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扶正益肺巴布膏与传统三伏贴治疗哮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红  刘泓  吕晖 《北京中医》2007,26(10):658-659
目的观察用扶正益肺巴布膏穴位贴敷治疗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咳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贴敷扶正益肺巴布膏,对照组贴敷传统三伏贴软膏。两组均以一个三伏(30天)为1个疗程,共观察1个疗程及追访1年。以症状积分、肺功能中的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呼气峰流速(PEF)、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为指标,与本院传统剂型进行比较。结果在治疗组31例病例中,扶正益肺巴布膏贴穴位贴敷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发作次数,但对肺功能FEV、PEF、FEV1%的改善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扶正益肺巴布膏穴位贴敷治疗哮病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剂型。  相似文献   

2.
吴芳  姚敏华  朱妤 《中国中药杂志》2012,37(17):2646-2648
目的:验证冬病夏治消喘膏穴位贴敷疗法治疗缓解期儿童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3组,分别予冬病夏治消喘膏贴敷、吸入激素和冬病夏治消喘膏贴敷联合吸入激素治疗,随访1年.观察哮喘的复发情况及肺功能水平.结果:Ⅰ组(冬病夏治治疗组)预防哮喘复发的总有效率为63.3%稍低于Ⅱ组(激素治疗组)69.2%,但无统计学差异,Ⅲ组(冬病夏治联合激素治疗组)总有效率93.1%高于Ⅰ组和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3组FEV1,FEV1/FVC及PEF比较,无明显差异;3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FEV1,FEV1/FVC,PEF均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Ⅲ组与Ⅰ组及Ⅱ组FEV1,FEV1/FVC,PE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冬病夏治消喘膏穴位贴敷治疗有预防哮喘复发的作用,与吸入激素联合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冬病夏治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探讨贴敷时间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对133例支气管哮喘患儿进行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将患者贴敷时间分为3组:4h以下组(1组),5h组(2组),6h组(3组),探讨贴敷时间与疗效的关系。结果:冬病夏治穴位贴敷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缓解期延长,发作持续时间明显缩短,有效率76.7%。贴敷时间长短与疗效没有明显关系。结论: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确切。贴敷时间长短对疗效无影响。  相似文献   

4.
马红  刘泓  吕晖 《北京中医药》2007,26(10):658-659
目的 观察用扶正益肺巴布膏穴位贴敷治疗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1例咳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贴敷扶正益肺巴布膏,对照组贴敷传统三伏贴软膏.两组均以一个三伏(30天)为1个疗程,共观察1个疗程及追访1年.以症状积分、肺功能中的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呼气峰流速(PEF)、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为指标,与本院传统剂型进行比较.结果 在治疗组31例病例中,扶正益肺巴布膏贴穴位贴敷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发作次数,但对肺功能FEV、PEF、FEV1%的改善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扶正益肺巴布膏穴位贴敷治疗哮病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剂型.  相似文献   

5.
冬病夏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0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COPD患者分别于夏季“三伏”第1天给予穴位贴敷。结果:总有效率为87.33%,控显率为70.67%。治疗前后住院天数、发作次数、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第1秒用力呼气量与用力呼气量之比(FEV,/FVC)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获得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金匮肾气汤联合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金匮肾气汤结合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00例哮喘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金匮肾气汤结合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方案。给药60 d后,评价2组患者治疗前后哮喘测试量表ACT评分以及治疗前后肺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的ACT评分及肺功能FEV1、FVC改善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金匮肾气汤结合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能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祛邪肃肺,化痰平喘。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穴位贴敷冬病夏治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并探讨贴敷时间与疗效的关系.方法 选取13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将冬病夏治贴膏于夏天头伏期间贴敷于肺俞、心俞、膈俞穴,贴敷2~6h,10天后(即二伏)和20天后(即三伏)各重复贴敷1次.治疗前及疗程结束1年后观察患者生命质量评分、哮喘症状、缓解期时间、发作次数和发作持续时间,并分析贴敷时间与疗效的关系. 结果 临床总有效率80%;治疗后患者生命质量评分、哮喘症状、缓解期时间、发作次数均明显好转(P<0.05或P<0.01),发作持续时间未见明显改善(P>0.05).将患者根据贴敷时间分为4h以下组43例、4h组47例、4h以上组40例,各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确切,其贴敷时间长短对疗效并无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联合穴位贴敷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简称慢阻肺)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大学的附属医院老年病科住院治疗的符合标准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老年慢阻肺)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和穴位贴敷,观察血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同时行肺功能检查[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期值(FEV1%pred)、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NLR都降低,肺功能(FEV1%pred、FEV1/FVC)都有所改善,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定向透疗联合穴位贴敷可辅助治疗慢阻肺,降低炎症水平,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三伏灸贴发泡大小对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9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30例,三组均接受三伏灸贴治疗,A组贴敷1 h,穴位出现红晕或小水泡(直径≤1 cm);B组贴敷3 h,穴位出现中水泡(1 cm直径≤3 cm);C组贴敷5 h,穴位出现大水泡(直径3 cm)。观察三组治疗前和治疗1 a后哮喘症状评分、肺功能最大呼气流量(PEF)和第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变化情况。结果:三组治疗后哮喘症状评分、肺功能(PEF和FEV1)组间相互比较,三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水泡组疗效优于小水泡组,大水泡组疗效优于中水泡组。结论:三伏灸贴发泡疗法防治支气管哮喘有较好疗效,且水泡越大,疗效越明显,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咳嗽变异型哮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菲菲 《光明中医》2016,(22):3328-3329
目的探讨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咳嗽变异型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小儿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13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口服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80.30%,差异显著(P0.05)。结论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咳嗽变异型哮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冬病夏治三伏贴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肺肾两虚证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就诊于本院的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在哮喘缓解期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信必可都保)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冬病夏治三伏贴治疗,连续贴敷3年为1个疗程,于每年贴敷结束时行肺功能检查,每3个月随访1次并记录患者每次急性发作时的症状、体征及每年急性发作次数。结果:随访治疗过程中,两组各脱落1例。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38%,对照组有效率为75.28%,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贴敷后第2年,两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出量(FEV_1),FEV_1占预计值%(FEV_1%),呼气峰流速(PEF)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观察组在改善患者PEF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贴敷第3年后,观察组患者FEV_1,FEV_1%,PEF均较治疗组明显改善(P0.05)。贴敷后第3年,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急性发作次数明显减少(P0.05)。安全性检测结果显示观察组21例患者出现皮肤水泡,予以局部处理后水泡吸收,未影响下次穴位贴敷,无严重不良反应事件报告。结论:冬病夏治三伏贴可以明显减轻支气管哮喘患者发作时气喘、胸闷、咳嗽等症状,改善患者的肺功能,降低哮喘急性发作的次数,提高治愈率,且未见严重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明冬病夏治三伏贴治疗支气管哮喘是安全有效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艾灸治疗战士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玲  邹怡  杨一玲 《中国针灸》2012,32(7):597-601
目的:为解决部队战士背部肌筋膜疼痛症状提供一套艾灸自治互治方法。方法: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艾灸组(30例)和膏药贴敷组(28例)。艾灸组悬灸阳陵泉15min,再用艾灸按摩器艾灸按摩疼痛区域,在医生指导下自行治疗或互相治疗;膏药贴敷组使用狗皮膏贴敷疼痛局部,均每天1次,治疗5天。采用临床症状评分、临床体征评分、功能障碍表现评分、功能障碍指数、综合经济效益等指标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艾灸及膏药贴敷两种治疗方法对战士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均有一定疗效,均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体征及功能障碍(P<0.01,P<0.05),且艾灸组优于膏药贴敷组(P<0.01,P<0.05);在综合经济效益指标方面,艾灸组优于膏药贴敷组;艾灸组总有效率为96.7%(29/30),膏药贴敷组为35.7%(10/28),艾灸组疗效优于膏药贴敷组(P<0.01)。结论:艾灸自治互治方法治疗部队战士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较好,并且可以降低常规医疗的成本,减少军队的医疗开支,适合在部队开展。  相似文献   

13.
Yang SQ  Zhang W  Li JX  Lou BD  Li XP  Li W  Huang XH  Liu XP  Yang LB  Shi WY  Cao Y 《中国针灸》2012,32(2):117-122
目的:系统观察三伏、三九不同季节穴位贴敷治疗寒痰阻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稳定期的临床效果,为COPD的治疗提供新的临床思路和理论依据。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COPD稳定期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伏九组、三伏组和三九组,每组50例,各组用相同成分和剂量的药物(白芥子、甘遂、细辛、延胡索、肉桂、生姜汁)做成药饼,在肺俞、肾俞、大椎、天突、膻中、中府穴位上分别行穴位贴敷治疗,三伏组于每夏初伏、中伏、末伏第1天各贴敷1次,计3次;三九组于每冬一九、二九、三九第1天各贴敷1次,计3次;伏九组于夏季三伏、冬季三九第1天各贴敷1次,计6次。从综合临床疗效、生存质量(症状评分、活动限制评分、对日常生活影响评分)、疾病发作次数及肺功能4个方面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伏九组总有效率为88.0%(46/50),优于三伏组的76.0%(38/50)、三九组的70.0%(35/50)(P<0.01,P<0.001)。各组治疗后疾病发作次数、临床症状积分、肺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1),伏九组以上各指标较其他两组改善更明显(P<0.01,P<0.001),除用力肺活量(FVC)指标外,三伏组临床症状积分与肺功能指标亦较三九组改善显著(P<0.05,P<0.001)。结论:不同季节穴位贴敷对COPD稳定期患者皆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降低其疾病发作次数,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其肺功能,但伏九贴敷优于单纯的三伏贴敷和三九贴敷,三伏贴敷又优于三九贴敷。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分析中药配方颗粒组方“什伍膏”在急性无菌性软组织损伤治疗方面的应用与效果。方法:纳入我院2019年7月-2020年2月期间收治的66例急性无菌性软组织损伤患者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采用双盲随机法分为研究组(36例)及对照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云南白药喷雾剂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什伍膏”治疗,就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情况进行评估分析并比较。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患侧肢体疼痛、肢体肿胀程度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无菌性软组织损伤患者给予“什伍膏”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起效迅速且止痛消肿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常规西药治疗、常规西药+化浊解毒方口服、常规西药+化浊解毒方+耳穴贴压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疗效差异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患者129例随机分为对照1组、对照2组及观察组,对照1组接受西医常规治疗;对照2组在对照1组基础上接受化浊解毒方口服;观察组在对照2组基础上接受耳穴贴压治疗。观察发热、咽痛、扁桃体肿大、脓性分泌物消退时间;观察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检测治疗前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血常规中的白细胞(WBC)水平变化,并统计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在发热、咽痛、扁桃体肿大、脓性分泌物消退时间短于对照1组、对照2组(P <0.05),且对照2组优于对照1组(P <0.05)。各组在中医症状各项积分方面明显低于同组治疗前(P <0.05);治疗后观察组在中医症状各项积分方面分别低于对照1组、对照2组(P <0.05),且对照2组优于对照1组(P <0.05)。3组在hs-CRP、TNF-α、IL-6、IL-8、WBC计数方面明显低于同组治疗前(P &...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探讨穴位贴敷治疗中皮肤反应程度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方法]根据323例哮喘患者贴敷后的皮肤反应程度分为无反应组、轻度反应组、中度反应组和重度反应组,分析各组在不同时间点主要症状积分,次要症状积分,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冬季发病次数的变化规律。[结果]各组主要症状积分,次要症状积分、ACT评分治疗前与治疗后各时间点,治疗后与6个月后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EV1治疗前与治疗6个月后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各组治疗前与治疗后冬季发作次数的差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症状积分、ACT评分在治疗后各时间点中,无反应组与轻、中、重各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次要症状积分、FEV1在6个月后,无反应组分别与轻、中、重各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主要症状积分、ACT评分、次要症状评分、FEV1在治疗6个月后,轻、中度反应组与重度反应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哮喘临床疗效确切,同时具有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贴敷治疗中皮肤反应程度与临床疗效具有相关性,有皮肤反应各组在近期疗效、远期疗效上均优于无反应组,轻、中、重各反应组在近期疗效上无统计学意义,但远期疗效上轻、中度皮肤反应优于重度皮肤反应。  相似文献   

17.
中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观察内服中药制剂加外敷中药药膏与单纯内服中药制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 4 1例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 ,A组 18例内服中药同时加用中药药膏外敷肺俞、心俞、厥阴俞 ,B组 2 3例单纯内服中药。疗程10 0天。结果 :A、B两组其肺通气量、临床积分及T细胞亚群CD4/CD8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第 1秒钟时间肺活量百分比 (FEV1/FVC)A组明显优于B组 (P <0 0 5 )。提示两种治疗方法均可有效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内外合治可以更有效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皮炎洗剂湿敷联合青敷膏外敷应用于糖尿病继发下肢丹毒继发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糖尿病继发下肢丹毒继发感染住院患93例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47例予皮炎洗剂1∶9稀释湿敷下肢红肿疼痛处每日1次,然后外敷青敷膏每日1次;对照组46例下肢红肿疼痛处予50%硫酸镁湿敷局部患处,2次/d,7天为1个疗程,比较1个疗程结束时的疗效。结果:1个疗程结束时观察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采用皮炎洗剂湿敷联合青敷膏外敷局部能显著提高糖尿病继发下肢丹毒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在早期康复的基础上比较应用不同的固定方法对桡骨远端骨折愈合后关节功能的影响,从而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入选的236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石膏固定组和小夹板固定组,分别进行石膏固定、小夹板固定,并进行为期8周的早期康复训练。通过骨折的功能评分来比较不同方法的优良率。结果:石膏固定加早期康复优良率77.12%、小夹板固定加早期康复优良率93.22%,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用小夹板固定加早期康复训练的方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更利于愈合后关节功能的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针刺配合耳穴贴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耳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1例,对照组29例)。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方法治疗,治疗组在针刺的基础之上配合耳穴贴压治疗,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两组均在2个疗程结束后,记录改善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2个疗程结束后,两组的痊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刺配合耳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良好疗效,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