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老年咯血患者的纤维支气管镜检时镜下表现,评估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老年咯血患者的诊断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对76例老年咯血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并结合临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6例老年咯血患者诊断肺癌26例(34.2%)、慢性炎症21例(27.6%),结核17例(22.3%),支气管扩张8例(10.5%),原因不明4例(5.26%)。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老年咯血的病因诊断及出血定位诊断的重要手段,但需掌握适应症。  相似文献   

2.
纤维支气管镜对老年人咯血病因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老年人咯血与肺癌的关系,纤维支气管镜对肺癌诊断的必要性及应注意的问题。方法;对147例咯血病人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并取活体获得病理结果。结果:其中56例(38.1%)诊为支气管肺癌,4例肺结核,1例结节病,86例支气管粘膜炎症。结论;老年人小量咯血很可能是肺癌的首发症状,可高度重视,纤维支气管镜对咯血因的诊断必要且安全。  相似文献   

3.
支气管内膜结核致肺不张17例纤支镜检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蓉萍  韩忠  王才春  林仙 《中国热带医学》2007,7(5):761-761,772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于支气管内膜结核(EBTB)致肺不张诊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7例诊断为支气管内膜结核致肺不张病人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肉芽肿型5例,瘢痕型7例,炎症型4例,溃疡型1例,以内芽肿型和瘢痕型多见(12/17)70.6%;纤支镜病理活组织检查确诊者10例(10/17)58.8%,手术后病理证实4例(4/17)23.5%,刷检物和(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找到结核杆菌3例(3/17)17.6%。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于支气管内膜结核致肺不张具有重要的诊断和鉴别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应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老年咯血患者的临床疗效,了解老年咯血患者的病因。方法:本组对217例老年咯血患者施行纤维支气管腔内检查、肺组织活检并结合胸部X线及临床其他资料综合分析。结果:本组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支气管黏膜正常者11例(5.17%),支气管炎症改变79例(36.4%),支气管扩张9例(4.1%),支气管内膜结核14例(6.5%).肺癌85例(39.2%),未能明确诊断者19例经胸腔积液和痰液找脱落细胞、浅表淋巴结活检而确诊。肿瘤、炎症、结核是老年咯血患者的主要病因。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同临床其他辅助检查相结合可有效提高临床诊断率,并能及时查出咯血病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纤维支气管镜对肺不张病因诊断的价值。方法对临床及X线诊断为肺不张的90例患者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肺不张的病因及与年龄、部位的关系进行综合分析。结果90例肺不张的病因为肺癌36例(40.00%),炎症28例(31.11%),结核15例(16.67%),支气管镜异物3例(2.62%)中,血凝块堵塞1例(1.11%),诊断率92.22%。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诊断肺不张病因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胸部CT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支气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1例根据临床表现和胸片诊断为支气管病变患者,行胸部CT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显示,51例患者支气管病变呈阳性,其中恶性病变41例,良性病变10例;胸部CT检查显示:46例患者CT检查发现异常,阳性率为90.1%:5例患者CT检查正常,属假阴性,阴性率为9.9%。结论:胸部CT在诊断支气管病变时,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相比,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可作为诊断支气管病变的一种补充。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老年人咯血与肺癌的关系,纤维支气管镜对肺癌诊断的必要性及应注意的问题。方法:对147例咯血病人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并取活体获得病理结果。结果:其中56例(38.1%)诊为支气管肺癌,4例肺结核,1例肺结节病,86例支气管粘膜炎症。结论:老年人小量咯血很可能是肺癌的首发症状,要高度重视,纤维支气管镜对咯血病因的诊断必要且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在明确肺不张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不同年龄组肺不张病因的特点。方法:对167例肺不张病例进行回顾性病因分析。结果:167例肺不张患者中,肺癌84例(50.3%),炎症46例(27.54%),结核23例(13.77%),异物3例(1.8%),病因未明11例(6.59%),确诊156例,确诊率93.4%。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确定肺不张的病因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109例右肺中叶综合征病因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右肺中叶综合征的常见病因及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109例确诊为右肺中叶综合征的病例资料.分别进行X线检查、胸部CT及纤维支气管镜的检查。结果:非特异性炎症72例(66.1%),肿瘤26例(23.9%),结核11例(10.1%)。结论:非特异性炎症、肿瘤及结核是右肺中叶综合征的常见病因,并且通过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可以进行刷检涂片及活检病理检查,有助于细菌学及病因学诊断。  相似文献   

10.
①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后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参方法对48例老年人AMI(A组)的梗死部位、有无2次梗死、临床表现、并发症及病死率与67倒非老年人AMI(B组)进行对比分析。③结果 无痛性心肌梗死:A组发生22例(45,83%),B组发生13例(19.71%);肺部感染:A组发生18倒(37.5%),B组发生11例(16.42%);心功能分级限Killip)Ⅲ~Ⅳ级:A组20倒(41.67%),B组15例(22.39%);室性心律失常:短阵室速A组发生22例(45.83%),B组发生9例(13.43%);室速+室颤:A组发生11例(22.92%),B组发生6例(8。96%);多部位梗死:A组发生16例(33.33%),B组发生11例(16.42%);二次梗死:A组发生13例(27.08%),B组发生6例(8.96%);住院死亡率:A组死亡11例(22.92%),B组死亡6例(8,9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④结论老年人AMI后病情较重,预后较差,应重视其预防、诊断厦治疗。  相似文献   

11.
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诊断肺周围性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TBLB)对肺周围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32例胸片或CT检查发现肺周边有节或肿块阴影,但距胸膜又有一定的距离(一般2cm左右),常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无阳4性发现而临床不能确诊的患者,在气管镜直视下行TBLB。结果:TBLB总的诊断率为46.2%(61/132),恶性肿瘤的诊断率为36.36%(48/132),良性病变的诊断率为9.85%(13/132),结论:TBLB对肺周围性病变的诊断虽然阳性率较低,但对常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无阳性发现,肿物距离壁又有一定的距离,经胸壁穿刺活检有困难者,无疑是一种有意义的诊断方法,以减少因诊断不明给治疗带来的盲目性。  相似文献   

12.
报告经X线检查诊断为肺不张135例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讨论了肺不张病因与病变部位,其中肿瘤、炎症及结核引起肺不张最为常见。通过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明确诊断达85.9%,说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明确肺不张病因的重要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痰菌阴性肺结核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镜下改变及诊断意义。方法:应用Olympus FB-10型纤支镜,利多卡因局部麻醉,操作按技术常规进行。结果:76例受检患者中70例镜检发现异常,主要表现有充血肿胀68.57%(48/70),糜烂渗血24.29%(17/70),肉芽结节18.57%(13/70)管腔变形34.29%(24/70),增厚粗糙12.86%(9/70),与X线诊断病变部位相符合者65例(85.53%),镜检后通过病理组织学,细胞学涂片,BALF涂片及术后痰菌检查明确结核诊断者53例(75.71),结论:菌阴肺结核缺乏诊断“金标准”,纤支镜检查对于临床表现不典型,痰菌检查三次以上阴性,又不能除外肺结核病的患者,不失为提高其诊断率的又一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35例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支气管活检或细菌学证实为支气管内膜结核病人。女性多于男性。其中18例(51.4%)病人胸部X线显示肺不张,11例病人(31.4%)胸片诊断肺结核。咳嗽、咳痰及胸痛为支气管内膜结核的主要症状。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显示支气管内膜结核的主要特征是肉芽组织增生、支气管狭窄、炎症粘膜充血。联合应用纤维支气管镜活检、刷检及痰检使阳性率明显增加。进行上述检查,对支气管内膜结核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赵天斌 《实用医技》2007,14(36):4933-4935
目的:探讨提高腹痛急诊质量水平的方法。方法:通过腹痛急诊患者378例的病情判断、查体、诊断及辅检以及止痛药应用情况,收入住院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急诊科最终诊断明确359例(94.97%);不明诊断19例(5.03%);病危30例(7.94%);做一项及一项以上辅检病例346例(91.51%);应用各类止痛药292例(58.47%),收入住院317例(83.86%)。结论:腹痛急诊病例首先应明确患者有无生命危险,且生命体征和主诉仍是确定威胁患者生命的最主要点。重点查体是正确诊断腹痛病因的重要手段,正确评价辅助检查,切忌过份依赖辅检。忌用止痛药,以免掩盖病情延误诊断,造成严重后果,病情危重者及时抢救,病情稳定后立即收入专科治疗,从而提高腹痛患者急诊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纤维乳管镜检查对乳头溢液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FVY-780~980型纤维乳管内窥镜,对36例乳头溢液的患者进行诊断。并与术后病理诊断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6例患者中发现乳管乳头状瘤14例(38.89%),其中单发病变10例(71.43%),多发性病变4例(28.57%);乳管扩张及乳管炎22例(61.1l%)。乳头状瘤的镜下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5.71%(12/14)。结论:纤维乳管镜检查乳头溢液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针刺吸引(TBNA)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0例CT检查显示胸内肿块和(或)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的肺癌患者进行TBNA。结果90例肺癌患者中TBNA诊断总阳性率为61.11%(55/90),67例通过纤维支气管镜诊断为肺癌的患者中,45例仅依靠TBNA涂片诊断,其中34例患者TBNA涂片为诊断的唯一病理学依据。90例肺癌患者中,35例TBNA联合其他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的阳性率高于55例单行TBNA检查的患者(77.14%vs65.45%,P〉0.05)。TBNA联合其他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毛刷阳性率显著高于单行TBNA(45.71%vs22.00%,P〈0.05),冲洗阳性率也显著高于TBNA(21.21%vs2.70%,P〈0.05)。TBNA诊断小细胞肺癌阳性率高于非小细胞肺癌(92.31%vs62.50%,P〉0.05)。TBNA阳性率与穿刺部位无明显相关(P〉0.05),淋巴结〉3cm的TBNA阳性率显著高于〈3cm的淋巴结(75.00%vs36.36%,P〈0.05)。TBNA主要并发症为穿刺点少许出血。结论TBNA是诊断肺癌安全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肺单个结节/肿块的疾病构成临床特点以及诊断方法。方法对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在该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08例肺单个结节/肿块连续性病例进行前瞻性研究,所有病例随访3个月。根据诊断结果分为良性病变组(良性组, n=22)和恶性病变组(恶性组,n=86),并比较两组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评价各种诊断技术的诊断效率。结果与恶性组比较,良性组平均年龄较低[(50.3±18.8)岁vs.(61.2±10.7)岁,P<0.05)],发热比例较高(33.3%vs.8.3%)(P<0.01)。良性组结节/肿块平均直径(34.9±16.0)mm与恶性组(42.1±20.6)m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结节/肿块CT分叶征(75.6%)、血管集束征(32.6%)、胸膜凹陷征(40.7%)多于良性组(分别为50.0%、4.5%和、13.6%)(P<0.05),但空泡征则低于良性组(17.4%vs.40.9%)(P<0.05)。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 CT引导经皮经胸腔穿刺肺活检诊断率分别为39.2%(31/79)和96.8%(60/62)。41例同时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CT引导经皮胸腔穿刺肺活检,诊断率分别为24.4%和97.6%(P<0.01)。结论肺单个结节/肿块疾病构成以恶性肿瘤为主,CT 特征对鉴别诊断有一定提示意义,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有一定诊断意义,CT 引导经皮胸腔穿刺肺活检诊断率高。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对老年人自发性气胸的认识,对比分析42例≥60岁老年人和85例<40岁的青年人自发性气胸临床特点。原有肺疾病(继发性气胸)老年组(92.24%)高于青年组(16.47%),P<0.001;有明确诱因者老年组(14.29%)低于青年组(42.35%),P<0.01。急性起病者老年组(47.62%)少于青年组(95.23%),P<0.001;胸痛发生率老年组42.85%,少于青年组89.41%,P<0.001;老年组静息性呼吸困难高于青年组,P<0.001;误诊率老年组38.1%,高于青年组4.71%,P<0.001;死亡:老年组5例(11.90%)。结果表明:老年人气胸具有病因明确、临床表现不典型、病情凶险、误诊率高和预后差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X线胸片检查正常高原青年的咯血原因。方法对56例x线胸片检查正常的高原青年咯血者进行CT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56例咯血者中有53例(94.64%)确诊,未确诊3例(5.36%)。CT检查的阳性率80.36%,约高于纤维支气管镜75.0%(P〉0.05),两者结合阳性诊断率达(91.07%)。在阳性者中,支气管炎症38例(67.86%),支气管内膜结核10例(17.86%),支气管扩张症5例(8.93%)。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在X线胸片检查正常的高原略血青年的诊断十分重要。其咯血的原因以支气管炎症为最常见,但不容忽视支气管内膜结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