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丹奥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丹奥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丹奥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脑梗死患者140例,随机分为丹奥组(治疗组)70例和疏血通注射液组(对照组)70例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4%,对照组总有效率8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丹奥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5.
6.
丹奥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丹奥对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丹奥治疗进展性脑梗死86例,并设对照组70例进行分析。结果丹奥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用药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1)。总有效率(93.02%)和总显效率(67.44%)明显优于对照组(分别为80%和45.7l%)(P〈0.05)。结论丹奥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丹奥和低分子量肝素治疗急性进展型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80例急性进展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应用低分子量肝素0.5ml(5000U)腹壁皮下注射,2次/d,连用10d,同时丹奥8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2次/d.连用3d后改为1次/d,用11d。对照组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静滴,1次/d,丹参2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1次/d,连用14d为一疗程。观察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血凝指标检测及疗效。结果 治疗后第3、7、14、30d分别进行神经功能评分(ESS),30d行Bathel指数评定,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凝指标中TT、APTT、PAG(5)、PAGm、Ⅰ%,两组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而PT、FIB、PAG(1)则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有效率97.5%,生活能力(ADL)达到大部分自理以上者占90%,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低分子量肝素和丹奥联合治疗急性进展型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观察丹奥与降纤酶联合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经CT或MRI证实的急性脑梗死病人 61例 ,随机分为两组 :联合组 3 1例 ,丹奥 80mg/次 ,2次 /d ,14d为一疗程 ;降纤酶 10U、 5U、 5U分别加入生理盐水 15 0ml,于第 1、 3、 5d静滴。降纤酶组 3 0例 ,单用降纤酶 ,用法同上 ;其他活化脑细胞、脱水、清除自由基等治疗两组相同。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检查。结果 联合组显效率 71% ,有效率 96 8% ,高于单用降纤酶组 ,且治疗后无明显肝肾功能损害及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丹奥联用降纤酶治疗脑梗死安全有效 ,疗效优于降纤酶组。  相似文献   

10.
低分子肝素联合丹奥治疗急性进展型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丹奥(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进展型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64例急性进展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32例,对照组32例,进行临床及实验室观察比较。结果 治疗组病情进展期明显缩短,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改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有2例出现皮肤淤斑。结论 低分子肝素联合丹奥能够有效控制急性展 型脑梗死的进展,并促进神经功能改善,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栓通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0-01-2013-01收治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76例,全部病例均经头颅CT或MRI扫描确诊,并监测血糖、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及纤维蛋白原,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均在发病6~72 h内给药.对照组在常规治疗上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上给予血栓通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结果治疗14 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4.74%,对照组为71.0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均有明显改善,但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栓通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脑梗死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脑梗死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及多发病,随着人口老年化,脑梗死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正确认识脑梗死的影响因素和积极的预防可提高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目前国内外大量研究认为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肥胖、心血管疾病、吸烟、饮酒等是脑梗死发病的高危因素。因此本文对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作一综述,为脑梗死的预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脑梗死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脑梗死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及多发病,随着人口老年化,脑梗死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正确认识脑梗死的影响因素和积极的预防可提高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目前国内外大量研究认为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肥胖、心血管疾病、吸烟、饮酒等是脑梗死发病的高危因素。因此本文对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作一综述,为脑梗死的预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外源性高渗葡萄糖对急性脑梗死预后的影响。方法 :8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试验组 44例 ,10 %葡萄糖溶液 5 0 0ml,qd ,静滴。对照组 41例 ,生理盐水 5 0 0ml,qd ,静滴。两组溶液中均加入等量的脉络宁、能量合剂为基本用药。应用神经功能缺损和病残程度评分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显效率 47 73 % ,对照组显效率 70 73 % ,有显著性差异(P <0 .0 5 )。治疗后 1周、2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外源性高渗葡萄糖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是不利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阐述外伤性脑梗死发生的原因与诊治方法。方法:对以往经治的外伤性脑梗死20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病人15例治愈出院,1例转院治疗,死亡4例。结论:及早对外伤性脑梗死病人作出诊断和早期预防及综合性治疗是提高治愈率和生存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纳洛酮(naloxone)降低血浆中黏附分子sICAM-1、VCAM-1的表达.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15例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浆中sICAM-1、VCAM-1含量,并与12例对照组患者血浆中sICAM-1、VCAM-1含量作对照观察.结果 对照组有较高的黏附分子表达水平,纳洛酮治疗组黏附分子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纳洛酮可能通过减轻脑梗死后局部的炎性反应,从而起到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动脉内超选择性尿激酶溶解血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对6例发病于4~12h内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行动脉内超选择性尿激酶溶解血栓治疗。结果经溶解血栓治疗后完全再通4例,部分再通2例;溶解血栓治疗后14d基本痊愈1例,显著进步3例,进步1例,死亡1例。溶栓后无颅内出血。结论早期动脉内超选择性尿激酶溶解血栓能明显提高闭塞血管再通率,改善预后,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一种有效和相对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对急性脑梗死疗效。方法将160例诊断明确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0例,奥扎格雷钠80mg溶于250ml生理盐水中静滴,1次/d;对照组80例,给予丹参注射液16ml溶于250ml生理盐水静滴,1次/d。均以14d为一疗程。按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4d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满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急性脑梗死超早期应用尿激酶动脉溶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应用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析溶栓时间窗、尿激酶剂量、责任供血动脉再通情况与转归的关系等。结果例2大脑中动脉溶栓后症状完全缓解;例4颈内动脉溶栓后颈内动脉完全再通,但有皮层支梗死;例1、3大脑中动脉溶栓后部分再通。本文4例患者溶栓后2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结论急性脑梗死超早期应用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能明显提高责任供血动脉再通率,改善患者预后。动脉溶栓对大、中动脉急性闭塞性脑梗死患者疗效显著,对穿支动脉急性闭塞脑梗死患者疗效欠佳,有待进一步随机、双盲、大样本证实。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1-03-2013-08收治的120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补阳还五汤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为80.0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对脑梗死患者具有十分显著的治疗效果,可有效缓解患者血液流变学异常,促进脑梗死患者的脑血管再通,疗效确切,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