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黎元元  谢雁鸣 《中国中药杂志》2012,37(18):2789-2791
目的:探讨灯盏细辛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及特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通过检索1979—2012年国内公开发表的医学期刊报道应用灯盏细辛注射液致不良反应案例,并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结果:共检索到灯盏细辛注射液不良反应个案报道15篇涉及25例,其不良反应与性别、年龄、溶媒、剂量、联合用药有相关性,临床主要表现为过敏反应,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及多器官功能损害。结论:临床医师及药师应了解灯盏细辛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的规律和特点,规范合理用药,加强应用监测,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方献军  费心学 《新中医》2015,47(12):191-193
目的:分析丹红注射液诱发不良反应的原因,探讨降低丹红注射液不良反应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使用丹红注射液出现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基本情况、用药情况、不良反应等进行总结分析,探寻临床合理应用丹红注射液的对策。结果:出现不良反应主要集中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生不良反应主要集中在用药后30 min内,不良反应累及的组织以皮肤为主,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潮红、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症状。结论:临床需重视丹红注射液的不良反应,采取加强监管、合理用药、科学给药等对策,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临床应用丹红注射液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丹红注射液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丹红注射液的主要成分为丹参、红花;功能主治为活血化瘀,通脉疏络;用于瘀血闭阻所致的胸痹及中风,证见:胸痛,胸闷,心悸,口眼歪斜,言语蹇涩,肢体麻木,活动不利等;主要疾病有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瘀血型肺心病、缺血性脑病、脑血栓等.近年来其临床应用日益广泛,下面将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红花注射液在临床应用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及。方法使用互联网技术对CHKD以及CNKI数据库中2001年—2018年发表的关于红花注射液不良反应的文献进行检索,分析文章内容,探讨该注射液的不良反应以及安全性。结果本次研究一共检索到符合相关诊断标准的文章54篇,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例数为280例,其中,男患者有124例,占比为44. 29%;女患者共156例,占比为55. 71%。发生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药物引起全身损伤以及过敏反应,分别占比32. 70%、25. 14%。结论将红花注射液应用于临床相关疾病的治疗中,可能发生过敏反应进而引起过敏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而且症状进展较快,严重威胁着患者健康,医务工作者要明确应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做好防范,出现问题时及时处理,做到临床用药的安全、规范,保障患者生命健康安全。  相似文献   

5.
125例刺五加注射液致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刺五加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分析相关因素。方法检索CHKI收载的1997~2007-01国内公开发表的医药学期刊中有关刺五加注射液不良反应文献89篇、125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刺五加注射液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过敏性休克,其次为全身反应、皮肤呼吸系统损害。结论刺五加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多见变态反应,临床应重视,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剂量、输液的浓度、控制滴速,尽量避免与其他药物配伍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康艾注射液的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同时辅助其他检索,纳入有关康艾注射液的临床研究,对报道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与康艾注射液相关的临床研究147篇,合计34例药物不良反应(ADR)病例。142篇临床研究文献中,104篇(73.3%)文献未提及是否出现ADR,38篇文献中仅提及ADR;7篇(18.4%)描述了康艾注射液的ADR(27例)。5篇不良反应报告类文献报道了7例ADR病例。其所涉及的ADR主要为过敏反应、皮疹、静脉炎以及高热等,且大多属于轻型ADR,但也不排除出现Ⅰ、Ⅱ级的可能性。原患疾病方面,以肺癌和恶性胸腔积液多见。7例不良反应报告中仅有3例患者提及过敏史情况。溶媒介质以及剂量均基本符合其产品说明书中的要求。大多数ADR在首次用药后出现,出现时间15 min~15 d不等。结论康艾注射液的ADR报道的文献量及ADR数量的限制,不能对康艾注射液ADR发生情况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醒脑静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的特点和预防方法,促进合理用药.方法:检索1994-2013年国内医药学期刊报道应用醒脑静注射液致不良反应案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醒脑静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与性别、年龄无关,与用法用量有关;其出现时间可发生于用药后的各个时间段,以30min内发生居多(13例,占59.1%),再次或反复用药后发生8例(占36.4%);临床主要表现为过敏反应,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结论:临床医师、药师应了解醒脑静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的规律和特点,加强临床用药监测,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清开灵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与发生规律,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1994-2011年国内医学期刊报道应用清开灵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案例313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清开灵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性别年龄无关,临床表现主要为过敏反应,严重者出现过敏性休克;不良反应在30min内发生者有249例,占79.55%;首次用药发生者有290例,占92.65%,提示不良反应以首用即发型和速发型为主。结论:应用清开灵注射液时应密切观察,尽量减少和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刺五加注射液不良反应78例文献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刺五加注射液系由五加科植物刺五加经提取有效成分而成的供静脉滴注的中药注射剂.它含有丁香苷、金丝桃苷、异嗪皮啶、多糖等,具有扩张血管,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心肌耗氧量,改善血血液循环等功能,并有良好的镇静、改善睡眠、增加食欲的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肝肾不足所致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动脉硬化、脑血栓形成等,亦可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合并神经衰弱和更年期综合征等.随着临床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ADRs)报道也日趋增多,有些反应还较为严重.为研究其不良反应发生的规律和特点,提醒同行注意,笔者通过文献检索,对其ADRs进行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10.
喜炎平注射液致27例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喜注射液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国内医药期刊报道的27例喜炎平注射液不良反应病例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喜炎平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与性别无关,多发生于<10岁年龄组,其出现时间多发生于用药后的前30 min内.不良反应临床主要表现为变态反应和肠痉挛.结论:临床医师、药师应了解喜炎平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的规律和特点,加强其应用的监测,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系统评价双黄连注射剂临床使用的安全性。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NKI,VIP和WanFang Data,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3.2.3软件进行Meta分析。最终纳入56篇文献,双黄连注射剂用药者共计11 001例,累计发生不良反应58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95%CI(0.051;0.082)]。亚组分析显示:儿童和成人发生率分别为4.8%[95%CI(0.032;0.067)],8.1%[95%CI(0.054;0.112)];5%~10%葡萄糖注射液和0.9%氯化钠注射液发生率分别为7.2%[95%CI(0.049;0.095)],6.6%[95%CI(0.036;0.104)];粉针剂和注射液发生率分别为6.3%[95%CI(0.047;0.082)],7.0%[95%CI(0.044;0.099)];≤7 d和﹥7d发生率分别为5.8%[95%CI(0.043;0.075)],8.9%[95%CI(0.049;0.140)];单用药和联合用药发生率分别为4.2%[95%CI(0.027;0.059)],8.4%[95%CI(0.059;0.113)]。不良反应症状报道最多的3个表现类型依次为皮肤及粘膜、消化系统、体温中枢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95%CI(0.03;0.04)],3%[95%CI(0.02;0.03)],1%[95%CI(0.00;0.01)]。该系统评价提示双黄连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因素与年龄、溶媒、使用时间和联合用药等存在关联性,且不同损害类型之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较大。临床使用时应遵循中医辨证施治原则,尽量单独使用,勿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严格按说明书合理用药,特别是儿童和老年人应按体重计算给药;加强用药后不良反应监测,评估长期使用可能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并做好相应的防治措施,确保其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复方丹参注射液的不良反应情况、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复方丹参注射液为检索词,检索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1989-2013年的不良反应病例报道,记录患者年龄、性别、病史、用药剂量、用药时间、不良反应类型的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结果共检索121篇文献,148份病历。复方丹参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男性高于女性,因原发病史多为心脑血管疾病,年龄偏高,故与年龄无必然联系;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多发在用药后5~20 min,不良反应为主要过敏反应。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临床应用时,应注意患者体质、性别与用药时间,减少配伍应用,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胸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除了常规西药治疗外,加用丹红注射液,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出院后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常规西药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胸痹心痛在临床上具有较好的疗效,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发作次数。  相似文献   

14.
该文建立了一种基于紫外光谱的丹红提取液质量快速分析技术,用于测定丹红提取液中丹参素、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B和羟基红花黄色素A等5个成分的含量.在丹参和红花药材的提取过程中取样得到提取液样品44个,扫描紫外光谱,并用HPLC测定5个成分含量.使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紫外光谱与5个成分含量之间的多元校正模型.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能较好地预测丹红提取液中5个成分的含量.该方法能快速分析丹红注射液生产过程中间体的质量,为丹红注射液生产全程质量控制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的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抽取60例患有脑梗死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用药后所达到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没有出现药物原因导致的并发症。结论:应用丹红注射液对患有脑梗塞的患者进行治疗,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6.
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分析是考察影响中药注射剂临床效益与风险相关因素的必要研究。该研究基于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信息系统(HIS)数据库,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使用丹红注射液的4 950例患者的病案与医嘱信息,运用回顾性研究、基本统计和关联规则分析方法,统计分析患者自然情况、疾病诊断、应用科室、用法用量、联合用药和不良反应等信息,对丹红注射液的临床应用进行合理性分析,寻找发生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研究结果显示,患者主要分布在心内科(51.96%)与脑病中心(20.67%),年龄40岁以上占96.66%,主要西医诊断2项关联置信度最高为冠心病+心绞痛(97.15%),3项关联为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97.02%),不合理诊断主要为高血压(12.93%)和糖尿病(4.55%);中医诊断均属血瘀证。用法用量方面,单次剂量在药品说明书规定范围内者占98.93%,用药天数集中分布在1~21 d,以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为稀释溶媒的占97.64%。用药记录中,99.26%为联合用药,平均联用8.41种药物。与西药联用频次最高的依次是抗血小板药(72.04%)、调血脂药(64.86%)和脑血管疾病药(60.26%)。出现并发感染时,联用频次最高的抗菌药物为头孢菌素类(8.81%)。与中药联用以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或中药单体注射剂为主(28.93%),其中与天麻素注射液联用频次最高(16.23%)。不良反应报告/事件发生12例,发生率0.24%。适应症、稀释溶媒与联合用药的不合理应用可能是丹红注射液发生不良反应的潜在风险因素,需进一步实验研究评价这3方面的临床效益与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在使用中的安全性,为规范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2010年6月至2011年10月使用丹红注射液的942例住院患者进行观察,填写丹红注射液上市后再评价监测表,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入选的942例中,男性454例(48.19%)、女性488例(51.81%)。筛选病例的年龄分布于各年龄段,平均64.5岁。50岁以上患者799例(84.82%)。有过敏史者20例(2.12%).用药时间7~14d者815例(86.51%)。使用5%葡萄糖为溶媒的150例(15.92%),使用O.9%生理盐水792例(84.08%)。942例住院患者中出现不良反应4例,发生率为0.42%。结论丹红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所发生的不良反应与患者基础疾病、年龄、性别、溶媒和剂量无关。  相似文献   

18.
该文全面检索了鱼腥草注射液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的中文文献,对文献数量和病例数量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鱼腥草注射液的临床使用在适应症、给药方式、剂量和疗程上有很大的随意性,这可能是引起不良反应的潜在因素,应当深入研究并加以规范;另外,鱼腥草不良反应97.8%发生在用药后30 min内,因此,用药后30 min内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可有效减轻其不良反应对于患者的伤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丹红注射液进行上市后再评价,并对用药合理性进行分析.方法 由临床药师对太原市中心医院2010年2月~8月使用丹红注射液的400例患者进行集中监测,调查用药情况,并进行分析及评价.结果 有适应症患者的病情好转率为95.1%、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5%:该药在使用过程中主要存在非适应症用药、溶媒选择不当、与其他药品配...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在临床上预防参麦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发生及寻找科学合理的治疗措施,对其不良反应进行综述。方法:对国内2008~2011年应用参麦注射液出现ADR报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参麦注射液近年报道的不良反应主要是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其次有皮疹、发热、腹痛腹胀,腰痛,及失眠、猝死。结论:应加强参麦注射液等中药注射液的监测,掌握不良反应发生的规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