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管外皮细胞瘤(hemangiopericytoma,HPC)在1942年首先被Stout及Murray报道,是一种起源于咀管周细胞的中间型侵袭性肿瘤,主要发生于软组织和骨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很少见,占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1%。最初,血管外皮细胞瘤被划分在脑膜肿瘤中,  相似文献   

2.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68岁,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背部疼痛,行按摩治疗后无明显改善来我院检查。查体:T3-5节段脊柱按压疼痛,体表未见明显红肿及包块。行胸椎MRI检查发现T4水平椎管内髓外硬膜下占位性病变,呈宽基底与脊膜相连,并沿右侧神经孔生长,大小约  相似文献   

3.
<正>患者,男,26岁。因脑血管外皮细胞瘤术后11年余,复发再次手术后2年,阵发性意识不清6个月余于2007年6月11日入院。患者于1996年10月因左侧肢体阵发性抖动伴麻木诊断右额顶矢状窦脑膜瘤,在镜下行肿瘤切除术。术中见肿瘤已侵及颅骨内板,硬膜受侵,矢状窦闭塞,肿瘤向矢状窦双侧生  相似文献   

4.
有关外皮细胞瘤的报告很少,而发生于鼻腔者更为少见。我科收治1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67岁,反复右鼻出血2周,量少,可自止,未予重视。2006年9月25日2次类似出血,量较多,即来我院就诊。查体见右侧鼻腔顶部有活动性出血点,即予以前鼻孔填塞,并收入病房。入院后第3天抽取纱条后发现右侧鼻腔顶部有疑似肿物,行鼻窦增强CT,右侧鼻腔顶部见一沿鼻中隔生长的宽基底梭形软组织影,CT值92Hu,增强后轻度强化,CT值为102Hu,窦壁周围骨质无破坏或吸收,未见侵犯翼腭窝、眼眶、颞下窝,左后组筛窦底内壁见软组织密度增高影,考虑炎性增生。明确鼻腔…  相似文献   

5.
6.
Zhao Y  Zhao P  Zhao JZ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7):453-456
目的 探讨治疗原发椎管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有效手段。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原发椎管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 肿瘤次全切除11例,次全切除加放疗4例,全部切除5例,全部切除加放疗3例。对2例肿瘤全部切除的病人同时进行了内固定。随访19例,肿瘤复发率为68%(13/19),转移率为2l%(4/19)。结论 整块切除肿瘤和受累的硬脊膜,可减少术中出血和术后复发。若病变较大需分块切除,术前应先栓塞。未能全切的病人需辅助放疗。椎体或椎弓根破坏明显的病人尽可能同时行内固定术。肿瘤起源于硬脊膜的病人预后较好。术后长期随访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患者:胡××,男性,28岁,汉族,湖北,农民。住院号56712,因双下肢麻木,瘫痪十二天,于1983年1月20日入院。患者于1983年1月9日无原因地突感双下肢麻木,无力,第二天行走困难,进而卧床不起,第四天出现小便潴留,左臀部皮肤溃烂,第七天发烧入  相似文献   

8.
颅内脑膜血管外皮细胞瘤(intracranial hemangiopericytoma HPC)是中枢神经系统罕见的肿瘤,HPC所占比例不到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1%,大约占颅内脑膜起源肿瘤的2%~4%.是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肉瘤之一.HPC和脑膜瘤均可发生颅外转移,目前国内少见相关报道,2010年我科治疗1例发生颅外转移的...  相似文献   

9.
王瑜 《实用全科医学》2007,5(2):160-160,F0003
血管外皮瘤是一种血管源性肿瘤。可发生于全身各个部位,以软组织多见。原发的血管外皮瘤极为罕见。我院于2005年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并结合文献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龙仕贤 《攀枝花医药》2001,23(B09):56-56
患者,女,49岁。因左内踝反复长包块9年入院。9年前左内踝部长1包块,逐渐长大,擦破后渗血不易停止。至某医院诊治,行手术切除肿块,病理诊断:血管间皮瘤。术后7年在手术部位又长一包块,生长迅速,出现疼痛。再入某医院治疗,建议截肢.患者不同意。又行局部瘤体切除,创口愈合出院。术后3月患处又长出包块,迅速长大,疼痛加剧,至入院前一月肿块破溃,出血不止,多方治疗无效,于1989年10月28日入我科。既往体健,18岁时有左踝扭伤史。体检:全身消瘦,贫血面容。  相似文献   

11.
患者孙××,女,46岁,农民。因咳嗽、间断性痰中带血8个月。曾在当地胸透示:左下叶肺不张,按“肺炎、肺结核”治疗无效。仍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时有吐痰,痰中带血。于88年5月19日晚,突然出现剧烈干咳,伴胸痛,胸闷,呼吸困难,3分钟后咯出一条索状物,症状即刻缓解。次日来院检查:左肺下野呼吸音低,可闻及少量痰鸣音,右肺呼吸音清晰,心脏无异常。X线检查:胸片示:双肺纹理增多,以左下肺为著。将咳出物送病理。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提高对肺血管外皮瘤的认识.方法 结合1例肺血管外皮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归纳该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病理学特征、诊断标准、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 该病病因不清,临床症状较少且缺乏特异性.影像学检查主要表现为单个圆形 巨大软组织肿块,部分分叶,内无钙化.病理学检查主要特征是丰富的毛细血管腔,肿瘤可有假包膜包裹或向周围组织呈浸润性生长.诊断依靠影像学表现,确诊依据病理.治疗首选手术,辅以放、化疗.预后介于良、恶性肿瘤之间.结论 肺血管外皮瘤罕见,极易误诊,应充分认识该病的相关表现,提高诊治效果,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吴鸿雁  徐新运 《现代医学》2010,38(2):102-106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型血管外皮细胞瘤(SNTHPC)的病理形态学特点、组织发生、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结合文献复习,对1例SNTHP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总结.手术摘除标本采用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并根据HE染色结果对石蜡切片采用EnVision免疫组化二步法染色、网状纤维染色和Giemsa染色,以进一步和多种肿瘤进行鉴别诊断.结果:免疫组化染色见瘤细胞表达Actin(+),Vimentin (+),CD34弱(+),GFAP弱(+),Bcl-2弱(+),S100个别细胞(+),Ki-67约1% (+),CD99(-),CD117(-);网状纤维染色示网状纤维围绕于大多数瘤细胞周围.结论:免疫组化提示SNTHPC是真正的向血管周细胞性平滑肌方向分化的肿瘤.该肿瘤少见,大多数具有惰性的生物学行为,尚需结合免疫组化与多种肿瘤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15.
椎管内脂肪瘤是中枢神经系统少见的良性肿瘤,仅占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0.18%[1],占全部椎管内肿瘤的0.14%~0.80%,占硬膜外肿瘤的2.0%~2.2%[2,3].其中胸段和硬脊膜外较为多见,发生于颈段硬脊膜下的脂肪瘤罕见.现将我科2007年7月收治的1例颈4~7椎体水平髓外硬膜下脂肪瘤报告如下,并结合文献对椎管内脂肪瘤的诊断及治疗加以讨论.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55岁.因右侧颈背部疼痛20 d加重5 d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2年,余无特殊.神经系统查体,颈强直,左侧肢体肌力正常,右侧肢体  相似文献   

16.
神经节细胞瘤是一种的少见的生长缓慢的良性肿瘤,国内发病率为0.3%,国外报告神经节细胞瘤占原发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0.1%.我们遇到1例经病理证实为神经节细胞瘤的患者,现将其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18.
胸膜血管外皮细胞瘤1例患者,女性,28岁。因“感冒”胸透。发现右肺球形阴影。追询病史,近期劳累后胸闷气促。既往史(一)。体检无异常发现。实验室检查无特殊。x线检查:右肺中野球形块影。约7.5cm×8.0cm,密度均匀,边缘光滑;右侧位胸片块影位于水平...  相似文献   

19.
1 病例介绍患者女 ,3 4岁。走路不稳 ,呈醉汉步态 2个月 ,头枕及颈后疼痛 ,呈持续性锐痛半个月。服用止痛药物可缓解 ,无恶心及呕吐。查体 :神清 ,语利 ,双侧视乳头水肿 ,颈软 ,四肢肌力Ⅴ级 ,肌张力正常。轻度共济失调 ,生理反射存在 ,病理反射未引出。头颅MRI示 :小脑下蚓部占位 ,不规则 ,部份钙化 ,第四脑室及延髓受压。注射Gd -DTPA ,肿瘤强化不明显 ,考虑为胶质瘤 ,伴梗阻性脑积水。入院后 ,给予放疗 ,剂量为10 2 0CGY时 ,病人出现高颅压症状 ,立即决定在显微镜下行肿瘤切除术。术中见肿瘤 ,质地较硬 ,血运丰富 ,伴部分钙化 ,因…  相似文献   

20.
刘文科  毛伯镛  马潞 《四川医学》2006,27(4):437-437
患者,41岁,男性。因腰骶部疼痛1年加重伴左下肢疼痛乏力功能障碍1周入院。查体:面部中线以左感觉减退,伸舌左偏,舌左侧感觉减退,脊柱生理弯曲正常,L5棘突轻压痛棘突旁左侧压痛、叩痛并向左下肢放射,左下肢肌力Ⅳ级,左下肢直腿抬高加强试验(+),右侧直腿抬高试验(+),踝阵挛(+)。腰椎CT、MRI提示:巧椎体骨质破坏伴软组织肿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