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头皮裂伤合并颅脑损伤683例急救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000年~2001年我院683例头皮裂伤合并颅脑损伤患者进行的急诊救治分析:单纯头皮裂伤515例,占75.4%;合并颅脑损伤者168例,占24.6%;进一步分析在处理头皮裂伤时应考虑到合并其它各类颅脑损伤的可能性,并引起足够的重视。根据头皮裂伤合并颅脑损伤的情况严密观察意识变化,及时检查,发现问题,分析不同病例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2.
超声对80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情况的观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静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9):2493-2493
目的:应用超声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情况进行观察分析。方法:利用超声诊断技术,对80例剖宫产术后患者,观察子宫切口愈合情况,并根据不同情况随访观察。结果:术后子宫切口愈合良好65例(占81.3%),愈合欠佳12例(占15%),愈合不良2例(占2.5%),宫旁血肿1例(占1.25%)。结论:剖宫产术后超声检查子宫切口愈合情况,可为临床处理提供依据,为防治剖宫产术后晚期出血等并发症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崔世英 《基层医学论坛》2014,(32):4376-4377
目的:对剖宫产术后影响子宫切口愈合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03年6月-2013年8月间200例剖宫产住院患者,对影响子宫切口愈合的因素以及检查方式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术后感染124例,占62%,术后切口部位皮缘坏死32例,占16%。术后B超检查中有137例患者的检查结果为实性非均质型,占68.5%;血常规检查中白细胞高于正常值的患者有141例,占70.5%。结论剖宫产子宫切口愈合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感染,B超检查能够尽早地对病情作出诊断,降低剖宫产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概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使头皮裂伤患者得到更及时的院前救护,更有效地减少伤口出血量,保证患者生命安全。方法回顾性总结近一季度210例头皮裂伤院前病例资料,改良传统救护包扎止血,及时去除头部伤口处的毛发,用多层纱布绷带行加压包扎,再戴上合适的头套加以防护固定。结果改良后加压包扎止血,效果彻底,均未出现失血性休克,伤口全部愈合良好。结论在头皮裂伤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采用改良式院前救护方法进行有效护理,有助于避免相关并发症出现,对患者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1 785例老年患者中段尿培养与药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正良 《重庆医学》2007,36(21):2206-2206
目的 2002~2006年本科对收治在本院的 1 785例老年患者的中段尿培养与药敏试验进行分析,观察所致尿路感染的菌株及耐药状况.方法 尿培养为入院后随即留取清洁中段尿或导尿采集标本,采用血平板、伊红、美蓝染色;药敏试验:按纸片扩散法进行试验.结果 1 785例患者,阳性1 454例,占81.5%,其中大肠杆菌792例,占阳性标本54.6%,金黄色葡萄球菌91例,占6.2%,不动杆菌171例占11.7%,铜绿假单孢菌127例,占8.7%,粪链球菌101例,占6.9%,变形杆菌61例,占4.2%,真菌111例,占7.6%.药敏:头孢菌素类(除真菌外)98%;金黄色葡萄球菌万古霉素100%敏感,耐药:氨苄青霉素、占68%.结论 老年人普通中段尿或导尿作尿培养阳性结果高,头孢菌素类药敏感率较高,而氨苄青霉素耐药较高,故此对临床诊治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奥美拉唑联合果胶鉍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胃溃疡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和观察组(28例),应用奥美拉唑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应用奥美拉唑联合果胶鉍为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对照组24例患者中,腹痛症状完全缓解的患者有21例(占患者总数的87.5%),平均缓解天数为5.3d,HP转阴的患者有20例(占患者总数的83.3%),溃疡完全愈合的患者有19例(占患者总数的79.2%);在观察组28例患者中,腹痛症状完全缓解的患者有26例(占患者总数的92.9%),平均缓解天数为2.9d,HP转阴的患者有26例(占患者总数的92.9%),溃疡完全愈合的患者有25例(占患者总数的89.3%)。观察组患者在腹痛症状的缓解率、平均缓解天数、幽门螺杆菌转阴率及溃疡愈合情况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奥美拉唑联合果胶鉍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探析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选择23例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随访1~5年,本组的23例患者中,术后15~31周愈合22例,占95.65%,其余1例术后1年愈合,占4.35%,没有出现股骨头坏死的病例。结论:手术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效果理想,可做为临床治疗首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创伤性胸骨骨折的诊治方式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4年1月胸外科收治的胸骨骨折患者28例,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随访。结果:28例患者中死亡4例,出院后随访3~12个月,非手术患者骨折畸形愈合4例,占非手术治疗患者的20.0%;术后畸形愈合1例,占手术治疗患者的12.5%。结论:胸骨骨折的患者早期进行周密细致的检查,必要时结合多层螺旋CT进行明确诊断。严格把握治疗的原则,积极处理相关复合伤,明确轻重缓急,可明显减少死亡率,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重度糖尿病足感染(diabetic foot infection,DFI)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和载万古霉素骨水泥联合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中重度DFI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中重度DFI患者71例,34例彻底清创后仅给予VSD治疗(传统组),37例彻底清创后给予载万古霉素骨水泥联合VSD治疗(联合组)。分析2组患者病原菌分布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创面愈合率、愈合时间、总住院时间和治疗3个月后抑郁评定量表(depression rating scale,PHQ-9)和焦虑筛查量表(anxiety screening scale,GAD-7)评分。结果:传统组检出病原菌29例:其中革兰阴性菌17例,占58.62%,革兰阳性菌12例,占41.38%;联合组检出病原菌32例:其中革兰阴性菌19例,占59.38%,革兰阳性菌13例,占40.62%,2组患者病原菌分布无明显差异,且均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治疗3个月后联合组愈合率为94.59%(35/37),传统组愈合率为76.47%(26/34...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改良面部裂伤缝合法及分期分层拆线的疗效。方法:对138例面部裂伤的患者用自行设计的分层缝合拆线法治疗。结果:本组138例,其中136例为甲级愈合,占98.55%。2例为乙级愈合,占1.45%。结论:该方法具有美观,实用,患者乐于接受的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刘长平 《吉林医学》2012,33(12):2604
目的:对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情况进行分析,简要探讨如何预防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现象发生。方法:选取26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患者。结果:26例患者中发生脂肪液化的有17例,占65.3%;切口发生血肿的病例有5例,占19.2%;有4例患者切口发生了感染,占15.3%;合并营养不良、贫血的患者有5例,占19.2%;并且发现有2例患者血脂都高于正常水平7.5 mmol/L,占7.6%。结论:为了防止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情况发生,相关的医师应该提高手术的操作技能,积极响应妊娠合并症以及妊娠并发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微型钢板内固定疗法治疗手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09年9月间我院收治的手部骨折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微型钢板内固定疗法为其进行治疗,观察这30例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观察的结果及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经治疗,这30例手部骨折患者的伤口均实现1期愈合,骨折愈合的情况也较为良好,骨折愈合的时间为1.5~2.5个月,无畸形愈合或骨不连病例。为这30例患者进行骨折部位的疗效评分,其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优的患者有22例(占患者总数的73.33%),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良的患者有5例(占患者总数的16.67%),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一般的患者有3例(占患者总数的10.00%),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差的患者有0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00%。结论:应用微型钢板内固定疗法治疗手部骨折的临床疗效显著,有利于骨折部位的恢复,具有操作方法简单、稳定性强、复位准确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损伤控制技术在胫腓骨骨折治疗中应用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0例胫腓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损伤控制技术在胫腓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这50例患者中,有47例患者的骨折一期愈合(占94%),有3例患者的骨折延迟愈合(占6.0%),没有患者出现骨髓炎或骨不连等并发症。经随访5个月,本组患者移植的皮瓣均成活,皮瓣血运好且质地柔软,具有较好的弹性。结论:将损伤控制技术应用于胫腓骨骨折的治疗过程中可取得显著的效果,增加治疗的安全性,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陈玉冰  孙侃 《吉林医学》2022,(8):2038-204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独立危险因素。方法:收集T2DM患者共785例,将其分为无DR组(NDR),轻、中、重非增殖期组(NPDR)及增殖期组(PDR)共5组,对其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85名T2DM患者中DR总患病率为22.29%(175/785),其中轻度NPDR占62.86%(110/175),中度NPDR占26.86%(47/175),重度NPDR占3.42%(6/175),PDR占6.86%(12/175);DR不同分期组间的年龄(Age)、病程(DUR)、收缩压(SBP)、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C肽(FCP)、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血肌酐(sCr)、胱抑素C(CysC)、肾小球滤过率(eGFR)、尿微量白蛋白(MA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DR不同分期与与Age、DUR、SBP、HbA1c、TC、sCr、CysC、MAU呈正相关(r>0,P<0.05),与FCP、eGFR呈负相关(r<0,P<0.05);多因素Logist...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固定治疗青少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为青少年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分析36例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固定手术治疗的青少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观察患者伤后至手术的时间、X线片评估骨折愈合的时间、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对术后功能的评估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6个月。36例患者有1例出现股骨头坏死,占全部患者的2.78%;2例骨折不愈合,占全部患者的5.56%。其余33例患者骨折均完全愈合。髋关节功能评分优26例,良6例,中2例,差2例,优良患者构成比88.89%。结论: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固定治疗青少年股骨颈骨折是有效的手术方案,合适的手术时机、良好的复位和牢固的内固定可减少股骨头坏死及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李腾鹏 《甘肃医药》2014,(8):607-609
目的:探讨跨踝关节外固定支架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及优越性。方法:2007年2月至2013年6月采用跨踝关节外固定支架治疗32例Pilon骨折患者,男19例,女13例,年龄18至76岁,平均45.5岁。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按Johner-Wruhs评分标准对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5~36个月随访(平均21个月),32例患者获解剖复位26例,占81.2%;良好复位4例,占12.5%;不佳复位2例,占6.3%。骨折均获愈合,愈合时间8~18个月,平均12个月,按Johner-Wruhs评分,优22例,良7例,一般2例,关节僵硬1例,优良率达90.6%。结论:应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治疗Pilon骨折,可有效提高骨折愈合率,获得良好功能,并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腹部手术切口放置真空负压引流装置对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率及愈合过程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63例腹部污染性或感染性手术患者的切口愈合情况,其中73例腹部切口放置真空负压引流装置的患者作为实验组,90例未放置真空负压引流装置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之间术后切口愈合过程中感染率、脂肪液化率、平均愈合拆线时间、平均换药次数、平均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实验组73例患者中切口甲级愈合者69例(94.52%),3例乙级愈合(4.11%),切口感染1例(1.37%)。而对照组90例患者中切口甲级愈合者71例(78.89%),乙级愈合者12例(13.33%),切口感染者7例(7.78%)。实验组患者中有2例术后切口发生脂肪液化,占2.74%,对照组有10例,占11.11%。实验组患者切口感染率、脂肪液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且实验组患者术后平均拆线时间[(7.09±1.06) vs (10.43±1.98)]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平均换药次数[(2.10±0.79) vs (2.55±0.90)]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平均住院时间[(8.50±1.51) vs (9.97±2.00)]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结论真空负压引流装置可以有效预防污染性或感染性腹部手术切口感染,促进切口Ⅰ期愈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清创缝合术的操作方法与技巧。方法:对近几年来诊治的180例口腔颌面部外伤患者施行清创缝合手术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治疗经验。结果:180例患者中,162例伤口甲级愈合.占90%;13例乙级愈合,87.2%;5例伤口感染,占2.8%。结论:清创缝合术的操作方法与技巧对促进伤口愈合、减少伤口感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三维正脊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三维正脊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134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2组,采用三维正脊疗法治疗785例(治疗组),并与手法推拿(对照组)治疗的561例进行临床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785例中痊愈682例(占86.88%),好转30例(占3.82%),有效51例(占6.50%),无效22例(占2.80%),总有效率达97.20%;对照组561例中痊愈410(占73.08%),好转72例(占12.83%),有效42例(占7.49%),无效37例(占6.60%),总有效率达93.40%。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χ2=11.23,P<0.05)。结论:采用三维正脊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中医治疗此病迈向现代化的一项创新,它弥补了传统手法推拿费力的不足,避免了人工牵引角度和力度的不稳定性,且疗效显著,安全有保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采用综合性治疗方法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及随访观察复发情况。方法选取2009年5月到2011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口腔溃疡8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口腔类型分析显示:单发性溃疡为62例,占71.26%,多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为25例,占28.74%,所有患者均签订知情同意书,愿意参加本研究。综合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局部治疗、全身治疗和支持治疗。记录患者的治疗情况并进行3个月随访,记录患者溃疡的复发情况。结果对本研究87例口腔溃疡治疗效果分析显示在使用药物治疗2d内口腔疼痛均明显减轻,所有患者均在治疗5d治愈,平均治愈时间为2.31±0.68d,其中2d内愈合的患者为68例,占78.16%,3d愈合的患者为10例,占11.49%,4d内治愈的患者为6例,占6.90%,5d内治愈的患者为3例,占4.45%。随访3个月均未出现复发。结论采用综合性治疗方法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较好且随访观察无复发情况发生,应加强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