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引起视觉损害的重要原因,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和动物模型在出现血管病变之前,已有视网膜神经损害的发生.早期发现病变并进行相应治疗,对于保护糖尿病患者的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糖尿病早期神经损害的机制复杂,氧化损伤、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谷氨酸兴奋毒性作用、炎症等机制均与之相关,本文对糖尿病早期视网膜神经损害及其机制的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乔宇  王平 《国际眼科杂志》2016,16(8):1480-1482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非常重要的并发症之一。目前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并没有非常有效的治疗手段,所以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前期,早期发现与预防治疗显得格外的重要,近年研究发现尿微量蛋白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密切相关,对于早期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尿微量白蛋白在早期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临床意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就可见视网膜神经细胞及胶质细胞的改变,从而引起视网膜的功能改变.多种药物被用来研究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神经保护,主要包括补充与视网膜损伤相关的营养因子、调节视网膜氧化应激状态、抑制谷氮酸毒性及抗炎症治疗等四个方面,可以通过一种或联合几种作用机制来保护神经细胞,从而减少神经细胞的凋亡,保护视网膜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防治策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我国正处于上升趋势的主要致盲性眼病。为了有效地控制其患病率的上升,近几年的防治策略主要强调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筛查和循证医学指导下的治疗。在社区和基层医院广泛开展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筛查、定期随诊及治疗评估是降低糖尿病患者视觉残疾发生率的关键措施。新制定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国际分类法有利于社区筛查工作者、内分泌科医师及眼科医师间在早期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方面的沟通和交流。目前,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光凝、手术治疗及全身系统治疗方面,已开展了多项临床多中心的随机对照研究,其结果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防治具有重要意义。相信坚持在循证医学指导下开展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防治,一定会有效控制糖尿病引起的视觉残疾。 (中华眼科杂志.2008.44:6-8)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的全身及眼局部相关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最为常见的致盲性眼底病变之一,其发病机制不明。长期以来,早期对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治疗只是单纯控制血糖,但这并不能完全阻止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进一步发展。因此,研究全身及眼局部相关因素的影响作用十分重要。近年来,国内外大量研究认为,许多全身及眼局部因素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本文综述此方面成果,为最终通过全身及眼局部的综合干预为早期防治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次全视网膜光凝治疗中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中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42例(62只眼)进行次全视网膜光凝,对其中合并有临床意义黄斑水肿的22只眼同时进行局部光凝.光凝后平均随访20个月,对光凝前、后的视力变化及视网膜病变进展程度进行评价.结果 激光治疗后绝大多数病眼的视力得以维持或有所提高.合并黄斑水肿的22只眼中有21只眼(95.45%)视力得以维持或有所提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展在激光治疗后大部分病变表现稳定(87.10%),加重者仅为12.90%.结论 对中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早期进行次全视网膜光凝,对合并有临床意义的黄斑水肿者同时进行局部光凝,可使大多数病眼的视力得以维持或提高,并具有稳定视网膜病变进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的相关因素   总被引:20,自引:12,他引:8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最为常见的致盲性眼底病变之一,其发病机制不明。长期以来,早期对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治疗只是单纯控制血糖,但这并不能完全阻止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进一步发展。因此,研究全身相关因素的影响作用十分重要。近年来,国内外大量研究认为,许多全身因素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本文综述此方面成果,总结必须严格控制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最终通过全身综合干预以早期控制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
陶然 《国际眼科杂志》2004,4(6):1154-1156
在中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已经成为主要的致盲疾病之一。大多数盲是可以避免的,因为及时的激光治疗在挽救视力时被证明是有效的。但是许多患者在早期没有症状,到出现症状时,对于有效的激光治疗为时已晚。所以做为糖尿病患者整体护理的一部分,对糖尿病患者仔细的和定期的眼部监测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目前在中国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筛选还远远不够。作为将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干预基础,这篇文章分析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的重要性及执行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和随访系统在眼科临床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建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和随访系统,建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眼底图像数据库,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早期干预治疗和定期随访.结果:通过1a多的跟踪随访和及时有效的医学干预,明显降低了严重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对已有的严重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延缓了视力进一步损害.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和随访系统构建了以"健康宣教-筛查-治疗-随访-健康管理"为主线的"主动式"服务体系,降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和失明率.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可引起视网膜代谢和生理的异常,但目前还不太清楚哪些异常可导致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现已发现,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中,许多分子和生理的异常与炎症息息相关.此外,在动物模型中还发现,一些抗炎疗法能显著抑制其发生发展.现就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早期和后期中的炎性介质及其关系做一综述,并探讨抗炎疗法在抑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不同阶段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视网膜细胞凋亡是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
DR)的病理特征,而凋亡相关信号通路在此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早期干预视网膜细胞凋亡的相关信号通路,保护视网膜细胞,对保存DR患者视功能和延缓DR的进展可能起重要作用。本文就迄今较为明确的与DR凋亡相关的信号通路,即线粒体通路、死亡受体通路、内质网应激通路等在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一种发生进行性视力损害的糖尿病并发症,其特征是毛细血管闭锁,微循环障碍和局部缺血性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机制的研究已经深入到细胞因子的分子生物学水平,本文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等多种细胞因子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对神经系统的损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就糖尿病对神经系统的损害,尤其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前期和早期各层神经网膜膜结构中功能的损害,血-视网膜通透性,视网膜神经递质的改变及神经营养因子在糖尿病性视膜发病过程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研究发现高度近视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展有保护作用,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也一定程度影响近视的发展,但是其机制尚未研究明确.可能与眼轴拉长、视网膜血流动力学改变、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等各种因素有关.细胞因子是参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近视的发病机制的关键因素.本文就与高度近视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之间相互作用相关细胞因子的研究进展作出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马来亚大学医学中心眼科门诊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和它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危险因素。方法:该横向研究包括100例近期被诊断为糖尿病患者的200眼。采集有关的眼部和全身病史并对所有的眼进行彻底散瞳眼底检查。视网膜病变的状况根据早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治疗研究(ETDRS)的结果进行分类。造成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是通过卡方检验进行分析的,P<0.05被认为有意义。结果:在我们的研究中,近期被诊断为糖尿病人群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为28%,Ⅱ型糖尿病患者中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36%)比Ⅰ型糖尿病患者高(24%)。在两种类型的糖尿病患者中,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与性别、年龄、种族、社会经济状况、糖尿病类型和体重指数无关。糖尿病病史较长并控制不良的患者,高血压者,伴有神经病变者,高脂血症以及有吸烟史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明显高。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视网膜病变的基线筛查是可取的,因为早期发现,规律随访,合理的推荐给眼科医生并进行有效的治疗将减少以及避免患者严重的视力丧失。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中最重要的表现,是一种具有特异性改变的眼底病变,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在DR的自然病程中,早期即有视网膜血管自我调节的紊乱和血流异常,以及血一视网膜屏障破坏。最早的眼底改变有视网膜微血管瘤,以后逐渐出现视网膜静脉和动脉的较大血管的改变,并有血管外的出血和渗出等视网膜组织损害。约有25%的糖尿病患者并发DR,其中5%的患者出现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在视网膜病变初期,一般无眼部自觉症状,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不仅是视网膜微血管病变也是神经元病变.在早期糖尿病电生理和心理物理学的改变提示神经元病变出现在微血管病变之前.因此这些手段是目前发现最早期DR的方法.DR的细胞病理学基础是凋亡.但是把调控细胞凋亡作为治疗DR的方法却长期以来被忽视.最新的研究,应用细胞保护剂可以预防和逆转视网膜神经元凋亡,使这种治疗途径初现端倪.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就诊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525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数据分析采用构成比描述、Pearson单因素相关分析.结果 525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主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占14.48%;被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占85.52%;患者糖尿病病程史、糖尿病眼底的临床分期、有无医疗保险、文化程度、职业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行为均具有相关性.结论 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主动参与率较低;参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行为受糖尿病眼底的临床分期、糖尿病病程史、有无医疗保险、文化程度、职业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小胶质细胞是视网膜组织中来源于髓系祖细胞并具有免疫活性的一类细胞.正常情况下小胶质细胞处于静息状态,对周围环境起免疫监视作用;组织发生病变时,小胶质细胞活化,参与免疫与炎症反应,一方面可对病变组织起保护与修复作用,另一方面也可加重组织的损伤.小胶质细胞活化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神经病理学特征之一,提示其在病变中发挥重要功能.本文就视网膜小胶质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作用及其活化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发病率越来越高,现代人饮食结构调整,高热量食品摄入过多与此关系密切.目前糖尿病患病率已从2003年的7%增至2010年的14%[1].糖尿病可以引起各种各样的眼部疾病,如角膜溃疡、青光眼、玻璃体出血等.但最常见而且对视力影响较大的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白内障两种.目前对于糖尿病视神经病变(diabetic optic neuropathy,DON)的研究不如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研究广泛,DON的临床表现虽不特异,但发生广泛,也是造成失明的重要原因.本文收集目前国内外对DON采用的各种检查手段及早期诊断的依据,尽量对该病做到早期发现,介入治疗,争取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文就各种类型的检查方法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