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为预防无菌手术感染 ,我们加强了手术室的无菌管理 ,自 2 0 0 0年 10月至 2 0 0 1年 12月施行普外、骨外无菌切口的择期手术 30 7例 ,切口均Ⅰ期愈合。现将我们的体会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30 7例普外、骨外无菌切口的择期手术患者 ,2~ 79岁 ,其中创伤 10 6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方法 对2005年2月至2011年2月在我院接受起搏器植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调查与分析,探讨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感染的危险因素,并针对性地实施防护对策.结果 1070例行起搏器植入手术的患者中发生起搏器囊袋感染患者20例,感染发生率为1.87%.起搏器植入术后发生囊袋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手术次数、手术持续时间、囊袋血肿、切口脂肪液化和导管室无菌环境等.20例囊袋感染患者中有12例发生在术后1~6个月,占60%;3例发生在术后0.5~2.0年,占15%;5例发生在术后2年以上,占25%.对所有发生囊袋感染患者的感染创面进行分泌物培养,其中有5例占20.00%患者的分泌物经培养为阳性,真菌1例,金黄色葡萄球菌2例,铜绿假单胞菌2例.其他15例患者的分泌物培养结果均为阴性.结论 起搏器植入术后发生囊袋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手术次数、手术持续时间、囊袋血肿、切口脂肪液化和导管室无菌环境等,针对这些因素应积极控制囊袋血肿,加强营养支持及基础护理,加强手术基本功的训练,充分做好原起搏器再安置术前、术中、术后的综合性预防护理措施,降低囊袋感染发生率,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切口脂肪液化乃无菌性炎症,多发生于肥胖体形的病人,尤其是皮下脂肪层肥厚的部位,容易造成切口感染、愈合推延。笔者结合本院病例资料对丹参治疗切口脂肪液化的效果进行探讨。1994年4月~2004年4月,经过本院治疗的切口脂肪液化24例,其中12例采用腔内注射丹参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对象上述24例切口脂肪液化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4例均符合目前切口脂肪液化的诊断依据:(1)手术切口不愈合,皮下组织游离,较多黄色渗出液内可见漂浮的脂肪滴;(2)切口无红肿、疼痛,切口边缘及皮下组织外观无坏死现象;(3)属非细菌性炎症,渗出液3次细菌培养…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因素的相关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80例骨科手术患者对其临床病历资料及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为1.9% (40/2080),手术类型、手术地点、手术部位、手术时间及是否接台手术等均为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科无菌手术中可通过针对性地给予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有效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ICU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56例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 ICU1996年 8月— 2 0 0 1年8月共收治 12 4 0例次危重患者 ,出现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 5 6例次 (发生率4 .5 % )。现对其诱因进行分析 ,提出防治的原则。1 临床资料1.1 相关性感染诊断标准 :1有中心静脉插管史 72小时以上 ;2高热和 (或 )寒战、低血压 ;3白细胞计数增高 ;4有静脉炎表现 ;5微生物学检查 :细菌培养阳性 (血或导管尖培养 ) ;6拔除导管后体温下降。1.2 不同导管的发生率 :肠外营养中心静脉插管 74 4例次 ,发生相关性感染 4 7例次 (6 .3% ) ;建立血液净化血管通路4 96例次 ,发生相关性感染 9例次(1.8% ) ;2组发生率比…  相似文献   

6.
切口感染是外科手术的常见并发症 ,一旦发生 ,切口必定不能一期愈合 ,切口瘢痕会更明显 ,给病人造成心理和身体上的痛苦且增加了病人的经济负担。本文对引起腹部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和分析 ,使医院内感染这一综合性的新的课题引起足够重视 ,以提高医疗质量。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779例病人中 ,男性 52 4例 ,女性 2 55例 ,平均年龄 53岁。腹部外科手术 759例 ,胸部外科食管癌三切口 (颈、胸、腹各作一切口 )根治术[1] 2 0例。术前 3d常规口服抗生素盐水 (50 0ml/d ,连服 3d)。术前一日晚清洁灌肠 1次 ,次日 (手术日 )晨插…  相似文献   

7.
对我院2011年l2月~2013年1月接受治疗的800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本实验中,共有80例患者发生感染,感染率为10%;患者的年龄、手术时间等因素与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率存在相关性(P0.05);年龄60岁患者感染率显著高于60岁患者,差异显著(P0.05)。对于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医护人员应做好抗感染措施,加强无菌观念,且治疗过程中尽量缩短手术时间,从而减少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引起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以降低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普外科手术34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发生医院感染患者设为医院感染组,未发生医院感染患者设为对照组。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引起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347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28例,发生率为8.07%,医院感染组中呼吸系统感染率最高。单因素分析显示,切口类型(Ⅲ、Ⅳ类)、接台手术、侵入性操作、手术时间≥2 h、入ICU时间3 d、术前使用抗生素与手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相关(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切口类型(Ⅲ、Ⅳ类)、手术时间≥2 h、入ICU时间3 d、术前使用抗生素是引起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切口类型为Ⅲ、Ⅳ类、手术时间≥2 h、入ICU时间3 d、术前使用抗生素是引起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护理人员可通过采取针对性的手术室护理干预,从而进一步降低普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层流洁净手术部与手术切口感染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层流洁净手术部与手术切口感染的关系。方法通过临床实际观察方法,对在普通手术室与层流洁净手术室进行的同类手术病人切口感染进行调查比较。结果在普通手术室实施的1107例手术发生切口感染6例,切口感染率为0.54%;在洁净手术室实施的1150例手术发生切口感染1例,切口感染率为0.09%;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在洁净手术部进行无菌手术能明显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切口感染患者手术室相关因素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 023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中49例切口感染患者的手术室相关因素。结果:切口感染与手术性质、手术地点、参观人员、手术时间、接台手术情况呈相关性(P0.05),手术性质、参观人员、手术时间、接台手术是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明确并控制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减少手术室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手术切口感染是外科系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据有关专家报道 ,其占术后各类感染的构成比为 42 .12 %[1] 。因此 ,预防手术切口感染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笔者通过对我院 1998年—2 0 0 2年 371例手术病例统计分析 ,探讨抗生素在预防切口感染中的合理应用。1 临床资料1.1 病例及分组 本组 371例手术病人 ,男 2 41例 ,女 130例。按切口类型分为Ⅰ类、Ⅱ类、Ⅲ类 3组 ,手术病例中发生医院感染 2 1例 ,切口感染构成比为 6 1.91%。详见表 1。1.2 抗生素使用情况1.2 .1 青霉素类抗生素 青霉素 8× 10 6U ,每日 2次 ,术前或术后静脉输注及麻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外科手术部位医院感染现状,为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对某医院2012年度24个手术科室住院患者手术部位发生医院感染情况进行目标性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监测外科住院手术19 154例,发生手术部位感染66例,感染率为0.34%;其中清洁切口手术发生手术部位感染26例,感染率0.29%;清洁-污染切口手术发生感染27例,感染率0.30%;污染切口手术1 141例,感染13例,感染率1.14%。66例手术部位感染中:表浅切口感染24例(36.36%);深部切口感染18例(27.27%);器官/腔隙感染24例(36.36%)。24个手术科室中有19个科室发生过手术部位感染,占79.17%,其中胸外科感染率最高,其次分别为神经外科三、神经外科二和心脏外科。医院感染患者中共检测到32株病原菌,其中大肠杆菌发生率最高(占25.00%),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占12.15%),再者为阴沟肠杆菌(占9.38%)和肺炎克雷伯杆菌(占9.38%)。结论不同科室、手术切口、手术部位医院感染发生率不同,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并根据病原菌培养结果合理应用抗生素,以降低手术切口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Ⅰ类切口患者术后院内感染病原菌分布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旨在为制定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与措施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20年1月1日~6月30日3547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发生院内感染的易感因素,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其进一步处理。结果:3547例Ⅰ类切口患者中发生院内感染89例(98例次),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手术部位、泌尿生殖系统为主。98例次医院感染患者中共检出57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35株,革兰阳性菌20株,真菌2株。院内感染前三位的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手术类型、手术次数、切口等级、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中心静脉插管时间、导尿管插管时间、使用抗菌药物时间均与医院感染的发生相关(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呼吸机使用时间、导尿管插管时间是造成Ⅰ类切口术后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Ⅰ类切口术后院内感染危险因素较多,需采取综合防控措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4.
化脓性坏疽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腹部手术切口感染[1]。我院自2001年1月~2006年12月共行化脓性坏疽性阑尾炎阑尾切除术228例,应用无菌粘贴手术巾弹性膜(以下简称无菌贴膜)并术后引流结合其他措施,对预防切口感染收效良好,现将治疗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  相似文献   

15.
正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有二:一是切口有细菌污染;二是切口局部抗感染能力降低。两者导致细菌在切口内生长繁殖,引起组织急性炎症、坏死、化脓等改变。国内有研究报道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约为0.38%~([1])。本院自1995年1月~2015年1月共行无菌手术8697例,感染率为0.24%,现就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有关因素及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外科切口感染及吻合口漏发生相关因素,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切口感染及吻合口漏的发生。方法:将上消化道肿瘤手术80例患者随机分为GSE抗菌洗液组和无菌生理盐水组各40例,分别应用GSE抗菌洗液及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对食管贲门、胃癌手术吻合切口前后及手术切除结束关腹前后进行冲洗,留取标本送细菌培养,观察有无细菌生长。结果:两组患者断胃后、吻合前有菌例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吻合后、关腹膜后GSE抗菌洗液组有菌例数低于无菌生理盐水组(P0.05。)结论:污染类手术应用GSE抗菌洗液冲洗能有效预防术后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17.
张珂  张培瑞  任辉  常伟华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10):1058-1060
目的:对肝硬化合并急腹症的外科治疗进行经验性总结。方法:回顾分析我科1999年6月至2004年6月收治的33例肝硬化合并急腹症临床资料。结果:3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合并胰腺炎,未及手术而死亡。9例急性阑尾炎,2例术后恢复顺利,7例发生了手术切口感染。6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保守治疗3例,其中1例治愈,2例中转手术,术后死亡;急诊手术3例,2例治愈,1例死亡。3例上消化道穿孔,术后死亡2例,1例发生肺部和手术切口感染。7例自发性腹膜炎,术后死亡4例,1例切口感染,2例恢复顺利。3例急性肠梗阻均行保守治疗,恢复良好。2例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手法复位失败,行手术复位,疝修补术,恢复顺利。全组26例接受手术治疗,手术死亡率34.62%(9/26),手术并发症率69.23%(18/26)。术前肝功能储备越差,手术并发症和手术死亡发生率越高,统计学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肝硬化合并急腹症病情经过凶险,手术治疗效果不佳,如何降低其发病率,提高救治成功率,有待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8.
切口感染的分析与预防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总结我院1996~1998年3573例手术切口愈合情况,分析切口感染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1 临床资料3年共施行手术4505例,病人出院前切口拆线并记录愈合情况者3573例。切口观察分别在术后2~3天、拆线及出院前进行。如首次检查有红肿,但以后消退、缝线反应或广泛分离皮瓣致供血不足、皮瓣坏死而继发感染者不计为切口感染。结果:3573例中切口感染98例。年龄3~71岁,急诊手术45例,择期手术53例。按切口分类:Ⅰ类切口1825例中10例感染(0.55%);Ⅱ类切口1413例中37例感染(2.62%);Ⅲ类切口335例中51例感染(15.22%)。按病种分类:普外科973例中46例…  相似文献   

19.
选取接受阑尾切除的5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对比发生切口感染的感染组和无感染的正常组患者的性别、年龄、BMI(体质量指数)、切口类型和切口长度、阑尾的病理类型、手术方法和时间及病程等。所有患者中发生切口感染25例(5%),患者年龄为(57.35±11.24)岁、BMI(22.78±0.98)kg/m2、化脓坏疽穿孔类阑尾炎占51.4%、手术方式逆行切除占26%、手术时间(59.21±11.15)min、病程(18.23±2.95)h,和正常组的患者相比均较高(P<0.05),可作为切口发生感染的因素。在临床上,切除阑尾手术发生切口感染概率较高,经过分析和多种因素相关,要根据感染因素采取得当措施减少发生切口感染概率。  相似文献   

20.
李玲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0):62-63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有效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26 766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生医院感染565例,感染率为2.11%;例次感染576例,感染率为2.15%;其中产科病房感染率最高,为4.14%;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居首(68.92%),其次为胃肠道(9.72%),表浅切口位居第三(6.60%)。结论:医院感染与环境、医务人员无菌技术、手卫生及患者的住院时间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