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取穴百会、四神聪、神门、内关。心脾两虚型配心俞、脾俞,心肾不交型配肾俞、太溪,心胆气虚型配心俞、胆俞,脾胃不和型配中脘、足三里,肝火上扰者配风池、太冲。患者取仰卧位,穴位常规消毒后,,以28号毫针刺入穴位得气留针30min,每日针治1次,10次1个疗程。休息3~5天针第二个疗程。结果:经2~3个疗程治疗后,120例患者治愈75例,显效30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8.33%。结论:针刺之法治疗失眠症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结合针刺治疗肝火扰心型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神志科门诊收治的的肝火扰心型失眠症患者29例,采用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双侧安眠穴、内关、三阴交、足三里)结合针刺(双侧神门、四神聪、申脉、照海、心俞、厥阴俞、胆俞),隔天1次,1周3次,5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间隔2 d,治疗1~5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痊愈11例,显效8例,有效7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89.66%。结论:穴位注射结合针刺治疗肝火扰心型失眠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广西中医药》2017,(6):14-17
目的:观察针刺脐环穴结合温针涌泉穴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症的疗效。方法:将100例心肾不交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针刺脐环穴结合温针涌泉穴治疗;对照组取印堂、四神聪、安眠、神门、照海、申脉、心俞、肾俞穴,予常规针刺疗法治疗。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5次,10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分均降低(P0.01),且改善程度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脐环穴结合温针涌泉穴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症的疗效优于常规针刺疗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穴位注射联合针刺治疗顽固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3例肝气郁结型顽固性失眠患者23例,给予丹红注射液穴位注射(双侧神门、足三里、三阴交、申脉、照海)联合针刺治疗(双侧风池、厥阴俞、心俞、脾俞、肝俞、肾俞),隔天1次,治疗3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间隔2 d,治疗1~5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愈9例,显效6例,有效5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86.96%。结论:丹红注射液穴位注射联合针刺治疗肝气郁结型顽固性失眠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皮内针对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普通针刺组(对照组)及普通针刺联合皮内针组(治疗组),两组按1∶1比例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采用常规针刺联合皮内针(心俞、脾俞)治疗,两组均每周治疗3次,以12次为1个疗程,采用失眠疗效评价标准[1]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2]观察,分别在治疗前、疗程结束时以及疗程结束后1个月进行评测。结果:治疗组的愈显率、PSQI评分在疗程结束时及疗程结束后1个月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疗效可维持至疗程结束后1个月(P>0.05);治疗组在疗程结束时及结束后1个月在改善患者的日间功能障碍上优于对照组(P<0.05),而治疗组疗程结束后1个月在改善患者的日间功能障碍上优于疗程结束时(P<0.05)。结论:皮内针对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有增效作用,并且可以较长时间地改善患者的日间功能障碍情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俞募配穴法针刺联合艾司唑仑片治疗痰热内扰型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甘肃省中医院就诊的患者的痰热内扰型失眠症患者按1∶1的比例分为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片,每晚1片,睡前30 min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俞募配穴法针刺治疗(巨阙、期门、内关、公孙、心俞、肝俞等),1 d1次。两组均以治疗7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13例,好转33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5.80%;对照组治愈8例,好转29例,无效11例,有效率为77.10%。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PSQI评分方面对比,治疗组治疗后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俞募配穴法针刺联合艾司唑仑片治疗痰热内扰型失眠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冠心病,全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和冠状动脉痉挛的统称。近20年来,由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冠心病发病率逐年增加。近年来,我国医学工作者采用针灸治疗的手段对冠心病的治疗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现就针灸治疗冠心病的临床及机理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针灸治疗冠心病的概况 1.1 体针疗法   刘氏选用膻中,心俞,内关,厥阴俞治疗32例冠心病人,阴虚瘀滞配神门,阳虚瘀滞配足三里,施以平补平泻之法,得气后留针20~30分钟,间隔10分钟1次。每日针1次,10次1疗程,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效率为92.31%。治疗心律失常有效率为62.50%[1]。赵氏选用膻中、心俞、内关,并配合足三里、阳陵泉、丰隆、血海等穴位,得气后,留针15分钟,每天1次,1周为1疗程,治疗86例冠心病患者,有效率为72.12%[2]。李氏针刺背俞穴之心俞、肝俞、肾俞,用提插、捻转、平补平泻法行针1分钟,留针25分钟,每5分钟运针1次,每日1次,12次为1疗程。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有效率为91.18%[3]。  相似文献   

8.
李梅琴 《四川中医》2005,23(12):106-106
目的:总结针刺与耳穴结合治疗失眠症的体会.方法:随机选门诊失眠症患者32例,采用针刺配耳穴贴压方法进行治疗,针刺以双侧大陵、神门、天柱、足三里为主,每日1次,每次留针30分钟;耳穴贴压心、脾、肾、神门,每3天更换一次.结果:痊愈28例,显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8%.结论:针刺配耳穴贴压治疗失眠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刺头三神穴结合原络配穴埋针治疗中风后心肾不交型失眠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中风后心肾不交型失眠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穴位针刺治疗,研究组给予针刺头三神穴结合原络配穴埋针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以及治疗前后2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平均睡...  相似文献   

10.
陈瑞华 《河南中医》2010,30(6):606-606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中药内服治疗小舞蹈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病例采用针刺治疗,仰卧位选取曲池、合谷、后溪、神门、悬钟透三阴交、太冲、阴陵泉、阳陵泉穴;俯卧位选取四神聪、风池、大椎、心俞、肝俞、膈俞穴。两组穴位交替使用,针刺穴位得气后加用G6805-1型电针仪,选用连续波,电流量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治疗时间30min。同时配合中药内服治疗。均每日1次,10d为1个疗程。结果:30例中治愈26例,显效2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3.3%。随访6月无复发。治疗最短1个疗程,最长4个疗程。结论:针刺配合中药内服治疗小舞蹈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后溪配申脉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颈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11例强制性脊柱炎颈腰痛患者均给予针刺后溪配申脉治疗,留针30 min,留针期间,每隔10 min捻针催气一次,每日1次,14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对其疗效进行评价。结果:11例患者治疗2个疗程后,显效7例(63.64%),有效3例(27.27%),无效1例(9.09%),有效率为90.91%。结论:后溪配申脉可以改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颈腰痛症状。  相似文献   

12.
张欣  张宝旬 《河南中医》2011,31(5):533-534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穴位注射组和针刺组各30例.穴位注射组行颈夹脊穴复方当归注射液注射治疗,隔日1次,5次为1个疗程.针刺组采用常规穴位针刺治疗,日1次,9 d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用VAS评分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第9、16天评分比较,穴位注射组明显低于针刺组(P<0....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密集型针刺松解术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肩周炎患者按1∶1∶1的比例随机分为3组。3组均取肩前、肩髃、肩后穴。常规针刺组对穴位粗针深刺1针,每周治疗3次,隔天治疗,10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小针刀组对穴位行针刀松解,1周1次,共治疗6次;密集型针刺组给予用密集多针、粗针深刺5 min左右,每周治疗3次,隔天治疗,10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3组均治疗60 d后判定疗效。结果:密集型针刺组治愈8例,显效18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4.7%;针刀组治愈9例,显效17例,有效9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4.6%;常规针刺组治愈4例,显效13例,有效17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87.2%。3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密集型针刺松解术治疗肩周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头穴埋线疗法治疗失眠症33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头部穴位埋线治疗失眠症的疗效。方法:收集失眠症患者64例,随机分为埋线组33例和针刺组31例。埋线组采用头部穴位埋线治疗,选取百会、神庭、风池(双),每周施术1次,4周为一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针刺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选取百会、神庭、风池(双)、神门(双)、内关(双)、三阴交(双)穴,留针30min,每周治疗3次,4周为一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两组治疗后用国际统一睡眠效率值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进行疗效评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国际统一睡眠效率值及PSQ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P<0.01);埋线组在睡眠时间和睡眠效率的改善上优于针刺组(P<0.05),在入睡时间和PSQI评分方面两组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穴埋线疗法较传统针刺疗法能更好地改善失眠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背俞穴皮肤针叩刺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1例失眠症患者,给予针刺(百会、太阳、神门、内关、足三里、三阴交),留针30 min,1 d 1次;联合背俞穴皮肤针叩刺,2 d 1次,1周3次。以1周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2 d,治疗4~6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临床治愈23例,显效15例,好转21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6.72%。结论:针刺联合背俞穴皮肤针叩刺治疗失眠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电针配合推拿治疗与传统针刺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与常规针刺,每日一次,留针30分钟,主要穴位为风池、夹脊穴、天柱、肩井等;实验组给与同样穴位的针刺,配合电针针刺督脉穴,取针后给与推拿治疗.以14天为一个疗程,3个疗程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经过3个疗程结合推拿的治疗后眩晕症状及阳性体征改善明显,总有效率高达96.7%,对照组在传统针刺的治疗下仅为83.3%,数据均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电针督脉之穴能够改善脑供血,促进气血运行,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中风后复视的临床疗效。方法:43例中风后复视患者,取眼周穴配合视区排侧、远端穴位针刺,每日针刺1次,留针30 min,14天为1个疗程,2个疗程结束后评价疗效。结果:43例患者,治愈13例,显效19例,有效9例,无效2例,显效率为74.4%,有效率为95.3%。结论:针刺治疗中风后复视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脐针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4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脐针组、联合组与体针组各28例.脐针组采用单纯脐针、联合组采用体针联合脐针、体针组采用常规针刺,均隔1~2d治疗1次,每周3次,连续4周.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焦虑(SAS)自评量表、抑郁(SDS)自评量...  相似文献   

19.
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6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组30例,取主穴:1.心俞、巨阙、心平(肘横纹尺侧端凹陷中,少海穴下3寸);2.厥阴俞、膻中、内关。两组穴位交替使用。血瘀型配隔俞;痰浊型配丰隆(或肺俞);气滞型配阳陵泉;阴虚型配太溪、三阴交;阳虚配大椎、关元;气虚型配气海,足三里。留针20分钟;背俞穴得气后,刮针柄1分钟,不留针。每日15,16时针1次,15日为1疗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灸合用治疗失眠的疗效.方法:选用百会、印堂、涌泉、心俞、肝俞、脾俞、肺俞、肾俞等为穴针刺,留针 30 min,每天 1 次,10天为1疗程,共3个疗程.结果:治愈25 例,占40.32%;显效 18例,占29.03%;有效12例,占19.35%;无效7例,占11.29%;总有效率88.71%.结论:针灸治疗失眠症方法安全简单、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