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淑艳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9):112-112
目的:探讨在急诊科对患者及其家属实施健康教育的方法。方法:在急救护理工作中,根据急诊特点对急诊患者采取口头宣传与指导、示范操作、科普教育、随机性教育等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方法进行教育。结果:通过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使之对相关疾病知识的预防、保健有了深刻的了解,提高了治疗效果,同时也减少了护患纠纷,密切了护患关系。结论:在急诊科有效地实施健康教育,有利于患者的预后康复,提高了患者及其家属对护士的满意度,提高了护理质量,提升了医院的形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在特需病区开展人性化护理服务工作的效果。方法:对浙江省台州医院特需病区开展人性化护理服务工作前后护患纠纷和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分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后,观察组的护理差错数、需要陪护数和护患纠纷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O.05);且患者对服务态度、业务能力、沟通能力、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和病房环境等方面的护理服务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O.05)。结论:在特需病区开展人性化护理服务可显著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护理健康教育在骨科临床护理过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骨科患者整体护理健康教育方法。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纠纷。方法:对患者进行计划性教育(集体教育)、一对一育、示范教育、以点带面教育。结果:减少了护患纠纷,降低了骨折并发症的发生,2年来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从原85%到2008年的98%。结论:规范实施骨科护理健康教育的措施及内容,也激发护士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患者、家属及陪护人员提供科学的健康指导依据。方法:通过集体教育"、一对一"指导、发放健康教育指导书籍或宣传手册和创办健康教育宣传栏等方法进行健康教育指导。结果: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掌握疾病预防的基本知识。结论:密切护患关系,维护患者的生命健康,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士长在护患纠纷中的监控与策略。方法:分析护患纠纷原因,有的放矢做好监管工作,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结果:护患纠纷发生率下降。结论:护士长实施有效的监控与策略,能有效防范护患纠纷,为患者提供安全、有序的护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高龄患者的护患纠纷及生活质量情况进行调查,旨在探讨如何提高高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方法:将318例高龄住院患者的护患纠纷情况、生活质量和320例非高龄住院患者的相关情况进行调查和比较。结果:高龄住院患者的护患纠纷情况发生率明显比非高龄患者高,且高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比非高龄患者要差。结论:高龄是护患纠纷发生的高危因素,且高龄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不容乐观,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8S精益管理模式对神经内科中医护理风险的影响。方法:医院神经内科于2022年11月实施8S精益管理法,将2022年3—10月的52例患者设为实施前,将2022年11月—2023年6月收治的54例患者设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患者的护理质量、护理期间护理风险事件和护患纠纷事件的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服务各方面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后患者的护理质量各维度得分均明显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和护患纠纷事件的发生率均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对护理期间的护理方案、护理能力、护理态度和护理安全的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应用8S精益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升神经内科的中医护理质量水平,减少护理风险事件及护患纠纷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防范护患纠纷中的实施与成效。方法:选择2012~2014年医院接诊患者800例实施常规管理,设为实施前。于2015年1月~2018年3月采用PDCA循环对医院接诊的1 200例患者加以管理,设为实施后。比较PDCA循环实施前后纠纷事件发生情况与患者满意度。结果:PDCA实施后的纠纷率与患者满意度,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在防范护患纠纷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永康市妇幼保健院门诊输液室护患纠纷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设计护患关系调查表,调查分析护患纠纷数据,解析引发护患纠纷的因素,拟定对策,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对活动前后护患纠纷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及反馈。结果:经过7个月的品管圈活动管理,门诊输液室的护患纠纷发生率下降到2.5%,病人满意度提高至98.5%,实施前后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理人员参与管理的意识、工作积极性有了明显提高。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有效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提高病人满意度,提升医院形象,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加强医院护理质量管理,来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将医院2016年6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16例住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日常常规护理管理服务;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加强医院护理质量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与护患纠纷情况,调查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患纠纷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住院患者护理质量管理,可显著降低医院感染率,避免护患纠纷发生,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对促进医院持续健康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分级护理管理模式在肝胆胰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肝胆胰外科自2019年1月起采用分级护理管理,将2018年7~12月设为实施前,2019年1~6月设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7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分、生活质量、护患纠纷发生率及护理满意率。结果:实施后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护患纠纷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肝胆外科护理中应用分级护理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护患沟通是指护士与患者及其家属、陪护人员之间的意见、观点、情感和信息的交流与传递。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模式也从“疾病护理模式”向“整体护理模式”转变,这就深刻地影响了护理工作的重点和范围。护理工作的重点从以疾病与技术为中心转变到以服务对象为中心;护理照顾的服务对象从对个体扩展到团体、社会及整个未来社会。这些转变大大地丰富了护理教育的内涵,对未来护理人才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是诸多素质中所必备的。良好的护患沟通有利与护患关系的和谐和护理质量的提高,可以减少和防范护惠纠纷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阶段性责任制健康教育方法在产科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6月住院的500名产妇为观察组,选择2011年6月~9月住院的500名产妇为对照组。对照组按照常规进行产科健康教育,观察组在住院的全过程实施责任到人,对阶段性责任健康教育的各项内容掌握程度进行评估,比较两组产妇关于母婴健康知识和相关技能的掌握情况,比较两组的护患纠纷发生率、护理投诉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在护士人数相同的情况下,实施阶段性责任制健康教育后可以使产科健康教育完成产科内部全覆盖,并且产妇及其家属的母婴健康保健知识的认知度明显高于实施前。护患纠纷发生率、护理投诉明显降低,患者满意度显著提升,整体护理质量得到提升。结论:在产科实施阶段性责任制健康教育,使其成为护理质量控制评定指标之一,能够保证健康教育的有益效果和有效落实,能够提升整体的护理质量,从而保证母婴的安全,促进母婴的健康。  相似文献   

14.
王红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3,(10):1127-1128
目的:探讨如何降低基层医院护患纠纷的发生率及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方法:对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实施前后患者的护患纠纷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施优质护理后患者的护理投诉人数和护患纠纷数明显低于实施优质护理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实施优质护理后表扬护士次数和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实施优质护理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在出院当天和出院30天后实施优质护理后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优质护理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基层医院普外科结合自身情况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可以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工作的满意度,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将“以患者为中心”的中医护理理念应用于创建呼吸内科示范病区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呼吸内科自2022年起创建“以患者为中心”的中医护理示范病区,将2021年的48例患者设为实施前,将2022年的48例患者设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患者的护理质量、疾病相关护理知识掌握度、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护患纠纷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实施后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及对疾病相关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评分均较实施前明显提升(P<0.05),护理不良事件(P>0.05)及护患纠纷事件(P<0.05)的发生率降低,总满意度水平提升(P<0.05)。结论:将“以患者为中心”的中医护理理念应用于创建示范病区不仅能有效提升呼吸内科的护理质量水平并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避免护患纠纷,还有助于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促使护理效果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在传染病重症护理中开展风险管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以医院在重症监护室传染病风险管理实践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护士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风险管理实施前后在风险管理意识、态度、行为和质量上的差异,比较两者在风险事件发生率、护患纠纷投诉率、护理满意度上的差异。结果:风险管理实施后,护士在风险管理意识、风险管理态度、风险管理行为和护理质量考核评分等方面均高于实施之前(P0.05)。风险事件、护患纠纷均低于实施之前(P0.05),患者满意度有所提升但并不明显。结论:重症传染病护理中实施风险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护士的风险意识、工作质量,利于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安全风险管理方法效果。方法:对医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两年问没有静脉输液安全风险管理方法和采取静脉输液安全风险管理方法后的情况进行回顾分析比较。结果:2011年采取静脉输液安全风险管理方法后,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得到有效降低,护患纠纷明显减少,患者满意度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dO.05)。结论:静脉输液安全风险管理的有效实施,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提升医院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有效降低护患纠纷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危机管理在护理纠纷预防及处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常山县人民医院护理纠纷发生的潜在因素,结合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方法,将危机管理理论运用到护理管理中,评估开展危机管理前后,护理风险、患者满意度情况、护理质量情况。结果:实施1年危机管理后,临床护理风险的发生率有了显著下降(P0.05);护理质量较实施前有了显著提高(P0.05);且患者满意度也较实施前有了显著提高(P0.05)。结论:危机管理方法可以有效防范护患纠纷的发生,促进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有效地防范护患纠纷,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方法:通过分析基层医院发生护患纠纷的常见原因,建立护士长防范纠纷管理机制,有的放矢地在易发环节履行好监控管理角色,规范护理过程的管理,协调好各部门关系,建立多途径、多视角的护理质量监控系统、培训护士防范风险的意识和能力,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结果:实施护士长防范纠纷管理机制三年来,没有发生因护患纠纷导致经济赔偿事件,护理差错发生率由0.25%下降至0.05%,较前下降80%。结论:基层医院护士长执行有效的监控管理措施,能有效地防范护患纠纷。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减少手术室护患纠纷发生、提高患者对手术室护理服务满意度的效果。方法:对手术室护理人员实施优质护理前后,护患纠纷和患者满意度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施优质护理后,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护理差错、患者投诉和护理纠纷数明显下降(P0.05);患者对手术室护理人员在服务态度、工作主动性、仪表行为、医疗环境、专业技能、健康教育、认真查对、正确指导和语言沟通等方面的评分较实施前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显著减少护患纠纷和护理差错的发生率,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