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霞  王立娥  宋艳辉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5):1815-1816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的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对96例发生攻击行为的住院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复习及分析。结果:以精神分裂症多见,本组资料共65例,占67.71%;攻击对象以患者及医护人员为主;既往有攻击行为者再住院时出现攻击行为较常见,占66.67%;另外,青壮年患者出现攻击行为占多数,为63.54%;患者住院次数亦与攻击行为有关,以首次发生率最高。结论:根据引起攻击行为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可减少攻击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医院感染性腹泻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1500例精神分裂症及500例内科患者进行观察记录。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医院院内感染性腹泻的发病率1.6%,内科患者为0.4%(P〈0.05)。结论:精神病患者院内感染性腹泻的感染率高,与多种因素有关,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其感染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和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冲动行为预测和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了该院在2014年6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1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对其进行激惹因子测评,根据测评结果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给予了系统性的护理干预,一段时间后对两组患者的冲动行为及激惹因子评分进行记录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中有3例出现冲动行为,发生率为6.67%,而对照组中有25例出现冲动行为,发生率为5.45%,同时实验组患者的激惹因子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他们之间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首先借助观察量表(NOSIE)对患者的激惹因子进行评测,从而预知患者可能发生的冲动行为,然后根据评测结果为其提供系统性的护理干预,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指标,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陆红英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20):2571-2572,2574
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出走行为,制定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采用自设调查表,内容包括患者一般资料、疾病分型、出走时间、出走原因、出走方式及结果等。通过实例调查、收集病案与护理文件中相关资料等方式获得信息。结果:28例有出走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以偏执型最多(14例),占50.00%。1个月内出走患者数最多(12例),占42.86%。出走原因中,疾病因素占39.28%,比例最高;心理因素次之(21.42%)。外出治疗途中出走最高,占67.86%。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出走行为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减少出走行为的发生,也是精神科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入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危险行为及护理。方法对符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新入院患者应用自制的危险评估表进行评估,分成三个等级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可以对可能发生的危险做出预见性的护理,降低危险发生的几率,提高病房的安全性。结论:采用危险评估表对新入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评估并实施分级护理,可以降低危险行为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减少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发生,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收集396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相关资料,以护理记录中记录到的攻击行为发生情况为准。结果:发生攻击行为110例,攻击行为史、离异及独居等是患者攻击行为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应高度重视入院评估,对有攻击行为史、独居及离异患者应重点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及其护理措施。方法:分析研究本院自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用观察量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入院1周、4周的临床护理疗效评定,观察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护理干预前后,其行为活动的变化情况。结果:在40例患者中,有19例患者不受控制,由于精神分裂病症的发作,而产生暴力攻击行为,有11例患者是由于拒绝住院,而发生暴力攻击行为,有10患者由于和医护人员发生矛盾,而产生暴力攻击行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干预,通过观察量表发现,临床护理干预后的激怒、精神症状因子的分数高于干预前。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恰当的临床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预防并减少其暴力攻击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以预防跌倒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住院发生过跌倒的老年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跌倒的危险因素,针对跌倒原因制定相应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14例(17.07%),其中,以体位性低血压跌倒为最多(5例,35.71%);其次是自身病情和环境因素等。发生骨折2例,其余均有不同程度的软组织挫伤或皮下血肿。结论:对老年精神病患者进行预防跌倒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跌倒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产生暴力行为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预防暴力行为的发生。方法:对近10年间住院精神病患者发生暴力行为者进行调查及统计分析。结果:住院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的发生率以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为多见,多发生于青壮年男性,暴力行为的发生主要与精神症状相关。结论: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可减少或避免住院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业的危险因素及其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按入院顺序随机选择68例有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和同期入院的50例无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前瞻性的对照分析,探索对其护理对策.结果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BPRS和临床特征存在着显著差异,提示BPRS的幻觉、敌意猜疑因子分和临床特征中既往有攻击史、易激怒、不合作治疗依从性差及医务人员的强制手段是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危险因素.准确评估病人情况,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适时心理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方式是行之有效的护理干预对策.结论及时早期对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及健康教育,可以将攻击行为减少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主动式社区干预对精神分裂症出院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 选择上海市徐汇区精神卫生中心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26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133例)和干预组(1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到社区精神康复机构接受主动式社区干预,干预一年后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结局发生率、病情加重率、应急处置率、危险行为发生率及住院率等指标差异.结果 干预1年后随访,干预组发生不良结局事件的比例(6.61% 比16.92%)、病情加重率(1.65%比11.54%)、应急处置率(4.13%比15.38%)、危险行为发生率(2.48%比12.31%)及住院率(4.13%比10.77%)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主动式社区干预可减少精神分裂症出院患者病情加重、应急处置、危险行为及再住院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2.
肺部手术后发生急性呼吸衰竭的高危因素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肺部手术后患者发生急性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2003年1月行肺部手术后发生急性呼吸衰竭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其危险因素,提出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在肺部手术后发生急性呼吸衰竭的患者中,11例均为男性,年龄60岁占90.9%,长期吸烟者占63.6%,术前有并发症者占45.5%,肺功能差占36.4%,死亡3人,占27.7%。结论对肺部手术患者,术前强调禁止吸烟,积极处理并发症,控制哮喘,加强围术期呼吸功能锻炼和营养支持,减少手术创伤,以减少急性呼吸衰竭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方法 应用简明精神测量表(BPRS)及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对43例(观察组)无攻击行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和113例(对照组)无攻击行为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临床对照研究。结果 观察组51.16%患者有精神病家族史,58.14%患者既往有攻击行为,而对照组分别为30.97%、30.97%,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BPRS中敌对猜疑,激惹性、思维障碍,行为紊乱因子及NOSIS中激惹精神症状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P〈0.01)。结论 精神病家族史阳性,既往有攻击行为,易激惹,思维障碍敌对猜疑,行为紊乱等可能是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危险因素。早期预测干预,可减少其攻击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杨帆 《大家健康》2016,(2):101-102
目的:研究对于 ICU 清醒患者实施早期全面护理干预对其心理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于2012.3至2014.3收治的120例重症转入 ICU 经治疗后清醒的患者,按照入院先后分为干预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与一般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治疗1 w 后采用焦虑抑郁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两组患者于入院时焦虑程度均无明显差异(P >0.05)。经护理干预治疗后,干预组患者焦虑程度正常51.7%、轻度为38.4%、中度为10%;对照组正常为20%、轻度为53.4%、中度为20%、重度6.7%。干预组心理状况显示正常患者所占百分比高于对照组(P <0.05);对照组患者焦虑程度轻度、中度、重度所占比重均高于干预组(P <0.05)。结论:对于 ICU 的患者实施早期全面的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患者出现焦虑情绪,可以帮助患者稳定病情,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精神科封闭式病房精神分裂症患者做各项辅助检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方法:对2006年3月~2008年3月我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做辅助检查时出现的外跑、坠楼、翻窗及检查不合作等行为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各类护理防范措施运行两年多时间,精神分裂症患者做各种辅助检查未再出现上述不安全行为.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行辅助检查时出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有助于减少各类危险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在预防精神分裂症患者危险行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比较护理前后两组BRPS评分、精神科护理风险及危险行为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思维障碍、焦虑忧郁、敌对猜疑、缺乏活力以及激活性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危险行为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有利于减轻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分裂症状,能有效减少患者的危险行为。  相似文献   

17.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调查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缺陷的相关因素,制定社会功能缺陷的干预措施。方法:对首次发病年龄在45岁以下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用SDSS量表评定其社会功能。结果: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缺陷率为91.67%,无缺陷的占8.33%,有些缺陷的占43.75%,严重缺陷的占47.92%。社会功能缺陷与患者自身及家庭因素有一定关系。结论:应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及早进行防治精神残疾的干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家庭随访及心理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14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均给予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72例,给予常规基础护理和出院指导;观察组患者73例,给予家庭随访和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6个月后的生活质量、遵医行为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遵医行为(定期体检、按时服药、定期化验、门诊复诊、保持稳定情绪、做力所能及的事、参加社会活动)高于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QOL-100对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为6.85%,对照组患者为2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家庭随访及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及遵医行为,并能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心理行为干预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入选病例为2011年6月∽2013年6月在我科接受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7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行为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较低(p<0.05),说明患者的心理状态较好;对照组发生感染2例,压疮2例,深静脉血栓1例,共5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4.3%;观察组发生感染1例,压疮1例,共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7%。结论: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护理中,实施心理行为干预能有效减少患者的抑郁情绪,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同时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使患者尽早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以制订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201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一般资料收集,并采用修订版外显行为量表(MAOS)、和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进行评定。结果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发生率为27.86%,其攻击行为与精神症状密切相关。结论需要及时治疗和加强监护,减少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