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人老防耳背     
陈伟  李潮 《健康博览》2012,(5):24-25
常说的“人老耳背”就是指老年性耳聋,不少老年人对听力下降不以为然,认为这是自然现象无法改变,事实上老年性耳聋的发生也有着不同的原因,如果能针对性采取预防措施、及时进行必要的治疗可以延缓听力下降,提高生活质量. 老年性耳聋是指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发生的进行性听力减弱,重者可致全聋的一种老年性疾病.通常情况下65~75岁的老年人中,发病率可高达60%左右.  相似文献   

2.
老年性耳聋是表现在听力方面的衰老现象。有人用“耳聋眼花”来形容衰老,是有一定道理的。因而,老年性耳聋一直被认为是人到老年耳部发生的退行性变化,一般认为无特效疗法且难以预防。耳聋真的是进入老年期以后发展的必然结果吗? 医学专家们发现:老年性耳聋的发生与高脂血症、内耳迷路动脉硬化和缺乏维生素D有关。芬兰科学家在控制脂肪饮食时发现,长期低脂饮食者的听力显然比高脂肪饮食者更灵敏,原来听力减退者改吃低  相似文献   

3.
老年性耳聋是随着老年的到来听觉系统功能衰退或异常所致的一种听觉障碍症。临床以听力减退、重听、耳聋久治不愈为特征。祖国医学认为老年性耳聋多由肝肾阴虚、气血亏虚及肝阳上亢、痰火上扰、耳窍失聪所致。  相似文献   

4.
老年性耳聋是指凡年龄在60岁以上,而无其他原因的双侧对称性进行性感觉神经聋,即为老年性耳聋。老年性耳聋的实质是听觉感受器对声音信息的敏感性下降,听觉感受器又称螺旋器,它位于内耳的蜗中。  相似文献   

5.
人进入老年期,就会出现听力衰退、耳鸣,随后发展到耳聋,听不清声音。老年性耳聋的患病率在65岁以上的人群中高达 30~50%。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老年性耳聋的病因比较多,主要与耳部微血管退化、耳蜗病变及全身功能退化密切相关。但是,如能注意日常饮食调理,可以有效地防治老年性耳聋。  相似文献   

6.
我于1984年离休,今年已73岁。在离休后的12年中,我一直坚持工作。现除了须发已白,牙齿松脱,显得略微老相外,我的体质和内脏器官功能则反较过去正常。 离休初期,右耳失聪,只有三分听力,经常被人提醒:“老金,你耳聋了。”经医院检查,右耳鼓膜内凹。医生认为,这是老年性衰退,属正常现象。1985年体检时,又发现脑血管硬化,视  相似文献   

7.
张心念 《益寿宝典》2012,(11):19-19
不少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听力会进行性的减弱,并逐渐发展为老年性耳聋。临床上,老年性耳聋的发病率高达60%左右,且常见于65~75岁的老年人。而糖尿病患者会比正常人更易患上老年性耳聋,老年糖友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才能预防耳聋的发生呢?  相似文献   

8.
老年性耳聋起戴助听器,能改善听力,但有些老年人担心长期配戴会加重耳聋。 可以肯定地说,老年性耳聋患者若能做到适时合理地选戴助听器,就不会加重耳聋,但需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9.
引起老年人耳聋的原因很多,近年专家发现。高脂血症也是老年人耳聋的一个重要病因。为什么高脂血症老人容易发生听力减退呢?这是因为高脂血症时可引起内耳脂质沉积,过氧化脂质增加,直接导致内耳细胞损伤,血管萎缩,从而引起老年性耳聋。  相似文献   

10.
老年性耳聋是指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听力逐渐衰退,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说来,人进入中年期,就会出现听力衰退,先是耳鸣,随后发展为耳聋,症状缓慢发展,逐渐地越来越听不清声音。老年性耳鸣、耳聋的发生与发展,与自身的  相似文献   

11.
编辑同志: 我的七旬老父患老年性耳聋,我从外地买了一副助听器给他戴上。可他戴上几天以后,不但听力没有改善,反而感到两耳疼痛,听声音刺耳,这是怎么回事呢? 河南 李玉祥 玉样同志: 耳聋分传音性耳聋和感音性耳聋。老年性耳聋多属于对语言识别力不佳的感音性耳聋。助听器是帮助耳聋人提高听力的工具,但只能增强声音响度,尚无助于语言识别力的提高,故不能对每一个聋人都有效。它主要适用于传音性耳聋,对语言识别力  相似文献   

12.
<正>生活中,多数人认为老年耳聋是自然现象,既不去检查,更不求治疗,听其自然,这种态度是不对的。有些耳聋病人通过治疗可以恢复听力,如分泌性中耳炎、鼓膜穿孔、耳硬化症等病基本上可以治愈。老人耳聋很常见老年性耳聋多是渐渐发生,往往不能被及时发觉,且发病率很高。据统计,老龄人中患老年性耳聋的患者高达30%~50%。城市高于农村,脑力者高于体力者,男  相似文献   

13.
正年近耄耋之年的李老太,近来很是困惑,每次儿女跟她说话,她明明听得见,却怎么也抓不住他们说话的意思。她一直担心自己脑子出了问题,家人也以为她得了老年痴呆症。日前,在一次听力检查中才知道,她的这种"只闻其声,不知其意"现象,其实是老年性耳聋的一种表现。老年性耳聋的特点在临床上,将这种老年开始出现的、双耳对称性、渐进性的神经性耳聋称为老年性耳聋。老年性耳聋有其自身的特点,往往一开始是高频听力下降,主要表现为对门铃声、电话铃声等高频声响不敏感;而平时日常的讲话能听到;之后会逐渐引起中、低频听力下降。有的患者分辨能力也会下降,也就是能听得见别人讲话,但  相似文献   

14.
60岁的张大伯近一段时间,在早晨起床后,总感觉左耳有“嗡嗡”的响声,耳内有闷胀感,并感觉头晕、恶心,过几个小时后才能恢复正常。起初张大伯认为是没休息好造成的,可半个月过去了,症状不但没好,反而加重了。到医院检查,医生诊断为老年性突发性耳聋。什么是突发性耳聋,张大伯搞不懂了。  相似文献   

15.
老年性耳聋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对老年性耳聋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唤起全社会关注有听力障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方法随机抽取在浙江医院做健康体检的在职和离退休干部120例,经纯音听阈检查,分为听力正常组和听力障碍组,并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自我评定,统计分析总分和因子分。结果两组的总分和人际关系、抑郁、偏执的因子分之间的差异经统计学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听力障碍会造成老年人心理上的创伤,不健康的心理则严重影响老年性耳聋患者的生活质量,这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老年性耳聋的治疗措施主要包括内科、外科治疗措施和辅助听力措施——助听器. 内科治疗 老年性耳聋是人体衰老导致的一种病理改变,这种病理变化目前尚不能恢复.虽然现在对其内科药物治疗方面进行了一些研究,但是尚未发现一种有效的药物能够治愈老年性耳聋.有些人推荐应用抗氧化剂、营养神经的药物、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血管扩张剂等药物,但其疗效尚需观察.  相似文献   

17.
来自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的数据显示:我国有听力语言障碍的残疾人1770万,占全国人口的16.79‰,其中7岁以下聋儿可达80万,每年还将新增聋儿3万余名,老年性耳聋有949万,随着人口寿命增长和老龄化,老年性耳聋的人数还会不断增加。听力障碍已严重影响了这一人群的生活、学习和社会交往。 为积极普及保护听力的知识,减少药物性耳聋造成的人为损害,去年11月底中残联、卫生部、教育部、计生委等10部委联合发文,将每年的3月3日确定为全国“爱耳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预防耳毒性药物致聋。  相似文献   

18.
耳朵会老吗?     
毫无疑问,人会老,耳朵也会老。可以说人的听力是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减退的。耳聋眼花,可谓是老年人的特征。这种由于年老听觉器官功能衰退而产生的听力减退称之为“老年性耳聋”。特别是近年来由于周围环境的噪声增加.更加速了人的听觉器官功能衰退。老年性耳聋主要是由年龄增长,听神经纤维、螺旋神经节萎缩,听神经细胞减少致使听力下降。加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眼底动脉硬化与耳聋家族史交互作用对老年性耳聋的影响,为老年性耳聋进一步进行遗传学研究及发病机理研究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2013年6月-2014年8月在哈尔滨市第九医院就诊的165例老年性耳聋患者和202例听力正常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以及眼底和听力检查。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整年龄和性别后,眼底动脉硬化和耳聋家族史均存在时老年性耳聋发生的危险性是2项因素均不存在时的17.57倍(OR=17.57,95%CI=4.57~67.57);调整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年人均收入、婚姻状况、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病等混杂因素后,眼底动脉硬化和耳聋家族史均存在时老年性耳聋发生的危险性是2项因素均不存在时的10.69倍(OR=10.69,95%CI=2.71~42.28);进一步进行交互作用分析结果显示,眼底动脉硬化与耳聋家族史对老年性耳聋未构成交互作用影响(OR=1.66,95%CI=0.25~10.94)。结论 眼底动脉硬化与家族史均存在时增加了患老年性耳聋的风险,但二者无交互作用影响。  相似文献   

20.
郭裕 《自我保健》2012,(10):50-51
如今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而日渐嘈杂拥挤的城市环境、越来越大的精神压力让人心烦意乱,这些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造成更大的危害,使得老年性耳聋患者也越来越多。老年性耳聋是—种老年人身体退化的表现,严重者可致全聋,威胁着老年人的晚年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