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 对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与支架置入术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 86例颈动脉狭窄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42例给予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观察组44例给予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个月心肌梗死、脑卒中及死亡等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1年随访,两组术后1年再狭窄及致残或致死性卒中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颈动脉狭窄治疗中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与支架置入术具有相当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均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与支架置入术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 86例颈动脉狭窄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42例给予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观察组44例给予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个月心肌梗死、脑卒中及死亡等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1年随访,两组术后1年再狭窄及致残或致死性卒中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颈动脉狭窄治疗中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与支架置入术具有相当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均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动脉内膜剥脱和支架植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30例颈动脉狭窄患者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35例行颈动脉成形和支架植入术,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差异。结果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手术成功率为93.3%,术后3年再狭窄率为14.3%;支架植入术的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3年再狭窄率为18.7%,术后再狭窄率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14,P〉0.05)。结论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和支架植入术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有效方法,但支架植入术创伤小、并发症的发生率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以及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取2011年10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74例颈动脉狭窄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7例,对照组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实验组则接受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观察两组血流参数、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作统计学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血流参数指标改善更优,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更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颈动脉狭窄患者而言,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效果更优于传统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可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5.
张永成  陈岚 《江西医药》2014,(5):409-411
目的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在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2011年1月-2013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临床确诊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60例,将其按照治疗方法分成药物治疗组(药物组)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组(支架组),对这两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支架组患者术后短暂性脑缺血9.38%,缺血性卒中12.5%、死亡发生率较药物治疗组发生显著降低(P〈0.05);支架组不同年龄者及是否存在高血压者可影响疗效(P〈0.05)。结论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在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显著,且治疗效果会受患者年龄、高血压等因素的影响,临床应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分析在颈动脉狭窄患者中采取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以及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治疗的效果差异。方法随机抽选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手术治疗的颈动脉狭窄患者30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手术方式分组为CEA组以及CAS组,每组15例。对比两组手术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成功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CEA组患者有2例颈部血肿,1例急性心肌梗死死亡,发生率均与CAS组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在心率减慢、血压下降、颈动脉夹层方面发生率均显著低于CAS组(P<0.05)。两组术后随访2年再狭窄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颈动脉狭窄患者采取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效果与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均一致,安全性均较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分析闭环健康教育护理对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江苏省无锡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8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干预组(n=40)。出院前到出院后6个月期间,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健康教育,干预组实施闭环健康教育护理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自我管理行为能力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能力评分较干预前明显增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组患者日常生活管理量表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闭环健康教育护理能够有效提升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在日常生活、疾病医学和情绪认知方面的自我管理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加味补阳还五汤对颈动脉狭窄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3月期间行颈动脉狭窄治疗的患者80例作为本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行支架植入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加味补阳还五汤,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血流动力学和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流动力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颈动脉狭窄患者的治疗中,加用加味补阳还五汤可以提升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80例并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弹簧圈栓塞治疗,观察组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栓塞有效率、术中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预后效果和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栓塞有效率高于对照组(100.0%比82.5%,P<0.05),而两组术中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的预后MRS评分及不良反应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宽颈动脉效果较好,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处理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有效方法。方法 84例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患者,采用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应用暂时性支架扩张术,对照组采用扩张器扩张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3%(P<0.05);观察组患者的再狭窄率11.9%显著低于对照组38.1%(P<0.05)。结论对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患者运用暂时性支架扩张术,能够增强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多模式影像指导下支架成形术治疗颅外颈动脉狭窄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从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入选颅外颈动脉狭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常规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成术组(常规CAS组)和多模式影像指导下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成术组(个体化CAS组),各50例,完整地评估神经专科的情况,常规CAS组和个体化CAS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常规CAS组和个体化CAS组技术成功率均为100%。围手术期总并发症:14.0%和1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系统并发症:6.0%和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常规CAS组和个体化CAS组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2.0%和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再狭窄率分别为:24.0%和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模式影像指导颅外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能降低远期血管再狭窄率,但尚未能降低远期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支架成形术是治疗颅外颈动脉狭窄的可行和安全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肛肠科围手术期患者康复情况影响。方法将350例肛肠疾病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175)采取术后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n=175)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施加心理护理。观察比较患者术后康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术后SAS评分显著高于术前(t=13.167,P<0.05),对照组术前术后无差异(t=0.268,P>0.05),且术后实验组SA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15.013,P<0.05)。实验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ZC=7.016,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1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23%(χ2=15.743,P<0.05);实验组患者有效率为89.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24%(χ2=17.984,P<0.05)。结论对肛肠科围手术期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紧张的情绪,保证围手术期各项工作的顺利进展,促进肛肠科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3.
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狭窄患者血管病变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狭窄患者血管病变相关因素。方法收集北京安贞医院2010年1—12月行冠状动脉造影并确诊为冠心病住院患者329例,依据颈动脉超声结果分为颈动脉狭窄<50%组(272例)和颈动脉狭窄≥50%组(57例),统计分析2组患者血管病变及相关因素。结果①冠心病患者中颈动脉狭窄≥50%的患病率为17.3%(57/329),颈动脉狭窄≥70%的患病率为3.6%(12/329)。②合并颈动脉狭窄≥50%的冠心病患者中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比例为66.7%(38/57),明显高于颈动脉狭窄<50%组[52.2%(142/272)](P<0.05)。③2组问年龄、BMI、脉压差、血脂水平、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多支病变与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狭窄≥50%(r=0.01,P=0.046)、2型糖尿病(r=0.11,P=0.046)有相关性。结论冠状动脉多支病变与颈动脉狭窄≥50%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张军伟  王宝华  杨颖  白静  程爱斌 《中国医药》2014,9(11):1613-1615
目的 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选取唐山市某社区年龄在25~90岁的161例志愿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血浆hs-CRP水平分为高hs-CRP组(hs-CRP>3mg/L,80例)和hs-CRP正常组(hs-CRP≤3 mg/L,81例),经颈部血管超声检查,观察2组受检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颈动脉斑块性质及管腔狭窄程度.结果 高hs-CRP组受试者的平均年龄大于hs-CRP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0±13)岁比(48±7)岁,t=-7.81,P<0.01].高hs-CRP组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均大于hs-CRP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0.86 ±0.16)mm比(0.76 ±0.12)mm,t=-4.390,P<0.01;(0.74±0.11)mm比(0.68 ±0.06) mm,t=-3.560,P<0.01].高hs-CRP组斑块检出率为93.8% (75/80),高于hs-CRP正常组的34.6%(28/81)(χ2 =35.96,P<0.01).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狭窄的检出率在高hs-CRP组为45.0%(36/80)和17.5%(14/81),高于hs-CRP正常组[分别为18.6%(15/81)、3.7%(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70,P<0.01;χ2=8.11,P<0.01).结论 高水平的hs-CRP促进正常人群的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15.
魏红  杜宇 《中国医药指南》2013,(33):307-307,309
目的:检测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的变化水平,以分析IMT的临床价值。方法筛选SAP及ACS患者各30名,对照组30名,SAP组和ACS组统称为冠心病组(CHD组),共60例。全部测CIMT进行比较。结果 CHD组IMT显著厚于对照组;SAP组与ACS组这两组的IMT水平比较差异不大;冠脉不同病变支数组间、冠脉不同病变程度组间的IMT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MT可作为冠心病筛查及监测冠心病发生、发展及严重程度的一项有临床意义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陶丽  朱丹 《中国实用医药》2010,5(7):244-245
颈动脉狭窄是导致眼缺血性疾病的重要原因,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是近几年来替代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的一种方法,随着神经介入技术的日臻成熟和介入材料的不断改进已成为了颈内动脉狭窄最主要的治疗手段,手术的风险及对患者的影响越来越少了。  相似文献   

17.
赵瑞刚 《中国基层医药》2014,(22):3373-3375
目的:探讨对老年中央型肺癌患者采用支气管肺动脉成形术的疗效。方法78例老年中央型肺癌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观察组采用支气管肺动脉成形术,对照组采用全肺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1、3、5年生存率。统计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测定术后3个月的肺功能变化。结果对照组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6.7%(26/39)、46.2%(18/39)、30.8%(12/39),观察组分别为79.5%(31/39)、56.4%(22/39)、38.5%(15/39),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17、7.06、4.82,均P<0.05);对照组术后有11例(28.2%)发生并发症,观察组术后有4例(10.1%)发生并发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2, P<0.05);两组治疗前FEV1、FVC、PE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72、0.11、0.39,均P>0.05),治疗后两组FEV1、FVC、PEF均得到明显改善(t=5.92、7.92、4.11、7.01、5.99、6.82,均P<0.01),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t=2.84、2.77、3.28,均P<0.05)。结论支气管肺动脉成形术治疗老年中央型肺癌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可以进一步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8.
胡晓丹  张永全 《现代医药卫生》2014,(18):2721-2723,2727
目的研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颈动脉斑块、脑动脉狭窄之间的关系。方法 2013年1-10月在该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00例脑缺血患者,经头颅CT血管成像(CTA)检查证实均存在脑动脉狭窄。应用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斑块情况,64排能谱CT行CTA检测颅外段血管及颅内段血管狭窄情况,同时测定血清Hcy水平;根据血清Hcy水平差异,将其分为高Hcy组(观察组)52例和正常Hcy组(对照组)48例,比较两组颈部血管斑块的数量和性质,颅内、外段血管狭窄程度。结果血清Hcy水平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斑块检出率为78.85%(41/52),发现斑块125个;对照组斑块检出率为58.33%(28/48),发现斑块78个,观察组斑块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稳定斑块占总斑块数的65.60%(82/125),对照组占58.33%(45/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颅外段血管狭窄率(80.77%)高于对照组(62.50%),其中,观察组轻度血管狭窄率(19.23%)低于对照组(25.00%),中、重度血管狭窄率(36.54%、25.00%)显著高于对照组(20.83%、1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颅内段血管狭窄率(76.92%)明显高于对照组(52.08%),其中,观察组轻度血管狭窄率(17.31%)低于对照组(25.00%),中、重度血管狭窄率(26.92%,32.69%)显著高于对照组(16.67%,1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颅内、外段轻度血管狭窄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中、重度狭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cy水平与颈动脉斑块及脑动脉狭窄存在相关性,血清Hcy水平越高,颈动脉斑块总数及不稳定斑块数量越多,动脉粥样硬化越严重,脑动脉狭窄发生率及狭窄程度也随之增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丁苯酞对重度颈内动脉颅内段狭窄患者脑血管反应性的影响。方法对照组患者仅进行常规临床治疗;研究组患者在进行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药物联合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血管反应性变化情况,并于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进行多普勒临床医学影像检查,对检查结果及治疗结果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患者经治疗后,脑血管改善程度为(0.24±0.1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经治疗后脑血管改善程度为(0.05±0.03),且P<0.05,两组患者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重度颈内动脉颅内段狭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药物联合治疗,能够明显提高患者脑血管反应性,从而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最终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