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糖皮质激素(GCs)由于其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而广泛应用于伴有炎症状态的肝病治疗中,尤其应用于自身免疫性肝炎及淤胆型肝炎。但是国内外学者对于GCs是否应用于肝衰竭的治疗尚存在争议。一方面,有学者认为GCs可抑制免疫,导致免疫功能紊乱,诱发细菌及真菌感染,进而增加病死率;另一方面,也有学者认为其可抑制免疫应答、减轻炎症反应、减少肝细胞坏死,发挥保护肝细胞、延长生存周期的作用。综述了GCs治疗肝衰竭的机制,应用时机、剂量,不同病因肝衰竭中GCs的应用以及应用期间的观察指标等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2.
康颖  郑萍 《胃肠病学》2012,17(5):303-306
传统糖皮质激素(GCs)是诱导活动性克罗恩病(CD)缓解的有效药物,但长期、大剂量应用GCs可导致一系列全身不良反应。口服布地奈德是一种局部作用于肠道的新型GC制剂,由肝脏首过代谢后全身生物利用度低,诱导轻、中度活动性CD缓解引起的不良反应较传统GCs明显减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本文就口服布地奈德在CD治疗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糖皮质激素(GCs)是目前临床上针对活动期中重度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AO)患者的一线治疗药物。但由于疾病、基因易感性等多方面因素,GCs的疗效受限。本文通过归纳整理有关GCs治疗TAO的国内外研究,结合自身经验,从GCs的治疗机制、耐药机制、影响GCs疗效的因素等方面,探讨GCs的适用人群、疗效评价、治疗方案的优化、与...  相似文献   

4.
肝衰竭(liver failure)是一种严重的肝损伤,包括肝脏合成、解毒、代谢和生物转化功能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可能由多种病因导致,主要特征为出现黄疸、凝血功能障碍、肝性脑病和腹水等[1]。目前,内科支持治疗仍是治疗肝衰竭的主要手段,但探索更经济更有效的治疗方法的脚步从未停止,特别是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虽然充满了争议,但是临床上的应用始终没有停止过。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GCs)属甾体类化合物,是由肾上腺以昼夜节律方式合成和释放的类固醇激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来氟米特和甲氨蝶呤联合糖皮质激素(GCs)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不良反应, 提高在临床上使用来氟米特和甲氨蝶呤规范化治疗RA时,对应用糖皮质激素的认识.方法 记录226例RA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使用来氟米特和甲氨蝶呤治疗,分为未用GCs治疗组、联合GCs的小剂量组(≤10mg)、中剂量组(11~30mg),用X~2检验或确切概率法比较3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随访24周,71例未用过GCs组发生皮疹、口腔溃疡、肝损害、血白细胞减少的分别17%、16%、24%、17%;72例小剂量组分别为3%、4%、7%、7%;34例中剂量组分别为3%、3%、9%、3%,小、中剂量组与未用过GCs组相比发生率显著减少(P<0.05).中剂量组发生骨质疏松、非外伤骨折、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分别为32%、18%、35%、38%、29%,与未用过GCs组相比发生率均明显增加(P<0.05).小剂量组骨质疏松、糖尿病、高血压的发生率较未用GCs组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来氟米特和甲氨蝶呤联合GCs治疗RA,皮疹、肝损害、口腔溃疡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降低;小剂量GCs治疗者对骨密度、血糖和血压的影响不明显;中剂量GCs治疗发生骨质疏松及非外伤骨折、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的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小剂量糖皮质激素(G Cs)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 A)的不良反应,为G Cs的临床应用提供借鉴。方法回顾性随机记录164例RA患者的用药史,并分析应用小剂量G Cs(≤10m g/d)与高血压、糖尿病、非外伤性骨折、消化道溃疡、白内障、青光眼和高脂血症等不良反应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64例RA患者中,曾使用过GCs治疗者68例,占41.5%。其中,小剂量GCs治疗6个月以上者47例(28.7%),长期应用中大剂量GCs治疗者8例(4.9%),应用剂量不详者13例(7.9%)。与未用过GCs组相比,小剂量GCs组的高血压和糖尿病发生率无明显增加(P>0.05),但高脂血症发生率明显较高(P<0.05)。发生非外伤性骨折、白内障及青光眼的患者例数较少,尚难评价其意义。结论初步研究提示,小剂量GCs治疗对血压和血糖的影响不显著,但可能增加高脂血症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糖皮质激素在急性呼吸窘迫征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呼吸窘迫征 (ARDS)病因众多 ,病情凶险 ,预后较差。糖皮质激素 (GCs)用于 ARDS的治疗由来已久 ,但其应用的时机、剂量、疗程和效果文献报道不一。本文就 GCs在 ARDS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为临床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ARDS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1  GCs治疗 ARDS的作用机制1.1  GCs的主要药理作用血液中 GCs主要与其转运蛋白 (transcortin,GCs结合球蛋白 )和白蛋白结合 ,运输到机体各部位后 ,才逐渐游离出来发挥作用。游离型 GCs分子易于穿过细胞膜至胞浆 ,在胞浆内与特异的 GCs受体 (GR)结合。胞浆内 GR以异复合…  相似文献   

8.
肝衰竭/重型肝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对肝衰竭/重型肝炎的新进进行综述。在定义上倾向于将急性肝衰竭与慢性肝衰竭及脑病型与非脑病型分开;对新近提出的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预后判断公式进行评价;应用拉米夫定(LAM)治疗伴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的肝衰竭有效,但肝炎肝硬化患者因不当停药所致肝功能不全患者有所增多;LAM加乙型肝炎病毒免疫球蛋白(HBIg)预防肝移植后HBV感染有效,但其逸逸株有增多趋势;当前国际上将肝性脑病(HE)分为三种类型,A型为急性肝衰竭相关HE(ALFA-HE),B型为不伴有内在肝病的门体分离,C型指在慢性肝病/肝硬化基础上发生的HE。  相似文献   

9.
臧红  万志红  辛绍杰 《肝脏》2014,(11):877-879
肝衰竭是一组多种原因导致的肝脏严重损害的临床症候群,预后极差。在欧美国家,药物引起的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病情进展快,病死率高,预后难以预测,肝移植是挽救生命的最有效方法。在亚洲发展中国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relat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HBV-ACLF)超过70%,尽管抗病毒治疗及人工肝支持系统等治疗措施的应用挽救了部分病人的生命,但每年仍有约120,000病人死于 HBV-ACLF,肝移植仍然是降低病死率最确切的治疗方法。但肝移植1年存活率为60%~70%,且存活病人需要终生免疫抑制剂维持,其潜在危险也不容忽视。因此,肝衰竭病人早期、准确的预后评估对临床决策、挽救病人的生命以及维持病人的长期生存质量极为重要。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与慢加急性肝衰竭发病特点有所不同,我们将分别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0.
肝功能衰竭(肝衰竭)是临床常见的严重肝病症候群.引起肝衰竭的病因主要包括肝炎病毒、药物及肝毒性物质、病原体感染、妊娠急性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病等.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居肝衰竭病因之首,酒精性、药物性肝衰竭呈上升趋势.导致肝衰竭的诱因复杂多样,包括劳累、感染、药物、病毒变异等,比较突出的是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相关因素,包括中断、减量使用核苷(酸)类药物、HBV变异以及抗病毒药物使用不规范等,列为可明确追寻的诱因,也提示应重视抗病毒药物临床应用的规范化[1].  相似文献   

11.
肝衰竭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导致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出现以凝血功能障碍、黄疸、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1].我国肝衰竭的首要病因为肝炎病毒(主要是乙型肝炎病毒),其次是药物及肝毒性物质(如乙醇、化学制剂等).在西方国家,药物是引起急性、亚急性肝衰竭的主要因素[2];酒精性肝损害常导致慢性或慢加急性肝衰竭.肝衰竭在儿童中多可见于遗传代谢性疾病.肝衰竭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内科综合治疗、人工肝支持系统辅助治疗及肝移植术治疗等,其中内科综合治疗是基础,但内科综合治疗仍未取得实质性的突破,缺乏特效药物及方法,病死率仍然较高[34].因此,肝衰竭内科治疗过程中,正确的思路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2.
糖皮质激素所致骨质疏松症(CIDP)是糖皮质激素(GCs)治疗的严重并发症之一。GCs使骨形成减少,骨吸收增加,在GIOP的发生中起关键作用。短期GCs治疗即可出现骨量丢失及骨折危险性增加,因此早期干预十分重要,治疗措施包括钙剂和维生素D制剂、双膦酸盐、激素替代治疗、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降钙素、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1—34)和维生素K2等。本文从流行病学、临床特点、诊断、预防和药物干预措施几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肝衰竭是临床常见的严重肝病征候群,随着老年(年龄≥60岁)人口的比例增多,发生老年肝衰竭的患者数量也逐渐增加,但鲜见相关报道。老年人自身的生理特点导致老年肝衰竭病情凶险,临床表现复杂,现将其特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人工肝脏简称为人工肝(Artificial liver),是借助体外机械、化学或生物性装置,暂时及部分替代肝脏功能从而协助治疗肝脏功能不全、肝衰竭或相关疾病的方法。国外20世纪50年代就已经歼始逐渐发展起来的为肝衰竭患者提供体外肝功能支持的技术方法.它的出现与发展为肝衰竭的治疗开辟了新途径。人工肝的临床应用为各种重型肝病早期的救治、肝衰竭病人晚期适当延长生命及争取时间进行肝移植手术治疗开辟出了一条很有希望的新的路子。经过50余年不懈努力.人工肝技术己逐步成熟。目前,人工肝按照组成及性质可分为:①非生物型人工肝(Non-bioartificial liver NBAL):②生物型人工肝(bioartificial liver BAL):③组合生物型人工肝(hybrid bio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system,HBALSS)。  相似文献   

15.
糖皮质激素治疗肝衰竭一直存在争议,现有的肝衰竭相关指南中也对激素的应用谨慎推荐。但是从最新的研究可见,肝衰竭早期或者前期应用激素治疗可能患者受益更多。年龄、病情进展速度和严重程度、肝衰竭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均会影响治疗效果,如何选择合适的患者、药物和剂量、时机仍需要继续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6.
肝衰竭的诊治热点与难点问题众多,许多问题国内外仍存在争议。西方国家对于急性肝衰竭的诊断并不取决于慢性肝病史的存在与否,而包括我国在内的亚太地区则认为慢性肝病基础是决定疾病特征的重要因素。病因治疗在急性肝衰竭治疗中至关重要,目前已证实应用N-乙酰半胱氨酸可显著改善药物性肝损伤所致急性肝衰竭的总生存率,而有学者认为长疗程N-乙酰半胱氨酸的使用并不增加患者受益;对于HBV相关急性肝衰竭抗病毒治疗适应证,除了我国指南要求HBV DNA阳性外,其他各大指南对此不作要求;HCV相关肝硬化患者采用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可获得较高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但应充分评估各种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的临床安全性及有效性。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可能对肝衰竭患者合并感染有利,但证据尚不充分;经验性抗菌治疗则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制订,并可尝试非抗生素的治疗手段来预防感染(如益生菌、胃肠动力调节剂及辛伐他汀等)。研究发现,免疫调节剂在肝衰竭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治疗时机、适应证、使用剂量、疗程及不同类型肝损伤的特异性和适应性等需进一步临床研究。总之,临床专家应根据本国及本地区的具体情况,立足指南和共识,灵活合理运用,深入研究,争取提高肝衰竭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17.
糖皮质激素在肝衰竭治疗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重型肝炎肝衰竭临床救治仍然相当困难,内科多采用综合支持治疗[1].糖皮质激素是治疗重型肝炎肝衰竭的方法之一,但激素疗法目前在临床上尚存较大争议.《肝衰竭诊疗指南》[2]中指出:目前对于肾上腺皮质激素在肝衰竭治疗中的应用尚存在不同意见,非病毒感染性肝衰竭,如自身免疫性肝病及急性乙醇中毒(严重酒精性肝炎)等是其适应证,其他原因所致的肝衰竭早期,若病情发展迅速且无严重感染、出血等并发症者,可酌情使用.目前国内学者在应用激素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中反对者占多数.  相似文献   

18.
人工肝支持疗法的研究进展刘庄综述傅希贤审校北京地坛医院北京市100011暴发型病毒性肝炎(FVH)是暴发型肝衰竭(FHF)的主要临床病型之一,病死率极高。近年来有关人工肝支持疗法,特别是生物人工肝支持治疗FHF的报道日趋增多,该法对亚急性暴发性肝衰竭...  相似文献   

19.
Hent于1950年发现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GCs),明确了GCs在风湿性疾病治疗上的确切效果,并因此获得诺贝尔奖.此后数十年GCs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也带来一些胃肠道不良反应.不过,GCs究竟是否为消化性溃疡(pepticulcer disease,PUD)及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一直有争议,...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各类肝衰竭的临床特点及转归。方法回顾性调查急性肝衰竭(ALF)25例、亚急性肝衰竭(SALF)34例、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121例、慢性肝衰竭(CLF)206例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常见并发症和预后。结果四类肝衰竭在临床生化指标(包括白蛋白、转氨酶、胆碱酯酶和胆红素)、并发症和预后方面均有差异,预后的优良顺序为CLF〉ACLF〉SALF〉ALF。结论四类肝衰竭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均有差异。肝衰竭指南符合国情,有较强的科学性及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