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氟喹诺酮类抗生药物的毒副作用山东省莱阳市145医院(265200)王建松,潘玉明,孙经昌氟喹诺酮类抗生药物在临床上已被广泛应用,该类药物的特点是:①抗生谱广;②抗生活性强;③口服吸收迅速而完全;④体内和组织内分布广,组织渗透好,浓度高;⑤半衰期匕(3...  相似文献   

2.
<正>笔者从医15年,遇到一些典型或罕见的临床药物毒副反应,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1.1藻酸双酯钠致过敏性休克1例患者男性,62岁,因"眩晕伴共济失调2d"以"椎基底动脉供血  相似文献   

3.
喹诺酮类药物用于临床已有40余年的历史,由于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半衰期长、与其它抗菌药无交叉耐药性、无需过敏试验、患者耐受性好及价格相对较低等优点,使其在临床抗感染药物中占据一定的份额。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喹诺酮类药物有: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培氟沙星、洛美沙星、左氧氟沙星、司帕沙星等。虽然第二、三代的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培氟沙星、氧氟沙星等对革兰氏阴性菌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4.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0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Clinicalapplicationofquinolones姜素椿JiangSuchun(解放军302医院,北京100039)(The302HospitalofPLA,Beijing100039)近一个世纪来,喹诺酮类(q...  相似文献   

5.
目的综述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所致临床不良反应的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类药物提供警示,预防该类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对国内外近期公开报道的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临床不良反应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喹诺酮类药物的主要临床不良反应有消化系统反应、过敏反应、光敏反应、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心血管系统反应、肝、肾功能损害、血液系统反应、软骨毒性和肌腱损伤以及影响血糖等。结论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症状多,涉及系统广泛,有的后果严重,临床医生应严格掌握适应证,高度重视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发现不良反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许志坚  刘洋  张霁  张君 《黑龙江医药》2000,13(2):111-112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于60年代问世并应用于临床,随着第二代喹酮类、第三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出现,其临床疗效良好,已是当今世界上最有发展前途,最令人瞩目的一类新型药物.  相似文献   

7.
喹诺酮类(4-Quinoiones)又称吡酮酸类或吡啶酮酸类,是一类以1,4-二氢-4-氧-3-氧-3-喳啉羧酮为基本结构的全合成抗菌药物。由于其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安全等特点,故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临床应用非常广泛。下面就其构效关系及作用原理简述如下: 1 构效关系 喹诺酮类抗菌药含有1-取代-1.4-二氢-4氧-吡啶-3-羧酸部分,萘啶酸(IVA)是第一个喹诺酮抗菌药,它不仅对革兰氏阴性菌有较强的活性,与其他抗生素无交叉耐药性。在喹诺酮研究的基础上,又发现了喹啉,毗啶和萘啶的基本环系4-氧代-3-羧酸骨架、具有抗菌活性所必需的。在1—位之间具有环形取代的化合物,具有生理活性。据报道合成的含有异噻毗环的化合物,其中酸的烯酮式羧基与4-酮是平面的,它具有抗各种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的优异活性。  相似文献   

8.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是人工合成的含4-喹诺酮基的结构,对细菌DNA螺旋酶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的一类药物.按其发明先后和抗菌作用的不同,分一、二、三、四代.第一代以萘啶酸为代表,因抗菌谱窄,口服吸收差,不良反应多,现巳不用.第二代主要应用品种为吡哌酸,抗菌活性强于萘啶酸,临床用于敏感菌引起的尿路感染.当前应用最多的是氟喹诺酮类,即第三、四代,此类药物发展迅速,为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正> 1962年美国Lesher等人研制出第一个喹诺酮类(Quinolones QNS)抗菌药萘啶酸,1963年应用于临床。此后,近三十年来,此类药物发展极为迅速,大大超过了头孢菌素和青霉素的增长率,新一代QNS的抗菌作用与疗效可与第三代头孢菌素媲美。在其结构的6位上连接了氟原子及在7位与1位进行化学结构修饰而形成的氟喹诺酮(F—QNS)系列,抗菌谱扩大到G~+菌及绿脓杆菌,而对G~-菌的抗菌活性增强了约100倍。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临床分析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方法在2013年2月-2014年2月使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出现不良反应患者中,选取100例,对其不良反应及其和时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所选取的100例患者中,所涉及的药物包括7种,分别是: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环丙沙星、培氟沙星、氧氟沙星、司帕沙星、洛美沙星。患者不良反应累及包括全身系统。结论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临床使用中,一定要注重其合理使用,以降低其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临床应用利福平作抗结核治疗中出现毒副反应140例进行了综合分析。其中毒性反应发生率为65.7%,过敏反应发生率为30.0%,局部反应发生率为4.3%。  相似文献   

12.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华乐 《中国药师》2002,5(8):499-500
1979年第一个氟喹诺酮类(FQNLs)药物合成后,发展十分迅速。到20世纪90年代又有司帕沙星(sparfloxacin,SPFX)、曲伐沙星(trovafloxacin,TVFX)等多种更新的FQNLs药物相继面世。FQNLs已成为处方率仅次于β-内酰胺类的抗感染药物,是一类有巨大潜力的新型抗菌药。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药代动力学较好、口服吸收好、无特殊毒副作用的优点。临床上常用于敏感菌引起的呼吸道、泌尿道、消化道、胆道、皮肤及软组织、眼、耳、鼻、喉等部位的感染。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临床利福平作抗结核治疗中出现毒副反应140例进行了综合分析,其中毒中反应发生率65.7%,过敏反应发生率为30.0%,局部反应发生率为4.3%。  相似文献   

14.
磷霉素(Fosfomycin;Fom)不仅自身毒副反应轻微,而且与其他药物联用时,既能增强抗菌药作用,还能降低其他药物的毒性反应。目前资料表明,Fom对氨基糖苷类、糖肽类、两性霉素B以及抗癌剂顺铂和免疫抑制剂环胞素的毒副反应,均有良好的减轻作用,并为临床实践所证实。  相似文献   

15.
韩健  王孝蓉  赵志刚 《首都医药》2005,12(17):32-3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体的“富贵病”也越来越多,高脂血症就是其中一种。高脂血症已经严重地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它也是高血压、冠心病、脑梗塞等疾病的重要诱发因素之一。如何选择血脂调节药物,使其在提高疗效的同时减少或避免毒副反应的发生,成为医生和患者非常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利尿药除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组织水肿外,亦作为基础降压药广泛用于临床,故合并用药及其药物相互作用及毒副反应亦不断  相似文献   

17.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喹诺酮类是一类全合成的抗菌药物,具有抗菌谱广、作用机制独特、高效低毒等特点;既能口服,又能静脉注射;在体内以原药形式存在,有良好的组织渗透性,是一类重要的抗感染药物。1喹诺酮类药物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喹诺酮类药物作用机理主要是在细菌体内选择性的抑制NDA合成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18.
1980年后,相继发现了一些抗菌谱广,杀菌力强,不易产生耐药,可与第三代头孢菌素匹敌的新喹诺酮类药物。其主要产品有氟哌酸、(norfloxcin,NF)、N-甲氟哌酸(Pcfloxa-cin,PF)、氟嗪酸或称氧甲氟哌酸(ofloxacin,OF)、环丙氟哌酸(ciprofloxacin,CPF)和氟啶酸(enoxacin,EN)等。该类药物是在萘啶酸(Nalidixic acid,NA)结构基础上合成的,故曾被称为萘啶酸衍生物。以后母核改为  相似文献   

19.
喹诺酮类药物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类具有极高抗菌活性的化学合成药物。从化学结构上看,这类药物都是4—吡酮—3—羧酸(简称 PCA)的衍生物。早在1949年,有人从植物中分离出一种生物碱—甲基喹诺啉。1960年证明具有强力  相似文献   

20.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涉及面较广,有些在说明书中未曾提及,而且发生时间较快,幼儿的不合理用药居多,一些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用药剂量过大。这些都提醒医护人员,要加强用药的观察与监测,积极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以及导致的严重后果。不过,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有其共性和特殊性,只有深刻认识和掌握其不良反应的特征,才能有的放矢采取救治措施,确保患者安全、有效、合理地应用该类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