.6%、22.9%、10.0%和4.7%,以上5组构成比比较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拉米夫定组与服用过2种或者2种以上抗病毒药物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各位点变异率,所检测的25个位点的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4位点耐药突变率最高(243例次,39.1%),其次是180位点(184例次,29.6%)、181位点(123例次,19.8%),这3个位点两两比较或者分别与其他各位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4位点、180位点、181位点耐药突变检出率高,恩替卡韦及替比夫定经治患者较少进行HBV耐药突变检测.  相似文献   

6.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调查分析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特点。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46例门诊自愿接受调查的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慢性乙型肝炎及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进行评定,按量表因子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所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象的各项因子分大多高于国内普通人群,特别是在躯体化、抑郁、焦虑、敌意等因子方面,以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尤其明显。各因子分值随疾病严重程度加重有升高趋势,且在精神病性一个因子得分上存在统计学差异。多因素分析表明,疾病类型、年龄、受教育程度是SCL-90因子分值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心理问题,随着病情的严重程度有逐渐加重的趋势,年龄和受教育程度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拉米夫定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全球慢性HBV感染者多达3.6亿,我国有1.2亿,其中有3000万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慢性乙型肝炎最关键的处理应是抗病毒治疗,以拉米夫定(lamivudine,LAM)为代表的核苷(酸)类似物开创了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新时代。LAM是被批准的第一个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口服药,随着其在国内、外临床的广泛应用,HBV耐药突变(resistant mutation)已成为令临床医师棘手的问题。LAM耐药后的抗病毒治疗是临床面临的一个新课题,为此,许多学者进行了有益探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行核苷类似物治疗的慢乙肝患者HBV基因型及耐药位点的存在状况.方法 选择29例慢乙肝患者,均采用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恩替卡韦、替比夫定等核苷类似物药物治疗6个月~2年.采用直接测序法检测患者血浆中的HBV基因分型及耐药位点,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9例患者中,HBV基因C型26例、B型3例.HBV变异位点有6个,其中rtL180M 7例,rtM204I/V/S 11例,rtA181V/I/S 7例,rtN236T、rtT184A/G/I/S、rtM250V/L各1例.变异模式包括rtA181V/I/S 5例,rtM204L/V/S、rtL180M+rtM204I/V/S各4例,rtN236T、rtM204I/V/S+rtA181V/I/S、rtL180M+ rtA181V/I/S、rtL180M+ rtM204I/V/S+ rtM250V/L、rtL180M+ rtM204I/V/S+ rtT184A/G/I/S各1例.结论 29例慢乙肝患者的HBV基因多为C型,经核苷类似物治疗后,HBV的主要突变位点有rtM204L/V/S、rtL180M及rtA181V/I/S.除rtA181V/I/S、rtM204L/V/S单位点突变外,还存在rtL180M+rtM204L/V/S、rtL180M+ rtA181V/I/S、rtL180M+ rtM204I/V/S+rtT184A/G/I/S等突变模式,给治疗带来困难.  相似文献   

9.
阿德福韦酯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德福韦酯(ADV)对拉米夫定耐药变异株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临床推荐拉米夫定耐药患者的优选治疗.现就阿德福韦酯治疗拉米夫定耐药的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近期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的抗病毒治疗除了可以使用核苷类似物(nucleoside analogues, NAs)治疗外,还可以考虑使用干扰素。但NAs的临床应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CHB的发病率,延缓了病程进展,但在长期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容易产生耐药,导致治疗失败并最终进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对此,本文重点就NAs治疗CHB现状、机制、耐药原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自然分娩慢性HBV感染妊娠患者母婴传播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诸思赟  蒋音  张丹丹  王磊  陈良 《肝脏》2010,15(3):164-166
目的探讨自然分娩慢性HBV感染妊娠患者血清乙型肝炎标志物及HBVDNA载量与HBV母婴传播的风险。方法选择58例自然分娩的慢性HBV感染妊娠患者,检测其分娩前肝功能、血清乙型肝炎标志物及HBVDNA载量,并同时检测其新生儿外周血及脐血血清乙型肝炎标志物及HBVDNA载量。结果妊娠患者HBeAg阳性率与婴儿HBeAg阳性率相关;妊娠患者HBVDNA载量与婴儿HBeAg阳性率相关;妊娠患者分娩时肝功能正常与否与婴儿HBeAg阳性率无关。结论妊娠患者分娩前HBeAg阳性和HBVDNA高载量是HBV母婴传播的危险因素,而其分娩前肝功能正常与否可能与母婴传播风险无关。  相似文献   

12.
乙型肝炎患者树突状细胞内HBV DNA存在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培养的树突状细胞(DC)内乙型肝炎病毒DNA(HBV DNA)存在状况,分析HBV DNA与DC功能下降的内在联系.方法: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分离单个核细胞,在含rhGM-CSF,rhIL-4的培养基中诱导培养为DC,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乙肝患者DC的表型变化,用流式细胞仪分选出树突状细胞,应用PCR技术检测DC内HBV DNA存在状况.结果:①表达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DC表面的共刺激分子(B7-1,B7-2,CD1α)及MHC-Ⅱ类分子(HLA-DR)的水平明显降低.②树突状细胞内HBV DNA检测结果阳性.结论:乙型肝炎患者树突状细胞内存在HBV DNA感染,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树突状细胞与正常人相比,表型表达降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福建省结核分枝杆菌异烟肼耐药相关基因的突变特征,为异烟肼耐药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 对来源于福建省结核病耐药性监测30个监测点纳入的75株耐多药和10株全敏感结核分枝杆菌分离株,进行katG、inhA、oxyR-ahpC基因片段PCR扩增并测序分析,用RD105缺失基因检测法进行北京家族基因型鉴定,使用卡方检验分析相关性。结果 10株全敏感株未检测到突变。75株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检测到72株katG、inhA、oxyR-ahpC发生单一或联合基因突变,突变率为96.0%(72/75)。其中,65株(86.7%,65/75)发生katG突变,涉及5个位点,最常见位点突变的密码子是315,突变率为82.7 %(62/75),最常见突变形式为Ser315Thr(77.3%,58/75);8株(10.7%,8/75)发生inhA突变,突变形式均为C(-15)T;5株(6.7%,5/75)发生oxyR-ahpC突变,突变形式为C(-39)T或C(-46)A。katG、inhA和oxyR-ahpC 在北京家族基因型菌株和非北京家族基因型菌株中的突变率分别为83.9 %(47/56)、12.5%(7/56)、7.1 %(4/56)和94.7 %(18/19)、5.3 %(1/19)、5.3 %(1/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23、0.38、0.78)。结论 福建省结核分枝杆菌异烟肼耐药性相关基因突变绝大多数发生在katG、inhA和oxyR-ahpC基因位点,且以katG突变为主。初步分析显示北京家族基因型菌株流行与异烟肼耐药基因突变特征无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对利福平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的rpoB基因的突变位置与耐药程度的关系。方法  32株对5 0 μg·mL-1的利福平耐药 (R5 0 )、2 2株对 2 5 0 μg·mL-1的利福平耐药 (R2 5 0 )、10株对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及链霉素敏感的结核分枝杆菌株 (R0 )和 1株H3 7Rv结核分枝杆菌株包括核心区域在内的rpoB基因片段进行了DNA序列分析。结果  (1) 10株 (R0 )对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及链霉素敏感的结核分枝杆菌株和 1株H3 7Rv结核分枝杆菌株未检测到rpoB基因易突变区的改变 ;(2 )耐利福平的低耐药 (R5 0 )结核分枝杆菌突变 2 5株 (78 1% ) ;耐利福平的高耐药 (R2 5 0 )结核分枝杆菌突变 2 1株 (95 5 % ) ,两者差异无显著性 (P =0 170 ) ;(3)耐利福平的低耐药 (R5 0 )结核分枝杆菌突变点呈散在分布 ;(4 )耐利福平的高耐药 (R2 5 0 )结核分枝杆菌突变以 5 31位氨基酸突变为主 (5 7 1% )以及联合突变较多见 (2 3 8% ) ,与R5 0相比两者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大部分对利福平耐药的结核分枝杆菌均有rpoB基因突变。在对利福平低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的rpoB基因中 ,其突变位置呈散在分布。在对利福平高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的rpoB基因中 ,5 31位密码子突变及多个密码子联合突变是其主要突变特征。  相似文献   

15.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注入大鼠肝脏后的短暂抗原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HBV感染的急性乙型肝炎大鼠模型。方法将经磷酸钙沉淀的含3.2kb全序列HBVDNA的HBV-PCNCX质粒直接导入大鼠肝脏。结果10只实验动物中,8只大鼠血清HBsAg和HBeAg阳性,肝细胞中HBVmRNA及HBsAg得到表达,肝脏出现局灶性炎性细胞浸润,肝细胞坏死、浊肿等典型的病毒性肝炎病理变化。结论将磷酸钙沉淀后的HBVDNA导入大鼠肝脏细胞,可产生病毒抗原血症和典型的急性病毒性肝炎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16.
乙肝病毒外膜大蛋白检测对于判定HBV DNA复制的意义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目的:通过检测患者血清乙肝病毒外膜大蛋白(HBV-LP)、HBV DNA以及乙肝病毒标志物(HBV M),探讨HBV-LP对于反映体内乙肝病毒复制的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254份HBV 感染血清的HBV DNA进行检测,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方法对HBV-LP、 Pre-S1蛋白及HBV M进行检测.结果:大蛋白的检出结果与HBV DNA的检出结果无明显差异.不同HBV M模式的HBV DNA与HBV-LP的检出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 HBV DNA拷贝数的对数值与HBV-LP表达具有相关关系(r=0.945,P<0.001),HBV DNA拷贝数的对数值变化的89%可以用HBV-LP A值为解释变量的线性回归模型来解释.结论:HBV-LP能够反应HBV的复制情况,血清中HBV-LP的含量与HBV DNA的拷贝数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BACKGROUND/AIMS: As the core gene of hepatitis B virus (HBV) is a major immunological target, its mutation may evoke or evade immune clearance. We investigated the frequency and location of HBV core gene substitutions according to hepatitis B e antigen (HBeAg) status and viral replication status, and evaluated the association of these substitutions with the different stages of chronic HBV infection in Korean patients. METHODS: The study population included 45 HBeAg-positive/DNA-positive patients (group I), 49 HBeAg-negative/DNA-positive patients (II) and 50 HBeAg-negative/DNA-negative patients (III). The HBV core gene was analysed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and sequencing. RESULTS: The frequency of core gene substitutions increased from group I to group III. Substitutions were commonly detected at codons 87, 97, 112 and 130. The frequency of substitutions at codons 87 and 112 was higher in groups II/III than in group I. The frequency of the codon I97F substitutions was the highest in group III. However, the codon 130 substitution was more frequently found in groups I/II than in group III. CONCLUSION: Core gene substitutions were more frequently detected in HBeAg-negative and/or HBV DNA-negative patients. The substitutional hot spots were codons 87, 97, 112 and 130; substitutions at these codons might play a role in immune-modulation during the course of chronic HBV infection.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化疗及非化疗卵巢癌组织中多药耐药基因-1(MDR-1)及Wnt-1、FZD-1基因的表达变化,探讨其与卵巢癌化疗耐药的关系。方法卵巢癌患者60例,包括紫杉醇化疗组(Ⅰ组)和未化疗组(Ⅱ组)各30例,Ⅰ组分为先期化疗有效组(ⅠA组)22例和化疗后复发组(ⅠB组)8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各组卵巢癌组织中的MDR-1、Wnt-1、FZD-1基因。结果Ⅰ组MDR-1基因阳性表达率为70%(21/30),Ⅱ组为86%(26/30),两组相比,P〉0.05;ⅠB组MDR-1阳性6例(6/8),较ⅠA组的15例(15/22)略高,但两组相比,P〉0.05。Wnt-1基因在MDR-1表达阳性的卵巢癌组织中的Ct值为4.742 9±0.756 9,与MDR-1阴性者的3.298 1±1.489 7相比,P〈0.01。FZD-1基因在MDR-1表达阳性的卵巢癌组织中的Ct值为3.677 3±1.220 8,与MDR-1阴性者的4.898 0±0.633 9相比,P〈0.01。在Ⅰ组中,MDR-1和Wnt-1、FZD-1基因的表达呈正相关(r分别为0.525、0.678,P均〈0.05);但在Ⅱ组中,MDR-1和Wnt-1、FZD-1基因的表达无相关性(r分别为-0.091、0.031,P均〉0.05)。结论卵巢癌组织中MDR-1基因有较高的阳性表达率,与卵巢癌的化疗耐药有关,MDR-1基因可能通过抑制Wnt-1、FZD-1基因的表达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和优化扩增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P基因的PCR方法,比较DNA测序法与线性反向探针杂交法检测HBV基因突变情况,并对耐药相关基因突变及其意义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巢式PCR法扩增9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P基因反转录酶区,对PCR产物进行DNA测序,采用Bioedit6.0.5、Seqman TMⅡ、EditSeq TM和MegAlign软件分析结果;同时随机抽取40份血清进行线性反向探针杂交,比较两者的检测结果,并对11个已知耐药相关突变位点进行分析。结果在93份标本中DNA序列测定法检测到碱基突变113个,其中与LAM相关突变50份(53.78%),与ADV相关突变6份(6.46%),与LdT相关突变3份(3.23%),与ETV相关突变3份(3.23%);在40份血清中与线性反向探针杂交检测结果一致的突变为87.5%(35140),氨基酸位点一致为98.0%(431/440)。此外,还检测到V84I、S85C、A181S、L229W、N238T等与耐药相关的突变位点。结论应用线性反向探针杂交检测虽然比较快捷,但其价格昂贵且只能检测已知常见的变异位点;建立在巢式PCR基础上的DNA序列测定法敏感性与线性反向探针杂交法相当,两者检测结果有较高的符合率,但似可检出更多的耐药相关突变。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和分析慢性HBV感染者不同临床时期的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BV RNA)、HBV DNA以及HBsAg水平。方法入组86例慢性HBV感染者,抽提血清HBV RNA并以Oligo(dT)为引物反转录mRNA为cDNA,Taqmen荧光定量PCR法检测cDNA。将慢性HBV感染者不同临床时期的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血清HBV RNA定量在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再活动期、非活动或低(非)复制期患者中依次降低,不同临床时期血清HBV RNA水平两两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慢性HBV感染者中,血清HBV RNA与HBV DNA呈正相关(HBeAg阳性,r=0.523,P=0.004;HBeAg阴性,r=0.340,P=0.034)。血清HBV RNA水平与HBsAg水平均呈正相关(HBeAg阳性,r=0.548,P0.01;HBeAg阴性,r=0.317,P=0.049)。结论随着慢性HBV感染病程的进展,血清HBV RNA水平逐渐下降。且血清HBV RNA水平与HBV DNA、HBsAg水平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