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男,40岁。因“肝癌切除术后10月余,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后8月余,左上腹隐痛3天”于2006年10月9日人院。患者于2006年1月5日B超提示“左肝占位性病变”,诊断为“原发性肝癌Ⅱa期”,在南京鼓楼医院行“左肝叶及胆囊切除术”。术后2个月复查B超提示“肝内多发性占位病变,脾占位”,考虑“肝癌切除术后复发、脾转移癌”,分别于3月8日、4月21日和9月8日行“肝动脉栓塞化疗”3次。  相似文献   

2.
患者 ,男 ,4 0岁 ,因发现肝内占位 2年余 ,腹胀无尿 4个月于 2 0 0 3年 8月 12日入院。 2 0 0 1年 6月因“多囊肾、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行右肾切除 ,术中探查肝脏发现右肝肿物 ,病理活检提示 :肝细胞癌。逐行肝瘤内无水酒精注射 ,术后多次肝动脉介入栓塞化疗及肝癌伽玛刀治疗。此后被多家医院诊断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原发性肝癌Ⅲ期、门脉高压、脾功能亢进、多囊肝、多囊肾” ,于 2 0 0 3年 5月因无法控制血尿行左肾动脉栓塞术。术后无尿 ,定期每周两次血液透析治疗。入院后患者每次血透后均发热 ,体温 38°C ,未经处理热度…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56岁。因脑胶质瘤于2013年7月10日于天津市环湖医院行颅内肿瘤切除术,8月7日开始行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同步化疗,9月18日治疗结束。12月1日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活动后憋气、喘息,休息后好转,可平卧,无发热、咳嗽、咳痰、咯血。否认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  相似文献   

4.
马旭辉  苗振静 《肝脏》2009,14(5):366-366
患者,男性,55岁,退休教师。安静状态下突发左侧肢体不遂,阵发性抽搐,意识清楚,伴轻度头痛、恶心,无呕吐40min于2008年12月1日就诊于我科。急查脑CT示:右侧大脑顶颞叶多发实质性占位考虑转移瘤,中线结构无偏移。既往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病史。2005年8月行“肝癌切除术”,术后病理示肝细胞癌;术后曾行4次肝动脉介入栓塞化疗(TACE);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 2015年7月~2016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45例,采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结果 在治疗后3 m行腹部CT检查,在45例PLC患者中,获得完全缓解15例(33.3%),部分缓解16例(35.6%),病情稳定6例(13.3%),病情进展8例(17.8%);随访3年,生存患者7例(15.6%);术后不良反应可控,未影响治疗的进行。结论 采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毒副反应发生率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李太平 《肝脏》2015,(1):57-59
目的探讨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HBV DNA阴性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抗病毒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统计分析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108例HBV DNA阴性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患者HBV DNA转阳、异常ALT、病毒再活化下ALT异常、病毒再活化所致肝衰竭发生率10.0%(6/60)、23.3%(14/60)、0、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50.0%(24/48)、62.5%(30/48)、29.2%(14/48)、16.7%(8/48)(P0.05),ALT峰值、AST峰值也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两组患者失访率和1、2、3年生存率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HBV DNA阴性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抗病毒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张银华  马德强  康健  陈悦 《肝脏》2014,(11):862-864
目的:探讨腺苷蛋氨酸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TACE)术后的保肝作用。方法我院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68例原发性肝癌行TACE术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采用腺苷蛋氨酸+甘草酸二胺治疗,对照组34例,采用甘草酸二胺治疗,两组均于术前及术后第3天、第7天检查肝功能,肝功能仍明显异常者于术后第14天复查肝功能。结果术后第3天,两组肝功能受损发生率无显著差异,治疗组TBIL 水平低于对照组;术后第7天,治疗组 ALT、AST、TBIL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第14天,治疗组肝功能正常30例,对照组22例。结论腺苷蛋氨酸对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肝功能受损有很好保护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病历报告:患者,男,57岁,因腹部不适3年腹胀1年加重1月于1997年4月7日入院。患者于3年前出现腹部不适,曾在某医院行胃镜、肠镜、全消化道钡透等检查均未发现异常,后因腹部不适继续加重,并出现腹部轻微疼痛,而于1995年7月行腹部超声检查考虑“肠道憩室”而在该院行手术治疗,术中病理检查示回肠平滑肌肉瘤,术后一般情况尚可。于1995年11月出现右肋部肿胀疼痛、腹胀,经B超示:转移性肝癌。未给予正规治疗,后病情逐渐加重,于1996年1月住本市肿瘤医院,给予肝动脉栓塞化疗3次。化疗后反应较大,形体消瘦,纳差,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性 ,83岁。因持续腹痛 17h于 2 0 0 2年 6月 9日急诊入院。查体示 :血压 90 / 6 0mmHg ,右上腹持续压痛 ,反跳痛。血红蛋白 6 7g/L ,红细胞 2 81× 10 12 /L。B超提示肝内低回声结节、腹腔积液。行腹腔穿刺抽出红色不凝液体 ,诊断为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分别于 2 0 0 2年 6月9日、7月 5日、10月 11日 3次行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在此期间患者出现腰痛 ,X线检查及同位素扫描证实胸 12椎体肿瘤转移 ,并于同年 9月行椎体成型术。 10月起患者大便潜处处大小不等活动性溃疡 ,给予抑酸、保护胃黏膜药物治疗 ,同时间断输血 ,大便潜血转阴 ,但…  相似文献   

10.
2003年2月至2004年10月,我院对365例肝癌患者行介入治疗,其中345例行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TAE),50例行肝动脉介入化疗术(TAI)。现将肝癌介入治疗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正>1病例介绍患者,女,29岁,已婚,G3P2A1L2(怀孕3次,分娩2次,流产1次,存活2子)。2021年3月27日因“右侧未成熟畸胎瘤(immature teratoma,IMT)”于外院就诊,行“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双侧附件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除术+大网膜切除术+阑尾切除术+肿瘤细胞减灭术”。术后病理诊断:IMT。送检淋巴结均未见瘤组织。术后于2021年4月7日、4月29日、5月21日、6月12日行“平阳霉素+依托泊苷+顺铂”静脉滴注化疗4个周期。2021年7月5日复查CT见盆腔巨大包块,未诉腹痛、腹胀等不适,  相似文献   

12.
丝裂霉素所致的肾脏损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1 病例摘要1.1 病史 患者男性 ,39岁 ,因“小肠癌术后 7年 ,尿检异常 7年 ,肾功能不全 2年”于 2 0 0 2年 8月入院。患者 1996年 12月在当地医院行“小肠癌姑息切除术” ,病理检查证实为“小肠低分化腺癌”。即从1997年 1月至 1998年 10月先后住院 6次行化疗(治疗方案 :5 -氟尿嘧啶 丝裂霉素C ,丝裂霉素C总剂量 2 4 0mg) ,化疗后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 ,化疗过程中肝肾功能正常 ,但尿检蛋白 ,未予处理。此后未定期复查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2 0 0 0年 12月因尿蛋白 2 ,BUN 14mmol/L ,SCr 2 5 3μmol/L ,至济南军区总医院…  相似文献   

13.
介入化疗及栓塞术联合放射治疗原发性中晚期肝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观察介入化疗及栓塞术联合放射治疗中晚期肝癌的近期疗效及副作用。方法:本文采用64例确诊的无手术指征的中晚期肝癌,随机分为介入加放疗组与单纯放疗组各32例。介入法采用动脉插管至肝固有动脉,灌注5-氟脲嘧啶1000 mg 卡铂300 mg 表阿霉素30 mg,栓塞剂为40%碘化油或明胶海绵。放疗采用高能X线(18mV),肿块10 cm以下采用局野外照射,10 cm以上采用全肝移动条照射。结果:介入加放疗组总有效率(CR PR)为59.3%(19/32),单纯放疗组总有效率(CR PR)为31.3%(10/3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介入加放疗组平均生存期为14.7个月,单纯放疗组平均生存期为11.8个月。1年生存率介入加放疗组为60.8%,单纯放疗组为44.1%,前者明显高于后者。结论:采用介入加放射综合治疗原发性肝癌较单纯放射治疗可明显地提高治疗的有效率、生存期及生存率,是中晚期肝癌理想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4.
肝移植术后表阿霉素过敏性休克1例的急救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52岁。因肝癌切除原位肝移植术后预防性化疗于2006年7月5日入院。患者2003年7月诊断为原发性肝癌,曾先后7次用表阿霉素行肝癌介入治疗。2005年9月在本院行肝癌切除术,术后因肝癌复发用表阿霉素再行介入治疗2次。2006年1月在本院行原位肝移植术,术后恢复良好。查体:体温36.4℃,脉搏80次/min,呼吸17次/min,血压130/80mmHg。肝肾功能及心电图无异常,CT检查未发现转移灶,拟给予抗肿瘤药物表阿霉素单药化疗方案:肌注20mg苯海拉明;  相似文献   

15.
外生型肝癌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正德  向庆余  王德宇 《肝脏》2002,7(2):144-144
一、病例资料患者女 ,41岁 ,发现上腹部包块 4年半 ,反复黑便 2年于2 0 0 0年 12月 11日入院。患者于 1996年春无意中触及上腹部质硬肿块 ,无不适。B超、CT检查示“肝左叶占位病灶” ,血清HBV标志、抗 HCV、HBVDNA和HCVRNA均阴性 (PCR法 ) ,AFP >5 0 0ng/L。肿块穿刺病理检查示中等分化肝细胞癌。此后 2年间 ,4次行 5 FU、阿霉素、丝裂霉素肝动脉导管化疗及碘油栓塞治疗 ,术中见肿块由肝左动脉供血 ,血管丰富 ,扭曲。治疗后肿块无明显变化。自 1998年秋后反复解柏油样便 ,停止化疗。 1999年秋发现左下腹…  相似文献   

16.
1 病例摘要患者男性,86岁,主因发现左上肺阴影14个月左臀部包块2d入院。缘于2003年12月体检胸片示左上肺淡薄片絮影,当时未行治疗,于2004年8月5日开始出现咳嗽,痰中带鲜红及暗红色血块,2004年8月27日肺CT示左上肺阴影增大明显,大小为3 .5 cm×4 .0 cm左右,并有空洞形成(图1)。2004年9月3日来我院,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病理结果回报为低分化腺癌。由于当时已出现纵隔淋巴结转移,未行手术,行X刀放疗,共放疗60Gy,咯血症状完全缓解,复查胸部CT肿瘤明显缩小。2005年2月6日患者自觉左臀部疼痛,发现左臀部外上可触及一鸡蛋大小包块,质硬,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双靶区序贯调强放射治疗巨块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3月~2013年6月我院接受治疗的巨块型原发性肝癌患者85例,随机将其分为放疗组和联合组。43例患者接受2次TACE后,行双靶区序贯调强放疗(30~40 Gy/15~20 F),42例患者只接受双靶区序贯调强放疗。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9.1%,明显高于放疗组的59.5%(P<0.05);联合组和放疗组治疗后1 a、2 a、3 a生存率分别为60.4%对55.8%、37.2%对23.8%(P<0.05)和20.9%对11.9%(P<0.05);治疗后3月,联合组血清AFP水平为(221.78±67.33a) μg/L,显著低于放疗组的(344.11±84.27)μg/L(P<0.05);联合组消化道反应、肝功能损伤、上腹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放疗组(P<0.05),而两组骨髓抑制和疲乏发生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TACE联合双靶区序贯调强放射治疗巨块型肝癌患者临床疗效确切,能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18.
<正>患者,男,53岁,因"肝左叶癌综合治疗1年4个月,腹胀10d"于2018年3月4日入我院肿瘤科。2016年11月患者因"上腹部疼痛不适,外院行相关检查提示肝内占位"在外院行腹腔镜下肝左叶治疗切除术,术后病检示:低分化肝癌。术后口服多吉美靶向治疗,术后2个月复查发现复发,停止靶向治疗,行介入及射频消融治疗。2018年1月6日复查AFP 12052.60ng/ml,腹部MR示:肝脏见散在多  相似文献   

19.
朱俊军  杨业发  潘春华  李晓燕 《肝脏》2005,10(3):170-170
本科收治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通过家系调查,发现其家族中多个成员患恶性肿瘤.现报道如下. 先证者,男,48岁,于2005年2月16日入住我科.实验室检查:AFP>1 000μg/L,HBsAg、HBeAg及HBcAb阳性.B超、CT示:肝右叶巨块型肝癌伴多发子灶,门静脉右支癌栓,腹膜后淋巴结转移,肝硬化,脾肿大.临床诊断为“原发性肝癌”,于2005年2月21日行经股动脉插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TACE),术后1周好转出院.患者家族有据可查的5代31人中,6人患原发性肝癌,1人患肺癌,1人同时患肩部硬化性脂肪肉瘤及纵隔神经源性肿瘤.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肝癌     
《传染病网络动态》2006,(5):136-141
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栓塞患的肝动脉和门静脉血流变化,阿拓莫兰对经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的原发性肝癌患肝功能的保护作用,香菇多糖配合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临床效果观察,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的诊断与治疗,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多态与原发型肝癌的Meta分析,蛇莲胶囊辅助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观察,原发性肝癌大分割三维适形放疗的预后因素分析.[编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