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分析全麻患者术中知晓发生情况,探讨术中知晓的预防措施.方法 根据手术中麻醉维持方法的不同,539例全麻下行择期外科手术患者分为三组:A组278例,采用分次静注芬太尼、咪唑安定、维库溴铵维持麻醉;B组119例,术中以微泵持续静注丙泊酚2~4 mg·kg1·h-1,间断静注芬太尼、咪唑安定、维库溴铵;C组142例,在A组静脉复合全麻基础上,持续吸入0.5%~2.5%异氟醚.分析术中知晓发生情况,计算术中知晓发生率.结果 539例全麻患者麻醉手术期间发生术中知晓28例,发生率为5.20%.其中,A组发生术中知晓19例(6.84%),明显高于B组的5例(4.20%)和C组的4例(2.82%)(P<0.05).结论 用微泵持续静注适量丙泊酚的全凭静脉复合全麻或采用静-吸复合麻醉,可有效降低术中知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非心脏手术全麻患者术中知晓的发生率,分析其发生的可能原因和相关因素,探讨预防术中知晓的策略. 方法 随机选择非心脏手术全麻患者1 00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Ⅴ级,年龄16岁~84岁,均未予神经电生理监测.术后第1天和第3天随访患者,调查全麻术中知晓的发生情况,采用Mashour分级方法对患者术中知晓进行分级. 结果 1 000例患者中,发生术中知晓者16例(1.6%),其中Mashour 3级以上(含3级)者12例.静吸复合维持麻醉患者术中知晓发生率为0.7%,而全凭静脉恒速给药方式输注丙泊酚维持麻醉患者术中知晓率高达5.1%(P<0.05).术中知晓多发生在妇科腹腔镜手术,同时可散发于多种择期手术中.女性(OR=5.262)和术中血压下降(OR=5.324)是全身麻醉患者术中知晓的可能相关因素,而吸入麻醉维持(OR=0.168)是其可能保护因素. 结论 与静吸复合麻醉比较,全凭恒速给药方式输注丙泊酚维持麻醉患者术中知晓发生率较高,应当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全麻)下术中知晓发生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全麻术中知晓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14例患者中,女性患者、高ASA评分者、全凭静脉麻醉者、高度紧张者、剖宫产手术、浅短小手术知晓发生率高。结论术中知晓发生率与ASA分级水平相关,与性别、麻醉方式及手术也有一定的关系性。通过术前ASA分级评估,与患者良好的沟通,术中各种有效的麻醉深度监测,良好的意识消除麻醉药应用,可很好掌控麻醉深度,减少术中知晓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手术患者术中知晓的发生情况,分析其相关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的护理对策。 方法选择1200例全身麻醉下手术患者,于术后第1、4天对其术中知晓情况进行调查,通过分析研究影响患者术中知晓情况的因素并进行护理干预。 结果1200例手术患者中术中肯定知晓患者有12例(1.0%),术中做梦者(可疑知晓)96例(8.0%),其中女72例(75.0%),接受异丙酚麻醉者75例(78.13%)。术中做梦发生与年轻女性及与接受异丙酚麻醉存在相关(P<0.01);术中知晓与ASA分级水平相关,但与年龄、性别无关。 结论护士应做好全麻患者术前术后的心理护理,掌握相关的麻醉知识,积极配合麻醉医生,预防术中知晓发生,减少患者术后的不良心理应激。  相似文献   

5.
术中知晓可能增加医患纠纷,目前仍是麻醉学界面临的重要问题,因此近些年关于术中知晓的预防和早期诊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对术中知晓相关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临床解决此类问题提供参考。术中知晓的基本概念术中知晓的发生机制尚不清楚,可能是大脑皮质组织内麻醉药物浓度在维持有效麻醉深度时持续性或阶段性不足,未能使高级中枢神经系统在手术全过程中持续抑制达到意识消失的状态。术中知晓被定义为全身麻醉下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出现了有意识的状态,并且在术后可以回忆起术中发生的与手术相关联的事件。  相似文献   

6.
目的回顾性分析择期手术接受全身麻醉患者术中知晓情况,探讨术中知晓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4月至2015年7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择期手术接受全身麻醉的患者,记录患者年龄、性别、体重、ASA分级、人工气道建立情况、麻醉药物和血管活性药物使用及术后随访情况,明确术中知晓发生率,并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全身麻醉下术中知晓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全身麻醉患者141 294例,其中有80例(0.06%)发生术中知晓。术中知晓的危险因素为全凭静脉麻醉(OR=5.181,95%CI 3.032~8.853)、喉罩通气(OR=2.478,95%CI 1.544~3.977)和ASAⅢ或Ⅳ级(OR=9.202,95%CI 5.475~15.466)。术前应用咪达唑仑(OR=0.125,95%CI 0.080~0.196)、术中复合吸入七氟醚(OR=0.193,95%CI 0.113~0.330)有助于降低术中知晓的发生率。结论全凭静脉麻醉、喉罩通气、ASAⅢ或Ⅳ级是全身麻醉患者术中知晓的危险因素,术前应用咪达唑仑、术中复合吸入七氟醚可降低术中知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背景小儿麻醉中知晓发生率的报道有很大差异(0.2%-2.7%)。在本次前瞻性观察队列研究中,我们做了以下评估:(D三种情况下小儿全麻知晓发生率;(爹知晓的相关因素;③知晓的短期心理影响。方法纳入标准为:5-15岁、行全身麻醉的儿童,详细记录包括麻醉用药在内的围术期资料。使用半结构化问卷于术后对小儿进行3次随访。所有可能或疑似知晓的病例,均需和小儿的医护人员充分讨论以证实或排除所述记忆。不同中心的研究人员内部需要达成一致,而这些病例及随机选出的其他部分病例再交由3个研究之外人员审核。根据此研究的目的,可能僚似知晓定义为内部研究者一致同意,3个外部审核者至少2个认同。结果1,784例儿童完成了至少一次的随访。有32例被至少1位研究人员(中心内部研究人员或一位外部审核者)评估为可能或疑似知晓。其中14例符合可能/疑似知晓的定义标准,知晓率为0.8%。14例知晓儿童中有6例(43%)回忆起手术中感到恐惧,3例(21%)述感觉疼痛。知晓组中有2例(14%)表示如果再次手术会感觉更差,这与无知晓组小儿的比例(15%)无明显差异。知晓患儿无需进一步心理干预。内镜手术是知晓发生的高风险因素(相对危险度为4.5,可信区间1.5—13.6)。结论尽管本研究中有0.8%的患儿出现了可能/疑似知晓,但没有病例出现短期的心理应激状态。  相似文献   

8.
迄今,针对小儿术中知晓所做的研究为数不多,但其发生率较成人为高,而导致小儿术中知晓高发的原因尚不明确.为了提高小儿术中知晓检出的准确性,应对Brice访视模式进行调整和改进以适应小儿的认知发育水平.对知晓患儿的精神心理方面的研究尚待深入,但就现有的研究结果来看.大多数患儿并未因此而出现精神心理障碍.目前已有的脑电监测技术是否能有效地降低小儿术中知晓的发生率尚需求索.因此,针对小儿术中知晓的大样本多中心研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现代全身麻醉下术中知晓发生率的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前全身麻醉的可控性和安全性大大提高,但术中知晓尚未能完全避免,国内关于术中知晓的发生率及其与手术种类的关系尚无定论。故本研究选取北京5家较大的医疗中心,采取大样本、多中心的调查方法对全麻下择期手术术中知晓发生情况进行了开放式、横断面普查研究。  相似文献   

10.
肌肉松弛剂在全身麻醉中的广泛应用减少了全身麻醉药物的用量,便利了麻醉及手术操作,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增加了全身麻醉的安全性。但与此同时,由于全身骨骼肌松弛,使麻醉医失去了判断全身麻醉深度可靠的征象之一——骨骼肌张力。因而使有些麻醉似乎不浅的病人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还保留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和记忆,并由此产生一系列相应的生理、心理反应。知晓(awarelless)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一种全身麻醉并发症。 1950年,Winterbottom首次报道麻醉手术期间的知晓。由于知晓对病人精神和肉  相似文献   

11.
听觉诱发电位对麻醉深度监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确监测麻醉深度、避免术中知晓是现代临床麻醉学中急待解决的老问题,本文就听觉诱发电位在麻醉深度监测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前,静吸复合全麻广泛地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由于药物的复合应用及麻醉深度检测手段的缺乏,术中知晓(awarcness)时有报道。现就术中知晓的可能原因及预防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3.
程华春 《中国麻醉与镇痛》2001,3(3):235-237,240
在全身麻醉手术中,病人术中知晓的发生率约为1%~2%^[1-2],由此可造成病人心理不愉快,恐惧手术,对医生产生不信任感以及有关的逆反心理^[3-5]。因此应确保病人意识处于完全消失状态,避免术中知晓;同时又要防止麻醉药过量,节约麻醉药品,利于及早苏醒、降低臀疗费用和减少并发症。当今,由于全身麻醉中普遍采用肌松药,使判断麻醉深度最属主要的呼吸和体动两项指标已失去其意义,从而使麻醉深度的判断益见困难。  相似文献   

14.
对1例全麻术中知晓引发急性创伤性应急障碍患者及时实施心理干预、帮助改善睡眠等对症护理措施,结果干预后4周患者觉醒亢进症状消失。提出术前充分评估术中知晓的危险因素,术中根据手术特点和进展调整麻醉深度和用药,术后加强和重视对术中知晓的回访,可有效降低术中知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咪唑安定用于硬膜外麻醉镇静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硬膜外麻醉中病人常有紧张、焦虑、内脏牵拉等不良反应,严重的甚至出现短暂难以忍受的强烈刺激,而术中知晓也加重病人的心理压力和恐惧感,给病人留下痛苦的回忆,并造成身心的伤害[1]。为提高医疗质量,我们致力于消除病人在麻醉和手术中的不良记忆,包括防止全麻术中知晓和局部麻  相似文献   

16.
<正>微创的理念深入人心,追求更舒适的麻醉手术过程是医学发展的趋势。从生理微创到关注心理微创,是微创外科学的重大进步[1]。近年来,全身麻醉患者术中知晓的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如果患者发生术中知晓,可引起严重的情感和精神(心理)健康问题,即创伤后应激紊乱(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5]。如何预防术中知晓的发生已成为世界麻醉学界的重要研  相似文献   

17.
背景 手术中知晓是一种不常见的临床现象,仅通过一项研究的病例数量不足以证明和评估其危险因素、发生原因及后遗症.对已发表在科学期刊上的大量病例报告进行综合分析可有效表明术中知晓的状况.方法通过检索国家图书馆医学PubMed数据库,检索词为“知晓”和“麻醉”,检索起止时间为1950年至2005年8月,同时手工检索了上述报告...  相似文献   

18.
背景有外显记忆的手术中知晓事件的发生率仅为1/1000—2/1000。因其较罕见,为了更好的了解手术中知晓事件及其后遗效直,需要对大批量的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因此,对其进行标准描述和表达将很有价值。方法本研究创建了一种新的手术中知晓事件评估标准:0级:未发生手术中知晓;1级:仅存在听觉感知;2级:感知触觉(比如手术操作、气管插管);3级:感知痛觉;4级:感知麻痹(比如感到不能活动、说话或呼吸);5级:感知麻痹及痛觉。患者主述有恐惧、焦虑、窒息、末日感、濒死感及其他相关显性描述,另行附加“D”(distress[痛苦、悲伤])。本研究回顾了15项详细提供手术中知晓报告信息的研究。来自3个研究并创建了该项分级标准的5位麻醉医生,各自独立的评估了这些病例。另外20名相关人员(麻醉主治医生、麻醉住院医生、麻醉护士、医学生及其辅助工作人员),虽未参与该分级标准的创建,但也独立对手术中知晓事件进行了评估。用Flwiss’s κ系数评估观察者之间的一致性。结果对151例确认发生手术中知晓事件的成年病例进行数据分析。基础评估1~5级中,总体κ系数为0.851(95%可信区间CI0.847~0.856)。包括附加情感障碍“D”的评估中,总体κ系数为0.779(95%可信区间CI 0.776~0.783)。结论本研究创建了新的手术中知晓事件评估标准,在评估者间具有近乎完美的一致性,这将有助于手术中知晓事件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全麻术中知晓的临床回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解不同全麻方法下知晓的发生率,随访调查了439例全麻患者,现回顾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择期手术全麻病人共439例,男330例、女109例,年龄19~80岁,手术包括普胸、普外、五官各科,术后24~48h内随访了解病人能否回忆术中情况。术前用药均为阿...  相似文献   

20.
联合麻醉术中知晓与脑电双频指数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 探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术中知晓的发生率以及脑电双频指数 (BIS)与镇静深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的肝癌手术患者 2 40例 ,麻醉方法均为硬膜外阻滞加全麻。分为两组 :异丙酚组 (P组 ,n =12 0 ) ,术前 30分钟肌注苯巴比妥钠 0 1g、阿托品 0 3mg ,诱导用芬太尼 4μg/kg、异丙酚 1 5mg/kg、琥珀胆碱 2mg/kg ,维持用异丙酚 12mg·kg-1·h-1,持续 15分钟后改为 3mg·kg-1·h-1至术毕 ;硫喷妥钠组 (T组 ,n =12 0 ) ,术前 30分钟肌注咪唑安定 0 0 75~ 0 1mg/kg、阿托品 0 3mg ,诱导用硫喷妥钠 6mg/kg替换P组的异丙酚 ,其余药相同 ,维持用 6 0 %的N2 O吸入至术毕。两组均在诱导前 15分钟开始在硬膜外导管内注入 0 5 %布比卡因 4ml。术中持续监测BIS和边缘频率 (SEF)。结果 诱导前两组患者的EEG无差异 ;诱导后 15分钟和 30分钟 ,EEG抑制 ,BIS和SEF均降低 ,组间无差异 ;诱导后 6 0分钟和 12 0分钟 ,P组的BIS和SEF比T组低 (P <0 0 5 )。P组 1例术中知晓。结论 联合麻醉中 ,用BIS监测预防术中知晓的发生缺乏精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