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是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尤其常见于老年女性。由于其起病隐匿,甲减症状与机体老化表现相似,临床易于漏诊。甲减最常见病因是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老年患者伴随疾病多、合并用药多,因此老年甲减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老年甲减的首选药物是左甲状腺素钠(L-T4),服用时要从小剂量起始,而后缓慢增加剂量,调整用药期间应密切监测甲状腺功能,剂量稳定后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对于老年亚临床甲减患者是否需要治疗尚存争议。  相似文献   

2.
老年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老年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亚甲减)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后疗效及不良反应,从而探讨老年亚甲减的治疗方案。方法选择华东医院2007年4月至2009年5月门诊诊断为亚甲减的老年患者87例,给予左旋甲状腺素钠(L—T4)替代治疗。初始替代剂量为12.5gg/日,逐渐增加剂量,至TSH恢复正常,维持原方案治疗3个月后,复查血清FT3、FT4及sTSH水平及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水平3观察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血脂的改善及不良反应。结果1.L—T4替代治疗后,51例有症状的患者38例有2种以上的症状明显改善。2.L—T4替代治疗后,TC、LDL明显下降(P〈0.05)。结论1.老年亚甲减患者的临床症状不明显,容易误诊、漏诊。2.左旋甲状腺素钠(L—T4)替代治疗能改善老年亚甲减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TC、LDL水平。3.老年亚甲减患者的替代治疗,应从小剂量开始,注意个体化。  相似文献   

3.
对我科近年来住院老年DM脑梗合并甲减的患者20例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着重分析其DM、脑硬、甲减的临床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的结果及治疗转归情况。结果:老年DM脑梗合并甲减的病人甲功5项明显低于正常值,P 0.05。结论:老年DM患者脑梗并发甲减,与DM血管病变垂体缺血、缺氧致使垂体功能受损,使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减少,则考虑为垂体性甲减。  相似文献   

4.
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是亚临床甲减(简称亚甲减)的进一步发展,也是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结果。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后期则常并发心血管病变。由于老年患者对甲状腺素的耐受性低,尤其伴有缺血性心脏病者在用药时需十分谨慎。如何给亚甲减患者适时应用替代治疗,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我们自1986年4月~1990年4月前瞻性观察36例老年亚甲减的自然史,并探讨其对策。 一、对象及方法  相似文献   

5.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是老年人群临床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虽然多个权威学术机构发布了有关成人甲减的诊治指南,但直到2020年6月,法国内分泌学会(French Society of Endocrinology,SFE)才在世界范围内首次出台了针对老年人群的专项共识,即《老年人甲状腺功能异常管理的共识声明》(简称SFE共识)[1],对老年甲减的管理给出了具体推荐。但有关老年甲减的诊断切点值、筛查人群和指标、干预指征以及治疗获益方面仍有诸多争议。笔者结合临床工作经验以及近年的研究文献,总结老年甲减诊断和治疗方面存在的共识与争议,以期帮助临床医师提升对老年甲减的规范性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有较高的患病率,尤其在大于60岁的老年妇女中可达11.1%~13.6%。甲减患者多伴有高胆固醇血症及高血压,且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亚临床甲减患者是否存在血浆脂蛋白(a)、载脂蛋白及血脂水平变化,以及甲状腺素替代治疗是否影响亚临床甲减患者脂代谢状况,一直存在争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并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7 987例老年T2DM患者临床资料,统计甲减发生率,并依据1∶1原则纳入未并发甲减患者,经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找出老年T2DM患者并发甲减的影响因素。结果 17 987例老年T2DM患者中有156例(0.87%)并发甲减。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重指数(BMI)≥24 kg/m2、T2DM病程长、三酰甘油(TG)水平高、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高、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高、胰岛素抵抗指数高、内脏脂肪面积大是老年T2DM患者并发甲减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临床工作者可针对上述因素采用有效措施(如适当运动、给予药物调节血糖、血脂)进行干预,以降低甲减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老年亚甲减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112例,随机平分为对照组采用胰岛素注射液+格列吡嗪片治疗,观察组加用利拉鲁肽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PG、2hPBG、Hb A1c、体质量及HOMA-IR水平更低,FINS、HOMA-B水平更高,(P 0. 05)。结论老年亚甲减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利拉鲁肽治疗可有效降低血糖水平,促进胰岛B细胞功能恢复,减轻体质量。  相似文献   

9.
老年人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比老年甲亢和中青年甲减较常见。由于起病隐匿,许多典型症状常被医生或病人误认为年老本身所引起,又因某些甲状腺正常的老人亦可出现甲减外貌,故本病诊断有一定困难。但老年甲减治疗效果较好,也较简便,如能及时治疗常可使老人恢复健康,延长寿命。发病率老年人甲减发病率为0.5~3.8%。这与调查对象和分析方法不同有关。在英格兰Whickham非甲状腺肿流行区成人中调查,临床甲减的发病率为0.8%,加上可疑病例为1.1%。因非甲状腺病住院的老人中甲减发病率明显高于社会上老年人群中的发病  相似文献   

10.
<正>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是由于血液循环中缺乏甲状腺激素,体内代谢过程减弱引起的疾病。临床甲减的患病率为1%,女性较男性多见,随着年龄的增加患病率上升。老年甲减是指年龄>60岁的甲减患者,但是对其确切的发病年龄在文献中并无准确的定义。其发生率女性一般为5%~20%,男性为3%~8%。老年甲减患者早期易出现记忆力  相似文献   

11.
文献报道甲减患者心包积液的发生率达30~80%。但这些早年研究的对象只是拟诊并据典型临床特征作出诊断的甲减患者。反之,近年来广泛甚或常规测定甲状腺功能,特别是老年患者,在早期轻型阶段或更多地在无症状期作出甲减的诊断。即早年确诊的仅为严重甲减患者,因而不能代表目前的甲减人群。根据这个道理,作者对30例甲减患者  相似文献   

12.
梁萍  张喆  董迎 《山东医药》2014,(38):77-78
目的探讨老年亚临床甲状腺机能减退(以下称亚临床甲减)患者促甲状腺素(TSH)与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 126例老年(年龄〉60岁)亚临床甲减患者,TSH〉10.0 mIU/L 62例(A组),TSH 5.0~10.0 mIU/L 64例(B组),分析两组血脂水平;对A组左旋甲状腺素治疗前后血脂变化进行分析。结果 A组血清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LDL-C)明显高于B组(P〈0.05),两组甘油三酯(TG)水平无统计学差异;A组口服左旋甲状腺素钠片治疗后(TSH正常)TC及LDL-C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 TSH可使老年亚临床甲减患者血脂水平增高,而应用左旋甲状腺素钠治疗血脂可获改善。  相似文献   

13.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主要靠生化检测诊断,人群发病率3%~15%,老年女性中高达17%~26%[1-3]。亚临床甲减可进展为临床甲减,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而部分患者无需治疗可自然缓解,因此认识其自然病程对正确诊治和评估预后尤为重要。目前缺乏亚临床甲减自身免疫特征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亚甲减)是依靠实验室诊断的一种亚临床疾病,其诊断标准是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增高,血清游离T4(FT4)正常。亚甲减的患病率为3%~15%,主要发生在女性和老年人群。碘摄人量增加是亚甲减发生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亚甲减的主要危害是发展为临床甲减和引起血脂增高,导致缺血性心脏病。亚甲减对妊娠妇女后代的智力影响也不容忽视。针对亚甲减的治疗包括①对易感人群的筛查。②对血清TSH>10 mU/L,且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的患者给予左旋甲状腺素替代治疗。③未达到上述标准的亚甲减患者定期随访。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所致的机体代谢异常研究已较多,但不同年龄患者在甲减治疗中所产生的疗效是否一致少有提及,本文通过观察不同年龄甲减患者经单一左旋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前、后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敏感型促甲状腺激素(s-TSH)、血尿酸(UA)、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的变化情况,探讨老年甲减患者在激素替代过程中是否需要其他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6.
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伴神经系统病症误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提高对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伴神经系统病症认识,做到早期诊断、治疗,降低误诊率,现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2例老年甲减伴神经系统病症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甲状腺功能异常状态下糖、脂代谢特征及其与氧化应激的关系。方法选择在该院确诊的老年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104例,甲亢组54例,甲减组50例,健康组(对照组)50例;青年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98例,甲亢组51例,甲减组47例,均行糖耐量试验(OGTT)并测定血脂,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STSH)等甲状腺功能指标,空腹血浆测定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老年甲亢组1 h血糖(PG)、2 h PG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1 h PG明显高于青年甲亢组(P0.01)。老年甲亢血脂各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除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载脂蛋白(Apo A)1外,其余指标均高于青年组(P0.05或P0.01)。老年甲减患者甲减组HDL-C低于老年对照组(P0.05),除Apo A1外,其余血脂指标均高于老年对照组(P0.05或P0.01);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Lp(a)明显高于青年甲减组(P0.05或P0.01)。老年甲亢组MDA、SOD明显高于老年对照组和青年甲亢组(P0.01),MDA与FT4独立相关。老年甲减组MDA、SOD、OX-LDL显著高于老年对照组,MDA、OX-LDL明显高于青年甲减组(P0.01),MDA与LDL-CFT4独立相关。老年和非老年甲亢组、甲减组SOD/MDA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老年组低于青年组。结论老年甲亢患者氧化应激发生于氧化损伤程度与糖脂代谢紊乱有关,甲减患者主要与脂代谢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老年2型糖尿病伴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亚临床甲减)患者代谢综合征的情况。方法采用配对研究方法,将27例老年糖尿病伴亚临床甲减患者与同期入院27例老年糖尿病伴甲状腺功能正常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患者代谢综合征各组分有无差别。结果两组的FPG、OGTT 2 h PG、TC、TG和HDL-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临床甲减组的血脂紊乱和代谢综合征发生率显著高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合并亚临床甲减患者,有必要进行血脂检测,这对预防代谢综合征非常有利。  相似文献   

19.
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合并冠心病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和冠心病都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在甲减患者中心脏损害十分常见。目前认为,70%~80%甲减病人有心血管病变〔1〕(甲减性心脏病),且主要表现为冠心病。老年人甲减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其发病率一般为1%~14%〔2〕,而此阶段又是冠心病的好发年龄,故临床上应注意甲减性心脏病的临床分析或与冠心病的鉴别〔3~4〕。近年来,随着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普及,临床上发现甲减和冠心病并存的病例逐渐增多,本文对26例老年甲减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1临床资料1.1对象选自2000~2006年26例老年甲减合并冠心病的住院病人。…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老年患者的正常甲状腺功能病态综合征(ESS)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的发生率及临床特点。方法 2017年6月—2019年12月,纳入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行血清甲状腺功能测定的894例老年患者。分析ESS和甲减的发生率,将患者分为ESS组(n=152)和甲减组(n=60)。比较2组患者在既往病史、甲状腺功能及临床生化指标方面的差异。结果 894例老年患者中,ESS和甲减的发生率分别为17.00%(152/894)和6.71%(60/894)。甲减组高脂血症(x2=14.735,P <0.001)和脂肪肝(x2=7.946,P=0.005)患者数多于ESS组。与甲减组比较,ESS组血清总三碘甲腺原氨酸、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促甲状腺素、前白蛋白、白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降低(P <0.05),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升高(P<0.001)。结论 老年患者ESS与甲减发生率较高,甲状腺功能、相关病史和生化指标可能有助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