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福州市社会养老机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SWB)现状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制基本情况调查表、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福州市区22家在省民政厅登记在册的社会养老机构中的272名老人进行调查,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社会养老机构老年人的MUNSH 总分25.65±11.81,高SWB水平者66人(24.3%),低SWB水平者45人(16.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养老机构老年人SWB的主要影响因素排序依次为:无保健知识获取途径、无伴发病、公寓满意度、家庭中地位、社会中地位、文化程度、主观支持.结论 福州市区社会养老机构老年人SWB不容乐观,应根据不同影响因素,采取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城市低龄和中高龄老年人养老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从老年人的年龄入手,运用二元逻辑回归将老年人分为低龄组和中高龄组,研究两组的人口学特征、社会支持等方面对于居家或机构养老意愿的影响。结果城市低龄老年人更愿意选择居家养老,而中高龄老人则愿意选择机构养老。低龄组结果显示独居、月收入2 000~2 999元老年人更愿意选择机构养老。婚姻状况、居住安排、有无房产、心理健康状况(社会隔离感)、社会支持(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均会影响城市中高龄老年人的养老意愿。结论不同年龄层次老人养老意愿不同,其影响因素也不同。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老年人社会支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老年人社会支持测定量表、自编个人资料问卷对798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养老模式老年人社会支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独居老人的社会支持状况最差,其次是机构养老;女性为他人提供支持显著高于男性(P<0.01);城镇老人感受到的情感性支持和总支持显著高于农村(P<0.01);有配偶老人的各项社会支持显著高于无配偶老人(P<0.05);老年人受教育程度越高,情感性支持水平越高(P<0.05);老年人自评健康状况越好,社会支持水平越高(P<0.01)。结论养老模式、有无配偶、居住地、性别、年龄是老年人社会支持的影响因素,对社会支持有显著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福州市区养老机构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SWB)及其社会支持状况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自编的背景信息表、纽芬兰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福州市区22家在省民政厅登记在册的社会养老机构中的272名老人进行调查。结果MUNSH总分为(25.65±11.81)分,正性因子平均分为(11.96±5.74)分,负性因子平均分为(10.31±6.84)分,显示老人SWB水平不容乐观。老年人社会支持总分(26.75±6.50)分,客观支持平均分为(5.56±2.90)分,主观支持平均分为(15.12±3.68)分,支持利用度平均分为(6.07±2.23)分,说明老年人的社会支持以主观支持为主。结论幸福度量表各维度与社会支持量表中的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显著相关,且与主观支持的相关性最强。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上海市某养老机构老年人的孤独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政府有关部门完善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孤独量表、社会支持量表等测量工具对养老机构内160名老年人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经单因素分析,在养老院与他人居住者、无子女老人、经济收入低、参加体育活动的频率低者,其孤独评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性别、有无配偶、文化程度与孤独评分在统计学上无差异(P>0.05)。经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养老机构内老年人孤独评分的主要因素有年龄、居住状况、有无子女、体育活动频率、自我健康状况。相关性分析发现,养老院老人孤独评分与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社会支持利用度、社会支持总分呈负相关(P<0.01)。结论 影响养老机构内老年人孤独孤独水平的因素众多,社会及家庭应予以关注,共同为老年人营造幸福安康的生活环境,以提高其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养老机构老年人社会支持状况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及半结构访谈方法对养老机构老年人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老年人的社会支持总分(29.93±5.275)分,与国内常模相比较低(P<0.001);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及访谈资料分析,年龄、婚姻状况、看望次数和有无子女是影响社会支持的主要因素。结论全社会应积极关注养老机构中的老年人,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社会支持,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福州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的握力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108名居住于福州市3所公立和3所私立养老机构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以自制养老机构老年人居住和运动情况问卷进行调查,采用握力器进行上肢握力测量,并分析影响握力的相关因素。结果福州市养老机构老年人握力水平为(16. 46±7. 56) kg。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入住养老机构时间、单次运动持续时间、运动目的和对自身肌肉力量的认知程度是影响老年人握力的主要因素。结论福州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的握力水平不佳,且受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调查成都市某养老机构老人的抑郁现状和影响因素,为养老机构和政府相关部门完善养老政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和老年抑郁量表(GDS),对238例老人的抑郁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有83例(34. 9%)老人存在抑郁症状,其中轻度抑郁64例(26. 89%),中重度抑郁19例(7. 98%);二元Logistic回归显示:固定经济来源、体育锻炼、亲人的关爱、个人心态是影响老年人抑郁发生的主要因素。结论养老机构老年人的抑郁现状较严重,并受到生理、心理、社会等多重因素影响。应及时对老年人心理卫生进行个体化干预,提高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养老机构老年人抑郁发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及自拟问卷对7家养老机构内318名老年人进行调查,以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养老费用支付、医疗付费方式、患慢病数、ADL、家庭支持等为自变量,通过Logistic多因素分析,了解影响养老机构内老年人抑郁的相关因素。结果养老机构老年人抑郁发生率为48.1%,与其ADL、入住养老机构意愿、家庭支持、养老机构费用支付及医疗付费方式有关。结论养老机构内老年人抑郁发生率较高,应重视其精神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睡眠状况是关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重要指标,本研究通过对潍坊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的睡眠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提高入住养老机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方法 利用阿森斯失眠量表(AIS)、广泛性焦虑量表(简版)(GAD-2)对453名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开展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的方法对影响养老机构老年人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04人(23.0%)得分为4~6分,疑似睡眠障碍;106人(23.4%)得分为7分及以上,为睡眠障碍。睡眠障碍诊出率为23.4%;GAD-2量表得分为3分及以上者有36人(7.9%),焦虑症状诊出率为7.9%。将单因素分析结果为阳性的变量纳入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分析,得出焦虑、疼痛评分、有无吞咽困难、养老机构星级、是否患有慢性病及慢性病对日常生活影响等因素与养老机构老年人睡眠障碍显著相关。结论 缓解老年人的疼痛、积极应对慢性病、加大社会支持力度提升老年人的心理应对能力、规范养老机构管理等对提高老年人睡眠有帮助。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机构老年人营养状况,从身心健康、社会支持等方面探讨营养状况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济南市机构老年人371名,使用简易营养评估量表调查其营养状况,并测量身心健康和社会支持等方面可能的相关因素。结果养老机构中发生营养不良75例(20.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上消化道疾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抑郁是机构老年人营养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济南市机构老年人营养状况较差,身心健康对机构老年人营养状况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养老机构老年人健康素养与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对新疆乌鲁木齐市、昌吉市、石河子市、克拉玛依市44所养老机构老年人发放健康素养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及一般状况量表。结果老年人健康素养得分为(71.74±28.35)分,社会支持得分为(31.33±7.34)分,均处于较低水平。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健康素养与社会支持之间有很大关系,提高健康素养水平可改善社会支持。健康素养与社会支持之间的典型相关系数达到0.372,主要表现在健康信念、健康行为与主观支持、客观支持相关性较大,呈正相关。结论应重视健康素养对社会支持的积极影响,将健康信念、健康行为干预作为养老机构老年人健康素养干预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躯体状况及社会支持对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唐山市路南、路北区抽取2个社区,对社区内724名60岁以上老年人的躯体状况、社会支持及居家养老服务需求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分析躯体状况及社会支持对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影响。结果老年人的躯体状况和社会支持对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影响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慢性病数量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是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OR值及95%CI分别为2.125(1.131~3.439)和2.539(1.195~5.392)。结论患慢性病数量越多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差的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越多。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失能老年人对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院)养老两种养老模式的选择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失能老年人养老服务体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石河子市529名失能老年人进行入户问卷调查.结果 20.2%失能老人选择机构养老,79.8%失能老人选择家庭养老;经Logistic回归分析,居住方式、失能时间、不良心理状况、近一年有无住院是影响失能老人养老模式选择的主要因素.结论 我国应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失能老人的养老服务模式,即在加强家庭养老功能的同时,积极推广以社区为主的居家养老体系,并以正式照顾为补充,走家庭养老和社会化养老相结合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城乡社区老年人基本社会人口学特征及社会支持的现状。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519名城市老人和520名农村老人进行调查,分析城乡老人社会支持是否存在差异及其原因。结果总体来讲,城乡老人的社会支持都集中在经济和身体健康的照顾,对心理关心较少。农村老人的社会支持大多来自亲人和邻居,来源较单一;而城市老人除了亲人、朋友的支持外,还有社会团体及养老机构的支持,加之经济水平和医疗水平的较高,使得城市老人更容易获得社会支持。结论增加对老年人社会支持的来源和力度,完善对养老机构的建设,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卫生服务均等化。  相似文献   

16.
失能老年人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失能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主要相关因素,探讨其心理健康的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吴振云研究员编制的老年心理健康问卷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640名石河子市失能老年人的心理状况与社会支持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 失能老人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低于一般老年人群(P<0.01);失能老人获得的社会支持低于正常人(P<0.01).社会支持与失能老人生活质量呈正相关(P<0.01).结论 社会支持是影响失能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社区相关人员应重视社会支持系统对提高失能老人心理健康的作用,拓宽其现有的社会支持渠道,提高其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不同养老模式老年人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调查整群随机抽取的杭州市344名60岁以上老人的生理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家庭养老老人的健康状况总分〔(90. 17±11. 71)分〕显著低于社会养老老人的健康状况总分〔(95. 98±10. 15)分,P<0. 05〕。影响杭州农村家庭养老老人生理健康的因素是婚姻状况、家庭月收入、医疗费用承担方式、近1年看病次数、与子女关系、养老模式、体育锻炼;影响心理健健因素是居住地、婚姻状况、家庭月收入、近1年看病次数、与子女关系、养老模式。结论杭州市农村家庭养老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优于社会养老老年人,而社会养老老年人在生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较家庭养老老年人表现出更好的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不同养老模式下南京市区机关离退休老年人生活质量(QOL)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对居家和机构养老的机关离退休老人QOL进行调查分析,并采用线性回归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居家养老模式的老年人QOL总分、生理及社会关系领域得分显著高于机构养老(P0.05);不同养老模式老年人QOL总分与自评分影响因素不同,居家养老模式的老年人QOL总分及自评分影响因素有睡眠质量、文化程度、健康状况及慢性病种数;机构养老模式的老人QOL总分影响因素有睡眠质量、运动锻炼及慢性病种数,影响自评分的因素则是年龄、运动锻炼及慢性病种数。结论 不同养老模式机关离退休老人的生活质量有差异,且影响因素不完全相同,应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以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沧州市养老机构老年人抑郁情绪的发生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社会支持量表(SSRS)及一般情况调查表对整群随机抽样的12所养老机构内730名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老年人抑郁情绪的发生率为31.6%,其中体育锻炼、社会支持水平、睡眠质量、日常生活能力及业余爱好为老年人抑郁发生率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生活在老年机构的老年人抑郁情绪发生率高,影响因素复杂,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应该得到社会和相关部门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畲族老年人生命质量及社会支持状况,分析影响因素并提出应对策略。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生存质量简明量表(SF-8)对景宁畲族自治县319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并与中国常模比较。结果畲族老年人在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方面与中国常模有显著性差异(P<0.05),影响畲族老年人社会支持的主要因素为文化程度和婚姻状况。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学历、经济状况、生活满意度对畲族老年人躯体健康状况和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影响。结论畲族老年人社会支持状况和生存质量不高,应加强基层养老服务特别是畲族农村养老服务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