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评价药物洗脱支架(DES)内再狭窄患者中根据再狭窄模式选择介入治疗的远期预后。方法选择2006年6月—2009年12月因DES内再狭窄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行再次介入治疗的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根据再狭窄部位及类型选择介入治疗方案。对于累及DES节段的再狭窄者行再次植入DES术;对于狭窄部位局限于DES内的Ⅰ型病变者行高压球囊扩张术;对于狭窄部位局限于DES内的Ⅱ~Ⅳ型病变者先行球囊扩张,再根据扩张后的结果由术者决定是否再次植入DES。所有患者均前瞻性随访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包括死亡、靶病变重建(TLR)和心肌梗死(MI)。结果共88例行介入治疗,其中42例行单纯球囊血管成形(POBA)术(POBA组),46例行再次植入DES(DES组)。两组间各靶病变部位及各种原植入DES的涂层药物类型构成比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间再狭窄病变部位及类型构成比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POBA组、DES组的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发生率分别为(72.5±11.9)%、(76.2±9.1)%,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随访时间为(2.2±1.0)年,两组间MACE、TLR、MI的发生率及病死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根据DES内再狭窄部位及类型选择介入治疗方案是有效的。对于局灶型ISR可行POBA术,而对于非局灶型或节段内ISR病变则需要再次植入DES。  相似文献   

2.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经成为冠心病治疗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术后再狭窄一直困扰着临床医生。药物洗脱支架(DES)较金属裸支架(BMS)在降低支架内再狭窄方面有显著疗效。以往大规模临床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研究结果显示,对“罪犯”病变行冠状动脉内药物洗脱支架,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已降至10%以下。但由于DES抗增殖药物延迟血管损伤反应过程,抑制平滑肌细胞增生同时也可能抑制内皮细胞愈合,进而导致再狭窄时间上的延迟及晚发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3.
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DES)置入是继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裸金属支架(bare metal stent,BMS)置入之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T)的第3个里程碑.雷帕霉素(Sirolimus)或紫杉醇(Paclitaxel)等涂层药物支架的再狭窄率在10%以下,比BMS的再狭窄率(15%~20%)明显降低[1],同时降低了靶血管的血运重建,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取代BMS而成为主要的冠脉介入手段.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74岁。因反复胸闷2个月,加重2 d于2006年12月1日入院。有糖尿病史20余年。入院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2型糖尿病。12月5日,冠状动脉造影示左前降支(LAD)近段50%、中段95%及右冠状动脉(RCA)近中段弥漫性长病变,50%-70%狭窄,左回旋支(LCX)近段  相似文献   

5.
Han YL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22):1516-1517
药物洗脱冠状动脉支架(DES)已成为冠心病介入治疗的里程碑。但是,尽管第一代DES比裸金属支架(BMS)明显降低了再狭窄率,美国心脏学会(ACC)2006年年会公布的巴塞尔支架效价比-晚期血栓事件试验(BASKET-LATE)研究结果显示,接受DES的患者术后6个月停用氯吡格雷后继续随访1年过程中发生死亡和心肌梗死的风险较BMS组高3倍,术后7~18个月晚期血栓事件发生率比BMS组增加1倍,提示停用氯吡格雷后DES治疗的患者迟发性(〉1年)血栓事件导致的不良事件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脉支架内再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入选的患者行药物洗脱支架治疗,术后观察心脏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44例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事件22例,其中胸痛复发19例,TVR7例,ISR处原支架的类型是影响术后疗效的重要因素,本研究认为DES术后ISR的疗效好于BMS术后ISR(P=0.002)。而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变血管的直径和病变部位、病变的严重程度以及DES涂层材料的不同与治疗效果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药物洗脱支架是治疗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脉支架内再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入选的患者行药物洗脱支架治疗,术后观察心脏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44例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事件22例,其中胸痛复发19例,TVR7例,ISR处原支架的类型是影响术后疗效的重要因素,本研究认为DES术后ISR的疗效好于BMS术后ISR(P=0.002)。而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变血管的直径和病变部位、病变的严重程度以及DES涂层材料的不同与治疗效果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药物洗脱支架是治疗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张飞 《医学综述》2011,17(7):1023-1025
药物洗脱支架(DES)明显地降低了支架内再狭窄率和靶病变重建率,但支架内血栓形成使其安全性受到质疑。导致其形成的机制及影响因素多种多样,患者的临床及病变特点、介入操作因素、抗栓治疗等都与其形成相关。药物支架所致的内皮愈合延迟、炎性反应、支架贴壁不良等为其重要机制。现对其机制、影响因素及无聚合物涂层支架在临床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氯吡格雷的使用与药物洗脱支架植入后远期临床结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背景:近来的冠状动脉内药物洗脱支架研究提示,现行的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可能并不足以预防后期支架内血栓形成。目的:于接受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s,DESs)和裸金属支架(bare-metal stents,BMSs)治疗的冠状动脉病患者中评估氯吡格雷使用与患者远期结果的关系。设计、地点及患者:于连续患者中进行观察性研究。患者于2000年1月1日至2005年7月31日在杜克心脏治疗中心(一家位于北卡罗来纳州达累姆市的三级治疗中心)接受冠状动脉内支架治疗。于6、12、24个月时进行随访,直至2006年9月7日。研究人群包括4666例最初接受BMS(n=3165)或DES(n=1501)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对随访6和12个月没有事件(没有死亡、心肌梗死或血管重建手术)的患者进行界标分析(landmark analysis)。在这些时间点上根据支架类型以及自我报告之氯吡格雷的使用情况将患者分为4组:DES使用氯吡格雷组、DES不用氯吡格雷组、BMS使用氯吡格雷组以及BMS不用氯吡格雷组。主要观测指标:随访24个月时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以及死亡或心肌梗死之复合终点。结果:在6个月时没有事件发生的DES组患者(637例使用、579例未使用氯吡格雷)中,氯吡格雷的使用是随访24个月校正死亡率较低(使用2.0%比未使用5.3%;差异,-3.3%;95%CI,-6.3%至-0.3%;P=0.03)以及死亡或心肌梗死发生率较低(3.1%比7.2%;差异,-4.1%;95%CI,-7.6%至-0.6%;P=0.02)的显著预测指标。然而,在BMS组患者中(417例使用、1976例未用氯吡格雷),死亡(3.7%比4.5%;差异,-0.7%;95%CI,-2.9%至1.4%;P=0.50)以及死亡或心肌梗死发生率(5.5%比6.0%;差异,-0.5%;95%CI,-3.2%至2.2%;P:0.70)没有差异。在12个月随访没有事件发生的DES组患者(252例使用、276例未用氯吡格雷)中,氯吡格雷的使用依然可以预测24个月死亡(0%比3.5%;差异,-3.5%;95%CI,-5.9%至-1.1%;P=0.004)以及死亡或心肌梗死发生率(0%比4.5%;差异,-4.5%;95%CI,-7.1%至-1.9%;P〈0.001)较低。然而,在BMS组患者中(346例使用、1644例未用氯吡格雷),在死亡(3.3%比2.7%;差异,0.6%;95%CI,1.5%至2.8%;P=0.57)以及死亡或心肌梗死(4.7%比3.6%;差异,1.0%;95%CI,-1.6%至3.6%;P=0.44)发生方面,依然没有差异。结论:在接受DES治疗的患者中,延长氯吡格雷的使用可以使死亡以及死亡或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下降。然而,使用氯吡格雷的适宜期限只能通过大型临床随机试验确定。  相似文献   

10.
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的疗效。方法33例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确定为ISR,对33处ISR进行植入药物洗脱支架并随访。结果随访(19.1±4.8)月,6例有心绞痛或可疑心绞痛发作的患者中,5例复查冠状动脉造影,其中1例TAXUS支架植入术后9个月发生心肌梗死,冠状动脉造影见支架内完全闭塞,其他造影者均未发现支架内再狭窄。结论药物洗脱支架治疗ISR成功率高,长期随访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张学丽  李健  李丹 《医学综述》2014,20(17):3083-3086
支架内血栓(ST)形成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后少见的,但却是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的并发症。与金属裸支架相比,药物洗脱支架已使再狭窄的发生率降低,但却使术后ST形成的发生率升高。支架内皮化不全或不内皮化是导致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提高支架的内皮化是临床研究的热点。研制新型抗血小板药物、提高支架置入水平,研发新型支架、基因治疗、重视冠心病的二级预防等是预防ST形成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与支架内血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军  陈韵岱 《医学综述》2009,15(10):1511-1513
支架内血栓是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少见但却严重危及生命的并发症。药物洗脱支架由于降低了再狭窄率而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介入治疗领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但对其增加晚期血栓的顾虑成为目前关注的热点。支架内血栓的形成除了支架本身的致栓作用外,还与患者、病变及手术等因素相关。此外,过早中断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延迟再内皮化及晚期支架贴壁不良等均与支架内血栓密切相关。本文就支架内血栓的定义、发生机制及对策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阐述早期、晚期和极晚期冠状动脉支架内血栓形成(stent thrombosis,ST)在治疗和院内死亡率方面的不同.方法 入选从2009年2月至2011年6月就诊于我院心内科最终明确ST的180例患者.根据支架植入术后事件出现的时间,即早期(≤1个月)、晚期(1-12个月)和极晚期(≥12个月)进行分层.结果 早期ST 36例(20.1%)、晚期ST 34例(18.9%)和极晚期ST 110例(61.0%).早期ST患者中,糖尿病所占的比例更高,而极晚期ST患者中,陈旧性心肌梗死或糖尿病患病率更低.同晚期(3.8%)和极晚期(3.6%)ST相比,早期ST院内死亡率明显更高(7.9%,P<0.001).经多变量校正后,晚期和极晚期ST的院内死亡率依然较低[分别为:OR:0.53,95% CI:0.36-0.79和OR:0.58,95% CI:0.43-0.79].结论 早期、晚期和极晚期ST在临床表现和预后方面存在明显差别.在冠状动脉造影证实ST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早期ST与院内高死亡率相关  相似文献   

14.
冠状动脉内支架断裂是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少见而严重的并发症,支架断裂后引起支架内再狭窄和支架内血栓形成,是支架术后再次血运重建的原因之一。目前研究发现多种原因与支架断裂相关,包括右冠状动脉、病变角度、支架长度、支架重叠、静脉桥血管、Cypher支架应用等。该文主要就冠状动脉支架断裂的分类、检测方法、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及处理方法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支架内二次血栓形成(ST)的相关因素、预后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2000年3月~2009年12月3854例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4例二次血栓形成病人的临床特征、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置入情况、预后及预防措施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854例者行冠状动脉支架治疗,4例病人发生二次血栓形成(0.1%),均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其中,男女各2人,吸烟史2例,合并糖尿病3例,高脂血症3例,高血压2例。血栓相关血管累及前降支近段4例,累及右冠状动脉近段1例(1例患者为2个支架内均有血栓形成)。最终造影显示TIMI血流达3级3例。停用波立维1例,血小板聚集率明显增高1例。结论:二次血栓防治策略是积极控制危险因素、治疗原发病、充分的预扩张、血管内超声的应用、应用高压球囊使支架贴壁良好及合理的使用抗血小板药物。  相似文献   

16.
李娇娇  马小川 《医学综述》2014,(11):1989-1991
几项随机并观察性研究报告称,第一代药物洗脱支架(DES)置入5年内的晚期支架内血栓(LST)累积发生率呈稳步增长的趋势。病理学研究确定,DES后的LST主要是由于未覆盖的内皮支架梁的存在,这将导致动脉的延迟愈合,而动脉延迟愈合与长支架、重叠支架置入、分叉支架置入有关。5级支架断裂也可引起LST和再狭窄。过敏反应是雷帕霉素洗脱支架后LST独有的病因,而过度纤维蛋白沉积的贴壁不良与紫杉醇洗脱支架相关。支架内膜新生动脉粥样硬化是金属裸支架和DES后LST的另一重要因素,而其在DES中的发展更快速和常见。今后的病理研究应解决新一代DES的长期安全问题,这将有助于降低LST和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药物洗脱支架(DES)取代裸金属支架(BMS)应用于临床是心脏病介入治疗领域的突破性进展。DES的介入治疗可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媲美,后者是目前临床上治疗冠状动脉疾病的标准方法。DES可较好控制再狭窄率的效果。此外,复杂程度较低的冠心病患者用DES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的疗效好。但是CABG依然是左前降支或左主干冠状动脉病以及复杂的多血管病变患者优先选择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陈金锋  党群 《医学综述》2012,18(13):2078-2080
药物涂层支架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近年来,大量的临床试验观察证实,药物涂层支架可以减低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晚期血管狭窄率及血栓形成。综合分析糖尿病患者的特殊病理、生理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有效性、安全性及不足,发现药物涂层支架应用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对于一般病变,其短期和中长期临床结果有效、安全,但对于严重狭窄、广泛弥漫病变、左主干病变、复杂病变还是提倡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不耐受患者在植入药物洗脱支架(DES)后改用西洛他唑和氯吡格雷联合抗血小板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共入选植入DES的患者108例,均为冠状动脉简单病变,其中52例患者既往有阿司匹林不耐受情况,列入研究组,改用西洛他唑和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其余56例患者列入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1年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以及出血、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主要终点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8);研究组胃肠道不良反应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结论患者植入DES后,改用西洛他唑+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较少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1年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