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刘波  王重阳 《上海预防医学》2001,13(11):513-514
我院是上海市杨浦区婚前检查定点单位 ,开展此项工作已近 2 0年。 1988年发现首例梅毒患者 ,至 2 0 0 0年底累计发现梅毒患者 15 6例 ,成为婚前检查检出率最高的性病。为阐述此现象的特殊性 ,现将婚前检查检出的梅毒 ,称为婚检梅毒 ,本文将重点分析其流行状况。1 材料与方法1988~ 2 0 0 0年 ,来我院进行婚前检查者共计 113985人(1989~ 1993年未发现梅毒患者 ,故期间的婚检人数不在本文统计之列 ) ,对每位受检者常规行快速血浆反应素 (RPR)试验筛查 ,阳性者做RPR滴度及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 (TPHA)确诊。梅毒诊断及治疗参照卫生部…  相似文献   

2.
婚检对象隐性梅毒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婚前医学检查中育龄青年梅毒螺旋体感染状况。便于为婚育指导提供依据,我们对2001~2003年度在本院婚前医学检查对象中检测的188名隐性梅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婚前检查人群中梅毒感染状况,以便制定有效预防措施,减少和阻断梅毒的传播,提高人口素质。[方法]对日照市2000~2004年婚前医学检查人群梅毒感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检查15325人,梅毒感染率为0.26%,男性高于女性,司机、机关干部高于其他职业人员。[结论]婚检人员中有人是梅毒感染者,建议对高危人群在结婚前进行梅毒等疾病的检测。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婚前医学检查中育龄青年梅毒螺旋体感染状况,便于为婚育指导提供依据,我们对2001~2003年在本院婚前医学检查对象中检测出的188名隐性梅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如下。对象与方法1对象2000~2003年在我院接受婚前检查者。2方法详细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实验室梅毒甲苯胺红不加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了1992-1996年期间,对2582例涉外婚姻婚前梅毒和HIV抗体的检测结果,共检出梅毒证实试验阳性9例,其中外籍人员8例,国内人员1例;检出HIV抗体阳性2例.作者指出涉外婚姻婚前医学检查,是防止传染病、传入传出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6.
1991~2002年上海市卢湾区婚前医学检查梅毒11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在围婚期人群中有针对性地开展生殖健康教育、STD知识普及、婚前医学检查及有效实施方法等问题。方法: 对 1991~2002年间婚前保健门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重点分析梅毒的发病情况。结果: 受检 56 550人次, 检出梅毒 111例, 检出率为 196 29 /10万。1999~2002年检出梅毒 93例, 检出率为 551 80 /10万, 占梅毒总数的 83 78%。93例梅毒中女性 63例, 占 67 74%; 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 84例, 占 90 32%; 20岁 ~及 30岁 ~年龄组 74例, 占 79 57%; 无业人员 59例, 占 63 44%; 潜伏梅毒 91例, 占 97 85%; 妊娠梅毒 12例, 占女性梅毒的 19 05%; 外来女性与该市女性同期梅毒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婚前医学检查有利于及早发现和治疗梅毒尤其潜伏梅毒, 消除潜在传染源, 控制梅毒流行, 控制胎传梅毒的增加; 围婚期人群是STD的高危人群, 需要动员和利用各种社会力量以及广大妇幼保健人员的不懈努力, 对其开展生殖健康教育, 增强婚前保健意识和自我防护意识, 主动地、积极地参加婚前保健。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防城港市免费婚前医学检查人群的HIV、梅毒感染情况,为制订HIV、梅毒传播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防城港市2010年度婚检人群进行HIV、梅毒抗体检查。结果:2010年婚检人数18 837例,其中HIV抗体检测人数为18 106例,HIV确诊阳性28例,HIV感染率为0.15%;梅毒筛查人数为18 614例,检出梅毒191例,检出率为1.03%。性传播是感染HIV和梅毒的主要途径,感染人群以低文化程度和农民为主,男性比女性感染率高。感染趋势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发展。结论:防城港市婚检人群中HIV、梅毒感染情况严重,预防和控制HIV、梅毒等性传播疾病的工作严峻;婚前医学检查是早发现、早治疗、及时控制HIV、梅毒感染及传播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13272例婚前医学检查人群感染梅毒情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了解我市部分地区婚前医学检查人群中感染梅毒情况。结果 婚前医学检查 13 2 72人 ,诊断为梅毒 3 3 1人 ,发病率为 2 .49% ,其中男性 146人 ,占 44 .11% ;女性 185人 ,占 5 5 .89%。男性个体户和无业女性发病率较高 ,不同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的受检者之间发病率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提示 应进一步加强围婚期男女的生殖健康服务。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滨海县婚前医学检查人群梅毒患病情况.方法:采用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对28 640名婚检人群进行梅毒筛查.结果:梅毒患者检出率为22.70/万.结论:应重视婚检,及时检出性传播疾病,并给予合理的婚育指导.  相似文献   

10.
马孝兰  顾庆成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1):2935-2936
目的:了解徐汇区的各产科及早孕建册门诊中筛查出的妊娠梅毒情况,以便今后能更好地开展这项工作,做到妊娠梅毒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为减少先天性梅毒儿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对2003年1月~2004年12月全区4所医院产科门诊及区妇幼保健所性病门诊上报的个案表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筛查出妊娠梅毒68例,接受治疗中除1例自然流产,2例死胎外均正常分娩。结论:婚前检查和孕12周建册初查是降低妊娠梅毒发生率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1.
查莉艳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9):4068-4069
目的:提高人们的防病意识,降低人口出生缺陷率。方法:比较1993年1月1日~2002年12月31日来进行婚前医学检查的新婚对象与2004年1月1日~12月31日来进行婚前医学检查的新婚对象的婚检资料。结果:婚检人数从原来的95.54%下降至4.47%,梅毒检出人数从每年2倍增长而下降至零检出率。结论:约12%的患病人数未及时治疗,性传播疾病在正常人群中蔓延,家庭关系面临挑战,先天性梅毒患儿的出生率可能提升,正常人群中HIV感染者到底有多少。  相似文献   

12.
李政历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24):3194-3195
目的:通过婚前体检,发放宣传资料、播放录像、现场讲解等形式进行宣传教育,帮助男女双方掌握必要的性卫生知识及避孕知识,减少非意愿妊娠的发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方法:对贵阳市小河区5年来婚前医学检查及婚前保健服务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婚前医学检查患病率为8.13%,其中患病居高的是乙型肝炎,检出率为4.87%,其次是念珠菌性阴道炎及梅毒,检查率分别为2.62%、0.39%,滴虫性阴道炎检出率为0.25%。2000~2002年婚检人数呈上升趋势,自2003年10月实行新的《婚姻登记条例》后,婚前医学检查人数呈直线下降,到2004年的婚前医学检查数只有7对。结论:婚前疾病防治重点是乙型肝炎和生殖道感染类疾病及梅毒。建议政府部门对于经济落后地区能免费进行婚前医学检查及服务,加大婚前培训、优生优育的宣传力度,主动了解婚检对象的需求,使婚检服务的内容逐步适应婚前情况变化,重点做好适龄青年的婚前培训工作,将培训工作经常化,督促他们自觉参加婚前检查,强调计生妇幼服务部门要加强优质服务工作力度,在“婚、孕、产、育、节”五个服务环节上严格把关,并提高婚检医生综合服务水平,保证婚检质量,使全民自觉接受婚前保健服务,提高群众生殖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3.
欧柳清  李木焕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4):3914-3916
目的:了解苍梧县艾滋病病毒(HIV)和梅毒螺旋体的感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010~2012年苍梧县妇幼保健院进行婚前医学检查人群进行HIV抗体及梅毒抗体检测,并收集HIV及梅毒感染有关行为的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7 335例婚检者检出抗-HIV阳性者22例,阳性率为0.080%,查出梅毒感染者63例,检出率为0.230%.13例HIV阳性女性中4例已怀孕,婚检HIV及梅毒感染者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未婚夫妇同时感染存在率较高.结论:加强对青少年性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加大婚检宣传力度,婚前医学检查对疾病控制、普及传染病预防知识、提高生活质量、保障家庭幸福及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我国梅毒的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梅毒可以通过母婴垂直传播造成孕妇流产、死产或新生儿感染等不良妊娠结局,严重威胁母婴健康。为了解围孕期妇女梅毒感染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治疗和其他干预措施,我们在2011年7月—2012年6月对苍南县参加婚前检查的围孕期妇女进行了梅毒感染的流行  相似文献   

15.
梅毒在我国广泛流行 ,目前呈明显上升的趋势。现将1999~ 2 0 0 0年在我院婚检门诊检查的梅毒病例进行分析。材料与方法1 资料来源 本资料来自 1999年 1月 1日~ 2 0 0 0年 12月31日 ,我院婚前医学检查门诊总计 972 2人 ,其中检出梅毒病例 179例。2 检测方法 采用梅毒血清试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 ,为筛查试验 ,出现阳性 ,然后用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 (TPHA) TRUST的滴度检测为证实试验。报告单必须有 2名以上的检验医生签名 ,试剂由上海荣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和英国欧米茄公司生产。结  果1 梅毒检出率 …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了桂林卫生检疫局在涉外婚检中发现一例一期梅毒感染者,患者为当地女性,经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患者有性乱史。为防止性病传播,今后继续加强对涉外婚姻的婚前检查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我院是上海市杨浦区婚前检查定点单位,开展此项工作已近20年.1988年发现首例梅毒患者,至2000年底累计发现梅毒患者156例,成为婚前检查检出率最高的性病.为阐述此现象的特殊性,现将婚前检查检出的梅毒,称为婚检梅毒,本文将重点分析其流行状况.  相似文献   

18.
婚前医学检查 (简称婚检 )是《母婴保健法》规定的专项服务技术。梅毒血清学试验是婚检的内容之一。 1997年和 1998年我院婚检共查出 12 7例梅毒患者。现将其流行病学资料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福州市妇幼保健院 1997年和 1998年婚检中查出的梅毒患者。方法按《母婴保健法》规定逐项体检 ,并抽血做 RPR测定 ,对阳性者再抽血送市性病防治中心做 TPHA(梅毒特异性诊断 ) ,排除假阳性 ,并对患者资料作流行病学分析。2 结果2 .1 患病率 婚检查出梅毒患病率分别为 7.41‰ (39/5 2 6 6 )‰和 12 .2 3(88/ 7193) ,1998年梅毒患病率明显高于1…  相似文献   

19.
福建省2006年梅毒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分析2006年福建省梅毒疫情资料,阐明梅毒流行特征。[方法]收集全省梅毒疫情资料,用Epi-Info软件统计分析。[结果]2006年福建省梅毒发病率为28.00/10万,与2005年(24.36/10万)相比上升14.9%,居传染病第3位,估计实际发病率为30.72/10万。疫情以城市、沿海地区为高,年龄多为20~49岁(72.5%),梅毒分期以隐性梅毒为高(44.0%),0~岁组胎传梅毒占该年龄组总数的88.9%。病人职业构成前2位分别为农民和家务待业。[结论]应加强梅毒疫情监测,加大对流动人口、高发人群的监管力度和干预措施,提倡婚前检查,做好孕产妇围产期和产前梅毒的筛查和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解婚前医学检查对象中潜伏梅毒感染状况,揭示潜伏梅毒患病率的变化趋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14年安徽省安庆市迎江区婚前医学检查中发现30例潜伏梅毒资料,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用卡方检验对4年间潜伏梅毒患病率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14年迎江区婚前医学检查共11 980人,4年潜伏梅毒患病率分别为1.37、3.19、2.17、3.16‰,经统计学处理(χ2=2.776,P0.05),4年间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庆市迎江区虽处于梅毒发病率较低地区,但4年间婚前医学检查中潜伏梅毒患病率有增长趋势,应重视婚前医学检查工作,有利于健康婚配,阻断传染病传播,减少出生缺陷发生,避免胎传性梅毒出现,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