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MODS时细胞因子IL-6、TNF-α和iNOS在结肠的表达和对细菌性腹膜炎MODS大鼠胃肠运动的影响. 方法将20只Wistar大鼠分成二组:正常对照组和MODS模型组,分别观测二组大鼠(1)一小时排便的粪点数;(2)结肠平滑肌环行肌条振幅变化(3)结肠平滑肌光镜、电镜的形态变化;(4)利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结肠平滑肌IL-6、TNF-α和iNOS表达的变化;(5)刮除结肠粘膜后,用RT-PCR法了解结肠平滑肌IL-6mRNA、TNF-αmRNA和iNOSmRNA的变化.(6)测定二组血清NO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刀豆蛋白A活化小鼠巨噬细胞机理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刀豆蛋白A(ConA)活化巨噬细胞 (M)的机理。以ConA 5 0 0 μg腹腔注入预处理小鼠 4 8h ,并以PBS作对照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 (iNOS)的表达 ;分别以原位杂交及流式细胞仪检测NF κBP6 5mRNA与NF κBRelA蛋白的表达 ;RT PCR了解TNF α、IL 1βmRNA的表达情况。ConA刺激后 ,iNOS在胞浆中表达增多 ;ConA处理组NF κBP6 5mRNA及NF κBRelA蛋白的表达均增加 ,RT PCR方法测到TNF α、IL 1βmRNA的表达水平也显著提高 (P <0 0 1)。ConA作用于M时 ,可能通过活化NF κB使iNOS、TNF α及IL 1β表达增强 ,从而提高其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3.
碘化钠对人甲状腺细胞IL-6、IFN-γ和TNF-α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 10 4 M碘化钠 (NaI)刺激单层培养的人Graves病 (GD )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 (TEC ) ,采用定性及半定量PCR技术检测刺激前后白介素 6 (IL 6 )、γ 干扰素 (IFN γ )和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 )在细胞中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 :(1) 3例GD组织均含有IL 6及IFN γmRNA ,2例检测到TNF α基因表达 ;(2 )基础状态下 ,3例TEC均表达IL 6基因 ,2例表达TNF α ,而所有样本均无IFN γmRNA ;(3)NaI不能诱导TEC产生IFN γmRNA ,对IL 6mRNA的表达亦无明显影响 ;(4 ) 1例TNF α阴性的TEC样本 ,经NaI刺激后 ,可表达mRNA ,2例原含有TNF α的TEC经刺激后 ,其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增加。提示碘可通过诱导或增强TEC表达TNF α ,导致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褪黑素影响免疫性结肠炎的几种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大鼠免疫性结肠炎模型中核转录因子 (nuclearfactorκB ,NF κB)调控结肠黏膜细胞因子表达及褪黑素对该过程的影响。方法 利用三硝基苯磺酸和乙醇复制大鼠免疫性结肠炎模型 ,设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褪黑素给药组 (2 .5、5 .0、10 .0mg/kg) ,每天灌肠给药 1次 ,从复制模型 7d后开始至实验结束共 2 1d。检测大鼠结肠组织NF κB亚单位p6 5、p5 0及其抑制因子ⅠκB的表达和IL 1、IL 2、IL 8、TNF α水平。结果 模型对照组大鼠结肠组织p6 5、p5 0表达明显增强 ,ⅠκB表达减少 ,结肠组织IL 1、IL 2、IL 8、TNF α含量增多 ,褪黑素对大鼠结肠组织p6 5、p5 0表达可呈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增强ⅠκB表达 ,减低结肠组织IL 1、IL 2、IL 8、TNF α含量。结论 免疫性结肠炎大鼠结肠NF κB表达增强、ⅠκB表达减少 ,引起具有促炎作用的细胞因子明显增多 ,褪黑素可通过抑制NF κB表达减少促炎细胞因子水平 ,发挥抗结肠炎作用。  相似文献   

5.
新生Wistar大鼠离体胰岛与细胞因子孵育后 ,观测胰岛素释放和一氧化氮 (NO )生成的变化 ,并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 )观察IL 18受体信号链 (IL 18Rβ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 :(1) 0 6 2 5~ 10nmol/L基因重组小鼠 (rm )IL 18孵育胰岛 2 4h后 ,对累积的和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释放以及NO生成均无显著效应 ;(2 ) 2 0 0U/ml基因重组大鼠 (rr)γ干扰素 (IFN γ )或 2 5 0U/ml基因重组人 (rh )肿瘤坏死因子 α (TNF α)单独存在对胰岛素释放和NO生成均无明显效应 ,也不能促使 10nmol/LrmIL 18对胰岛素释放和NO生成产生影响 ;(3) 2 0 0U/mlrrIFN γ +2 5 0U/mlrhTNF α或 15pg/mlrhIL 1β均明显促进NO生成和抑制胰岛素释放 ,而 10nmol/LrmIL 18则不影响IFN γ +TNF α或IL 1β的上述效应 ;(4 )即使经IL 1β和 (或 )IFN γ +TNF α或IL 12孵育后 ,大鼠胰岛素瘤 (RIN )细胞或离体大鼠胰岛仍未见IL 18RβmRNA的表达。提示IL 18在细胞因子所致胰岛β细胞损伤中不发挥直接作用 ,原因是IL 18受体在胰岛 β细胞中不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P 选择素在三硝基苯磺酸 (TNBS)诱发的大鼠结肠炎组织中的表达、循环血中血小板膜表面含量的变化及其与组织TNF α和血清IL 8表达的相关性 ,探讨其在结肠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血栓并发症形成的可能机制。方法 :用TNBS 乙醇灌肠制作大鼠结肠炎模型 ,分别在制模后 2 4小时、1周和 2周取心脏血 ,放射免疫法测定P 选择素的含量 ,ELISA夹心法检测IL 8的含量 ,免疫组化法分析P 选择素及TNFα在病变部位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P 选择素在结肠组织炎症的各个时间点均有表达 ,阳性表达率大于 5 0 %。血小板膜表面P 选择素在灌肠后 2 4小时未见升高 ,第 1、2周明显升高(P <0 0 1)。血清IL 8含量及TNFα表达曲线变化情况相似 ,在 2 4小时升高最为明显 ,随着病程延长而下降。P 选择素与IL 8在同期炎症中呈正相关 ,而与TNF α无线性相关。结论 :P 选择素在结肠炎症早期介导局部的炎症反应 ,晚期仍然是维持炎症、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P 选择素含量升高和表达增强与IL 8呈正相关 ,与TNF α无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阿魏酸钠 (SF)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对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ecNOS)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常规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ECV3 0 4) ,分成 5组 :①正常对照组 ,常规培养 ;②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Ⅰ组 ,培养液中加入TNF α10 0 0u/ml作用 30min ;③TNF αⅡ组 ,培养液中加入TNF α 10 0 0u/ml作用 6h ;④SF +TNF αⅠ组 ,培养液中先加入SF 1mg/ml孵育 1h ,再加入TNF α 10 0 0u/ml作用 30min ;⑤SF +TNF αⅡ组 ,培养液中先加入SF 1mg/ml孵育 1h ,再加入TNF α 10 0 0u/ml作用 6h。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iNOS和ecNOS的mRNA表达 ,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结果 :①TNF α使内皮细胞iNOSmRNA表达增高而ecNOSmRNA表达降低 ;电镜下内皮细胞破坏较明显 ,细胞皱缩 ,微绒毛断裂 ,分布不规则。以上改变又以 6h为著。②将SF与TNF α共同作用于内皮细胞使内皮细胞iNOSmRNA表达下降 ,ecNOSmRNA表达增高 ;电镜下内皮细胞破坏轻微。结论 :TNF α诱导内皮细胞iNOSmRNA表达增高 ,ecNOSmRNA表达抑制。而SF使内皮细胞iNOSmRNA表达下降 ,ecNOSmRNA表达增高 ,这可能是SF抗动脉粥样硬化 ,抗炎症损伤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IL 1β、TNF α及NO在感染性脑水肿时的变化和热休克反应对它们的影响 ,探讨热休克反应对大鼠感染性脑水肿的保护作用是否与其有关。本实验采用ELISA法和Griess法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匀浆中IL 1β、TNF α及NO的含量。大鼠分为 3组 :①正常对照组 (NS ) ;②感染性脑水肿组 (PB ) ;③热休克处理组 (HS +PB )。每组又分为 4h、 8h、 2 4h三个时间点。结果显示 :与NS组比较 ,4h、 8h、 2 4hPB组的TNF α和NO含量明显增加 ,以 8h为最明显 (P <0 0 1或P <0 0 5 ) ;而在 4h、 8hPB组中 ,脑组织IL 1β含量明显增高 ,以 8h增高最明显 (P <0 0 1或P <0 0 5 ) ,2 4hPB组IL 1β含量明显下降。热休克反应能降低IL 1β、TNF α和NO在脑组织中的含量 ,在统计学上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或P <0 0 5 )。以上结果表明IL 1β、TNF α及NO参与了感染性脑水肿的病理过程 ,热休克反应能减轻感染性脑水肿可能与其抑制IL 1β ,TNF α及NO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IL 6、TNF α及TGF β1在糖尿病 (DM)及糖尿病肾病 (DN)中发生、发展的作用。方法 :分别观察正常组、单纯糖尿病组、糖尿病肾病各组中IL 6、TNF α及TGF β1含量的变化。结果 :IL 6、TNF α、TGF β1在DM组及DN组中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在DN组中IL 6、TNF α、TGF β1明显高于DM组 (P <0 0 5或P <0 0 1)。结论 :IL 6、TNF α及TGF β1对DM及DN的发生、发展均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CD4 0配体单克隆抗体 (CD4 0LMcAb)对HSP(亨诺 许兰紫癜 )患儿PBMC及单核细胞株THP 1产生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采用细胞培养、流式细胞技术及ELISA法分别检测正常对照、过敏性紫癜患儿的PBMC及单核细胞株THP 1表达膜蛋白分子CD4 0L、CD4 0的阳性率、产生炎症因子IL 1、TNF α、IL 6水平以及CD4 0LMcAb加入细胞培养体系后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比较 ,HSP患儿的PBMC表达CD4 0L[(8.2 6± 4 .15 ) % ,对照 (0 .5 4± 0 .5 8) % ]显著增高、CD4 0表达无差异 ;PBMC培养上清中炎症因子IL 1[(10 0 0 .4± 5 74 .5 )pg ml,对照 (2 4 6 .8± 2 0 7.1)pg ml]、TNF α[(978.7± 2 0 5 .8)pg ml,对照 (45 2 .4± 2 4 8.5 )pg ml]的水平也显著高于对照 ,CD4 0LMcAb可使增高的IL 1[(16 4 .7± 12 7.9)pg ml]、TNF α[(6 74 .7± 2 6 9.2 )pg ml]降至正常水平。THP 1自发表达CD4 0 ,低浓度产生IL 1、TNF α。与正常比较 ,HSP患儿的PBMC培养上清诱导其表达CD4 0 ,产生IL 1,TNF α增高 ,CD4 0LMcAb同样具有抑制THP 1表达CD4 0、分泌IL 1、TNF α的作用。结论 CD4 0LMcAb能抑制炎症因子的产生。  相似文献   

11.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TNF-α、IL-6和IL-8含量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血清TNF α、IL 6和IL 8在急性胰腺炎 (AP )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 41例AP患者及正常对照组 40例血清TNF α、IL 6、IL 8和C 反应蛋白 (CRP )水平。结果显示 ,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 )和轻症急性胰腺炎 (MAP )血清TNF α、IL 6、IL 8和CRP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 (P <0 0 5 ) ,SAP组又较MAP组增高 (P <0 0 5 )。2 7例MAP患者血清TNF α、IL 6、IL 8和CRP水平在治疗后 3d已有下降 ,7d降至正常水平。 14例SAP患者血清TNF α、IL 6、IL 8和CRP水平在治疗后 7d明显降低 ,2 1d仍未降至正常水平。血清中TNF α、IL 6和IL 8可能与AP的严重程度相关 ,在临床上联合检测血清TNF α、IL 6、IL 8和CRP可用于AP的病情严重程度判定和观察治疗后疗效及病情恢复的情况  相似文献   

12.
猪静脉血栓形成后内皮细胞IL-1、TNF-α、P-selectin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比较猪下腔静脉 (IVC)血栓形成后第 1、4、7天内皮细胞表达IL 1、TNF α、P selectin含量的变化。方法 :取仔猪 30头 ,15头进腹结扎肾下段IVC制成血栓模型为实验组 ,5头开腹不结扎IVC为对照组。待形成血栓模型后第 1天 (A组 )、第 4天 (B组 )和第 7天 (C组 )取出结扎段静脉标本 ,以酶解法收集内皮细胞 ,采用半定量RT PCR法检测细胞内IL 1,TNF α及P selectin表达变化情况。结果 :酶解法收集的内皮细胞纯度达 99.4 2 %± 0 .0 7%。TNF α在A组即有表达 ,B组达高峰 (P <0 .0 5 ) ,C组则降低 ;P selectin的表达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 (P <0 .0 5 ) ;IL 1只在A组表达 ;上述三种炎症因子在对照组均不表达。结论 :(1)内皮细胞不仅是炎症介质的靶细胞 ,也能自主表达多种活性因子促进静脉血栓形成。 (2 )IL 1mRNA仅在血栓形成早期短暂表达 ;TNF αmRNA表达在血栓形成早期逐渐增强 ;P selectinmRNA表达在血栓形成急性期呈逐渐增强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IL-18在实验性暴发型肝衰竭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探讨IL 18在暴发型肝衰竭发生中的表达变化及对其他细胞因子的调控作用。采用D 氨基半乳糖 (D Gal) 90 0mg/kg与脂多糖 (LPS ) 10 μg/kg诱导BALB/c小鼠暴发型肝衰竭 ,检测不同时间点血清转氨酶 (ALT、AST )和肝组织病理、DNA梯形条带 ,评估肝损伤情况 ;用半定量RT PCR和相应的分析软件分析不同时间点肝组织中IL 18mRNA、TNF αmRNA和IFN γmRNA表达及ELISA方法检测血浆IL 18、TNF α和IFN γ的蛋白表达。结果 :D Gal/LPS给予后 4h血清转氨酶明显升高 ,7h小鼠开始死亡 ,10h死亡率达 80 %。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 ,5h肝窦扩张、炎性细胞浸润、枯否细胞增生 ;7h肝细胞大量凋亡、坏死或肝组织出现大量出血性坏死 ;5h电镜示肝细胞核仁碎裂、线粒体肿胀或空泡变性 ;7h核仁边聚 ,呈半月型 ,表现为典型的凋亡形态学变化 ,线粒体大部分空泡变性。DNA电泳显示 5h始出现梯形条带。正常小鼠肝组织IL 18mRNA有少量表达 ,TNF αmRNA、IFN γmRNA微量表达。给药后 ,三者的mRNA分别在 1h、 2h、 3h达高峰 ,血浆中TNF α、IFN γ水平与其mRNA变化显著正相关 (rTNF α=0 4 3,P =0 0 1;rIFN γ=0 6 9,P <0 0 0 1) ,而血浆IL 18与其mRNA表达无明显相关 (r= 0 12 ,P =0 2 5 )。本实验诱导的暴发型肝衰竭模型中 ,肝细?  相似文献   

14.
肿瘤坏死因子α mRNA在小鼠病毒性心肌炎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病毒性心肌炎 (VMC)小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的动态变化及mRNA的表达及其在VMC小鼠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方法检测小鼠VMCTNF αmRNA的表达 ,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 (ELISA)检测VMC小鼠在接种病毒后 3、5、7、9、15、35d血清TNF α的变化 ,并分析了TNF α与VMC发病的可能关系。结果 实验发现VMC小鼠TNF αmRNA表达量明显增加 ,而且接种病毒后 7d的表达量 (1 94 )大于 3d(1 0 9)和对照组 (0 0 7)。VMC小鼠在接种病毒后 3~ 35d各时点的血清TNF α水平 (分别为D3组 15 9 7± 4 0 8;D5组 2 12 7± 4 6 0 ;D7组 2 96 7± 34 3;D9组 2 6 7 3± 4l 4 ;D15组 187 8± 4 9 6 ;D35组 15 5 4± 35 9)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12 7 2± 13 8,P <0 0 5或 0 0 1)。结论 小鼠VMC血清TNF α及其mRNA水平升高 ,TNF α可能参与了VMC的发病  相似文献   

15.
余文辉  郑颐  姜波 《中国免疫学杂志》2003,19(5):357-358,366
目的 :研究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和白细胞介素 6 (IL 6 )对接受雷洛昔芬 (Raloxifene ,RLX)及激素替代治疗(HRT)的绝经后女性C 反应蛋白 (CRP)的影响。方法 :将 39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 4个治疗组 ,在试验基线、第 3、6个月分别抽取空腹血样 ,测定CRP、TNF α、IL 6等的含量。结果 :从基线到第 6个月 (终点 )HRT组CRP水平明显升高 (P <0 0 0 1) ,RLX6 0组和RLX 12 0组CRP水平无明显变化 ( P >0 0 5 )。所有治疗组与安慰剂组比较 ,TNF α水平明显降低 ( P <0 0 1) ,而IL 6水平变化的差异没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HRT和RLX对绝经后女性血清CRP水平产生的作用相反 ,HRT使CRP水平升高 ,而RLX使之降低 ,但不明显。血清CRP水平与TNF α和IL 6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新生儿败血症患儿单核细胞CD14 CD16 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测定血中单核细胞CD14 CD16 表达水平 ,用放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中IL 6 ,IL 10和TNF α水平 ,用Bactec 912 0细菌培养系统进行血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新生儿败血症组血中单核细胞CD14 CD16 表达水平 ,IL 6 ,TNF α水平显著高于正常新生儿组和非败血症组 (P <0 0 1) ,而IL 10水平则显著低于正常新生儿组和非败血症组 (P <0 0 1) ;非败血症组单核细胞CD14 CD16 表达水平与正常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败血症组单核细胞CD14 CD16 表达水平与其IL 6 ,TNF α水平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1) ,与IL 10呈负相关 (P <0 0 1) ;败血症组单核细胞CD14 CD16 表达水平随病情好转而逐渐降低 ,病情危重时则持续高表达。结论 :新生儿血中单核细胞CD14 CD16 表达水平仅在败血症时显著增高 ,并随病情而变化 ,因此 ,它可能对败血症具有诊断意义 ,与败血症的预后有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17.
TNF-α、IL-8在脂多糖致大鼠脑水肿中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脂多糖 (lipopolysaccharide ,LPS)致大鼠脑水肿发生过程中 ,地塞米松作用下TNF α、IL 8表达水平的变化及相互关系。方法 利用LPS诱导大鼠脑水肿发生 ,测定脑组织含水量及伊文私蓝 (Evansblue,EB)含量 ,制备脑组织匀浆 ,ELISA法测IL 8含量 ,放射免疫法测TNF α含量。结果 LPS注入后LPS组和DXM组脑组织含水量和伊文思蓝含量均较NS组增高 (P <0 .0 5) ;LPS组TNF α和IL 8含量较NS组显著增高 (P <0 .0 1 ) ,但DXM组较LPS组显著降低 (P <0 .0 5) ;DXM组TNF α和IL 8含量在早期 (≤ 2 4h)较NS组增高 (P <0 .0 5) ,48h时则无显著差异 (P >0 .0 5)。LPS组脑组织含水量与EB含量 ,TNF α与脑组织含水量 ,IL 8与脑组织含水量 ,IL 8与EB含量均呈正相关 (r值分别为 0 .537,0 .42 3 ,0 .473 ,0 .831 ,P <0 .0 5)。结论 TNF α、IL 8参与了脂多糖诱导的脑水肿的发生、发展过程 ,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可以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生成 ,减轻炎症反应与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大鼠烫伤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TNF αmRNA表达的动态变化 ,以了解严重烫伤对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表达TNF α的影响。方法 :复制 30 %体表面积Ⅲ度烫伤大鼠模型 ;分离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 ;提取总RNA ,采用RT PCR分析TNF αmRNA的表达。结果 :PMN中TNF αmRNA的表达在伤后的 6~ 2 4h内较伤前明显上调 ,而淋巴细胞在伤前未发现TNF αmRNA的明显表达 ,但伤后 3~ 4 8小时表达急剧上升 ;两者均于伤后 1 2h达高峰 ,以后缓慢下降 ,至 4 8h仍维持较高水平。结论 :大鼠烫伤早期外周血中性粒细胞…  相似文献   

19.
碘化钠对人甲状腺上皮细胞TNF-α、IL-1β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碘化钠 (NaI)对人甲状腺上皮细胞 (TEC )分泌细胞因子TNF α和IL 1β的影响 ,以探讨碘在GD病 (GD )发病中的可能机制 ,取手术切除的GD病患者甲状腺组织和甲状腺腺瘤患者瘤旁正常甲状腺组织 ,进行细胞培养。以不同浓度的NaI (10 8~ 10 3 mol/L )刺激单层培养的甲状腺细胞 ,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技术测定刺激前后甲状腺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细胞因子TNF α和IL 1β的含量。同时以透射电镜观察NaI刺激后甲状腺细胞的形态学改变。结果 :(1)正常甲状腺细胞能分泌少量的TNF α和IL 1β。GD的甲状腺细胞TNF α和IL 1β的分泌量与正常TEC相比显著增加 (P <0 0 1) ;(2 )当NaI浓度为 10 8~10 3 mol/L时 ,正常人甲状腺细胞TNF α、IL 1β的分泌量与 0mol/L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透射电镜示正常甲状腺细胞无损伤型改变 ;(3)当NaI浓度为 10 6~ 10 3 mol/L时 ,GD甲状腺细胞TNF α的分泌量显著增加 (P <0 0 5 ) ;当NaI浓度为 10 8~ 10 3 mol/L时 ,GD甲状腺细胞IL 1β的分泌量显著增加 (P <0 0 5 )。NaI浓度超过 10 6mol/L时 ,透射电镜示GD甲状腺细胞出现损伤型改变。表明高浓度的碘不仅造成GD甲状腺细胞的直接损伤 ,而且可以增加甲状腺细胞细胞因子TNF α和IL 1β的分泌 ,特别是在GD甲状腺细  相似文献   

20.
咪唑安定保护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咪唑安定对家兔心肌缺血 /再灌注期血清和心肌TNF α、IL 6的影响 ,探讨其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结扎 /开放左冠状动脉左前降支 ,结扎 30min/开放 1 80min建立心肌缺血 /再灌注模型。 2 4只家兔随机分为三组 (每组 8只 ) :假手术对照组 (A组 ) ,未予心肌缺血处理 ;缺血再灌注组 (B组 )于缺血前 5min(I0 )、缺血 30min(I1 )、再灌注 1h(R1 )和 3h(R2 )取颈内静脉血 ,并于实验结束后取心肌组织匀浆 ,分别测定IL 6和TNF α浓度 ;咪唑安定组(C组 )缺血前 2 0min静脉注射咪唑安定 0 .75mg/kg(人等效剂量 ) ,以每小时 0 .4mg/kg持续泵入 ,取血样时点和检测指标均同B组。结果 :C组血清TNF α在I1 和R1 时升高 ,R2 时降低 ,IL 6在R2 时升高 ,但在各时点均较B组相应值低 (P <0 .0 1或 0 .0 5 ) ,心肌组织TNF α、IL 6水平亦低于B组 (P <0 .0 5 ) ,但较A组明显升高 (P <0 .0 1 ) ;B组TNF α在I1 时点显著升高 ,IL 6在R1 和R2 时点持续升高 ,心肌组织中TNF α和IL 6含量明显增加 ,同A组和C组比差异有高度显著性。结论 :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 ,咪唑安定通过抑制心肌组织和血清TNF α和IL 6的合成或释放 ,从而对心肌组织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