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52例不稳定性的骨盆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术后对患者进行0.5~5a的随访,均未出现血管与神经的损伤以及感染等临床并发症;其手术治疗的效果依照骨盆骨折的评价标准,于疼痛与工作、站立与坐和性生活等五方面予以判定,其中优32例,良14例,可6例。骨盆骨折患者经髂腹股沟为入路予以钢板重建内固定,安全有效,应予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髂腹股沟下入路治疗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59例髋臼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经髂腹股沟下入路及传统髂腹股沟入路进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复位、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各项观察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髂腹股沟下入路是一种较好的髋臼前方手术入路,具有解剖结构简单、出血少,显露充分、复位质量高,临床效果满意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3):2462-2463
探讨经皮骶髂螺钉治疗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效果。选取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19例,手术前均行持续骨牵引,复位后在透视引导下采用骶髂螺钉固定术使用7.3mm空心钉经过髂骨、骶髂关节、直到S1椎体固定。术后均摄X线片,Matta评价骨折复位情况,Majeed进行临床评价。19例患者随访1~2年、平均19个月,所有患者骨折愈合良好,平均5.1个月就可进行正常活动,以Matta为标准:优16例、良3例,以Majeed为标准临床效果表现为优15例、良3例、一般1例。均未出现严重血管损伤并发症。严格掌握适应证及手术方法,经皮骶髂螺钉治疗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重建钢板内固定手术方式在治疗锁骨骨折方面的疗效。方法选取近年于笔者所在医院进行内固定治疗的患者65例,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结果重建钢板内固定组优良比率为96.9%。结论重建钢板内固定法治疗锁骨骨折效果优于传统克氏针内固定法。 相似文献
6.
经皮微创螺钉内固定治疗骨盆骨折局限性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经皮微创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价其适用性与局限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2012年25例经皮微创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骨盆骨折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5例,单纯前环骨折15例,前后环骨折10例,单侧耻骨坐骨骨折2例,双侧耻骨坐骨骨折伴耻骨联合分离11例,骶髂关节脱位4例,骶骨骨折1例。均经皮微创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后恢复良好。Majeed功能评分,优15例,良4例,中、差6例,优良率为76%。结论经皮微创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骨盆骨折效果良好,符合手术向微创方向发展的趋势,但由于骨盆区的特殊结构及高度变异率、术中影像学的局限性、操作风险高等,实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肩胛骨骨折19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肩胛骨骨折较少见,仅占全身骨折的1%[1]。随着现代交通业、建筑业的发展,高能量损伤性肩胛骨骨折病例也渐趋多见。以往对肩胛骨骨折治疗采取保守疗法为主,引起肩背部疼痛、肩关节和上肢功能障碍的并不少见。作者2002年5月~2004年12月对19例肩胛骨骨折患者采用重建钢板进行内固 相似文献
8.
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附25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25例骨盆骨折按Tile分类,其中B2型5例,B3型9例及C型11例,选用不同手术入路显露后,单独或合并使用重建钢板等内固定,对其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中21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7个月至5年,平均3.2年。2例切口延迟愈合,骨折均获愈合,肢体和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开放复位内固定是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有效方法,合理选择手术入路和内固定方式,可获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13.
目的对比改良Stoppa入路、髂腹股沟入路手术用于骨盆和髋臼骨折患者治疗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在北京水利医院治疗的74例骨盆和髋臼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7)行髂腹股沟入路手术治疗,观察组(n=20)行改良Stoppa入路手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指标、骨折复位质量、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和生活质量改善效果。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1. 60±0. 47 h)、术后住院时间(13. 11±1. 08 d)明显少于对照组(2. 23±0. 53 h,16. 23±1. 16 d),手术切口长度(9. 26±3. 10cm)、术中出血量(560. 23±57. 82 ml)明显少于对照组(14. 78±4. 38 cm,724. 41±68. 63 ml),差异均有显著性(P 0. 05);观察组术后骨折复位优良率(91. 89%)、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97. 30%)明显高于对照组(72. 97%,81. 08%),并发症总发生率(5. 41%)明显低于对照组(16. 22%),差异均有显著性(P 0. 05);观察组患者术后SF-36量表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 0. 05)。结论改良Stoppa入路手术治疗骨盆和髋臼骨折,疗效及安全性均优于髂腹股沟入路手术,更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改善。 相似文献
14.
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28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锁骨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占全身骨折的4%,主要发生在锁骨中段1/3 (占76%~82%)[1].以往对无合并血管及神经损伤的锁骨骨折,多数认为只需"8"字绷带固定或仅用吊带固定而不需行手术,而对锁骨粉碎性骨折则多主张用细克氏针加钢丝或钢板固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法。结果:本组23例随访,评定疗效优9例,良15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2.5%。结论:采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在治疗跟骨骨折尤其是关节内骨折的治疗比一般手术及手法整复可达到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17.
18.
目的:探讨肱骨髁间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科近2 a来收治的肱骨髁间骨折患者40例,对其手术诊疗方法、术后康复及功能锻炼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肘关节功能评分参照Gasse baum标准,本组优32例,良5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2.5%。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是诊治肱骨髁骨折的首选方法,解剖复位,坚强固定,早期锻炼和减少软组织损伤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锁定加压钢板(LCP)与重建钢板(RP)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移位骨折的疗效。【方法】2005年1月至2007年7月,对采用LCP或RP治疗的96例锁骨中段移位骨折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6例患者采用RP治疗(RP组),50例患者采用LCP治疗(LCP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术后并发症、术后6个月及术后1年Constant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失血量、骨折愈合率、愈合时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d0.05),LCP组优于RP组,但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及术后1年Constant评分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或P〈0.05),LCP组优于RP组。结论 LCP治疗有移位的锁骨中段骨折比RP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失血更少、骨折愈合更快、功能恢复更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