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血液流变学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与血液流变学对糖尿病的影响。方法检测65例2型糖尿病患者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及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结果2型糖尿病组的甘油三酯、胆固醇、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等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的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异常,临床治疗上应重视降脂、扩容降低血粘度改善微循环的治疗。  相似文献   

2.
通心络治疗高脂血症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观察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采用自身对照法用通心络胶囊治疗76例高脂血症,合并血液粘 度异常患者,观察用药用后患者的血脂水平改变和血液流变学8项指标改变,结果 说明通心络可以明显改善血脂异常,血液流变学8项指标均有明显降低(P<0. 05),是一种较好的降低血脂水平和改善血液粘度的药物。  相似文献   

3.
氦氖激光血管体表照射临床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根据光在人体组织的传播特性,研究氦氖激光沿血管体表照射的治疗效果,操作方法以及治疗费用等。希望将此法取代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疗法。方法 采用从光导纤维输出的25mW,632.8nm氦氖激光。对30例脑血管病合并糖尿病,哮喘患者的静脉进行血管体表照射治疗,并检测其血糖,血脂及血液流变学部分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经治疗患者症状以及实验检测数据均有改善。平均血粘度下降0.25,血浆粘度下降0.05,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前列地尔对2型糖尿病合并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2型糖尿病合并腔隙性脑梗死患者48例分为常规治疗组(n=24)和前列地尔治疗组(n=24),前列地尔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20μg静脉滴注,持续2周。测定各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结果前列地尔组的全血粘度、血浆比粘度、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前列地尔对2型糖尿病合并腔隙性脑梗死血液流变学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5.
通心络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观察及作用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了解通心络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并对其作用机制作初步探讨:方法: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通心络治疗试验组(43)和对照组(43),采用改良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量表(mESSS),日常生活活动量表(BI)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通心络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从入院至病后90天系列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并检测外周血IL-1水平。结果:通心络治疗组病后14、30、60、90d的神经功能缺损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减少值:mESSS,4.24,8.32,10.68,13.02,VS2.65,4.07,5.34,6.25);病后60、90d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通心络治疗组病比对照组高(BI:86.55,90.83,VS71.58,75.12);病后14d时通心络治疗组外周血IL-1水平降低较对照组明显(11.75ng/ml,VS7.83ng/ml),结论:通心络能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血脂水平,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与血尿酸和血脂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将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是否合并急性脑梗死分为观察组(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和对照组(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每组60例。检测2组患者血尿酸及血脂指标(TC、HDL-C、TG、LDL-C)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尿酸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与血尿酸水平呈负相关(r=-0.594,P=0.025)。观察组患者TG、TC和LDL-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HDL-C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造成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的主要高危因素是高尿酸血症和和高脂血症。  相似文献   

7.
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患者血流变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及其合并大血管病变患者血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方法 应用YDA2Ⅳ血液粘度仪测定全血粘度及血浆粘度(mPa.s),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红细胞压积(L/L)。结果 正常对照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及红细胞压积显著低于2型糖尿病无大血管病变组(P〈0.05)和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组(P〈0.01);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及红细胞压积显著高于2型糖尿病无大血管病变组(P〈0.05)。结论 长期、反复跟踪检测患者血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有助于提前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大血管病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疗效。方法:对48例高脂血症患者采用通心络胶囊治疗,连服4周,治疗前后空腹采血测血脂和血粘稠度,并进行对比。结果:显效22例,有效14例,无效12例,有效率75.0%,治疗后血脂各项指标及血液粘稠度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或P<0.05。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的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结论:应用通心络胶囊治疗高脂血症,可降低血胆固醇和甘油三脂,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还可降低患者的血粘度,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endothelin, ET)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通心络胶囊加常规药物治疗组(治疗组)32例,常规药物治疗组(对照组)30例。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ET含量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痊愈+显效率为81.2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6.67%(P<0.05)。治疗前急性脑梗死患者ET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值(P<0.05),经治疗后两组ET水平均有改善,以治疗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252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26例进行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126例在常规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疏血通注射液静滴,两组疗程均为14天。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O.01。治疗组治疗后血液粘度、血浆粘度及纤维蛋白原、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均有明显下降。结论疏血通能降低血粘、血脂及纤维蛋白原,对急性脑梗死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配合早期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对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作用。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仅进行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康复治疗;治疗组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通心络胶囊及早期康复治疗,均观察30d,评价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疗效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组治疗后为(4.98&;#177;3.39)分,明显低于治疗前(16.78&;#177;8.64)分(P&;lt;0.01)和对照组治疗后(9.76&;#177;4.81)分(P&;lt;0.01)。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7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结论通心络胶囊配合早期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显著,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乳糜血患者的血脂、血液流变学变化。方法血脂检测采用日立1070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采用赛科希德SA-6000型全自动血流变分析仪。结果乳糜血患者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清总胆固醇、血清甘油三酯、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正常人群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lt;0.01)。结论乳糜血血脂浓度增加,其全血粘度值亦增加。  相似文献   

13.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79例和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80例,分别设为脑梗死组和非脑梗死组。所有患者均收集病史,测定甲状腺功能、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及尿酸。结果 2型糖尿病脑梗死组比非脑梗死组年龄大、糖尿病病程长、高血压患病率高、FT3降低,LDL-C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T3是2型糖尿病发生急性脑梗死的保护因素,高血压病史是危险因素(P<0.05)。本研究提示FT3在正常值范围内增高对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急性脑梗死可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治疗前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通心络胶囊加常规药物治疗组(治疗组)32例,常规药物治疗组(对照组)30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Hcy含量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痊愈+显效率为81.2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6.67%(P<0.05)。治疗前急性脑梗死患者Hcy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值(P<0.05),经治疗后两组Hcy水平均有改善,以治疗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减少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是指糖尿病所并发的脑血管病,糖尿病作为急性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已得到大家公认,病变以缺血性脑血管病脑梗死最多见,且多见于2型糖尿病患者,为了探讨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特点,现就我院近2年收治的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72例进行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16.
背景:CD34+细胞是一种新的血管内皮标志物,通过检测CD34+细胞水平可以反映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目的:分析外周血CD34+细胞数量变化与脑梗死发病的关系。方法:纳入观察对象110例,分为4组,2型糖尿病组、急性脑梗死组、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组各30例,健康对照组20例。应用流式细胞仪ProCOUNT方法测定外周血CD34+/外周血单核细胞值,分析外周血CD34+/单核细胞值与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与结论:4组外周血CD34+/单核细胞值经过方差分析,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健康对照组高于2型糖尿病组、急性脑梗死组、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P<0.01),2型糖尿病组高于急性脑梗死组、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P<0.01)。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CD34+/单核细胞值与空腹血糖和收缩压呈负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比值呈正相关,与舒张压、吸烟、胆固醇、三酰甘油无相关性。提示CD34+细胞可能使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受到影响从而参与了脑梗死的发生,监测CD34+细胞水平变化也许能用来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急性脑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配合早期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对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作用。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仅进行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康复治疗;治疗组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通心络胶囊及早期康复治疗,均观察30d,评价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疗效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组治疗后为(4.98±3.39)分,明显低于治疗前(16.78±8.64)分(P<0.01)和对照组治疗后(9.76±4.81)分(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7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配合早期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显著,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血脂指标的变化。方法检测114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和血脂6项指标,并随机抽取83名健康体检者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血脂各项指标均明显增高,其中血流变学低切粘度和红细胞压积、血脂中TG、TC、LDL-C、ApoB100水平增高显著,HDL-C、ApoA1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及0.01)。结论 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液粘滞度明显异常,并存在脂质代谢紊乱,其中血流变低切粘度、红细胞压积、TG、TC、LDL-C及ApoB100水平与疾病呈正相关,提示对中老年高危人群进行上述指标监测有助于脑血管病的早期发现和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通心络对未发生卒中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治疗作用机制。方法:将入选的266例脑供血不全患者按1∶6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28例)和阳性对照组(38例),并选择36名健康成人作为正常人组。治疗组服用通心络胶囊每日3次,每次2粒,饭后1 h服用,并加服阿司匹林80 m g,连服15~30 d;阳性对照组服用甲磺酸二氢麦角碱,每日3次,每次5 m g,饭后1 h服用并加服阿司匹林80 m g,连服15 d。参考美国卒中学会的标准将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症状进行分类,并用比色法测定血浆溶血磷脂类标记物血浆溶血磷脂酸C。结果:未发生急性卒中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临床症状的分布很不均匀,以表现为行走困难、头晕或失衡,失定向力的1类症状为最常见,达60%以上;表现为突然意识模糊、语言不清或理解困难的2类症状发生最少,不足1%。通心络对改善患者症状有明显作用,在这些患者中,血浆LPA水平明显增高。通心络对LPA的作用具有时间效应关系,对伴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患者,延长治疗时间,效果有增加趋势。结论:在未发生急性卒中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症状中,以头晕、行走不稳最为常见,其血浆LPA水平明显增高。通心络对脑供血不全患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背景:CD34^+细胞是一种新的血管内皮标志物,通过检测CD34^+细胞水平可以反映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目的:分析外周血CD34^+细胞数量变化与脑梗死发病的关系。方法:纳入观察对象110例,分为4组,2型糖尿病组、急性脑梗死组、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组各30例,健康对照组20例。应用流式细胞仪ProCOUNT方法测定外周血CD34^+/外周血单核细胞值,分析外周血CD34^+/单核细胞值与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与结论:4组外周血CD34^+/单核细胞值经过方差分析,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健康对照组高于2型糖尿病组、急性脑梗死组、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P〈0.01),2型糖尿病组高于急性脑梗死组、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P〈0.01)。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CD34^+/单核细胞值与空腹血糖和收缩压呈负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比值呈正相关,与舒张压、吸烟、胆固醇、三酰甘油无相关性。提示CD34^+细胞可能使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受到影响从而参与了脑梗死的发生,监测CD34^+细胞水平变化也许能用来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急性脑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