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定点旋扳复位法治疗腰椎后关节紊乱症4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国忠 《山西中医》2010,26(1):35-35,40
目的:观察定点旋扳复位法治疗腰椎后关节紊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该症患者450例,采用定点旋扳复位法治疗,每日1次,1周为1疗程,治疗1~2疗程观察疗效。结果:痊愈387例,好转63例,总有效率为100%(95%CI=98.7%~100%)。结论:定点旋扳复位法治疗腰椎后关节紊乱症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我院自主研发的自重牵复位治疗装置(专利号:CN211300561U,申请人:朝鲁*)的辅助下手法旋推复位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腰椎小关节紊乱症患者11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8例。治疗组行自重悬吊牵引下定点旋推法治疗,对照组行常规卧位腰椎斜扳法,比较治疗效果。结果:两种方法均能有效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症,但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55%(56/58),高于对照组的93.10%(54/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重悬吊牵引下定位旋推法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症疗效优于常规卧位腰椎斜扳法。  相似文献   

3.
腰椎小关节紊乱复位手法介绍──附100例治疗小结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袁莹涛(200233)关键词:腰椎小关节紊乱,手法腰椎小关节紊乱是临床的一种常见病。本人运用不同体位的推扳手法(每例1次)对100例病员进行了治疗,有效率达95%,显效率达75.2%,...  相似文献   

4.
热熨配合手法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症16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诊断腰椎小关节紊乱症,合理选择腰椎小关节紊乱症的治疗方案。方法:采用药物热熨配合手法整复对165例腰椎小关节紊乱症患者进行治疗,7次为一个疗程,治疗一个疗程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65例,治愈95例(57.57%),显效47例(28.48%),好转17例(10.3%),无效6例(3,63%)。结论:热熨配合手法整复是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症的有效方法,其特点是疗效显著,方法简单,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脊柱小关节紊乱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有效治疗颈椎、胸椎、腰椎小关节紊乱提供方法。方法对收治的200例脊柱小关节紊乱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采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对照组选用传统推拿手法、针灸、牵引等综合疗法治疗,以自觉症状和临床体征为评价指标,比较总有效率来确定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脊柱小关节紊乱可产生良好的疗效,总有效率达92%,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脊柱小关节紊乱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振脊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的疗效并探讨其机理。方法:对30例确诊胸椎小关节紊乱症患者采用手法复位治疗,观察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结果:30例患者治愈19例(63.33%)、显效6例(20%)、好转5例(16.67%),总有效率100%。结论:振脊手法复位是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的有效手法,疗效确切、迅速,而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微调平衡手法治疗腰椎后关节紊乱症的效果。方法:152例腰椎后关节紊乱症患者应用沈国权教授的短杠杆腰椎间隙定点旋转微调及俯卧位腰椎交叉按压微调手法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痊愈141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8.7%。结论:微调平衡手法是治疗腰椎后关节紊乱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赵道洲主任医师手法复位合并外用药物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腰椎小关节紊乱症患者48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治疗组患者赵道洲主任医师行手法复位合并外用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外用药物治疗及卧床休息,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2种方法均能有效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症,但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赵道洲主任医师手法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症疗效优于常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手法治疗胸椎关节紊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6例胸椎关节紊乱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采用手法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46例患者中,痊愈32例(69.57%),有效12例(26.09%),无效2例(4.34%)。对无效的患者采用中药熏蒸+手法治疗,效果理想,有效率达100%。结论:采用手法治疗胸椎关节紊乱症患者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应用腰椎牵引治疗腰椎后关节紊乱症是坐式旋转定点复位疗效不理想或手法难以施展时进行,按自重1/2 ̄1/3重拉60秒钟,减少5 ̄10kg轻拉30秒钟交替进行5分钟。经二种方法治疗56例,治愈率87.5%,有效率100%。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冯氏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纳入研究的90例急性腰扭伤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45例。治疗组采用冯氏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斜扳手法治疗。手法治疗每天1次,共治疗3次。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采用自拟腰痛疾患疗效评定标准对2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腰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28,P=0.978);治疗后2组患者腰痛评分均增加(t=18.183,P=0.000;t=13.726,P=0.000),治疗组增加更明显(t=2.039,P=0.044)。结论:冯氏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超声脉冲电导结合推拿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的疗效。方法:60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超声脉冲电导结合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中频脉冲电治疗结合超短波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lt;0.01)。结论:超声脉冲电导结合推拿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可显著提高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13.
张沛桃 《西部中医药》2012,25(7):98-100
目的:观察推拿结合旋转复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病例入选标准的100例LD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患者先用揉、一指禅推法等放松腰臀腿部肌肉韧带,同时在肾俞、大肠俞、环跳、委中、昆仑等穴位给予点按手法,再行定点旋转复位术,同时给予牵引治疗,牵引质量30~60 kg,30 mi n/次,1次/d,治疗15天,中间休息1~2天。对照组给予牵引治疗(方法同治疗组)。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变化情况。结果:临床治愈率治疗组为76.00%,对照组为50.00%;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00%,对照组为74.00%,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2组治疗后均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推拿结合旋转复位手法治疗LDH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减轻疼痛。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仰卧旋转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3例,男25例,女28例;年龄30~65岁,病程1周~10年。全部患者均经CT或MRI明确诊断,采用仰卧旋转扳法治疗,隔日1次,每周3次,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3~8周。治疗1个疗程后,患者的症状与体征各方面较治疗前都有较大的改善,治愈33例(62.26%),好转15例(28.30%),总有效率为90.57%。结论:仰卧旋转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但近期疗效比远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15.
坐位腰椎旋转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坐位腰椎旋转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采用坐位腰椎旋转手法+腰椎康复操,对照组采用仰卧位腰椎牵引法+腰围制动。治疗组治疗持续3周,隔日治疗1次,每周3次,共治疗9次;对照组治疗持续3周,每日治疗1次,每周5次,共治疗15次。分别于治疗前、后及疗程结束后1个月3个时间点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85.00%,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1个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与疗程结束后1个月2组患者症状、体征及临床疼痛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坐位腰椎旋转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具有良好的短期疗效且操作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温针灸配合手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100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0例),治疗组采用温针灸配合手法治疗,对照组则单纯采用针灸治疗,一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温针灸配合手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以传统手法烧山火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传统烧山火针刺手法针刺夹脊穴和单独针刺腰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各40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疼痛程度、镇痛效果并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疗效较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统烧山火针刺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评价针刺夹脊穴配合推拿对腰椎后关节紊乱的临床治疗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腰椎后关节紊乱症为研究对象,将80例患者随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推拿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针刺夹脊穴配合推拿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控制时间和治疗时间及复发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痊愈31例,有效6例,无效3例,治疗有效率为92.5%;对照组痊愈23例,有效7例,无效10例,治疗有效率为75.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控制时间为(15.7±2.5)d,对照组为(23.2±2.1)d,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时间为(16.3±1.5)d,对照组为(26.87±1.9)d,组间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观察组中有4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10.0%,对照组中有13例复发,复发率为32.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夹脊穴配合推拿治疗腰椎后关节紊乱症与单纯手法治疗相比,可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缩短临床症状控制时间和治疗时间,同时有效预防疾病复发,具有显著的治疗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旋体动椎法治疗L1~4腰椎后关节错缝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L1~4腰椎后关节错缝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手法,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在第2次治疗时配以旋体动椎法,对照组在第2次治疗时配以斜扳法。两组患者的治疗次数均为2次,每日1次。观察两组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患椎(相对下位椎体)旋转的棘突点距离差和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O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和患椎(相对下位椎体)旋转的棘突点距离差均下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为90.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旋体动椎法能有效缓解腰痛,改善腰椎功能,减小患椎(相对下位椎体)旋转的棘突点距离差,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