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医药指南》2019,(33)
目的观察肺结核患者应用抗结核药物及胸腺五肽联合治疗的效果,并分析其中的不良反应。方法以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110例肺结核患者为此次研究主体,根据抽签法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观察组基于常规治疗,使用胸腺五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及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_1/用力肺活量FVC、FEV_1对比差异不大(P> 0.05),治疗后两组肺功能均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更加明显(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18%(P <0.05)。结论在肺结核患者治疗中应用抗结核药物联合胸腺五肽,能够降低患者不良反应,改善患者肺功能,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极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胸腺五肽与抗结核药物联合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的效果.方法 82例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化疗方案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胸腺五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免疫指标(CD4+、CD8+、CD4+/CD8+)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相似文献
3.
胸腺五肽联合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耐药性肺结核33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免疫增强剂胸腺五肽联合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耐药性结核病的疗效。方法将医院2011年8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65例耐药性肺结核患者(结核病耐药监测中的涂阳肺结核,经实验室检测对常规抗结核药物耐药,年龄18~65岁)随机分成两组。A组予3RFTAmOfxPtoPAS—INH/10RFT0fxPtoPAS—INH方案,B组治疗前3个月加用胸腺五肽1.6mg肌肉注射、每周2次。分别于治疗后2周及1,2,4,8,13个月时监测患者的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胸部X线摄片、痰涂片抗酸染色。结果B组痰茵转阴率、病灶吸收好转率分别为87.88%和93.94%,均明显高于A组的71.88%和81.25%(P〈0.05)。结论免疫增强剂胸腺五肽联合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方案治疗耐药性肺结核,可获得良好疗效,且优于单用常规抗结核药物。 相似文献
4.
5.
目的评价化疗联合胸腺五肽治疗菌阳肺结核的疗效。方法将192例初、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初治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复治治疗组47例,对照组45例。初治治疗组及对照组均采用2HRZE/4HR方案;复治治疗组及对照组均采用2HRZE/6HRE方案,胸腺五肽分别与初治治疗组、复治治疗组联合治疗6个月。观察疗程结束时痰菌阴转、病灶吸收情况。结果痰菌阴转率:初治治疗组及对照组第2月末分别为88.0%和72.0%,P<0.05,疗程结束时分别为96.0%和80.0%,P<0.05;复治治疗组及对照组第2月末分别为87.2%和68.9%,P<0.05,疗程结束时分别为89.4%和73.3%,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性。X线吸收情况:疗程结束时初治治疗组及对照组病灶吸收率分别为96.0%和84.0%,P<0.05,复治治疗组及对照组病灶吸收率分别为85.1%和66.6%,P<0.05,均有显著差异性。疗程结束时空洞闭合缩小率:初治治疗组为88.0%,对照组为60.0%,P<0.05,复治治疗组为83.0%,对照组为55.0%,P<0.05,均有显著差异性。结论化疗联合胸腺五肽治疗菌阳肺结核能提高痰菌阴转率,促进病灶吸收及空洞闭合、缩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肺结核的患者应用胸腺五肽及抗结核药物组与单纯应用抗结核药物组疗效对照分析。方法对36例合并肺结核的患者(均为初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和B组。A组给予异烟肼0.3 g每日1次口服,利福平0.45 g每日1次静点,乙胺丁醇0.6 g每日1次口服,吡嗪酰胺0.45 g每日1次口服。B组给予胸腺五肽1 mg每日1次静点,异烟肼0.3 g每日1次口服,利福平0.45 g每日1次静点,乙胺丁醇0.6 g每日1次口服,吡嗪酰胺0.45 g每日1次口服。治疗12周后,拍胸片,以胸片示病灶吸收程度作为疗效的评判指标。根据资料不同采用χ2检验。结果 36例患者完成了全过程的观察,其中21例好转,7例未愈,8例无效。给予单纯性抗结核药物组18例患者,其中8例好转,3例未愈,7例无效;给予胸腺五肽及抗结核药物联合用药组18例患者,其中13例好转,4例未愈,1例无效,两组比较,χ2=6.12>χ20.05,2=5.99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二者有相关性。结论肺结核患者给予胸腺五肽及抗结核药物联合应用比单纯性应用抗结核药物,有较高的好转率,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中国医药科学》2016,(10):213-215
目的研究并探讨在肺结核的临床治疗中应用胸腺五肽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13年1月~2015年6月,选取10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采取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这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化疗,观察组在进行常规化疗的同时,采用胸腺五肽进行辅助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痰菌转阴率、空洞闭合率、病灶总吸收率以及肺通气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的痰菌转阴率、空洞闭合率分别为86%、8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64%(P0.05)。观察组的病灶总吸收率为96%,病灶显著吸收率为5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36%(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FEV_1、FVC、FEV_1/FVC%均明显更优(P0.05)。结论在肺结核患者的常规化疗过程中加用胸腺五肽进行辅助治疗,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的肺部病灶吸收、痰菌转阴、空洞闭合,还能有效改善肺通气功能。 相似文献
9.
《中国医药指南》2017,(34)
目的观察分析异烟肼联合胸腺五肽治疗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接受治疗的200例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治疗时间为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采用随机数字抽取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及链霉素治疗,给予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胸腺五肽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痰菌转阴率、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2个月、治疗4个月和治疗6个月后转阴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00%。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胸腺五肽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胸腺五肽联合常规化疗治疗复治菌阳肺结核的疗效及其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喀什地区结核病防治所2015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106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53)和观察组(n=53)。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胸腺五肽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及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痰菌转阴率、病灶吸收率、空洞闭合缩小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FVC、FEV1、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腺五肽联合常规化疗治疗复治菌阳肺结核能够促进痰菌转阴,增加病灶吸收率,且能够改善肺功能,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中国医药指南》2016,(11)
目的观察分析联合应用异烟肼和胸腺五肽治疗复治菌阳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8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96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取异烟肼等常规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加用胸腺五肽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的痰菌转阴率。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痰菌转阴率分别为64.58%、83.33%、91.67%,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6.25%、75.00%、8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异烟肼和胸腺五肽治疗复治菌阳肺结核可以提高痰菌转阴率以及临床治疗效果,具有广泛推广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肺结核患者采用胸腺五肽联合化疗方法救治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初治结核病患者1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8例.对照组给予2HRZE/4HR治疗方案(H-异烟肼,R-利福平,Z-吡嗪酰胺,E-乙胺丁醇)化疗方案治疗,其中,H:300 mg/d、R:450 mg/d、E:750 mg/d,均为1次/d口服;Z:1500 mg/d,分3次口服,共治疗6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化疗的基础上皮下注射胸腺五肽1 mg/次,每间隔1日注射1次,注射满3个月即为1个疗程,共用2个疗程.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在肺功能改善方面,观察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痰菌转阴率方面比较,接受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为87.18%,对照组为65.38%,接受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为96.15%,对照组为75.6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初治肺结核患者采用胸腺五肽联合化疗方法进行治疗,效果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胸腺五肽治疗肺结核并发真菌感染的疗效分析。方法:将100例入选肺结核并发真菌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患者均常规采用抗结核化疗及抗真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胸腺五肽肌内注射。分别比较2组治疗1个月、2个月、6个月后的真菌治愈率,以及2组治疗6个月后的抗真菌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个月、2个月、6个月后,观察组的真菌治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抗真菌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均较轻。结论:结核并发真菌感染的患者在使用常规抗真菌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以胸腺五肽联合治疗,对真菌的治愈率和抗真菌疗效理想,不良反应轻,适宜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胸腺五肽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2例初治涂阳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观察组在行常规一线抗结核和降糖治疗的同时加用胸腺五肽2 mg/d静脉滴注,共30 d,对照组仅给予降糖及常规一线抗结核治疗方案,比较2组在病变吸收、痰菌转阴情况的差异,测定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 CD3+细胞、CD4+细胞、CD8+细胞及血清IFN-γ、IL-10变化并作比较。结果观察组痰菌阴转、病灶吸收情况、空洞闭合及缩小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同时伴CD3+细胞、CD4+细胞回升,CD8+细胞下降,CD4+/CD8+回升,IL-10降低和IFN-γ升高( P <0|.05)。结论抗结核治疗的同时加用胸腺五肽,可提高初治涂阳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痰菌阴转率、促进病变吸收、增强机体免疫力,并有利于外周血IFN-γ水平的提高,促进IL-10下降,使Th1/Th2恢复平衡。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抗痨胶囊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糖尿病并初治菌阳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4例糖尿病并初治菌阳肺结核,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全程督导化疗联合胰岛素、降糖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药抗痨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肺结核病灶吸收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明显吸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抗痨胶囊联合抗结核药物及降糖药物、胰岛素治疗糖尿病并初治菌阳肺结核疗效优于抗结核药物及降糖药物、胰岛素治疗,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胸腺因子D及抗结核药治疗难治性肺结核(附168例临床分析)空军福州医院内四科王若霞难治性肺结核病患者,由于自身抗体免疫功能的障碍和对大部分抗结核药耐药等因素,在治疗上造成一定的困难。我们应用胸腺因子D配合抗结核药物治疗难治性肺结核168例,取得了很好... 相似文献
17.
收集1986~1994年门诊老年肺结核107例,选择在接受抗结核化疗期间,出现严重的药物过敏或毒性反应17例,进行分析。临床资料107例肺结核病人,男88例,女19例,年龄60~78岁。肺结核类型:浸润型91例,慢性纤维空洞型6例,结核性胸膜炎10例。化疗基本方案:2个月链霉素(S)、异烟胼(H)、利福平(R)、毗嗪酸胺(Z)或乙胺肼丁醇(E);继之7个月HR,或4个月HRZ或HRE。107例接受化疗后出现药物反应26例(24.3%),反应严重的17例(654%)。年龄最大78岁,其反应呈以下表现。(1)4例用S后引起严重共济失调。(2)3例出现剥脱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胸腺五肽联合化疗治疗糖尿病合并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临床确诊的糖尿病合并结核性胸膜炎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5)和对照组(n=35);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结核药物、调整血糖和胸腔穿刺抽液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胸腺五肽注射液治疗.疗程均为30 d.比较两组间治疗后空腹血糖、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胸水吸收时间、胸痛缓解时间.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空腹血糖、胸水吸收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在体温恢复时间、胸痛缓解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腺五肽联合化疗治疗糖尿病合并结核性胸膜炎可促进空腹血糖控制、促进胸水吸收,疗效显著,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胸腺五肽辅助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2HRZES/6H3R3E3化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强化期肌注胸腺五肽,1mg/d,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43例治愈率(72.09%)与完成治疗率(93.02%)均优于对照组43例治愈率(48.84%)与完成治疗率(67.44%),两组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腺五肽辅助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可明显提高患者治愈率与完成治疗率。是一种优先的治疗手段,但对其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中南药学》2015,(9):1003-1006
目的探讨初治肺结核(PPTB)患者出现抗结核药所致肝损伤的临床特点及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1月在长沙市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的2140例PPTB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抗结核药所致肝损伤的临床特点,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入组本研究的2140例PPTB患者中,发生抗结核药所致肝损伤者为182例(8.50%),抗结核药所致肝损伤患者中有44.50%无临床症状,86.26%患者抗结核药所致肝损伤发生在服抗结核药2个月内,其中89.01%需更改化疗方案完成疗程。性别与发生抗结核药所致肝损伤无明显相关性(P>0.05),高龄、乙/丙型肝炎病毒感染、非酒精性脂肪肝、低蛋白血症、长期饮酒、化疗方案中含吡嗪酰胺及合用其他增加肝毒性药物是发生抗结核药所致肝损伤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针对抗结核药所致肝损伤发生特点,临床医师应密切监测高危人群肝功能关键指标,并根据患者特点采取合理、有效的个体化治疗,避免抗结核药所致肝损伤发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