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与骨质疏松的相互关系,并为临床冠心病的防治工作开拓新的思路。方法随机选取117例心内科拟诊为冠心病的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及非冠心病组;根据骨密度检查结果分为骨质疏松组与非骨质疏松组,比较男性及女性骨质疏松组与非骨质疏松组之间的冠心病发病率的差异,进一步比较两组间的冠脉粥样硬化情况,分析骨密度各个测定部位在冠心病预测中的意义及骨质疏松在冠心病发病中所占的比重。结果 (1)女性骨质疏松组与非骨质疏松组相比,前者的冠心病发病率高于后者(P0.05)。(2)男性骨质疏松组与非骨质疏松组相比,两组间的冠心病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女性骨质疏松组与非骨质疏松组间冠脉的Gensini分级数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分别通过比较女性0支、1支、2支病变情况间及Gensini分级中轻、重度病变间的各个部位骨密度值,发现股骨近端的骨密度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5)通过将骨质疏松与冠心病传统危险因素相比较,发现年龄、高血压、高血脂、骨质疏松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1.243、1.799、4.107、5.181。结论男性患者冠心病与骨质疏松无明显相关性;在女性骨质疏松组的冠心病发病率高于非骨质疏松组,骨质疏松在冠心病的发病中占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围绝经期女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发病的影响因素。方法入选2011年3月~2013年4月期间开滦总医院心内科收治的围绝经期女性疑似冠心病患者140例,年龄43~55岁。将患有冠心病分为冠心病组(65例),其余无冠心病患者分为对照组(75例)。患者入院次日测量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雌二醇、计算体质指数(BMI)等。结果冠心病组患者的体质指数、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吸烟和饮酒的比例也较对照组升高,而雌二醇水平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分析体质指数(OR=12.37,95%CI:4.47~34.27)、总胆固醇(OR=1.55,95%CI:1.27~1.89)、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R=6.45,95%CI:3.05~13.65)、空腹胰岛素(OR=9.72,95%CI:4.40~21.47)及胰岛素抵抗指数(OR=18.79,95%CI:8.59~41.09)、吸烟(OR=7.10,95%CI:2.93~17.14)、饮酒(OR=8.68,95%CI:5.56~13.54)是围绝经期女性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雌二醇(OR=0.36,95%CI:0.24~0.53)属于保护因素。结论围绝经期女性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包括总胆固醇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体质指数、吸烟、饮酒、空腹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指数,雌二醇为保护因素。临床医生应尽早干预可控因素,降低冠心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腹主动脉瘤(AAA)在老年冠心病人群中的发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择86例冠心病及60例未患冠心病的老年患者(65岁),分为冠心病组和对照组,常规超声心动仪检查AAA发病情况,并对冠心病组AAA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冠心病组的AAA发病率明显高于无冠心病组(15.1%vs3.3%;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吸烟(OR=4.79;P0.01)和颈动脉狭窄(OR=3.29;P0.05)与AAA发病密切相关,糖尿病与AAA呈负相关(OR=0.15;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AAA发病率高,两者间有着部分相同的危险因素,但不完全一样。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与围绝经期女性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因"胸闷、气促、潮热"而就诊于沧州市人民医院及沧州市妇幼保健院的围绝经期女性127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53例和非冠心病组74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包括年龄、吸烟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腹型肥胖情况、久坐情况]、血脂指标[包括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Lp-PLA2水平、MPV、PDW,血清Lp-PLA2水平、MPV、PDW与围绝经期女性冠心病的关系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年龄、吸烟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腹型肥胖者所占比例、久坐者所占比例、TG、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患者TC、LDL-C及血清Lp-PLA2水平高于非冠心病组,MPV、PDW大于非冠心病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Lp-PLA2水平[OR=1.662,95%CI(1.154,2.393)]、MPV[OR=2.575,95%CI(1.439,4.610)]、PDW[OR=1.540,95%CI(1.045,2.271)]是围绝经期女性冠心病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血清Lp-PLA2水平、MPV、PDW是围绝经期女性冠心病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女性心脏瓣膜钙化情况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围绝经期女性患者106例,经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其心脏瓣膜情况,参照钙化性心脏瓣膜病(SCVD)诊断标准,将其分为SCVD组(n=52)和非SCVD组(n=54),所有患者均进行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对股骨胫、腰椎及全髋关节的骨量进行评估,并分析围绝经期女性心脏瓣膜钙化与骨密度(BMD)的关系。结果:SCVD组髋关节BMD、T值低于非SCVD组,最低T值高于非SCV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股骨颈、腰椎BMD、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围绝经期女性SCVD与年龄呈正相关(P0.05),与BMD、最低T值呈负相关(P0.05)。结论:围绝经期女性心脏瓣膜钙化与BMD有关,推测低BMD可能是围绝经期女性钙化性心脏瓣膜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女性早发冠心病病人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入选我院2012年6月—2015年4月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的女性病人300例,根据年龄≤55岁为早发组与非早发组。统计病人入院基本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病人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并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女性早发冠心病病人危险因素。结果与女性非早发组相比,女性早发组主要临床表现为急性冠脉综合征(69.6%vs 25.3%,P0.05),早发组病人吸烟、高脂血症、早发冠心病家族史比例更高,两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纤维蛋白原(Fg)、三酰甘油(TG)水平均显著高于非早发组,两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就冠状动脉病变特征而言,与非女性早发组相比,女性早发组病人冠状动脉病变以单支病变为主(58.7%vs30.7%,P0.05),二者在病变部位上无差别;女性早发组平均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平均Gensini积分均低于非早发组(1.86±0.73 vs2.73±0.88,P0.05;10.47±2.56 vs53.82±14.02,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OR=9.5 3 2,9 5%CI:8.2 3 5~22.053,P=0.000)、早发冠心病家族史(OR=11.734,95%CI:6.362~21.523,P=0.001)、Fg(OR=5.146,95%CI:3.804~17.186,P=0.002)、TG(OR=3.073,95%CI:1.832~12.627,P=0.001)是女性早发冠心病病人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吸烟、女性早发冠心病家族史、Fg、TG是女性早发冠心病病人的独立危险因素,积极戒烟、改善不良生活方式能够预防女性早发冠心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主动脉弓钙化(aortic arch calcification,AAC)对女性患者冠心病的预测价值。方法入选2015年1月至2015年4月在韶关市粤北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305例,其中男性216例,女性89例。使用胸部前后位X光片评价AAC发生情况,并根据结果将不同性别患者分别分为钙化组与非钙化组,比较不同性别钙化组与非钙化组患者冠心病危险因素发生情况。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冠心病危险因素。结果对不同性别患者,钙化组患者年龄均较非钙化组患者增大(P0.05);女性钙化组患者较非钙化组患者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比例增高(P0.05),而男性钙化组患者较非钙化组患者合并糖尿病比例增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患者中,年龄(OR:1.097,95%CI:1.019~1.181,P=0.014)和AAC(OR:3.202,95%CI:1.047~9.789,P=0.041)是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男性患者中,年龄(OR:1.053,95%CI:1.017~1.090,P=0.004)和高脂血症(OR:2.172,95%CI:1.055~4.474,P=0.035)是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胸部前后位片检测的AAC是预测女性冠心病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骨密度对围绝经期女性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及颈动脉斑块易损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7—10月在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1 000例围绝经期女性,收集受试者临床资料、生化指标、骨密度T值及颈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易损斑块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围绝经期女性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及颈动脉斑块易损性的影响因素。结果 根据骨密度T值将受试者分为骨量正常组(n=361)、骨量减少组(n=380)和骨质疏松组(n=259)。骨量减少组、骨质疏松组有冠心病史者占比及颈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易损斑块发生率高于骨量正常组,骨质疏松组有冠心病史者占比及颈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易损斑块发生率高于骨量减少组(P<0.05)。根据是否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将受试者分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组(n=667)和无颈动脉粥样硬化组(n=333)。颈动脉粥样硬化组有高血压史、冠心病史者占比高于无颈动脉粥样硬化组,骨密度T值低于无颈动脉粥样硬化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冠心病史和骨密度T值是围绝经期女性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影响因素(P<0...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正常值范围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冠心病发病的相关性。方法将485例甲状腺功能正常且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住院患者,根据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247例,非冠心病组238例,比较2组甲状腺激素水平,并探讨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冠心病发病的相关性。结果与非冠心病组比较,冠心病组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水平明显降低(P<0.05);2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甲状腺素、游离甲状腺素、促甲状腺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变量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清FT_3水平降低是冠心病发生的危险因素(OR=0.449,P<0.05)。结论甲状腺功能正常的冠心病患者较非冠心病患者血清FT_3水平偏低,较低水平FT_3可作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构建浙江省丽水市冠心病的规范化防治管理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丽水市10个城镇社区中,抽取年龄在45岁~75岁的常住人口为调查对象。收集基本人口学资料、就诊病历、既往史信息、完善体格检查。将研究对象分为非冠心病组和冠心病组,比较两组间基线资料、危险因素和生活方式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本地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结果:冠心病组在收缩压、BMI、独居、抗高血压药、抗血脂药和抗血糖药比例上都大于非冠心病组(P0.05),而且在家庭人均月收入、职业、学历等方面也存在差异(P0.05)。在冠心病组中,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肾功能不全和脂肪肝的比例较高(P0.05),中等强度活动比例在两组中相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80,P0.05)、血脂异常(OR=2.86,P0.05)、高血压(OR=2.21,P0.05)、糖尿病(OR=2.02,P0.05)、独居(OR=2.05,P0.05)是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丽水市属于冠心病低发地区,建立精准的冠心病危险因素防控体系有利于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B类Ⅰ型清道夫受体(SR-BⅠ)外显子1 A等位基因突变与冠心病HDL-C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武汉市第一医院心内科就诊的280例冠心病患者为观察组,纳入同期在我院体检的100例非冠心病患者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入组者SR-BⅠ外显子1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析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观察组AA基因型和A等位基因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所有入组者GA+AA患者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发病率和血脂水平显著高于未突变患者(P<0.05),HDL-C水平显著更低(P<0.05);高血压(OR=1.976,95%CI:1.093~3.571)、高脂血症(OR=2.179,95%CI:1.178~4.033)、TC(OR=2.570,95%CI:1.060~6.233)、HDL-C(OR=3.190,95%CI:1.403~7.252)、SR-BⅠ外显子1 A等位基因突变(OR=2.300,95%CI:1.136~5.354)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SR-BⅠ外显子1 A等位基因突变与高血压、高脂血症、TC、LDL...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传统危险因素与围绝经期女性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4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及青岛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40~55岁女性294例,记录所有患者基线资料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果 294例患者中10例无法获取冠状动脉造影资料,7例拒绝参加随访,共287例患者进行随访,平均随访17.3个月。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冠心病组142例和非冠心病组145例。两组患者年龄、高血压发生率、血脂异常发生率、肥胖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患者糖尿病发生率、吸烟率及绝经者所占比例高于非冠心病组(P0.05)。随访18个月,失访25例,共18例患者出现终点事件。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RR=6.775,95%CI(2.041,22.495)]、血脂异常[RR=3.611,95%CI(1.239,10.524)]、吸烟[RR=4.927,95%CI(1.584,15.326)]是围绝经期女性冠心病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是围绝经期女性冠心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高脂血症合并高尿酸血症与冠状动脉病变临床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9年8月临床疑诊冠心病患者6 5例为研究对象,所有纳入患者根据心电图检查结果 分为冠心病组(2 0例)和非冠心病组(4 5例).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冠心病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以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冠心病组患者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发病率、糖尿病率、高龄率、高血压率、高脂血症联合高尿酸血症率高于非冠心病组,上述均为独立危险因素(P<0.05);冠心病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尿酸水平高于非冠心病组患者(P<0.05).结论 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发病情况、高脂血症合并高尿酸血症存在一定的关联,可为临床提供给予评估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非绝经期女性冠心病患者相关危险因素及其冠脉病变特点。方法选择非绝经期女性患者157例,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和冠心病组(B组),B组患者再根据冠脉病变程度分为B1组、B2组和B3组。危险因素包括血脂异常、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吸烟、早发冠心病家族史、肥胖、高尿酸血症等。结果 B组高血压、糖尿病的患病率明,体重指数、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高TG血症为非绝经期女性冠心病最显著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他依次为糖尿病、高血压、hs-CRP升高、高LDL-C血症(P0.05)。结论高TG血症为非绝经期女性冠心病最显著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他依次为糖尿病、高血压、hs-CRP升高、高LDL-C血症,随着危险因素的增多,冠脉病变程度与范围有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5.
背景绝经后女性冠心病发病率及病死率较绝经前女性明显升高,且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不典型症状易与冠心病症状相混淆,因此明确围绝经期女性冠心病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女性冠心病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5月因"胸闷、气促、潮热"而就诊于沧州市人民医院及沧州市妇幼保健院的围绝经期女性冠心病患者112例作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期于沧州市人民医院及沧州市妇幼保健院体检正常的围绝经期女性174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受试者一般资料〔包括年龄、体质指数(BMI)、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早发冠心病家族史、腹型肥胖发生情况、进入围绝经期年龄〕、实验室检查指标〔包括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围绝经期女性冠心病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受试者年龄、BMI、饮酒史、TG、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受试者吸烟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早发冠心病家族史、腹型肥胖发生率、进入围绝经期年龄、TC、LDL-C、MPV、PDW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病史〔OR=1.536,95%CI(1.077,2.136)〕、早发冠心病家族史〔OR=3.815,95%CI(1.495,9.736)〕、腹型肥胖〔OR=1.081,95%CI(1.013,1.153)〕、TC〔OR=1.229,95%CI(1.052,1.435)〕、LDL-C〔OR=1.027,95%CI(1.004,1.050)〕、MPV〔OR=2.787,95%CI(1.876,4.141)〕、PDW〔OR=4.323,95%CI(2.186,8.551)〕是围绝经期女性冠心病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糖尿病病史、早发冠心病家族史、腹型肥胖、TC、LDL-C、MPV、PDW是围绝经期女性冠心病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冠心病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51例,根据冠脉造影情况分为单纯高血压组(120例)和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131例),分析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较不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患者冠心病的发病率,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高于单纯高血压患者,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低于单纯高血压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OR=4.503,P<0.05)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OR=3.509,P<0.05)是原发性高血压发生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高密度脂蛋白可以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冠心病的风险(OR=0.439,P<0.05)。结论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发生冠心病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初次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前的髋部骨密度(BMD)水平。方法将150例患者分为两组。骨折组89例,年龄52~92[平均(75.7±9.3)]岁,均为脆性股骨颈骨折。非骨折组61例,年龄50~82[平均(61.2±9.9)]岁;疾病类型:27例为股骨头坏死继发髋关节骨性关节炎,34例为髋关节骨性关节炎。DXA BMD测量部位均为手术对侧(健侧)股骨近端,采用股骨颈BMD。结果骨折组的低骨量患者所占的比例(100%)与非骨折组(75.4%)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在骨折组与非骨折组中,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OP)的患者在男性中所占的比例与在女性所占的比例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所有患者BMD都是随着年龄的增大而降低,两者呈明显负相关(r=-0.514,P=0.000);骨折组[BMD(0.584±0.093)g/cm2],明显低于非骨折组[(0.701±0.156)g/cm2,P<0.000];骨折组平均年龄[(75.7±9.3)岁]明显高于非骨折组[(61.2±9.9)岁,P=0.000]。结论初次髋关节置换的患者,不管是股骨颈骨折还是骨性关节炎或股骨头坏死的患者,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大部分都处于低骨量的状态,应重视术前的BMD检测和术后的抗OP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女性早发冠心病相关危险因素,以给予早期干预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经冠状动脉造影明确的女性早发冠心病(65岁)患者144例,与同期冠状动脉造影除外的冠心病的女性患者94例,对两组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并行多因素分析筛选女性早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提示,早发冠心病组与对照组比,两组间绝经年龄构成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早发冠心病组糖尿病患病率37.5%,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糖化血红蛋白值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血液学指标进行比较分析,早发冠心病组HDL-C水平和载脂蛋白A-1较对照组低,载脂蛋白B水平更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对照组,肾小球滤过率水平早发冠心病组低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45岁绝经(OR=6.103,95%CI:1.502~24.789,P=0.011)、合并糖尿病(OR=3.677,95%CI:1.271~10.635,P=0.016)、高糖化血红蛋白水平(OR=4.341,95%CI:1.341~87.279,P=0.031)、载脂蛋白B(OR=2.803,95%CI:1.114~7.055,P=0.029)、肾小球滤过率下降(OR=1.011,95%CI:1.02~6.69,P=0.031)、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OR=1.980,95%CI:1.02~6.69,P=0.032)是早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载脂蛋白A-1(OR=0.271,95%CI:0.109~0.674,P=0.005)为保护性因素。结论:女性早发冠心病患者绝经年龄更早,合并糖尿病患者多,且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更高,为早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载脂蛋白B、肾小球滤过率下降、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为女性早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载脂蛋白A是女性早发冠心病的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绝经期前女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入选绝经期前女性CHD患者450例,并抽取同期通过冠状动脉造影确诊无CHD的400例女性患者作为对照。比较两组患者高血压、糖尿病、家族史、吸烟等危险因素及临床情况的差异。随访1年。结果 CHD组患者的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和高血压家族史、糖尿病家族史、早期CHD家族史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均为P<0.05)。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包括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体质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早期CHD家族史(OR:4.669,95%CI:1.982~22.577,P=0.018)和高血压病史(OR:3.665,95%CI:1.153~11.586,P=0.028)是绝经期前女性患CH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绝经期前的女性CHD患者常同时合并多种危险因素,高血压和早期CHD家族史是绝经期前女性患CHD的独立危险因素。需提高对绝经期前女性CHD高危人群的警惕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和绝经后妇女骨密度(BMD)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四川绵阳地区绝经后妇女208例,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检测正位第2~4腰椎、左侧股骨颈、股骨大转子和Ward’s三角区BMD;T2DM诊断根据美国糖尿病协会2010年诊断标准。结果T2DM患者骨质疏松(OP)患病率53.13%、非T2DM患者OP患病率45.10%,T2DM绝经后女性OP患病率显著高于非T2DM患者(P<0.01)。T2DM患者股骨颈(0.647±0.138)、Ward’s三角区(0.608±0.149)BMD明显低于非T2DM患者股骨颈(0.836±0.186)、Ward’s三角区(0.731±0.097)BMD(P<0.05),T2DM患者第2~4腰椎、大转子BMD与非T2DM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T2DM与绝经后妇女的BMD存在相关性,T2DM是导致绝经后妇女低BMD的一个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