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本草纲目》对《图经本草》有关内容的引据,探析李时珍对《图经本草》的著录方式、首载于《图经本草》药物品种、对《图经本草》有关药物“校正”、具体引据内容之用途和引据文献特点,认为李时珍对《图经本草》的引据既全面又科学,汲取了《图经本草》精华,为李时珍成功编撰《本草纲目》贡献巨大,同时李时珍又本着“复者芟之,阙者缉之,...  相似文献   

2.
《嘉祐补注本草》一书,学术界对编撰者素有争论.通过对《嘉祐补注本草》一书的体例、内容、源流的考述,证明是苏颂所编撰.又引述《魏公谭训》《续资治通鉴长编》《掌禹锡墓志铭》等对《嘉祐本草》的记载,也证明不是掌禹锡编撰而是苏颂主编.  相似文献   

3.
《本草备要》是清代新安医家汪昂所著,通过简洁清楚的叙述及特有的编撰方式,为读者提供了简明扼要的药物内容,萃取历代本草精华,精选常用药479味,筛滤切实有效的功能主治,配合药效对比、常用配伍、临床用药案例,并穿插相关典故,在阅读的趣味中学习药物的临床应用。该书撷取《本草纲目》、《本草经疏》两书中要义,并补两书中未述者,故名为《本草备要》。汪昂见识独到,博引广征,影响深远。就此书特色及内容,从几个方面论述《本草备要》的特点,例如编撰特点、旁征博引、十八反十九畏的研究、特别药物的特别意义浅述心得,聊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嘉祜本草》增引的“唐本”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新修本草》,后世又称作“唐本草”,是世界第一部国家药典,原书已佚,诸家多有引录。宋代掌禹锡等编撰《嘉祜本草》时,曾增引过“唐本”文字。但分析《嘉祜本草》所增引的“唐本”,可以认为:掌禹锡并未见过《新修本草》原书,其所引“唐本”与《蜀本草》有相同的特征,应来源于《蜀本草》。据此可以推论:《新修本草》在嘉祜二年(1057)编撰《嘉祜本草》时或已散佚。由于并非直接摘录于《新修本草》,《嘉祜本草》所引“唐本”佚文的信实程度有待多方评估,辑复《新修本草》时对此应谨慎处理。  相似文献   

5.
《本草纲目》与《本草备要》均为明清时期极具代表性的本草类著作,二者在成书背景、版本系统、编撰体例等方面,既有相似之处,又各具特点。版本方面,《本草纲目》以"金陵本""江西本""合肥本"三大版本系统为主;《本草备要》则由原著者汪昂增订而成《增订本草备要》,并以此两者为母版,延伸出两大版本系统。体例方面,《本草纲目》论述详实,所列药物项目完备;《本草备要》由博返约,所列药物款目更偏重于实用。二书一繁一简,一全一便,一注重广博,一长在实用,既同且异。  相似文献   

6.
唐代《新修本草》 ,后世又称作“唐本草” ,是世界第一部国家药典 ,原书已佚 ,诸家多有引录。宋代掌禹锡等编撰《嘉本草》时 ,曾增引过“唐本”文字。但分析《嘉本草》所增引的“唐本” ,可以认为 :掌禹锡并未见过《新修本草》原书 ,其所引“唐本”与《蜀本草》有相同的特征 ,应来源于《蜀本草》。据此可以推论 :《新修本草》在嘉二年 (10 5 7)编撰《嘉本草》时或已散佚。由于并非直接摘录于《新修本草》 ,《嘉本草》所引“唐本”佚文的信实程度有待多方评估 ,辑复《新修本草》时对此应谨慎处理。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研究者对《本草经》王kai运辑本的一些错误认识,如认为此书刻印于光绪甲子年,其底本为南宋王炎的《本草正经》等,结合《湘绮楼日记》等相关文献,进行分析讨论。研究证实,王辑本完成于光绪十年,其所据底本为《政和本草》的明刻本,而非《嘉yuo本草》或《本草正经》。  相似文献   

8.
《绍兴本草》是南宋唯一的官修本草,该书对药物界定的论述较多。通过梳理现存《绍兴本草》对药物毒性的表征要素,以期加深了解古代本草对中药毒性的界定,并为当今界定中药毒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苏颂与《补注神农本草》的关系,明确指出:苏颂直接参子了《补注神农本草》的校注工作,并在校勘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只因为此,方获得了编撰《本草图经》的特许权。  相似文献   

10.
《张季子九录·教育录》是研究张謇的教育思想和活动的重要史料。当初编辑之时 ,因疏于考证和校定 ,致使对一些文稿的成文时间注释失实。后《教育录》被整合进《张謇全集》 ,编年问题依然存在。2000年3月 ,张謇研究中心启动了对《张謇全集》的补遗和校定工作 ,但仍然存在错、讹、衍、夺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孙星衍和孙冯翼合辑的《神农本草经》,考证比较完备,收录《吴普本草》资料亦多,但其中有些问题,似有商榷的必要。孙星衍认为《吴普本草》就是吴普修订的《神农本草经》。孙氏在他的《校定神农本草经序》中说:“仲景,元化后,有吴普,李当之,皆修此经(指《神农本草经》),当之书世少行用,……普修《神农本草》成441种,《唐经籍志》尚存六卷”。按序文所说,《吴普  相似文献   

12.
本草学家李时珍,借鉴朱熹创制的史学文献编撰体例——纲目体,对陶弘景以来旧本草编撰形式——朱墨分书小字增注,进行了彻底改革,成功的编撰出了举世闻名的《本草纲目》,为本草文献的编撰开辟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3.
《本草经集注》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本草著作,今人对其研究较多,关于此书的原名,卷数,尚有不少问题值得研究。笔者通过对《本草经集注》作悉心研究,另据《隋书》、《华阳谱》等资料以及《道藏》中新发现的资料考证出此书原名为《本草》、,卷数是三,其中,下二卷分为七卷,原名很可能是《本草经注》  相似文献   

14.
《本草纲目钧衡》是由日本江户时代医家向井元秀编撰的本草学著作。此书选取李时珍《本草纲目》中14类247种药物进行详尽的考证、诠释和校勘。向井元秀认为《本草纲目》中某些方面存在一定问题,故广征博引,且主要以《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为依据考辨《本草纲目》,品评得失,校正讹误,增益缺漏。今笔者通过梳理向井元秀的主要观点,侧重从省略相误,令人难解;阐述杂糅,有失偏颇;出处偏差,不符原意;考证失详,前后有差等几方面入手,重点分析了向井元秀研究《本草纲目》的思路方法、考证特色及其成就。  相似文献   

15.
关于《注解伤寒论》所据之祖本,一般认为其本于林亿等校定的宋本《伤寒论》,然通过对成注本与宋臣校定本《伤寒论》的对校,发现异文特多,难以均用误写来解释。且某些异文,成注本虽与林校本有异,然与《金匮玉函经》中相应的文字同,说明此等异文非成公任意改动所致。又宋代《伤寒论》传本众多,如将《伤寒补亡论》中引《伤寒论》文与林校本对校,发现郭氏引文所据之底本非为林校官定本,即宋代研究《伤寒论》者不一定均采用林亿等校定之官本,成注本之祖本亦非本于林校本。  相似文献   

16.
就尚志钧氏辑复的《唐·新修本草》一书中,对某些资料的处理,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认为:在药物的产地和生态环境和升麻的收载等问题上,《唐·新修本草》原本虽有将《本经》之文误为《别录》之文的失误,但对于这些失误,在辑复《唐·新修本草》时,应予保留。若加以更正,则失去《唐·新修本草》之旧貌,有悖辑复此书的目的。同时认为,忽视《唐·新修本草》残卷原著的记载,据可信度相对较低的《千金翼》所载《唐·本草目录》,在辑复本中增补“北荇华”和“领灰”二药的做法,也欠妥当。  相似文献   

17.
考证现存重要本草著作《神农本草经》、《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本草纲目》三书之著者、成书年代、版本及内容所及等问题。可知《神农本草经》非出于一人一时之手,最终成编疑在后汉末期;蒙古定宗钦淑皇后元年平阳府张存惠晦明轩刊印之《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一书,为今存宋本草中之最佳本;明万历年间金陵版《本草纲目》,较好地保存了李时珍著本的原貌,当为诸刊本之祖本。  相似文献   

18.
南宋官员陈哗,字日华,福州长乐人,约生于宋绍兴年间,卒于端平年间,历任将仕郎、临汀知州、广东提刑、四川总领、删定、书林等职,亦曾于通州、沅州等地任职,著有《古灵先生年谱》1卷、《谈谐》1卷、《诗话》1卷、《金渊利术》8卷、《夷坚志类编》3卷、《(增广)琐碎录》、《家藏经验方》5卷,主持编撰《鄞江志》8卷,刊行方导《家藏集要方》2卷,另有诗词散文等。《家藏经验方》为陈哗所编撰的一部方书。此书已佚,《妇人大全良方》、《寿亲养老书》、《普济方》、《永乐大典》中有其佚文74条。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本草备要》成书时间、载药情况、版本情况、编撰特点、学术思想、后世影响近30年来的研究概况进行分析,发现其成书年代模糊、载药数量分歧大,其学术渊源和版本源流尚不清晰。  相似文献   

20.
南宋王继先著《绍兴本草》(1159)以全面校订约性为特色。该书今存“绍兴校定”条文371条,逐药评议前人本单著作所载约性,同者存之,非者订之,缺者补之,矛盾者择善而从之,改定药性占总条数的50.9%。该书考订约性的方法,主要根据前人所载及当时用约实际,重在性、效(疗效及不良反应)呼应,或采用类推法,根据药物生成、特殊属性、食性、生境等,推导其性味良毒。书中所载炮制对药性寒热及毒性的影响尤详。该书考订约性的方法可为了解古代约性认识的形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