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小柴胡汤是一名方,伤寒论以此方为和解少阳枢机之主方。本方寒温并用,升降协调,有疏利三焦,调达上下,宣通内外和畅气机的作用。因此,对气机郁滞而引起不同的病症,均可选用此方。  相似文献   

4.
5.
6.
异病同治举隅王小平武威地区中医医院清瘟败毒饮,是余师《疫疹一得》上的方剂。由犀角地黄汤、白虎汤、黄连解毒汤三方结合加减而成,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救阴之功。笔者稍事加减,用以治疗鼻衄、血崩、恶疮、重症药物过敏性皮炎、甚为有效。现各举一例如下。1.反复发作...  相似文献   

7.
“归脾汤”一方,是宋朝名医严用和所创,后来薛新甫加入当归、远志二味即为现时之归脾汤.由白术、茯苓、黄芪、龙眼肉、酸枣仁、人参、木香、甘草、当归、远志等组成,是治疗思虑过度,劳伤心脾的常用方剂。笔者近年对几例不同疾病以其治之,均获疗效,报道如下。1泄泻(肠易  相似文献   

8.
发热验案举隅通化市中医院(134000)黄显达吉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汪庆党【关键词】无名高热产后高热中医药治疗1无名高热李某,男,26岁,1994年3月13日初诊。该患2年来曾5次原因不明不定期发高热,每次发病时突然恶寒,继则发热,全身不适,头疼或有轻...  相似文献   

9.
补阳还五汤是清代名医王清任首创的名方,具有补气、活血、通络之功效,主治气虚血瘀之中风后遗症。临床中笔者根据中医学异病同治之法则,除运用本方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外,还用以治疗气虚血瘀型头痛、痹证、消渴后期并发痹证等病证,均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张吉金教授为哈氏妇科第4代传人,在近50年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由于辨证准确,用药精辟,治愈了很多疑难重症,现将随诊中部分案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妇女经期病类型颇多,治疗当从整体出发,针对每种疾病的特殊性,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方能获得满意效果。兹举验案数则,以供参考。1经行下痢脓血赵某,女,36岁,1990年7月29日初诊。每次经行即下痢脓血便1年,伴里急后重,形体消瘦,面色无华。现正值经期,月...  相似文献   

12.
枳壳益胃汤是王道坤教授常用的一首自拟方,本方熔滋、清、下于一炉,是王道坤教授临床治疗胃肠阴虚津亏证最为常用之方剂,可用于便秘、便血、反酸、噎膈、食道烧灼痛、胃脘痛、胃胀等病的治疗,常获佳效,反映了中医学的异病同治思想。  相似文献   

13.
下法是中医治则的八法之一,具有通便泻下的作用,适用于肠胃积滞,实热内结,大便不通和寒积蓄水等病证.做为辅助疗法灵活运用,治疗小儿外感发热、跌打损伤、泻痢初起、皮肤诸疾等也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4.
1 脾胃病痰瘀同治病机  痰瘀同治法 ,以津血同源 ,痰瘀同病理论为基础。中医认为 ,津与血 ,同源于精 ,生理上相互滋生 ,又都受气的推动和转输。气机紊乱 ,津血为之变 ,津停为痰 ,血凝为瘀 ,所以说津血同为一体 ,痰瘀同出一辙。二者可同时形成 ,亦可因痰致瘀 ,因瘀致痰 ,互为因果 ,导致痰瘀同病。表现为在同一病证中 ,既有痰凝之象 ,又有瘀血之征。脾胃病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每可见到痰瘀同病的病理变化。从病因病机来看 ,无论是外邪犯胃 ,饮食不节 ,情志不畅 ,还是体虚久病可使脾胃气机升降失司 ,气血失畅 ,水津失布而致痰瘀互生。而作为…  相似文献   

15.
归脾汤出自《剂生方》,是治疗思虑过度、劳伤心脾的常用方剂.笔者根据异病同治的原则,试图用其治疗心脾所致的崩漏,结果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6.
17.
18.
产褥期内,出现发热持续不退,或突然高热寒战,并伴有其他症状者称为产后发热。笔者从事临床多年,体会其病机多以阴虚阳浮为主,采用两地汤加减治疗产后发热3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20.
吴茱萸汤出自汉代张仲景《伤寒论》,具有温肝暖胃、降逆止呕之功,据其方义及异病同治之理,用此方加减化裁治疗各科疾病,屡获卓效,现将典型病例介绍如下:1头痛李某,女,44岁,教师。1990年6月4日初诊。患者于1970年夏季生一男婴,产后3大姑头涌,主今未愈。头涌以颜顶为甚,源时伴呕吐涎沫,平素胃院病满,食欲不振,一年四季须戴帽子。中西医均以神经性头痛治疗,屡服中西药无效,且病情日渐加重,特来我科诊治。查其脉弦迟,舌淡,着白滑。依据脉证,病属肝胃虚寒,浊阴上逆所致。治宜温肝暖胃。方以吴茉英汤加味。处方:吴荣英10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