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秋兰  庞玲玲  农丽月 《内科》2010,5(3):250-252
目的评价社区家庭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心理的影响。方法将我社区内脑卒中患者6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干预组做好出院指导后并执行一套为期3个月的社区家庭康复护理综合干预,对照组仅在患者出院时进行出院指导。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后3个月对两组患者采用Barthel指数评分量表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价。结果社区家庭康复护理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Barthel指数评分及HAMD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的社区家庭康复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减轻抑郁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脑卒中偏瘫患者在社区进一步康复的模式和途径,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 收集本院脑卒中患者101例,随机分为康复组(51例)及对照组(50例).康复组采取由综合性医院康复科直接参与和指导的社区康复治疗,对照组仅接受常规社区康复治疗.于入组时、入组后6个月末采用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及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量表(IADL)进行评定.结果 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模式的社区康复治疗后,康复组患者康复前后ADL及IADL量表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能力明显增强,对照组仅在部分日常生活能力项目上有所提高,而自理能力在干预前后各项活动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由综合医院康复中心直接指导模式下进行社区康复的新模式,更利于脑卒中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社区康复治疗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疗效。方法将5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社区康复组及对照组,社区康复组由综合性医院康复科直接参与指导,对照组仅接受常规社区康复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3、6个月后采用Fugl-M eyer量表、Barthel指数对两组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治疗6个月时Fugl-M eyer量表、Barthel指数评分较3个月时有统计学差异(P〈0.05),社区康复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6个月时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由综合性医院康复科指导模式下进行的社区康复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都优于单纯社区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康复早期介入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方法 12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并早期康复介入,包括心理介入及系统的健康教育等;对照组只给予常规的基础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分析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患者认知功能使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测评,患者的生活能力以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来评估.对所有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认知功能及生活能力,均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能力和认知功能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康复早期介入,可更好地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黄文迪  汪莉  赖桂凤  李新萍 《内科》2011,6(2):112-113
目的探讨协作网康复干预模式对城市社区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40例,实验组用协作网模式进行康复治疗,对照组为传统家庭疗养。在入组前、治疗1个月、3个月时用简易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定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结果两组间比较FIM评分,干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干预后1个月及3个月时实验组FIM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协作网康复干预模式能明显改善城市社区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神经运动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三社联动"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社区康复的疗效。方法 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基本药物治疗和家庭康复干预。干预组采用基本药物治疗和"三社联动"模式干预。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采用社会回归等级、生活质量量表(SS-QOL)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社会回归等级、SS-QOL评分及S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 05),且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 05)。结论 "三社联动"模式能够改善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抑郁状态,增强自信心及对回归社会的积极性,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社区-家庭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PSD)病人情绪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社区PSD病人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社会-家庭心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康复效果、抑郁、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76.67%)(χ~2=5.19,P=0.02)。干预后,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NDS)评分低于干预前(P 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1);干预后,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高于干预前(P 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结论社区-家庭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抑郁状态,同时促进神经功能及肢体运动功能康复,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综合性医院指导的社区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50例)及对照组(50例),康复组采用由综合性医院康复科指导的综合康复训练方法,对照组仅接受常规社区康复治疗,于社区治疗前、治疗6个月分别利用Fugl-Meyer评定法(FMA)、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定法(FIM-B)和Barthel指数(MBI)进行肢体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肢体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有明显改善(P〈0.05);康复组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6个月后两组间Fugl-Meyer评分、FIM-B评分、MB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由综合性医院康复科指导模式下进行的社区综合康复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更有利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家庭康复干预现状和干预需求。方法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自制的家庭康复干预现状及干预需求调查问卷对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获得家庭康复干预的占84.3%,入户干预的仅11.8%;家庭康复干预内容大多停留在饮食、用药、运动训练指导上,日常生活能力、记忆、理解识别能力训练等开展率分别为47.1%、44.1%、24.5%,且干预效果不容乐观。干预需求排在前5位的依次是预防疾病复发指导、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指导、运动训练指导、家庭康复环境布置指导、医生心理指导。结论社区脑卒中患者家庭康复干预存在问题,专业人员家庭康复干预能力有待提高;建立并完善科学、可行的医院-社区-家庭网络化康复干预模式,有利于提高脑卒中家庭康复水平,是现阶段我国社区脑卒中家庭康复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地理位置带来的自然环境因素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社区康复治疗效果的差异性。方法以淮河为界,收集南京、无锡、苏州、绍兴等南方地区和徐州、滨州、天津等北方地区的111例患者,分为南方组(n=70)和北方组(n=41),进行规范的8 w社区康复治疗。分别于入组时、社区康复治疗8 w末,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脑卒中专用生存质量量表(SS-QOL),对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运动功能、生存质量进行评定。结果南、北方患者经过8 w的临床路径社区康复治疗,MBI、FMA、SS-QOL评分较康复前明显改善(均P0.05);但两组间比较,各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均0.05);两组8 w末与入组时的MBI、FMA评分增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SS-QOL评分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南北方在缺血性脑卒中社区康复治疗的日常生活活动、运动功能的疗效上不受地域因素影响;但南方在生活质量的提高方面优于北方。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疗法对社区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7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综合康复组、西医康复组和西药组,每组92例。综合康复组采用一站式社区康复;西医康复组采用机能康复疗法;西药组仅以西药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干预中(1个月)和干预后(3个月)对3组患者进行运动功能评定(采用SFMA评分法)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采用Barthel指数评分法)。结果治疗1月后,3组的SFMA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综合康复组与西医康复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t=0.56,P>0.05),综合康复组与西药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t=1.73,P<0.01),治疗3个月后综合康复组与西医康复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月后,3组的Barthel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综合康复组与西医康复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t=2.02,P<0.05),治疗3个月后综合康复组与西医康复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t=2.73,P<0.01)。结论综合康复疗法、西医康复疗法及西药疗法对社区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均有一定效果,但综合康复疗法的效果明显优于其他康复疗法,尤其表现在长期疗效方面。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家庭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4年8月收治脑卒中偏瘫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状况好转之后出院的进行观察研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医护人员对实验组进行家庭康复护理,并且每月定期上门对患者进行辅导,并做好统计工作;医护人员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家庭护养,不对患者实施干预指导。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出院的时候身体状况没有明显差别,6个月后,在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和脑病科生活能力量表(Barthel)评分上实验组的得分都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实施家庭康复护理,可以有效的改善脑卒中偏瘫病人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对患者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研究价值高。此种护理方式应该得到医护人员的普遍应用以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对老年脑梗死伴语言障碍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24例老年脑梗死伴语言障碍患者为受试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仅实施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其基础上予以早期康复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比较干预前、干预2周后,两组患者语言障碍程度[汉语失语成套测试量表(ABC)]、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变化。分析干预后3个月时,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脑卒中失语症生活质量量表(SAQOL-39)]、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差异。结果干预2周后,两组患者ABC评分均较干预前有显著提升,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 <0. 05);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较干预前有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干预后3个月时,观察组患者MBI,SAQOL-39各项评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老年脑梗死伴语言障碍患者生活质量,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其预后康复有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2年6月射阳县中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68例,均处于康复期。按照就诊的先后排序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神经内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内容包括:住院综合护理干预和多学科综合治疗、护理干预及家庭支持社区随访、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并发症防治。采用专门化生活质量(SS-QOL)量表评估患者干预前和干预6个月后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精力、语言、情绪、思维、视力、家庭角色、社会角色、上肢功能、自理能力、工作/劳动能力得分及生活质量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除视力外,观察组患者各因子得分及生活质量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模式能提高脑卒中患者康复期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社区及家庭康复指导对脑卒中病人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上海市平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120例存在肢体功能障碍的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宣教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上门随访,宣教组定期予以健康教育及康复评定,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通过社区及家庭康复指导,实施肢体训练、心理干预等。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Fugl-meyer评定法、抑郁焦虑自评量表等评估病人的康复效果。结果干预3个月及6个月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宣教组、对照组(P0.05),各组Fugl-meyer评分均显著改善,依次为观察组宣教组对照组(P0.05);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焦虑、抑郁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宣教组、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家庭康复指导可实现出院后连续康复治疗,促进神经功能康复,最大限度减轻功能障碍,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疗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抽选2013年1月—2014年2月在该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性脑卒中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两组。对照组(70例)均给予常规治疗以及护理,观察组(70例)患者则在上述基础上实施早期强化康复治疗,使用FMA运动量表评估肢体运动功能,使用MBI(Modified Barthel index)评估两组日常生活能力(ADL)。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早期康复治疗后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上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性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强化康复治疗能有效提升患者康复治疗后的运动能力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不同方法对社区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疗效.方法 选取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科脑卒中偏瘫患者20例为试验组,应用循证医学中推荐的方法进行治疗.另选取地域相邻社区患者20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社区康复指导.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2个月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运动功能、生存质量的评定.结果 总体上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0%,高于对照组的75%(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三项指标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2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各组内比较,治疗后2个月和治疗前三项指标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医学的方法运用在社区康复治疗中,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偏瘫肢体的运动功能,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北海市居民脑卒中家庭病床一体化康复治疗的相应管理模式及预期效果。方法在北海市人民医院家庭病床科建立北海市居民脑卒中家庭病床一体化康复管理中心,整合本市其他医疗机构的资源配置,选取研究入组对象,以观察一体化康复治疗模式的成效。结果经2个月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北海市居民脑卒中家庭病床一体化康复治疗模式开展以来,扩大了服务范围和影响,提高了脑卒中患者的生活活动能力、减低了患者的复发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使广大患者及家庭和社会获得了最大的收益。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卒中早期功能康复锻炼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早期功能康复锻炼,对两组干预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肢体运动功能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加强功能康复锻炼能明显恢复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预后良好,值得在脑卒中患者预后中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医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改善状况的效果。方法随机划分脑卒中患者60例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运动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疗法基础上,采取中医康复治疗,在患者生存质量测定方面,采用WHO生存质量测定表;在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测定方面,采用FMA评分;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Barthel指数(BI)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康复后WHOQOL-100评分、FMA评分、BI评分比较结果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中医康复治疗在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改善方面,效果较好,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