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静脉采血是临床检验常见的护理工作,采集静脉血标本为患者进行血液检验,能够显示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指示患者的身体健康状况~([1]),并尽早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为临床医生做出准确诊断,以便为制订科学周密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2])。目前,临床上采集静脉血标本主要使用真空管采血,整个采血系统是由双向采血系统和一次性真空抗凝管组成~([3])。熟练的采血操作  相似文献   

2.
陈春春  蔡蔚  何美珍   《护理与康复》2018,17(8):106-107
正血液标本的检验结果是临床医生准确诊断疾病,制定正确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而血液标本采集及送检工作的合格与否直接影响检验结果是否真实[1]。有研究显示,因实验室前操作不当引起的血液标本不合格国外为46%~68%[2],国内为35%~75%[3]。因此,在血液标本采集过程中,做好查对工作,避免漏采血、误采血以及防止血标本毁损,保证标本转运安全,是每位护士必须注意的  相似文献   

3.
静脉血标本采集是临床工作中的一种常规护理操作,其操作流程是:医生开出医嘱→主班护士执行医嘱,核对化验单,选择相应试管粘贴条形码,并通知责任护士→责任护士核对,急查项目立即准备用物至床旁,核对无误后采血;需空腹采集标本的项目通知患者,做好宣教,次日晨夜班护士核对,准备用物至床旁,再次核对无误后采血,登记,签名→工勤人员核对,签名,收送检验科。通常情况下采血试管采血前后均放置于传统的试管架上,以上流程中的每一次核对都需将试管一一从试管架取出或放入,并且要在众多的化验单中找出相应的化验单核对无误后才能进行下一步操作,非常耗时与繁琐。湖北理工学院附属医院血液内科因病种的特殊性,每日血标本采集量多,急查量大,检验项目类别杂,采集时间不固定,标本不能集中收送,致使标本量多,难以放置有序。采集前、采集时、收送时核对工作量大而频繁,且中间任何环节一旦出现失误即可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造成再次采血增加患者痛苦,延误诊断治疗甚至导致医疗纠纷。鉴此,笔者设计了一种可调式血标本收集运送盒,用于临床,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浅谈血液标本的正确采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段秀卿 《护理研究》2003,17(12):726-727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 ,实验诊断已显得越来越重要 ,各项检验结果可直接影响到临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许多资料表明 :采血方式对检验结果有很大影响[1] 。在临床工作中 ,护理人员与检验人员密切配合 ,科学合理地采集血液标本 ,是保证检验质量的前提。笔者结合多年的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5.
陈旭红 《浙江临床医学》2008,10(12):1631-1631
近几年真空采血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日趋广泛,真空采血具有缩短采血时间、提高检验效率、减少患者痛苦、保证采血安全、避免交叉感染等优点。但由于护理人员对检验标准不了解,有时采集的标本不符合检验标准。作者通过分析2007年1月至2008年3月22例真空采血标本不合格的护理因素,总结提高真空采血标本质量的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血常规检验分析前采血标本质量控制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间来我院进行血常规检查的13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从检查资料、结果来分析影响检查结果的各项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应对策略。结果静脉采血标本的血红蛋白、红细胞检查结果明显优于末梢采血标本的血红蛋白、红细胞检查结果(P<0.05)。采血标本立即完成检查的血红蛋白、红细胞检查结果均显著优于采血标本6 h内、6 h后的检查结果(P<0.05)。结论在血常规检验中,不同采血部位、检测时间等因素均会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在患者进行血常规检验时,也需加强采样标本的质量控制,对降低检验误差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提高检验准确度,可谓医师提供更为精准的数据。  相似文献   

7.
正在医院的日常工作中,经常需要对患者进行多项采血检验,血液标本的正确采集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如果在采血的过程中,一次采血要采取多个标本时,采血人员往往因为业务不熟练或疏忽而出现错误的采血顺序或遗漏某些采血项,并且现有的试管架高度不能调整,通用性较差~([1])。  相似文献   

8.
规范检验标本的收集工作提高检验质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和人类对疾病的诊断认识,医学的分类越来越细,疾病的分类越来越完善,而与之相关的实验室检验也日趋精密复杂.为了取得高质量的标本,医护人员必须了解从采血方式到血样运输、贮存等多种非疾病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医护人员对这些因素的认识是感性、片面的,造成一些医生在评价患者检验结果时,不能根据患者的自身特点充分考虑这些非疾病因素的影响,故而作出了错误的诊断决定.因此,医护人员对这些因素进行全面的认识,对提高标本质量,正确评价检验结果至关重要.标本收集和处理应包括禁食时间、标本采集时间、采血的姿势、使用压脉带、输液、运动、溶血等标本收集的标准化,使分析前误差达到最小.……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采集血标本的流程管理,保证血液标本的质量,提高静脉血标本检验的准确率,进一步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选取2010年1—3月和2010年10—12月静脉采血标本进行质量控制,分析不合格标本原因后实施采血流程管理,比较实施前后静脉采血不合格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采血流程管理后,静脉采血不合格率从2.86%降低到1.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7.05,P〈0.01);患者满意度从86.86%上升到94.06%。结论对采血流程进行质量管理,制订规范化、标准化的采血流程,能够提高静脉血标本检验的准确率,进一步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检验外周血染色体的血液标本取自受检者外周静脉血采血时应注意标本质量,否则影响检验结果。实践证明,提高血液标本的质量并不难,只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就能确保取材质量。一、严格无菌操作穿刺用的一切物品,标本容器都须经过高压灭菌;穿刺部位须严格消毒,在无菌条件下采血,采血后一切操作皆在火焰下进行。否则,标本一旦被  相似文献   

11.
血液标本的采集程序要规范.采集者必须了解检验目的,明确标本类别以及采血前患者的某些行为,标本的送检要及时,以保证检验质量,增加临床确诊率.笔者对静脉采血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探讨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严重烧伤后深静脉置管持续输液中采血标本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40例严重烧伤需要深静脉置管的住院患者进行自身同期对照试验,即在同一患者的深静脉(股静脉)置管处及非置管股静脉处采血,深静脉置管处分别在阻断输液时间0 min、1 min、3 min时采血,对血标本进行血常规及血生化检测.结果 33项检测指标显示,阻断输液0 min时,深静脉置管处血标本除钠离子和氯离子外31项检验值下降明显,与非置管股静脉处血标本检验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阻断输液时间1 min时,深静脉置管处血标本中23项检验值与非置管股静脉处血标本检验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阻断输液时间3 min时,深静脉置管处血标本与非置管股静脉处血标本的33项检验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严重烧伤患者在深静脉置管持续输液中采血作血常规和生化检验,阻断输液时间3 min采血标本,不影响检验结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儿童血培养静脉采集对细菌临床检验准确性造成的影响,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 2015年12月1-15日,该院未进行严格的标本分析前质量控制时采集的用于细菌培养的患儿静脉血标本70份纳入对照组。通过观察、分析,发现采集的血液标本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并对血液标本采集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于2015年12月16-31日采集70份血液标本纳入观察组。对比2组血液标本的污染率、病原菌检出率,以及2组标本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标本污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病原菌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标本静脉采血过程中可能对细菌检验的准确性造成影响因素主要有:采血护士工作随机化、采血前告知患儿及家属不详细、标本采集质控知识缺乏、标本登记记录交接不清、发现问题时未进行有效的医患沟通,以及采血量不足等。对检验结果和准确性造成影响的相关因素有标本溶血、输液同侧采血、标本放置时间及患儿血液标本量等。结论血培养静脉采血过程中对细菌检测的准确性造成影响的相关因素较多,在进行临床检验的过程中应该有针对性地根据这些影响因素进行静脉采血方法的改进,进而提高细菌临床检验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采集血液标本应注意的护理要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给患采集血液标本亦是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临床检验在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及药物的监测、健康状况的评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直接影响临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为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临床护理人员不仅要掌握正确的采血操作方法,还必需了解影响血液标本检测结果的若干因素。  相似文献   

15.
影响血气检验结果的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气分析是通过血气分析仪对人体动脉血液中的pH值及氧分压(PO2)的一项极其重要的检验项目.其结果对医生的诊断.治疗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在血气分析程序中,护士是采集标本的直接操作者,在采血过程中必须注意操作环节.血标本的采取和处理是否得当,直接影响测定结果,所以操作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抗凝荆,注射器,采血的最佳时间,吸氧,机械通气,橡皮塞,标本存放.  相似文献   

16.
应用真空采血系统采集血标本的护理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总结真空采血系统采集血生化标本中常见问题,并提出对策。方法对本科2005年4~10月住院患者所检验的2 780份血标本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未向患者详细介绍抽血前的注意事项造成检验结果有误差12例;标本因采血方法及放置不当等因素引起溶血34例;标本因未及时摇晃、抗凝剂与血液混合不充分而引起凝固10例;采血量不符合要求8例;标本容器选择不当5例。结论真空采血生化标本仍必须注意做好患者抽血前教育,包括日常生活指导和心理护理,并掌握正确的采血方法,包括合理选择患者体位、采血部位,正确使用止血带,防止标本溶血和凝固等。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许多医务人员及病患对检验科所执行的质量控制管理缺乏了解和认识,认为检验质量都是由检验科来保证,忽视了监控检验质量分析前的血标本采集操作部分,以致血标本的采集质量不能得以保证.曾报道对有问题的40 490个检验结果分析发现,有68.2%的检验错误来至于实验分析前的操作部分,其中由标本采集的操作失误而导致的实验错误占实验分析前错误的65%[1].而且,研究发现大部分检验错误都来源于人为因素[2].如何有效的控制或避免人为失误的发生,确保血标本的采集质量,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已成为护理人员及相关医务人员必须共同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1 采血操作前的准备工作 1.1临床医生开具的检验申请单 从患者来到医院就诊开始,医生为其开具检验申请单的书写质量就是影响检验结果的重要影响因素.有资料统计表明,医生开具的检验申请单不合格率约占检验分析前错误的15%[3].  相似文献   

18.
标本质量真空采血具有缩短采血时间、提高检验效率、减少患者痛苦的优点,也使护士在操作过程中减少与血样的过多接触,保证采血的安全,避免交叉感染[1].但是,由于护理人员对血标本采集技术的掌握程度不很好,常常发生采血不当,导致检验结果不准确或无法进行检验,以致延误诊断与治疗.分析原因,大致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降低静脉采血标本的不合格率,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服务对象的满意度。方法:2009年1~2月我院门诊护理组和检验科对静脉采血标本进行调查,了解静脉采血标本不合格情况,针对不合格率较高的情况,成立静脉采血指导小组,小组成员对不合格标本进行原因分析,规范采血操作程序及多管采血试管使用顺序等,改变不规范的工作习惯,不定期现场督导检查,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将对策实施前后的采血标本合格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一系列的对策实施,静脉采血不合格率从2.23%降到了1.47%,服务对象满意度从87.08%提高到了92.61%,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结论:制定标准化静脉血标本采集流程和静脉采血考核评分标准,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不定期现场督导,加强与检验人员进行沟通,能降低静脉采血不合格率,提高服务对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临床体检血液标本的采集,一般用于测定血液中某些物质的含量(如非蛋白氮,尿素氮等);血清酶、脂类、电解质和肝功能;查找血液中的病原体(如伤寒杆菌培养等)。一般常规检验用毛细血管采血法,这种采血法由检验人员执行,血清生化及细菌培养等检验因需要较多量的血液,一般由护理人员协助采血。目前不少生化项目检验已采用微量测定法。故也可采用毛细血管采血法采标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