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健脑安对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海马胆碱乙酰转移酶和突触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健脑安对血管性疾呆(VD)大鼠海马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和突触素(Syn)表达的影响。方法健脑安口服给药治疗VD大鼠1月后采用免疫组化技术观测大鼠海马ChAT和Syn表达变化,与都可喜(Duxil)对照。结果①各组大鼠海马ChAT和Syn阳性表达面积比较如下,健脑安组(2 980±786.53)/(2 948.0±811.92)μm2和都可喜组(3 116.6±808.25)/(3 086.5±862.48)μm2均明显高于模型组(1 004±464.4)/(1 704±671.74)μm2)P值均<0.01)。②ChAT免疫组化染色:健脑安组和都可喜组大鼠海马ChAT阳性神经细胞排列较规则,胞浆ChAT阳性染色较明显,可见阳性染色神经纤维,较密集。③Syn免疫组化染色:健脑安组和都可喜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周围Syn阳性颗粒密集、染色深,可见少量胶质细胞。健脑安组和都可喜组比较未见有明显差异。结论健脑安具有显著增加VD大鼠海马ChAT和Syn表达的作用,这可能是其改善痴呆认知和记忆障碍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
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胆碱乙酰基转移酶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观察血管性痴呆(VD)模型大鼠海马组织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与学习记忆功能的动态变化,探讨VD发病的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反复夹闭再灌注,同时腹腔注射硝普钠建立VD大鼠模型,在7、15 d、1、2、4个月等时间点,采用水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形态学改变及ChAT表达的变化.结果 模型组大鼠各时间点的逃逸潜伏期(EL)比假手术组均明显延长(P<0.01);海马区锥体细胞数比假手术组明显减少(P<0.01);免疫组织化学观察海马ChAT阳性神经元表达均显著少于假手术组(P<0.01).而且随造模手术后时间的延长,以上变化逐渐加重,与水迷宫EL呈负相关(r=-0.937,P<0.05).结论 缺血再灌注后,海马胆碱能神经元进行性缺失与ChAT活性降低可能是VD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4.
5.
血管性痴呆小鼠海马胆碱乙酰转移酶和其mRNA变化特征及喜得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测喜得镇对血管性痴呆(VD)小鼠海马神经元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及其mRNA变化的影响,以探讨两者在VD发病中的作用及喜得镇对其影响的机制.方法双侧颈总动脉线结,反复缺血-再灌注法制备模型,药物组用喜得镇溶液灌胃,利用跳台试验和水迷宫试验观测其行为学改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技术观测小鼠海马神经元CHAT及其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喜得镇组小鼠学习、记忆成绩优于模型组(P<0.01),其海马CHAT及其mRNA表达也明显增高(P<0.01).结论喜得镇改善VD小鼠学习、记忆成绩与其恢复海马低水平的CHAT及其mRNA有关. 相似文献
6.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痴呆大鼠行为学及胆碱乙酰转移酶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对痴呆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其对胆碱乙酰转移酶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切断成年Wistar大鼠双侧穹窿海马伞(FF),建立隔-海马胆碱能系统损害的痴呆模型。分为痴呆治疗组、痴呆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三组。痴呆治疗组经侧脑室给予IGF-1,痴呆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正常对照组不给予处理。利用水迷宫和Y迷宫观察其行为学改变,利用原位杂交及图像分析测定大鼠脑内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的表达。结果痴呆治疗组大鼠的学习记忆成绩优于痴呆对照组(P〈0.01),其脑内ChAT的表达量与痴呆对照组相比也明显增多(P〈0.01)。结论IGF-1对中枢胆碱能系统有保护作用,能改善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7.
大鼠海马突触体素及胆碱乙酰转移酶的增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不同月龄(1、3、6、12、18、24月龄)大鼠脑海马区突触体素(SYP)和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表达的变化,探讨其与学习记忆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SYP和ChAT在增龄大鼠海马中的表达水平.结果 1~6月龄SYP免疫反应阳性产物逐渐增加,6~18月龄缓慢减少,进入24月龄明显减少,与其他各组相比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ChAT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在1月龄时比较少,3~6月龄时最多,以后明显减少,进入24月龄后,偶见阳性细胞.结论 SYP和ChAT在大鼠海马中的表达存在随龄变化,特别是老年期表达量显著降低,可能是导致学习记忆障碍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0)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血管性痴呆(VaD)大鼠认知功能及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存活素、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雄性Wistar大鼠14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VaD组和EPO组,每组48只。改良Pulsinelli四血管阻断法制备VaD大鼠模型。分别于术后1、2、4、8周4个时间点采用HE染色观察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形态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及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海马CA1区存活素、VEGF的表达,Morris水迷宫对各组大鼠进行学习记忆功能的检测。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VaD组和EPO组海马CA1区神经元结构受损,神经元密度明显减少[(18.56±3.15)102 mm2,(22.28±2.91)102 mm2 vs(28.89±4.08)102 mm2,P<0.05];VaD组和EPO组海马CA1区各个时间点存活素、VEGF蛋白表达均增加,于4周达峰值后逐渐下降,以EPO组更显著(P<0.05);VaD组和EPO组大鼠术后1、2、4、8周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跨越目标象限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腹腔注射EPO可促进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存活素、VEGF的表达,从而一定程度上改善大鼠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健脑益智汤对拟血管性痴(VaD)大鼠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采用改进的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法(2-VO)建立VaD大鼠模型,灌胃给药,用Morris水迷宫法评价健脑益智汤对V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CAI区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的表达,比较各组结果 之间的差异.结果 (10.6~42.4) g/kg健脑益智汤可以明显改善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健脑益智汤治疗组大鼠海马CAI区神经细胞ChAT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结论 健脑益智汤对拟VaD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强拟VaD大鼠海马CAI区神经细胞ChAT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21)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海马CA1区p5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VD模型组、穴位埋线组、尼莫地平组,采用改良的Pulsinelli四血管闭塞法(4-VO)建立VD大鼠模型,两个治疗组分别施行穴位埋线和尼莫地平治疗,连续15 d。水迷宫行为学测试后,断头处死大鼠,采集海马CA1区,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其p53表达,并取大脑皮质做冠状位病理切片进行HE染色,观察并比较各组大鼠海马CA1区p53和大脑皮质神经元损伤程度。结果假手术组海马CA1区未见p53阳性细胞,穴位埋线组及尼莫地平组海马CA1区p53阳性细胞平均灰度值均明显高于VD模型组(P<0.05),大脑皮质神经元的损伤和变性减轻且数量增加。结论穴位埋线可明显降低海马CA1区p53蛋白的表达,抑制VD大鼠脑损伤引起的细胞凋亡,对脑组织起保护作用,这可能是其治疗VD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丁苯酞(Dlbutylphthalide,NBP)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法建立大鼠VD模型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丁苯酞组(腹腔注射给予丁苯酞,1次/d,连续4 w),每组20只,用Y迷宫试验观察行为学改变,在RT-PCR水平观察各组海马区HO-1 mRNA的表达变化,HE染色法检测细胞形态变化。结果丁苯酞组学习和记忆成绩显著优于VD组;模型组海马区HO-1 mRNA表达跟假手术组相比明显的增多,丁苯酞组跟模型组比较HO-1 mRNA的表达明显增多,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丁苯酞对VD的保护作用可能通过上调脑组织中的HO-1 mRNA的表达而实现。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天麻乙酸乙酯提取物对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法,造成慢性脑灌注不足所致SD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造模6周后,4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天麻乙酸乙酯提取物高剂量组(高剂量组)和天麻乙酸乙酯提取物低剂量组(低剂量组),每组8只。给药3周后,HE染色检测海马锥体细胞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数目明显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尼莫地平组和高剂量组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数目明显增多(P<0.01),低剂量组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数目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天麻乙酸乙酯提取物能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脑组织海马CA1区锥体细胞的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丁苯酞(NBP)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海马CA1区凋亡调控基因Bax和Bcl-2表达的影响,探讨NBP对VD的保护作用。方法将80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VD组(VD模型)、NBP治疗组(VD模型+NBP)、NBP对照组(假手术+NBP)、Sham组(假手术组),每组20只,每组又分为4个亚组:术后1、2、4、8 w,每个亚组5只。永久性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制备VD大鼠模型。NBP对照组和NBP治疗组大鼠术后1 d开始给予BNP腹腔注射,剂量为5 mg·kg~(-1)·d~(-1),Sham组和VD组给予生理盐水腹腔注射(0.2 ml/d)。各组大鼠连续腹腔注射给药7 d。术后各时间点(1、2、4、8 w)留取海马组织,免疫组化观察各组大鼠海马CA1区Bax和Bcl-2的表达。结果VD组大鼠海马CA1区Bax蛋白表达灰度明显高于Sham组(P<0.05);4 w和8 w时,NBP治疗组大鼠海马CA1区Bax蛋白表达均明显低于VD组大鼠相应时间点(P<0.05)。8 w时VD大鼠海马CA1区Bax表达灰度明显高于1 w和2 w时(P<0.05)。NBP对照组大鼠海马CA1区Bcl-2表达灰度均明显高于Sham组(P<0.05);8 w时NBP治疗组大鼠海马CA1区Bcl-2表达灰度明显高于VD组(P<0.05)。结论VD大鼠海马CA1区促凋亡蛋白Bax过度表达,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有减弱趋势;NBP对VD大鼠海马CA1区细胞凋亡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以抑制缺血损伤导致的海马CA1区Bax蛋白过度表达,同时能够提高大鼠海马CA1区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抑制细胞凋亡,促进细胞存活,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在大鼠心肌缺血过程中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心肌缺血模型。将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比较24、48 h及1周后血清肌钙蛋白(cTnI)及心肌组织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TFC染色法测定心肌梗死面积;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EPO治疗组大鼠于24、48 h及1周的cTnI水平分别为(10.05±0.81) μg/L、(8.67±0.63) μg/L和(1.36±0.59)μg/L,而对照组相应时间的cTnI水平分别为(11.87±1.19)μg/L、(10.12±0.78)μg/L,和(2.34±0.65)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大鼠心肌组织MDA含量在24、48 h和1周时分别为(1.56±0.09)nmol/L、(1.34±0.18)nmol/L和(1.12±0.10)nmol/L,而对照组心肌组织存相对应时间的MI)A含量分别为(2.02±0.14)nmol/L、(1.84±0.20)nmol/L和(1.61±0.11)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PO治疗组大鼠于24、48 h及1周的心肌梗死面积(心肌梗死面积/心室肌总面积)分别为30.33%±2.02%、26.25%±3.81%和27.18%±5.15%,而对照组相应时间的心肌梗死面积比例分别为41.11%±1.65%、36.25%±1.85%和38.58%±3.09%,治疗组的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减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EPO对大鼠心肌急性缺血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轻氧自由基及钙超载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15.
16.
血管性痴呆大鼠记忆障碍与海马胆碱能神经元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7,自引:0,他引:47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VD)记忆障碍的发病机理。方法采用改良的Pulsineli4-血管阻断全脑缺血法,建立SD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进行Y-型迷宫和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免疫组化测定。结果实验组在手术2周后出现严重的空间分辨学习记忆能力障碍,海马CA1区ChAT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分布及其数量较对照组显著减少,且与学习记忆障碍呈正相关。结论反复全脑缺血所致VD的学习记忆功能障碍,其原因可能为中枢胆碱能神经元受损致脑内学习记忆的神经生化基础海马环路损害。 相似文献
17.
益智口服液对老年性痴呆大鼠模型行为学、脑内胆碱乙酰转移酶及突触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益智口服液对大鼠中枢胆碱能系统和突触的保护作用。方法:Ibotenic acid定位损伤大鼠脑建立AD模型,给与不同药物灌胃,利用水迷宫和跳台观察其行产学改变,利用原位杂交,免疫组化及图像分析测定大鼠脑内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和突触素的表达。结果:益智口服液灌胃组大鼠的学习记忆成绩优于其他组,其脑内ChAT和突触素的表达也明显增高(P<0.01),结论:益智口服液对中枢胆碱能系统有保护作用,能改善认知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8.
康复训练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区血红素氧合酶-1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的方法制备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康复训练组、对照组、假手术组。康复训练组每天进行平衡木、转棒、转笼、网屏训练。用Y迷宫进行学习记忆能力测试。用RT-PCR法观察血红素氧合酶(HO)-1 mRNA表达变化。结果康复训练组和对照组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均下降,康复训练组大鼠海马区HO-1 mR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结论康复训练可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提高脑组织内HO-1 mRNA的表达;HO-1mRNA与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9.
参芎化瘀胶囊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CA1区BDNF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参芎化瘀胶囊对血管性痴呆(VD)模型大鼠海马CA1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及参芎化瘀胶囊治疗组。采用反复夹闭双侧颈总动脉加腹腔注射硝普钠法,制备VD大鼠模型。应用Morris水迷宫试验检测V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观察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BDNF表达。结果与正常组及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出现明显学习、记忆障碍,海马区BDNF阳性细胞增多(P均〈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学习记忆障碍明显改善、海马区BDNF阳性细胞增多(P〈0.05或〈0.01)。结论参芎化瘀胶囊能改善V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参芎化瘀胶囊上调BDNF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耳针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齿状回长时程增强(LIP)的影响.方法 设立对照组、模型组和针刺组,采用改良四血管闭塞法建立VD大鼠模型,针刺组刺激耳"肾""心"穴,Morris水迷宫观察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微电极记录海马齿状回LTP作为反映学习记忆的电生理指标.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VD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缩短、第Ⅲ象限活动时间延长、穿越站台次数增加(P<0.05);高频刺激后相对群峰电位潜伏期缩短、相对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斜率和相对群峰电位幅值增大(P<0.05).结论 针刺大鼠"肾""心"耳穴能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易化VD大鼠海马齿状回LTP的维持和诱导实现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