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品管圈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实践与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通过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推行品管圈活动,提升药事服务质量,营造员工团队合作及学习成长的环境,提高参与管理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法以圈员自愿参与的方式,运用多种统计方法,按照品管圈实施的十大步骤进行计划、实施、确认和处置。结果PIVAS药物配置过程中的差错由改善前的平均每周84.75件降低至改善后的平均每周35.44件。结论推行品管圈活动能够不断发现和解决PIVAS的内部问题,改善工作质量,提高药学人员参与管理的意识与水平。  相似文献   

2.
品管圈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差错分析与防范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通过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推行品管圈活动,提高员工参与管理的意识,减少差错发生,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方法运用各种品管手法,对PIVAS出现的各类差错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 PIVAS药物配置过程中的差错数明显减少,由改善前的每周84.75件,降低至改善后的每周35.44件。结论通过推行品管圈活动,能够不断发现和解决PIVAS内部问题,提升药学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推行品管圈活动,降低药物在审核、调配过程中的破损率。方法以自愿参与的方式,按照品管圈实施的十大步骤、七大手法进行活动。结果药物集中调配的破损率由改善前的0.028%降低至0.016%。结论通过在团队实行品管圈活动,提高了参与者的管理能力,降低了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药物的破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减少静脉药物配置过程中的差错,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通过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开展品管圈活动,分析差错类型及发生原因,提出对策并实施;对比活动前、后某时间段内平均每周差错件数,计算目标达标率,对照效果进行标准化、检讨与改进。结果:差错的主要类型有药品发放数量、品项、批次份数、冲配错误,为此采取对实习生、新进人员、参与冲配的护士的上岗培训,申请专人负责拆药,调整药师岗位工作职责,开展目视管理,改进计算机工作程序等措施,使静脉药物配置过程中的差错由活动前的平均每周71.46件减少到平均每周23.38件,目标达标率为139.32%。同时,药师的责任心、自信心得到提升。结论:本次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减少了静脉药物配置过程中的差错,增加了团队凝聚力,提高了患者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单松桂  赖伟华  陈奇  张昕 《中国药房》2014,(25):2341-2343
目的:减少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药品破损。方法:成立PIVAS质量管理小组,应用品管圈方法,分析药品破损的原因,制定措施并实施,评价有形成果和无形成果。结果:制定的措施包括药品上架及摆放要整齐、适量,易破损药品应安全摆放并标示,药品拆包后尽量装盒并免压,放置于冰箱中药品要经3人校对,避免过多药品堆积在洁净工作台上,在处方上特殊用量用法的药品名称下画红线作警示等。取得的有形成果包括药品破损金额由实施前的每月1 413.1元降为实施后的541.82元,药品破损次数由每月14次降为7.6次;无形成果中药师团队对品管圈的方法运用、活动信心和责任荣誉等均有显著提高。结论:应用品管圈加强PIVAS各环节的质量控制,完善规章制度及流程,可优化静脉药物配制质量体系,有效提高经济效益和医疗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在静脉用药配置中心(PIVAS)推行品管圈活动,提高了工作的品质质量,营造了轻松愉悦的环境氛围。方法以圈员自愿参与的方式,运用多种统计方法,按照品管实施的步骤进行计划、实施、确认和处置。结果 PIVAS送药差错件数由改善前的平均每周9.9件降至改善后的平均每周4.15件。结论推行品管圈活动能够降低送药差错率,减少了药物的浪费,从而提高了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降低静脉输液配置中心药品损耗率。方法按品管圈理论的十大步骤进行计划、执行、确认和处置,分析导致药品损耗发生的原因,制定相应对策并实施,评价效果。结果有形成果:药品损耗率由活动开展前1.58支/千份输液降低到开展后0.85支/千份输液,进步率为46.20%;无形成果:圈员在品管手法、解决问题能力、沟通协调、团队精神、积极性方面得到显著提高。结论品管圈用于降低静脉输液配置中心药品损耗率是可行有效的,建议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为降低静脉配置中心内差,开展品管圈质量改进活动。针对内差发生的主要原因如取药错误、贴标签错误、审方错误,制订了包括重新设置病区取药汇总单格式、完善实习生培训制度、建立缺药处置措施等对策。活动后有形成果评价指标内差件数由每周27.5件下降到16.25件(降低40.9%);无形成果评价指标圈能力均为正向,均达到品管圈降低内差件数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黄丽美  曾菁  梁晓美 《海峡药学》2012,24(3):256-258
引入品质管理理念,按照品管圈实施的十大步骤进行计划、实施、确认和处置。结果 PIVAS药物配置过程中的差错件数由改善前平均每周47件降低至平均每周23.6件,人员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明显增强,并且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0.
金灵泰 《海峡药学》2014,(5):132-133
为利用品管圈降低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调剂中的差错,提高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配置药物的质量,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我院引入品质管理概念,引导药师积极参与质量管理的全过程,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工作责任心。结果 PIVAS药物配置过程中的调剂差错件数由改善前平均每周26件降低至平均每周10件,人员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明显增强,并且提高了工作效率。品管圈活动对降低差错,确保安全医疗效果显著,同时也增强了药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药师主动参与管理的意识。  相似文献   

11.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有效运行的探索和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合理协调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工作,确保PIVAS工作的有序开展,为正在或将要运行PIVAS的医院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通过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PIVAS的运作情况,介绍配药信息的传递、药物配送、退药、不合理用药的处理以及信息化管理等工作的实践经验。结果:及时协调、处理运行PIVAS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确保PIVASI作顺利开展,满足临床静脉用药的需要。结论:加强各环节的规范和协调,保证PIVAS的有效运行,实现医院药学由单纯供应保障型向技术服务型转变。  相似文献   

12.
浅谈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人员培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人员培训,提高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人员的专业技能与素质,以适应PIVAS各个工作岗位的需要。方法:建立以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带教、拓展培训和部门外学习等多种培训形式为内容,以考核上岗为结果的培训体系。结果: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绝大多数药师的专业技能和素质得到了提高,在各项工作中得到了良好体现。结论:建立PIVAS培训体系,加强PIVAS各岗位各级人员的岗位职责、操作规程和技能的培训与考核,有利于PIVAS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北京市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的建设与发展情况进行数据分析,为全国其他省市PIVAS建设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通过纸质问卷与电子问卷结合的方式,分别于2014年与2019年对北京市13家相关医疗机构PIVAS建设情况进行调研.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并对两次调查的数据进行前后比较...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品管圈活动降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 PIVAS)的贴签差错率。方法: 以自愿的方式组成品管圈小组,经过辅导员专业培训后,按照十大品管步骤开展活动。运用了柏拉图,柱状图,鱼骨图,雷达图等多种方法,依据二八原则分析干预重点,并通过头脑风暴制定干预措施。结果: 干预前贴签差错35件/月,干预后降至12件/月,达到了目标值12.62件/月,达标率为102.77%。结论: 通过品管圈活动的方法从管理方面入手能够深入发掘和分析贴签差错,有效降低了贴签差错率,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5.
条形码技术在静脉药物配置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建立一套用于静脉药物配置管理的条形码系统,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差错。方法:基于“军字1号”医院信息系统,采用PowerBuilder 6.5为开发工具,以条形码管理为思路,研究和开发用于静脉药物配置管理的系统软件。结果:根据医嘱,在系统程序中可自动产生标签号,赋予条形码标记,形成条形码标签,通过粘贴在药品上,再由扫描设备进行读取,获得相关信息,辅助操作人员进行复核。结论:条形码系统的建立使静脉药物配置的人工操作更加规范化,病人医嘱信息记录清楚,传递可靠、快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建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对医院药学服务的作用。方法将2012年2月~2013年2月建立PIVAS前200例未通过药师审方的用药医嘱作为对照组,将2013年8月~2014年8月建立PIVAS后200例通过药师审方的用药医嘱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医嘱中的药物配伍不当问题、抗生素应用不规范现象、输液反应发生率及两组患者对医院药学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医嘱中的药物配伍不当、抗生素应用不规范、输液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5%、7.0%、5.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0%、34.0%、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医院药学服务的满意度为9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立PIVAS能够显著提升医院药学服务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静脉药物调配中心医嘱审核的情况及医嘱单的合理性。方法:汇总所有在日常工作中记录的不合理医嘱信息,根据参考资料及药品说明书,分析不合理医嘱的种类及科室分布。结果:在所有近70万张输液处方中,记录不合理医嘱496条,主要包括溶媒选择不当、药物浓度不当、配伍禁忌、给药频次不当、医嘱录入错误等方面;脑系科、呼吸科分别排在各科不合理医嘱数的第一名和第二名。结论:药师需提高药学服务的质量,配合临床,提高患者静脉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绩效考核体系设计的过程及实践效果。方法:根据科室的情况,制订绩效考核的总体方案。绩效考核体系主要由5部分组成,分别包括工作量、工作质量、劳动纪律、科内贡献、个人综合评价。每一部分细化相应内容并设置一定的考核分数,最终根据每人的综合考核分数设置相应的绩效。结果:实施绩效考核之后,审方、排药、配制、扫描、打包等环节的差错情况显著下降,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都得到了提升。结论: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实行绩效管理可以给员工提供一个和谐、愉悦的工作环境,不仅能提高员工的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还能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保障为临床服务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运用品管圈的质量管理方法,规范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操作,提高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药品调配残留达标率,提高静脉输液调配质量。方法:首先建立品管圈,设立药品调配残留量限度标准,采用减重称量法、体积测量法测定药品调配残留量。然后通过现状把握、要因分析、对策拟定与实施、效果确认、标准化、检讨与改进等品管圈基本步骤提高药品调配残留达标率。结果:药品调配残留量检测方法可靠,对策实施有效,药品调配残留达标率由改善前的38.6%提升到改善后的83.70%(P<0.05),目标达成率106.87%。结论:药品调配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成本费用低、操作简单,可有效测定药品调配残留达标率。应用品管圈质量管理方法可有效改善药品调配残留达标率,而且可以激发圈员学习的主动性和运用品管圈工具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任丽华  潘雁  朱珺 《中国医药》2014,(10):1549-1551
目的 探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退药问题,采取各种解决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方法 对上海市胸科医院2013年1-6月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退药次数进行统计,并分析退药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结果 共统计退药11 932次,外科退药比例明显较高,最高的为胸外科[8.6%(2 538/29 576)],其次是心外科[8.5%(971/11 477)]、肿瘤科[6.1%(1 920/31 477)]、特需病区[5.7%(1 602/27 962)]与心内科[5.7%(659/11 455)],中西医病区[2.5%(187/7 335)]与放疗病区[2.8%(455/16 113)]退药比例较低.退药原因中,医师因素6 808次,占57.1%;护士因素566次,占4.7%;患者因素4 558次,占38.2%.结论 解决退药问题,做好与临床医师沟通丁.作并发挥药师作用,根据临床需求改变运行流程,以提高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