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2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完全川崎病KD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对31例不完全(KD)及161例典型KD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及变化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典型KD与不完全KD性别及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1例不完全KD均有发热,伴皮疹15例(48.3%);口腔黏膜症状13例(41.9%);结膜充血11例(35.5%);肢端肛周脱皮11例(35.5%);淋巴结肿大9例(29.0%);心脏症状4例(12.9%)。两组辅助检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冠状动脉损伤(CAL)发生率相近(29.8%,32.3%)。不完全KD冠状动脉瘤发生率(12.9%)大于典型KD(5.59%)。结论对于不明原因发热,抗生素治疗无效的患儿,特别是5岁以下患儿,应常规鉴别不完全KD,早诊断,早治疗,减少CAL发生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不完全川崎病(IKD)和典型川崎病(CKD)的临床特征,提高临床医师对IKD的认识,从而降低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十堰市中医院住院的105例川崎病患儿临床资料,包括80例CKD和25例IKD,比较分析IKD组和CKD组患儿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脏器损害情况、诊断时间及住院时间等。结果:两组患儿性别和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1岁年龄段患儿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7,P<0.05);与CKD组比较,IKD组口腔黏膜病变、指趾脱皮、皮疹、肛周潮红脱皮及颈部淋巴结肿大的发生率降低(χ2分别为6.11、16.51、15.80、9.14、9.88,P<0.05 或P<0.01);两组白细胞(WBC)计数、红细胞比容(HCT)、最大血小板(PLTmax)计数、C反应蛋白(CRP)水平、血沉(ESR)、白蛋白(AL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KD组冠状动脉扩张(CAD)、瓣膜反流、心电图异常发生率高于CKD组(χ2分别为13.22、4.14、3.96,P<0.05 或P<0.01);IKD组诊断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6.25±3.05)d 和(13.85±5.10)d,长于CKD组的(4.50±2.25)d 和(11.25±4.50)d(t分别为3.11、2.44,P<0.05 或P<0.01),所有KD患儿经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IVIG)和口服阿司匹林治疗,均治愈或好转。结论:IKD患儿临床表现不典型,实验室检查与CKD患儿无明显差异,冠状动脉病变(CAL)发生率较CKD高。临床医师应结合实验室检查及心脏影像学检查,及早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3.
段炤  邹峥  林智平 《江西医药》2012,47(11):989-991
目的 探讨小儿不完全川崎病的临床特点及并发症和治疗情况,提高对不完全川崎病的认识和诊疗水平.方法 对2010年8月至2012年6月确诊的不完全川崎病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50例川崎病中86例为不完全川崎病,发生率为24.6%.不完全川崎病在性别上与典型川崎病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小于1岁年龄段两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016,P<0.01).不完全川崎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其次是指趾改变(65.1%),最少见的是皮疹(20.9%).除发热外,其余各项表现与典型川崎病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不完全川崎病有白细胞、血小板、C反应蛋白及血沉明显升高,轻度贫血、肝酶升高较为常见,同典型川崎病实验室检查相符,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冠状动脉扩张20例(23.3%)与典型川崎病的冠脉扩张(23.1%)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冠脉瘤8例(9.3%),与典型川崎病的冠脉瘤(6.1%)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不完全KD并非其临床特征表现不典型,同样会对冠状动脉造成损害.  相似文献   

4.
马勇 《安徽医药》2010,14(9):1044-1045
目的探讨不典型川崎病(KD)的早期诊断方。方法对52例KD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不典型KD发病情况、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特点。结果 52例KD中不典型18例占34.62%,发病年龄6月-12岁,平均4.5岁,婴幼儿11例,占61.11%,临床表现顺位依次为发热、皮疹、球结膜充血、颈淋巴结肿大、硬性水肿、指(趾)端膜状脱屑、肛周蜕皮、阴囊潮红蜕皮,实验室检查WBC、BPC、CRP、ESR明显增高,病原学检查阳性9例,占50%,冠状动脉病变10例,占55.56%,与典型K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尤其婴幼儿除发热外,一旦出现球结膜充血、口唇皲裂、杨梅舌、阴囊红肿等时,应警惕KD可能,积极完善血沉、CRP、外周血白细胞及超声心动图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小儿川崎病(KD)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冠脉损害的危险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38例KD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川崎病患儿以男孩为多,男女比例为1.71:1.典型川崎病28例,不完全型川崎病10例.不完全型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发病率高.发热时间≥10 d、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血小板、血浆白蛋白异常与冠状动脉损伤发生率密切相关.38例均给予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其中3例无效,再次给予静脉用丙种球蛋白后有效.结论 发热时间超过10 d就诊、C反应蛋白增高、红细胞沉降率增快、血小板异常升高、血浆白蛋白降低是冠状动脉损伤的高危因素.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不完全川崎病与典型性川崎病的异同以便早诊断、早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60例确诊为川崎病患儿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结果 不完全川崎病临床诊断指标中的症状出现率较典型性川崎病低(x2 =16.46、10.10、11.71、34.43,均P<0.01),两者实验室检查指标WBC、Pt、ESR及CRP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04、0.12、0.04、0.26,均P>0.05),两者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1.43,P<0.05).结论 川崎病的早期诊断要结合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和超声心动图检查.  相似文献   

7.
张中平 《河北医药》2011,33(14):2186-2186
由于不完全川崎病(IKD)继发冠脉损害发生率不断增加[1],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但因IKD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和特征性实验室检查指标,其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而临床上不少疾病会出现发热、皮疹、颈部淋巴结肿大,易误诊为川崎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川崎病(KD)的诊治经验,探讨不完全KD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3年6月儿科收治的58例KD患儿的临床资料,从发病诱因、发病年龄、系统损害、治疗及预后进行总结,并对6例不完全KD患者的确诊过程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该组资料中川崎病发病诱因多为感染,男女比例为1.9∶1,婴幼儿占81.0%(47/58),临床上以心血管为主的多系统损害常见。完全KD临床表现典型,诊治顺利;而不完全KD临床表现复杂,诊断较困难,极易误诊和漏诊。2种类型KD应用丙种球蛋白和阿司匹林治疗效果佳,无死亡病例,预后良好。结论 (1)KD发病以婴幼儿为主,多与感染相关;(2)不完全KD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极易漏诊和误诊,是临床关注的重点;(3)临床多数以心血管损害为主,可出现多系统损害。冠状动脉并发症大多以Ⅱ级以下损害即一过性扩张为主,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9.
不同类型川崎病临床特征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比较分析典型川崎病(CKD)和不完全型川崎病(IKD)的临床特征,探讨IKD的诊治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67例CKD患儿(CKD组)和26例IKD患儿(IKD组),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治方法、治疗效果等。结果:两组患儿均有发热,但IKD组发热时间(10.2±6.6)d,长于CKD 组的(6.8±2.8)d (P<0.05)。IKD组口唇皲裂、肢端硬肿或恢复期膜样脱皮、颈部淋巴结肿大、球结膜充血发生率均低于CKD组(P均<0.01)。IKD组的心脏血流异常、冠状动脉扩张、冠状动脉增厚、肺纹理增粗模糊、肺野斑点阴影发生率均高于CKD组( P均<0.05)。两组WBC、CRP、PLT、ESR、ALT、Hb等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KD的临床表现不典型,临床上应结合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结果,早诊断、早治疗,从而改善患儿症状,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冠脉损害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儿童不完全川崎病(IKD)的临床特征。方法 收集2015年6月至2020年12月于福建省立金山医院住院的84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诊断标准分为IKD组(n=37)与完全川崎病(CKD)组(n=47)。对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情况(性别、年龄)、临床表现(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IKD组的卡疤红肿发生率高于CK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KD组皮疹、结膜充血、口唇改变、手足改变、非化脓性淋巴结肿大的发生率低于CK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肛周皮肤改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率、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B型钠尿肽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无菌性白细胞尿、肝功能异常、冠脉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KD临床表现不典型,卡疤红肿在IKD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IKD可并发冠脉损伤,需及时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儿童川崎病(KD)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冠状动脉病变(CAL)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13年6月入住我院的115例KD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男73例(63.5%),女42例(36.5%),5岁以内96例(83.5%)。(2)典型KD 90例,不完全性KD(IKD)25例;IKD组婴儿(〈1岁)比例和CAL发生率均高于典型KD组(44.0%vs 7.8%,40.0%vs 17.8%,P均〈0.05);除肛周脱屑、卡疤红肿外,IKD组其他临床症状发生率低于典型KD组,出现时间晚于KD组(P均〈0.05);除血红蛋白外,两组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CAL组男性比例、婴儿比例、发热时间、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大(高)于非CAL组(P均〈0.05)。(4)KD发病10 d内的CAL发生率低于发病10 d后,且治疗2周后复查发病10 d内给予静脉用免疫球蛋白组新CAL发生率低于发病10 d后给予IVIG组(P〈0.05)。结论:IKD多发于婴儿,且其CAL发生率较高,肛周脱屑、卡疤红肿有助于其早期诊断;CAL发生率与男性、年龄〈1岁、发热时间、PLT、ESR、CRP有关;KD发病10 d内应用静脉用免疫球蛋白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黄丽  钱小青 《上海医药》2011,32(7):340-344
目的:分析6月龄以下婴儿川崎病的临床发病特点。方法:对2005年5月-2008年5月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47例6月龄以下的川崎病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月龄以下婴儿川崎病男女比例为1.35:1,以典型病例多见,约有15%为不完全型病例,主要症状中口唇充血皲裂、手足硬肿和淋巴结肿大的发生比例明显较低,而指趾端脱屑的发生比例较高(P〈0.05)。不完全型组临床表现早期出现少,炎性指标WBC、CRP、ESR明显增高,与典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病变发生比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扩张共39例(83%),有11例形成动脉瘤(23%)。不完全型组的平均确诊时间较典型组长(P〈0.05)。结论:婴儿川崎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对发热持续时间长、抗感染治疗无效婴儿应提高警惕,对疑似病例及早行超声心电图检查,了解冠脉情况,检查ESR、CRP,动态观察PLT变化,有助于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复发川崎病的临床特点及其与初发的比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深圳市儿童医院2006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0例川崎病复发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心脏超声、治疗方案、疗效进行总结,并与初发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初发组不完全川崎病2例,复发组不完全川崎病6例。初发组外周血白细胞升高5例。血红蛋白降低2例,血小板升高3例,CRP升高8例,丙氨酸转氨酶升高3例,白蛋白降低1例,复发组白细胞升高6例,血红蛋白均正常,血小板升高2例,CRP均升高,血沉均增快,丙氨酸转氨酶升高3例,白蛋白降低6例。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血沉、C反应蛋白、血白蛋白、血丙氨酸转氨酶,初发组与复发组比较统计学无差异。两组的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复发组热程短于初发组,有统计学差异。复发组丙种球蛋白、阿司匹林开始使用时间早于初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丙种球蛋白及阿司匹林后患儿退热时间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复发组川崎病的临床表现与初发时类似,不完全表现发生率高,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并不高于初发组。  相似文献   

14.
川崎病12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川崎病(KD)的临床特征。方法对住院KD12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1)典型及不完全性KD各种临床表现;(2)冠状动脉病变表现。结果125例中男78例、女47例,男女比例为1.7:1,年龄4岁内114例(91.2%),发病季节四季均可发病,以4~6月发病最高。KD中典型KD87例(69.6%),不完全性KD38例(30.4%),典型KD组的各种临床表现出现率高于不完全性KD组(P〈0.01),而实验室检出阳性率则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D治疗前曾做UCG115例,检出冠脉病变36例,占31.3%(36/115),冠脉瘤7例,占6.1%(7/115)。结论UCG及ECG检查能及时发现KD并发心血管病变,特别是UCG能及早发现KD并发冠脉病变。重视实验室检查有助于不完全性KD诊断,减少漏诊及误诊。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不完全性川崎病与典型川崎病的临床特征,以期为川崎病的临床诊疗提供帮助。方法选择在我院住院部治疗过的96例川崎病患儿,分为不完全性川崎病组与典型川崎病组,比较两组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前的实验室指标。结果除肛周脱屑外,两组眼球结膜充血、口唇充血皲裂、皮疹、手足硬肿、指端脱皮,淋巴结肿大、草莓舌、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例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药物治疗前,除血红蛋白外,白细胞、血小板、血沉、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不完全性川崎病,在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发热后,参考血红蛋白下降及肛周脱屑可初步诊断为川崎病,以避免错过患儿的最佳治疗时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并不完全川崎病(incomplete,KD)的临床特征。方法对临床诊断为MP感染并不完全KD的12例患儿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 12例均有发热;球结合膜充血8例;口唇改变、手足症状、皮疹各5例;颈部淋巴结肿大4例;卡痕、脐窝、肛周黏膜潮红5例;白细胞增高、血沉增快各7例;CRP增高5例;心脏多普勒彩超示冠状动脉病变(CAL)4例;肺部改变8例。均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并及早应用高剂量人血丙种球蛋白(IVIG)及阿司匹林治疗,10例痊愈,2例呈IVIG不反应.再次予IVIG后痊愈。结论 MP感染可并不完全KD,好发于学龄期儿童,发热、球结合膜充血是出现频度较高的症状,早期易误诊和漏诊,但对阿奇霉素、IVIG、阿司匹林规范治疗反应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川崎病的疗效。方法对10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平均退热时间(2.13±0.88)d,平均黏膜充血消退时间(2.85±0.32)d,平均淋巴结炎症消退时间(3.14±1.52)d,平均手足肿胀消退时间(3.71±2.24)d;本治疗后血小板数值较治疗前明显减低(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川崎病患儿,能迅速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实验室指标,预防冠状动脉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儿及早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川崎病(KD)患儿治疗前后出凝血四项和D-二聚体的变化及其与冠状动脉损伤的关系。方法测定58例KD患儿出凝血四项,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活化时间(APTT)、凝血时间(TT)、纤维蛋白原定量(FIB)和D-二聚体(D-D),以及血小板计数(PLT),根据心脏彩超结果分为非冠状动脉损伤组(nCAL)和冠状动脉损伤组(CAL),并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PLT、FIB、D-D均高于正常,冠状动脉损伤组增高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一周后PLT仍处于上升期,而FIB、D-D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冠状动脉损伤组仍高于非冠状动脉损伤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FIB、D-D是判断川崎病血液高凝状态及疗效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9.
川崎病3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分析川崎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特点,为川崎病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广州市越秀区儿童医院2007年至2011年诊治的34例川崎病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1)34例川崎病患儿中男23例,女11例,男女比例为2∶1;发病年龄以3岁以内婴幼儿为主(88.2%);发病季节以春、秋为主;不完全川崎病17例(50.0%)。发热率100%,确诊前平均发热时间为6.5 d,其他临床表现依次为口唇病变(83.4%)、球结膜充血(70.6%)、肢端硬肿或脱皮(64.7%)、皮疹(52.9%)、淋巴结肿大(35.3%)。(2)心血管病变:合并冠状动脉病变者27例(79.4%),未见有冠状动脉瘤。(3)其他系统并发症:支气管炎、急性胃肠炎、口腔溃疡等。结论:川崎病具有多系统、多器官受累特点,冠状动脉病变发生与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PLT)升高有关,不完全川崎病发病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