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4 毫秒
1.
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silar insufficiency,VBI)指椎基底动脉系统因各种原因引起的形态与机能的异常,产生相应的灌流区供血的不足,引起可逆性神经功能障碍,出现眩晕、复视、共济失调、交叉偏瘫等症候群[1],本文介绍使用依达拉奉(edaravone,MCI-186江苏先声药业生产)注射液及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的患者,观察临床疗效及头颅TCD的变化,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眩晕是老年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常见症状,这常常由于椎-基底动脉的分支内听动脉供应前庭迷路和耳窝的血流供血不足,而前庭迷路对缺血特别敏感,所以容易出现眩晕。抗血小板、抗凝和改善脑部血液循环治疗是内科治疗的有效方法。我们在抗血小板、控制危险因素等治疗基础上联用疏血通治疗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石松山 《山东医药》2010,50(13):9-9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中老年人常见病,眩晕为其首发症状。2006年1月~2009年1月,我们应用金纳多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VBIV)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眩晕宁片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眩晕宁片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132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眩晕宁片治疗组和氟桂利嗪对照组,各66例,分别观察其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Vm)和脉动指数(PI).结果 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较本组治疗前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Vm、PI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眩晕宁片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有显著疗效,且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倍他司汀联合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倍他司汀片联合步长脑心通胶囊,对照组用桂利嗪片联合复方丹参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倍他司汀片联合步长脑心通胶囊组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型眩晕疗效高于桂利嗪片联合复方丹参针组,是治疗老年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型眩晕的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6.
姚玉龙  吴平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7):4282-4283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神经内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发病机制是椎基底动脉血管血液循环不畅,导致大脑组织供血不足[1],从而出现眩晕、呕吐、乏力等临床表现,当严重供血不足时,还会有视力模糊、头痛、嗜睡、意识障碍症状,临床应当给予足够重视.目前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在临床深受青睐,现将我院神经内科采用天麻素联合长春西汀治疗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研究经过整理总结.  相似文献   

7.
段峰  杨原  冯素枝  何鑫 《山东医药》2010,50(12):92-93
目的观察盐酸曲美他嗪辅助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效果。方法97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发眩晕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盐酸倍他司汀治疗,治疗组给予盐酸倍他司汀联合盐酸曲美他嗪口服治疗,观察所有患者治疗14d后临床疗效及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阻力指数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液流速、阻力指数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盐酸曲美他嗪辅助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疗效显著,且不依赖于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相似文献   

8.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由于各种病因引起的椎-基底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脑干、小脑或枕叶皮层的缺血,在老年人中十分常见。多因头位改变诱发,以急性眩晕发作为主要表现,属中医“眩晕”范畴。笔者2006年以来自拟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急性眩晕发作,取得较满  相似文献   

9.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老年人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是由于各种病因引起的椎基底动脉狭窄性闭塞导致脑干、小脑或视叶皮层的短暂脑缺血,常表现眩晕和各种脑干功能障碍,多以突发剧烈眩晕为首发症状.  相似文献   

10.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伴发病之一,以发作性头痛、眩晕为主要表现,常常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本文拟总结应用步长脑心通治疗糖尿病合并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60例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非旋转性眩晕,临床较为常见,属中医"眩晕"范畴.根据中医理论,我科从1999年6月-2003年2月应用自拟方定眩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非旋转性眩晕100例,并与口服晕痛定胶囊进行双盲对比,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陆卫华  唐忠志 《山东医药》2008,48(37):102-102
近年来,我们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80例眩晕症患者均为我院急诊或住院患者,眩晕发作期除有临床症状外,TCD显示椎-基底动脉血流异常,颅脑CT未见椎-基底动脉供血区梗死或出血灶.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银丹心脑通胶囊联合盐酸倍他司汀口服液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眩晕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银丹心脑通胶囊联合盐酸倍他司汀口服液;对照组口服盐酸倍他司汀口服液。两组均治疗14d后观察临床疗效及颈动脉血流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颈动脉血流速均较治疗前改善。结论口服银丹心脑通胶囊联合盐酸倍他司汀口服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优于单用盐酸倍他司汀口服液,联合治疗方案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型眩晕的较为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黄子钦  黄永昌  何俊明 《内科》2010,5(1):28-30
目的观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4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用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对照组60例用香丹注射液治疗。治疗前后观察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参数及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3%。治疗组总有效率、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及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变化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5.
杏丁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中老年好发的脑血管疾病,症状多样,但绝大多数以眩晕为主.其发病原因主要为动脉粥样硬化,以及椎-基底动脉受机械性压迫.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一旦发展成椎-基底动脉血栓,造成神经细胞结构不可逆损害,其病死率达20%~30%[1].因而有效的治疗,对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用杏丁注射液静脉输注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病人65例,观察其疗效并与对照组比较,取得较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高氧液加丹参与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的疗效。方法55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患者,随机分3组,分别用高氧液加丹参、倍他司汀和丹参治疗3天。观察各组眩晕减轻程度。结果高氧液加丹参组1天完全缓解率及总完全缓解率为75%(15/20)和95%(19/20),高于倍他司汀组的25%(5/20)和70%(14/20),P〈0.01和P〈0.05。结论高氧液加丹参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在改善症状出现的时间和改善症状的程度优于倍他司汀。  相似文献   

17.
丁立功  于梅  陈玉珍 《山东医药》2007,47(21):62-62
2004年2月~2007年2月,我们采用风引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8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舒血宁注射液联合电脑中频药透治疗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集的147例经TCD证实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76例,对照组71例,均给予舒血宁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组加用电脑中频药透治疗仪治疗30min;两组疗程均为14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9.4%,对照组总有效率80.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血宁注射液联合电脑中频药透治疗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由中华医学会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编辑部主办,金陵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支持和承办的第10届脑血管病论坛于2005年4月17日在苏州成功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是椎基底动脉缺血与眩晕。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李焰生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樊东升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分院王少石教授和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刘春风教授分别做了题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这一概念还有用吗?”、“颈性眩晕———神经科医生的旧识新知”、“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诊断思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辅助诊断”的讲座。与会专家…  相似文献   

20.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神经科门诊常见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主要表现头晕、视物旋转或自身旋转、视物模糊、恶心呕吐、走路不稳等症状.我们于2005年4月至2006年12月对在门诊就诊的6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老年患者采用眩晕宁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