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磷酸二酯酶4D基因与缺血性卒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冰岛deCODE遗传学研究组报道,编码磷酸二酯酶(PDE)4D的基冈可使缺血性卒中的危险性增高,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性和心源性卒中的关系最为密切。这一发现对于缺血性卒中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努力开发PDE4D抑制剂有可能成为卒中预防的一个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冰岛deCODE遗传学研究组报道,编码磷酸二酯酶(PDE)4D的基因可使缺血性卒中的危险性增高,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性和心源性卒中的关系最为密切。这一发现对于缺血性卒中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努力开发PDE4D抑制剂有可能成为卒中预防的一个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李楠  何志义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2):2508-2512
目的探讨磷酸二酯酶(PDE)4D基因多态性与辽宁省汉族人群缺血性脑卒中(IS)潜在的遗传发病机制分子流行病学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检测PDE4D基因多态性位点SNP83、SNP 87、SNP219和SNP220在病例组、对照组中的频率分布。结果病例组SNP83位点CC基因型和C等位基因型频率分布均高于对照组(CC:P=0.001;OR=1.788;95%CI:1.280~2.497;C:P=0.003;OR=1.368;95%CI:1.115~1.678)。SNP219位点AA基因型和A等位基因型频率高于对照组(AA:P=0.029;OR=1.444;95%CI:1.037~2.010;A:P=0.048;OR=1.228;95%CI:1.001~1.505)。经条件Logistic回归校正后,SNP83CC基因型分布频率仍然高于对照组(P=0.036;OR=1.603;95%CI:1.032~2.489),SNP219AA基因型分布频率也仍然高于对照组(P=0.046;OR=1.567;95%CI:1.008~2.436)。由SNP219、SNP220位点构建的单体型中,AA单体型频率病例组高于对照组(P=0.013;OR=1.296;95%CI:1.056~1.591)。GA单体型频率病例组低于对照组(P=0.005;OR=0.650;95%CI:0.482~0.878)。结论 PDE4D基因SNP83、SNP219位点可能与辽宁省汉族人群大血管性IS具有相关性,而在由SNP219、SNP220位点构建的单体型中,AA可能是危险性单体型,GA可能是保护性单体型。  相似文献   

4.
磷酸二酯酶4D基因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Gretarsdottir等卒中基因解码科学小组人员在冰岛人群中发现了与家族性缺血性脑血管病(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ICVD)相关的基因:磷酸二酯酶4D(phosphodiesterase 4D,PDE4D)基因与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有关。该基因和以往认识的与高血压、糖尿病、血脂代谢异常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相关基因不同,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磷酸二酯酶4D(PDE4D)基因SNP83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颈动脉斑块易损性的关系.方法 收集浙江省台州医院神经内科的脑梗死患者347例,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分为易损斑块组(106例)和稳定斑块组(241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分析PDE4D基因SNP83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 易损斑块组CC+ CT基因型频率为46.2%,稳定斑块组为3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OR=1.730,95%CI:1.085~2.759);易损斑块组C等位基因频率为25.0%,稳定斑块组则为18.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49,OR=1.472,95%CI:1.000~2.167).结论 PDE4D基因SNP83单核苷酸多态性可能与浙江地区汉族人群颈动脉斑块的易损性相关,C等位基因可能是颈动脉斑块易损的遗传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球老龄化加剧,老年痴呆最常见的类型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关于AD的发病机制有多种学说,但β淀粉样蛋白(Aβ)在AD患者的老年斑中选择性沉积是各种原因诱发AD的共同途径,是AD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因素[1].炎症反应机制是近几年研究的热点,神经元凋亡被认为与Aβ引起的神经元炎症有关.有研究表明AD早期中枢发生了炎症反应,认为由于外周病原体或致炎因子进入中枢,或因神经元自身毒性(如Aβ沉积),激活了小胶质细胞,吞噬病原体或Aβ,同时释放炎症因子,引起炎症因子水平上升[2].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广东汉族人群磷酸二酯酶4D基因(phosphodiesterase 4D,PDE4D)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选择广东地区71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病例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的广东居民774例作为对照组。根据TOAST分型将病例组又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327例、小动脉闭塞型221例、心源性栓塞型54例、其他明确病因型52例和不明原因型58例。使用SNaPshot方法对PDE4D基因SNP83多态性进行检测,并分析SNP83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及其5个亚型之间的关系。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SNP83的CC、CT和TT基因型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9%vs2.3%,29.1%vs 26.2%,68.0%vs 71.4%,P>0.05)。在显性、隐性及加性3种遗传模型下,PDE4D基因SNP83多态性与病例组及5个亚型均无相关性。结论 PDE4D基因SNP83多态性与广东汉族人群缺血性脑卒中不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中肝素结合表皮生长因子(HB-EGF)、磷酸二酯酶4D(PDE4D)的水平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5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ACS组)及100例正常对照者(对照组)的HB-EGF蛋白及PDE4D蛋白的血清水平,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它们与ACS的关系。结果校正高血压、吸烟、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体质指数(BMI)等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因素后,发现HB-EGF蛋白水平与是否罹患ACS有关[OR=4.114,95%CI为(1.782,9.498),P=0.001];PDE4D蛋白水平也与是否罹患ACS有关[OR=5.049,95%CI为(1.764,14.448),P=0.003]。结论血清中HB-EGF、PDE4D水平与是否罹患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有关,HB-EGF、PDE4D水平高者患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风险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广西壮族人群磷酸二酯酶4D(PDE4D)基因rs966221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IS)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运用SNaPshot技术对101例广西壮族IS患者(IS组)及同期104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PDE4D基因rs966221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检测,比较2组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IS组与对照组PDE4D基因rs966221位点GG、GA、AA基因型(0.99%vs 3.85%,29.70%vs 21.15%,69.31%vs 75.00%)及G、A等位基因频率(15.84%vs 14.42%,84.16%vs 85.5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显性(AAvs GG+GA)、隐性(GGvs AA+GA)和加性(GGvs AA)3种遗传模型下,PDE4D基因rs966221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IS患病风险均无关联(P0.05)。结论广西壮族人群PDE4D基因rs966221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IS发病不相关。  相似文献   

10.
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在肺疾病治疗中的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磷酸二酯酶 (PDE)是催化水解细胞内第二信使分子环核苷酸 [环磷酸腺苷 (cAMP)及环磷酸鸟苷 (cGMP) ]的超级酶家族。根据特殊激动剂和抑制剂的特异性、敏感性、酶动力学特性及一级氨基酸序列的不同进行分类 ,目前已认定了PDE的 11个家族成员 ,而且还会不断扩大[1];每一成员均存在编码 2个或 2个以上亚型的基因 ,各亚型基因又有 2个或更多的变异体 ,构成复杂的PDE蓝图。cAMP特异性同工酶即磷酸二酯酶 4(PDE4)几乎在所有免疫和炎性细胞中广泛表达 ,选择性抑制PDE4 能调节免疫和炎性细胞活性 ,呈现抗炎作用 ,在炎性疾病治疗中渐受重视…  相似文献   

11.
ACE基因I/D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解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I/D多态性与中国人群缺血性脑卒中之间的关系,利用PCR和分子杂交技术对北京地区29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280例非卒中者的ACE基因I/D多态性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I/D多态性在两组人群中的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但该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人群中分布无差异,与英国人群相比则有显著差异。提示ACE基因I/D多态性不是中国人群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遗传学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探索浙江南部地区人群5-脂氧合酶激活蛋白(ALOX5AP)基因中SG13S89、SG13S114和磷酸二酯酶4D(PDE4D)基因中单核苷酸多态性83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选择脑梗死患者394例为脑梗死组,另选无脑梗死382例为对照组。采用PCR和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分析ALOX5AP基因中的SG13S89(rs4769874)、SG13S114(rs10507391)和PDE4D基因中单核苷酸多态性83(rs966221)的多态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脑梗死组SG13S89基因AG型、A等位基因频率明显升高(4.1%vs 1.3%,P<0.05;2.0%vs0.7%,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调整高血压、糖尿病和年龄后,SG13S89的AG基因型相对于GG基因型有较高的脑卒中风险(OR=4.24,95%CI:1.17~15.32,P=0.027)。SG13S89等位基因分布与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和小动脉闭塞型脑梗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G13S89的AG基因型与女性人群发生脑卒中相关(P=0.022),但A等位基因在女性脑卒中人群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s4769874AG基因型和A等位基因频率可增高缺血性脑卒中风险,可能是该基因与血管炎性反应和通透性增加导致脑梗死的机制相关。但未发现PDE4D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83突变与脑卒中相关。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脑血管疾病占我国死因的第一位,卒中是大多数发达国家的第三位死因,也是最常见的致死、长期致残和住院的原因之一。糖尿病是导致卒中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因而重视并对其进行积极的干预治疗对预防卒中是非常重要的。大量的循证医学研究结果证实对2型糖尿病病人,予以降压、降脂和抗血小板治疗以及对行为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可明显降低卒中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磷酸二酯酶4D (PDE4D)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COPD相关性.方法 选取8个SNP位点SNP1=rs11740402,SNP2=rs17528473,SNP3=rs17780213,SNP4=rs1529843,SNP5=rs11743928,SNP6=rs26956,SNP7=rs35387,SNP8=rs35386,以北京某社区40~80岁人群为研究对象,共入选136例受试者,COPD组71例和对照组65例,均为汉族.设计目标SNP位点上下游引物,PCR扩增目标片段,Sanger测序法检测目标片段碱基,x2检验比较2组在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频率上的差异,非条件Logistic回归评价SNP位点与COPD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8个SNP位点其基因型分布在COPD组和对照组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在对照组受试者连锁不平衡(Linkage Disequilibrium,LD)分析时发现SNP1、SNP2处于连锁不平衡,形成LDBlock1,SNP6、SNP7和SNP8处于连锁不平衡,形成LD Block2,SNP5基因型均为A/A型,不能与其他SNP位点形成LD Block.单倍体型分析发现在COPD组和对照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等位基因的关联分析中发现2组病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基因型的关联分析中发现位点SNP8基因型频率在COPD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一步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中发现SNP8在Ressessive遗传模型时与COPD存在相关性,G/G基因型在COPD组和对照组分别为20.3%和6.3%(P<0.05,OR =4.07,95% CI为1.26~13.18),提示SNP8的G/G基因型与COPD易感性增加有关.结论 研究结果提示PDE4D基因SNP可能与COPD的发生发展相关,SNP8的G/G基因型可能是COPD易感性的一个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5.
磷酸二酯酶4D(phosphodiesterase4D,PDE4D)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卒中的联系最初在冰岛老年人中报道并已经得到几项在其他老年人群中进行的研究的支持。美国亚特兰大Morehouse医学院的Song等在2个不同人种女性中研究了PDE4D多态性与早发性缺血性卒中之间的联系。他们对48例黑人和4  相似文献   

16.
卵圆孔未闭在人群中的发生率较高,近年来由于其引起的反常栓塞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当临床怀疑栓子来源时,经食道心脏超声为首选的检查方法。大量的研究结果证实伴卵圆孔未闭者发生隐性脑卒中的机率及复发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卵圆孔未闭与隐性脑卒中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宜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肺血管重构与磷酸二酯酶关系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y hypertension, PAH)是一大类以肺动脉压和肺循环阻力升高为特征的严重疾病。根据发病诱因可分为特发性PAH、家族性PAH、缺氧性PAH及结缔组织病引起的PAH;感染因素如艾滋病等引起的PAH;以及因先天性心脏病左向右分流引起的PAH;急、慢性肺动脉栓塞引起的PAH等。各类PAH的发病机制大部分未明,但其共同特征是肺动脉压及肺血管阻力升高、右心室后负荷增加,从而导致右心衰竭甚至死亡。不同发病原因的PAH进展过程中,都会出现肺血管收缩和肺血管重构相同的病理学特征。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选择性磷酸二酯酶-4(PDE-4)抑制剂通过增加细胞内的环腺嘌呤核糖核酸(cAM P)的浓度来发挥其在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中的抗炎作用。现在认为PDE-4抑制剂的治疗作用取决于它们对磷酸二酯酶受体亚型的选择性,PDE-4抑制剂与PDE-4B亚型结合发挥的主要作用是抗炎作用。C ilom ilast和R oflum ilast是近期正在进行Ⅲ期临床试验的两个主要的PDE-4抑制剂的口服剂型。R oflum ilast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较强的治疗效果。现有的药物临床试验结论不一,但均能明显减少COPD急性发作频率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肺功能的指标上也有轻微的改善,PDE-4抑制剂能减少过敏原和运动所诱发的哮喘急性发作。R oflum ilast比cilom ilast有较高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其不良反应轻微。对于PDE-4抑制剂在COPD和哮喘的临床试验结果应持谨慎的乐观,现有的临床试验资料还有待完善。随后的研究重点应突出解决PDE-4抑制剂作为口服的非甾体类的抗炎药物对COPD和哮喘的治疗作用及其在COPD和哮喘防治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抵抗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择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13例,均服用阿司匹林100 mg/d,连续7 d以上,利用血栓弹力图检查阿司匹林抵抗情况,将其中阿司匹林抵抗患者35例作为抵抗组,阿司匹林敏感患者178例作为敏感组,追踪随访1年,根据随访结果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30例及非复发组183例,分析阿司匹林抵抗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相关性。结果抵抗组患者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复发率高于敏感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阿司匹林抵抗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OR=4.756,P<0.05)。结论阿司匹林抵抗会增加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复发的可能。  相似文献   

20.
阮玉姝  杨炯 《山东医药》2005,45(2):48-50
大量实验证明,选择性磷酸二酯酶-4(PDE4)抑制剂具有抗炎、免疫调节、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等作用。肺内树突状细胞(DC)是最强的抗原递呈细胞,是机体免疫反应的始动者,在免疫应答中具有独特地位,在哮喘病的发生与发展中有重要作用。选择性PDE4抑制剂对树突状细胞的作用目前研究较少。我们观察了选择性PDE4抑制剂(咯利普兰)对哮喘小鼠气道树突状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