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下鼻甲带蒂粘膜瓣贯穿缝合修补治疗鼻中隔穿孔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科自2003年2月至2007年3月采用下鼻甲带蒂粘膜瓣修补鼻中隔对位性穿孔21例。结果。下鼻甲粘膜碎7—10d,颜色由灰白变淡红,2周左右颜色接近周围粘膜,7d拆除中隔缝线,2~3周切断蒂部,局部压迫止血,全部患者无手术并发症。3周左右患者治愈出院,随诊6个月-2年中隔无再次穿孔。结论术中采用贯穿缝合下鼻甲粘膜瓣修材中隔穿孔具有:取材方便,取材大小易于掌握;以穿孔部位设置前后蒂粘膜瓣,更利于粘膜瓣的血供;粘膜瓣拉向对侧鼻腔缝合,为缝合提供更清的视野;贯穿缝合,使粘膜瓣固定牢靠,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修补鼻中隔穿孔移植组织围手术期的生长愈合情况。方法对13例鼻中隔穿孔长径5~26mm,选用黏膜(中鼻甲黏膜、下鼻甲黏膜、口腔颊黏膜)或阔筋膜,以及自体鼻中隔骨板为移植材料。用两层移植黏膜或筋膜中间夹中隔骨板,而后将这三层组织嵌插于穿孔的鼻中隔黏膜间修补穿孔。结果穿孔长径在5~14mm大小之间用黏膜夹中隔骨板修补(下鼻甲黏膜修补2例;中鼻甲黏膜修补2例;口腔颊黏膜修补5例)。均在20天内愈合,其中有1例因移植物偏小,前端有小裂缝3mm,后进行二次修复。穿孔长径在15~26mm用筋膜包绕骨板修补4例,20~36d愈合。结论鼻中隔骨板包绕筋膜(或黏膜)嵌插修补法形成稳定移植环境,筋膜被生长的中隔黏骨膜覆盖,3种移植黏膜均保持原组织的特点,以颊黏膜组织最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鼻腔带蒂黏膜瓣修补鼻中隔穿孔的方法和疗效。方法经鼻内镜利用鼻腔带蒂黏膜瓣对应重叠缝合修补鼻中隔穿孔。结果15例患者均1期治愈,未出现手术并发症,随访1.5~5.2年,无再次穿孔。结论经鼻内镜鼻腔带蒂黏膜瓣修补鼻中隔穿孔具有损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成功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根据鼻中隔穿孔大小选择不同的手术修补方式及影响手术成功率的因素。方法 12例鼻中隔穿孔患者,3例穿孔直径≤0.5cm,采取鼻内镜下鼻中隔粘骨膜瓣减张修补鼻中隔穿孔。5例0.5cm〈穿孔直径≤1.5cm,采取自体大腿阔筋膜筛骨垂直板夹层法修补鼻中隔穿孔。4例穿孔直径〉1.5cm,采取带蒂鼻腔外侧粘骨膜瓣修补鼻中隔穿孔。所有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术后鼻腔使用油剂保持湿润。结果观察3月至1年,3例直径≤0.5cm患者痊愈,平均愈合时间3周。5例0.5cm〈穿孔直径≤1.5cm患者,1例好转,4例愈合,平均愈合时间6~8周。4例穿孔直径〉1.5cm患者,1例好转,3例愈合,平均愈合时间4~6周。结论鼻内镜下手术修补是治疗鼻中隔穿孔的最佳方式,修补手术后的保湿,抗感染能促进伤口愈合,确保手术成功。依据穿孔大小选择副损伤最小的手术方式及移植材料,穿孔较大患者应准备爬行"床"。  相似文献   

5.
《中国医药科学》2016,(6):206-208
目的分析经鼻内窥镜下鼻中隔穿孔修补术治疗鼻中隔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于我院的40例鼻中隔穿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术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0例,行双旋转鼻中隔黏膜瓣修补术;对照组20例,行颞肌、骼前上棘阔筋膜修补术。两组手术均经鼻内窥镜下进行,对比两种术式的修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无需拆线,所有患者呈Ⅰ期愈合,鼻腔通气全部恢复到正常水平,且无再穿孔现象出现。对照组患者需拆线,术后2年有4例患者发生阔筋膜干燥脱落而引发再穿孔,14例患者鼻腔通气恢复到正常水平。结论鼻中隔穿孔患者的修补术式中,双旋转鼻中隔黏膜瓣修补鼻中隔穿孔,其治愈率高、生长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我院采用自体唇粘膜瓣游离移植修补法治疗鼻中隔穿孔52例,手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手术方法:手术部位和供瓣区,消毒及局麻后,经前鼻孔进路,鼻翼切口或唇龈沟切口。按解剖从左边剥离中隔粘膜及骨膜后,在软骨上作一切口,分开右侧的骨膜及粘膜,随即把穿孔边缘切去1~2mm,使成新创面,分开粘-软骨膜,视其厚薄,再在口唇粘膜供瓣区,用11号刀片削取适当厚度的唇粘膜薄片,其大小可按新创面为准,以5“0”缝合线进行边对边  相似文献   

7.
鼻内窥镜下单侧带蒂下鼻甲黏膜瓣修补鼻中隔穿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鼻中隔穿孔修补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1例鼻中隔穿孔患者行鼻内窥镜下单侧带蒂下鼻甲黏膜修补鼻中隔穿孔。结果 20例患者鼻中隔穿孔均修补成功,黏膜色泽正常,鼻部症状完全消失。随访6个月~1年,鼻中隔未见穿孔。结论用单侧带蒂下鼻甲黏膜修补鼻中隔穿孔取材方便,容易存活,是修补鼻中隔穿孔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外伤性鼻中隔偏曲 ,多为软骨段偏曲 ,由于外伤后局部出血、渗出、炎症等原因 ,使得局部粘连、疤痕而致变位、增厚、畸形。常规鼻中隔手术径路及鼻中隔粘膜下部分切除术对于外伤性鼻中隔偏曲难以操作 ,易发生鼻中隔穿孔及血肿和鼻腔粘连。作者采取鼻小柱后缘径路 ,并于偏曲最甚处补作第二切口 ,再行鼻中隔粘膜下部分切除加自体软骨植入的方法 ,获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接受变通切口矫治鼻中隔偏曲患者32例 ,均有鼻外伤史 ,病史最长者18年 ,最短2周 ;年龄最大者42岁 ,最小者18岁 ,平均年龄24岁。其中…  相似文献   

9.
我们自1960年始有选择地开展鼻部整形手术,现将鞍鼻52例、歪鼻25例、鼻翼缺损4例共81例整形手术报告分析如下:一、鞍鼻 1、临床资料: 本组共52例。男性9例,女性43例,年龄最小的为18岁,最大为42岁,18~30岁者42例(占81%),31~40岁9例(占17%),41岁以上者1例(占2%),52例中已婚者14例,未婚者38例。由此看来,本组病例女性较多,青年人较多,未婚者较多。致病因素:无外伤史者43例。有外伤史者9例,其中一例为幼年时鼻腔异物存留感染后引起,伴有鼻中隔穿孔;另一例为鼻中隔手术所引起的软骨段轻度塌凹,其余7例为鼻外伤  相似文献   

10.
庞伟 《天津医药》2015,43(6):656-658
目的 观察鼻内镜下应用自体颞肌筋膜包裹筛骨垂直板修补鼻中隔穿孔的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50 例鼻中隔穿孔患者的资料, 其中传统术式组 30 例, 三明治式组 20 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鼻内镜及鼻窦 CT 检查, 并行鼻腔冲洗治疗改善鼻腔黏膜状况。传统术式组行鼻中隔穿孔前切口, 分离中隔黏膜移位修补穿孔; 三明治式组行耳后颞肌附着处皮肤切口切取 2 倍以上穿孔直径的颞肌筋膜, 行鼻中隔前端切口, 分离鼻中隔黏软骨膜至穿孔四周, 并在穿孔四周制作新鲜创面, 以颞肌筋膜包裹自体筛骨垂直板形成硬性支撑 “三明治” 式修补物嵌插入黏软骨膜下封闭鼻中隔穿孔; 术后均予抗感染及鼻腔保湿治疗。记录术后症状恢复情况及随访结果。结果 三明治式组术中的出血量(mL: 3.6±1.2 vs 13.4±2.9)、 手术时间(min: 25.2±6.3 vs 46.5±10.3)、 损伤黏膜范围(mm2: 10.2±3.2 vs20.5±5.3) 及术后黏膜修复时间 (d: 19.5±3.9 vs 30.2±3.1) 均小于传统术式组 (P<0.05); 三明治式组的修补成功率高于传统术式组(90.00% vs 46.67%, χ2 =9.780, P<0.01); 随访 6 个月~1 年, 均未见穿孔复发。结论鼻内镜下应用颞肌筋膜包裹自体筛骨垂直板, 形成硬性支撑 “三明治” 式修补物封闭修补鼻中隔穿孔, 可以恢复正常解剖结构的鼻中隔, 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1.
鼻窦内窥镜下成形术矫正鼻中隔偏曲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运 《青岛医药卫生》2010,42(4):243-244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患者在局麻鼻内镜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结果经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所有患者偏曲完全得以矫正,鼻通气良好,术后随诊6个月至1年,无1例发生鼻中隔穿孔及鞍鼻,术中有一侧黏膜撕裂者经缝合均愈合,同期行鼻窦手术者未发生粘连。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具有微创、彻底、痛苦小、手术时间短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腹腔镜单纯缝合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在基层医院的应用价值及其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2009年8月本院为2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行经腹腔镜单纯缝合修补术的临床资料。结果:20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40~90min,平均52min,手术后住院时间5~11d,平均6.5d。全部患者无腹腔感染及梗阻等并发症发生,切口一期愈合,痊愈出院。出院后消化内科规范治疗。结论:经腹腔镜单纯缝合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与开腹修补手术同样有效,且具有手术简便易行、耗时短、创伤小、安全性高、恢复快及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在基层医院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鼻中隔偏曲为耳鼻喉科常见病,传统的治疗方法是行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术中需切除大块鼻中隔软骨和骨质结构,但在临床上发现这种手术后存在以下缺点:手术后鼻中隔柔软,有时可随呼吸摆动;部分病人存在外鼻形状改变如鼻小柱回缩,鼻底增宽等;鼻中隔穿孔时有发生。我们于2000年以来采用鼻内窥镜下鼻中隔成形术28例,术后效果良好,无明显手术并发症发生,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8例患者,男19例,女9例,年龄19~68岁,单纯鼻中隔偏曲15例,鼻中隔偏曲伴鼻息肉、慢性鼻窦炎、下鼻甲肥大13例。1·2治疗方法视病情轻重和患者配合程度,采用局麻…  相似文献   

14.
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附2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鼻中隔偏曲特别是高位及后段偏曲,对鼻腔鼻窦正常生理功能的影响越来越引起耳鼻咽喉科医师的重视,传统手术对鼻中隔偏曲的矫正很难彻底,仍有一定的鼻中隔穿孔发生率,鼻窦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则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我科于2002年9月至2002年12月在鼻内窥镜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28例,获得满意疗效,特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8例中,男17例,女11例,年龄19~55岁,其中高位偏曲9例,中后段偏曲14例,前段偏曲5例。病史3~8年,患者均有鼻塞,伴头疼、流脓涕及嗅觉减退者20例,伴鼻出血者8例。术前常规作鼻窦内窥镜检查,了解偏曲部位及形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经鼻内窥镜下双旋转鼻中隔黏膜治疗鼻中隔穿孔的方法及临床分析。方法 2011年1月至2011年6月期间,本院诊治的10例鼻中隔穿孔患者,均在鼻内窥镜下,给予鼻中隔穿孔修补术,术前彻底清洗鼻中隔穿孔周围的分泌物,同时涂抹抗生素眼膏,然后分别进行双旋转鼻中隔黏膜瓣穿孔修补术、颞肌、骼前上棘阔筋膜修补术,以及鼻腔底后端黏膜瓣旋转修补术。结果除双旋转鼻中隔黏膜瓣修补术外,其他两种修补术都需要拆除缝线,所有患者均达到1期愈合标准,术后随访12个月,没有出现再次穿孔。结论对于鼻中隔穿孔患者,鼻内窥镜下实施鼻中隔穿孔修补术是目前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其中双旋转鼻中隔黏膜瓣治疗具有较高的治愈率,有利于伤口的愈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我院1976年至1979年收治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93例,采用中西医结合非手术疗法82例(其中治愈68例,中转手术14例),即期手术11例,现将临床观察及体会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 (一)性别、年龄:男性83例,女性10例;20岁以下6例,20~30岁25例,31~40岁22例,41~50岁25例,51~60岁9例,61岁以上6例(最大68岁)。 (二)溃疡病史:最短3个月,最长20多年,无溃疡病史者7例。 (三)穿孔距入院时间:1~6小时55例,7~12小时21例,12~24小时13例,24~48小时4例。 (四)穿孔前胃的状态:空腹穿孔62例,饱食穿孔23例(未记载者8例)。 (五)症状、体征及X线检查:全部病人均有典型的腹痛及明显压痛、反跳痛、肌紧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行改良式鼻中隔黏骨膜瓣减张修补术治疗鼻中隔穿孔效果。方法使用沈大公司生产0°,30°鼻内镜行鼻中隔黏骨膜瓣减张修补术治疗鼻中隔穿孔,并对较大穿孔应用硅胶片嵌入加用医用明胶海棉十医用生物旦白胶作为贴补材料,不必缝线的方法。结果 10例鼻中隔穿孔病例一次性修补愈合。结论鼻内镜下行鼻中隔骨黏膜瓣减张修补术治疗鼻中隔穿孔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改良式鼻中隔黏骨膜瓣减张修补术治疗鼻中隔较大穿孔是可行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鼻内镜下应用自体颞肌筋膜包裹筛骨垂直板修补鼻中隔穿孔的手术疗效。方法随机将80例鼻中隔穿孔患者分成两组,40例对照组患者和40例实验组患者分别给予传统方式和鼻内镜下应用自体颞肌筋膜包裹筛骨垂直板修补治疗。结果在一次手术成功率方面,实验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黏膜修复时间方面,实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鼻中隔穿孔患者进行治疗时,鼻内镜下应用自体颞肌筋膜包裹筛骨垂直板修补治疗具有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1998年3月~2000年3月,我院共收治急症阑尾炎100例,其中采用不缝合腹膜切口4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男75例,女25例;年龄12~68岁。单纯性25例,化脓性98例,坏疽穿孔性27例。术中发现有脓性渗出者63例。将患者分为两组:1组不缝合腹膜40例,2组缝合腹膜60例。手术方法:1组采用麦氏切口进腹,常规切除阑  相似文献   

20.
鼻中隔,鼻甲联合手术治疗变应性鼻炎8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3年起对80例经过多种药物治疗及脱敏治疗效果不佳的变应性鼻炎,采用鼻中隔、鼻甲联合手术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80例,其中男46例,女34例;年龄15~40岁;病程1~20年。下鼻甲肥大并鼻中隔偏曲者50例;下鼻甲、中鼻甲肥大并鼻中隔偏曲者4例;下鼻甲肥大鼻中隔无偏曲者26例。1.2 手术方法 先行鼻中隔手术,再作鼻甲手术,手术一次完成。术后按鼻腔手术常规处理,严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