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腺性膀胱炎的治疗方法,提高腺性膀胱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58例腺性膀胱炎患者进行经尿道膀胱黏膜电灼术,术后用丝裂霉素做膀胱灌注治疗,并定期复查膀胱镜.结果 随访4~48个月,平均18个月,58例患者中50例在术后3个月内症状消失,4例复发,均再次手术治疗,无癌变.结论 经尿道膀胱黏膜电灼术联合丝裂霉素膀胱灌注是治疗腺性膀胱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腺性膀胱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通过经尿道电灼术加膀胱药物灌注与单纯膀胱药物灌注治疗,比较两种方法对腺性膀胱炎的疗效。结果根据临床表现,膀胱镜检及活检,随访6.12个月经尿道电切术加膀胱药物灌注组临床治愈率达63.1%,有效率80.0%;单纯给予膀胱药物灌注组临床治愈率仅为30.2%,有效率58.1%,两组疗效差异显著。结论 经尿道电灼术加膀胱药物灌注对腺性膀胱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腺性膀胱炎的诊断和治疗及疗效.方法 对23例腺性膀胱炎的临床表现、辅助诊断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例均采用经尿道电灼术治疗及术后采用化疗药物常规作膀胱腔内灌注,无特殊并发症发生,无一例复发.结论 对于腺性膀胱炎膀胱镜检查是初步诊断的依据,主要靠病理来确诊.经尿道电灼术加腔内化疗是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腺性膀胱炎的治疗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腺性膀胱炎的治疗方法.方法对41例腺性膀胱炎患者进行抗感染、碎石、经尿道电灼、电切加气化、膀胱灌注及膀胱切除等治疗.结果 41例随访6~72个月,平均22个月;治愈29例,12例好转、其中3例在6~28个月内复发、1例于病理报告为膀胱移行细胞癌.结论在治疗原发性疾病的前提下,经尿道电灼、电切、气化及膀胱切除是治疗腺性膀胱炎的有效方法,膀胱灌注并非必需.腺性膀胱炎有恶变趋向,应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腺性膀胱炎的诊断和治疗及疗效.方法 对23例腺性膀胱炎的临床表现、辅助诊断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例均采用经尿道电灼术治疗及术后采用化疗药物常规作膀胱腔内灌注,无特殊并发症发生,无一例复发.结论 对于腺性膀胱炎膀胱镜检查是初步诊断的依据,主要靠病理来确诊.经尿道电灼术加腔内化疗是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腺性膀胱炎的诊断与治疗效果。方法 :对 30例腺性膀胱炎患者行抗感染 ,经尿道电灼、膀胱药物灌注等治疗。结果 :30例随访 6~ 36月 ,平均随访 2 4月。其中治愈 2 0例 ,好转者 5例 ,于 6~ 18月内复发 ,无效4例 ,1例于术后 2 4月恶变为膀胱腺癌。结论 :经尿道膀胱病灶电灼术是治疗腺性膀胱炎的首选方法 ,术后膀胱内药物灌注及密切随访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腺性膀胱炎的治疗方法,提高腺性膀胱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58例腺性膀胱炎患者进行经尿道膀胱黏膜电灼术,术后用丝裂霉素做膀胱灌注治疗,并定期复查膀胱镜。结果随访4—48个月,平均18个月,58例患者中50例在术后3个月内症状消失,4例复发,均再次手术治疗,无癌变。结论经尿道膀胱黏膜电灼术联合丝裂霉素膀胱灌注是治疗腺性膀胱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唯尔本注射液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电切或电灼术后的疗效。方法 对49例腺性膀胱炎患者行抗感染,经尿道电灼或电切术,术后膀胱药物灌注治疗。同时与25例单纯行膀胱电切或电灼的腺性膀胱炎进行比较。结果 49例术后用唯尔本注射液行膀胱灌注治疗并获得随访,总有效率91.8%;单纯膀胱电切或电灼总有效率72%。结论 唯尔本注射液膀胱灌注对预防腺性膀胱炎电切或电灼术后复发疗效较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腺性膀胱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腺性膀胱炎的临床资料,24例行经尿道电切术加膀胱药物灌注,7例只给予膀胱药物灌注.结果 随访4-38月,经尿道电切组21例治愈,3例好转;单纯药物灌注组2例治愈,2例好转,3例无效.结论 膀胱镜检查加组织活检对腺性膀胱炎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经尿道电切加膀胱...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腺性膀胱炎的诊断和治疗效果。方珐:回顾分析32例腺性膀胱炎的临床资料,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32例中27例行经尿道电切术加膀胱药物灌注。5例只给予膀胱药物灌注。随访3—68mo,其中治愈26例,6例好转者在6—24mo内复发,1例在再次手术后4a恶变为膀胱腺癌。结论:膀胱镜检查并组织活检对腺性膀胱炎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经尿道电切加膀胱药物灌注是腺性膀胱炎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c(MMC)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疗效。方法58例腺性膀胱炎以MMC 20mg NS 20ml膀胱灌注治疗,每周1次,连续6次为1个疗程。休息6周后作膀胱镜复查,病变好转但无消失者继续第2疗程治疗,无效者选择经尿道膀胱黏膜电灼术。结果46例经1个疗程、6例经2个疗程治疗后膀胱镜复查病变消失;6例无效,采用经尿道膀胱黏膜电灼术,再辅以MMC膀胱灌注1个疗程,3个月后膀胱镜复查病变消失。结论除乳头瘤样型外,腺性膀胱炎可首选MMC膀胱灌注,MMC治疗2个疗程后膀胱镜复查无效者可选择经尿道膀胱黏膜电灼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腺性膀胱炎两种膀胱灌注方法的效果。方法:56例腺性膀胱炎患者经尿道电灼后分别行丝裂霉素药物灌注、白介素-2药物灌注治疗,随访观察症状缓解程度和膀胱镜病检结果1a以上。结果:两种方法治疗后症状缓解程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治疗腺性膀胱炎疗效一致。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腺性膀胱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26例腺性膀胱炎患者行经尿道电切气化切除,术后一周丝裂霉素 20mg加NS40ml膀胱灌注,1次/周×6次,1次/月×6次.结果 26例获得随访6-60个月,治愈23例,好转3例,在6-24个月复发再次电切气化切除,随访期间内未发现恶变者.结论 经尿道电切气化切除加膀胱药物灌注是治疗腺性膀胱炎的有效治疗方法.但腺性膀胱炎具有恶变倾向应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经尿道膀胱黏膜电灼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女性腺性膀胱炎的疗效.方法 54 例腺性膀胱炎女性患者均行膀胱镜检查及组织病理确诊为腺性膀胱炎.采用硬膜外或静脉全麻下经尿道行膀胱病变黏膜组织电灼,术后1 周开始膀胱灌注吡柔比星20 mg+50 g/L葡萄糖注射液40 mL,保留30 min,每周1次,连续8次,之后每个月1次,连续8次.结果 随访52例,时间6~42个月,治愈43例,好转6例,无效3例(其中2 例术后6~12个月复发),52例均无恶变.结论 经尿道电灼联合术后膀胱灌注吡柔比星可显著改善腺性膀胱炎症状,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腺性膀胱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56例腺性膀胱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膀胱肿瘤术后常规复查发现者10例,反复尿路感染35例,肉眼镜下血尿11例,伴发排尿困难6例,膀胱结石4例,43例经尿道电切加药物灌注,13例仅行膀胱灌注治疗.结果 49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9年,经尿道电切加药物灌注组31例症状消失,2例临床改善不明显,膀胱镜检复发,单纯药物灌注组7例症状缓解,4例已明显改变.结论 腺性膀胱炎在确诊后应积极治疗,经尿道膀胱病变电切加药物灌注是诊疗腺性膀胱炎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高腺性膀胱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6例腺性膀胱炎行经尿道电汽化术,术后吡柔比星膀胱灌注。结果:26例随访1 ̄3年,21例治愈,5例好转均于1年后复发,3例再次电汽化及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后治愈,2例无效行膀胱部分切除后治愈,无恶变病例。结论:经尿道电汽化加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是治疗腺性膀胱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腺性膀胱炎的诊治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对21例腺性膀胱炎的诊治进行回顾分析。本组21例中,17例经尿道电灼,4例不愿手术者及电灼效果不理想者3例,均用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结果随访6~36个月,其中18例症状消失(有效率85.7%),2例症状减轻,1例效果不理想。结论电灼是治疗腺性膀胱炎的主要方法,膀胱灌注是治疗腺性膀胱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采用经尿道电切电灼术后,化疗药物灌注膀胱治疗腺性膀胱炎7例.结果显示所有病例均无复发,效果满意.认为经尿道电切电灼术后化疗药物灌注膀胱,对腺性膀胱炎能起到积极、有效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9.
赵勇 《吉林医学》2013,34(23):4671-4672
目的:探讨腺性膀胱炎的诊断及回顾性分析腺性膀胱炎患者行经尿道腺性膀胱炎电切联合丝裂霉素膀胱灌注与单纯行经尿道腺性膀胱炎经尿道电切的疗效。方法:选择初发性腺性膀胱炎电切术后定期复查患者40例,其中术后坚持膀胱灌注和未坚持膀胱灌注的患者例数分别为26例和14例,分为联合组和单纯手术组。结果:40例随访6~30个月,平均24个月,联合组有效率为84.6%,对照组有效率为57.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4,P<0.05),术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少,没有并发症发生,联合组患者没有因不良反应而停止药物灌注者。结论:经尿道腺性膀胱炎电切联合丝裂霉素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疗效好,可明显降低术后复发率;腺性膀胱炎检查方法首选膀胱镜检查及膀胱黏膜活组织检查。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腺性膀胱炎的诊治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6例腺性膀胱炎的临床资料,对26例经膀胱镜检取材活检确诊的腺性膀胱炎患者行经尿道黏膜电汽化,术后7天开始用丝裂霉素40mg或吡柔比星20mg膀胱灌注.结果:随访3~72个月,其中24例症状消失,2例症状减轻.结论:膀胱镜检查为诊断腺性膀胱炎的"金指标",经尿道黏膜电汽化加膀胱腔内灌注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