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伤寒论》第51条云:“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由于本条述证简略,大多注家均认为是以脉代证即辨太阳伤寒证。笔者认为,仲景所辨旨义并非尽限于此,而有三方面的辨证精神。 首先,暗示麻黄汤治疗太阳伤寒证。其所主脉象并非全是浮紧,更有单见脉浮而不兼紧者。因为辨太阳病,同是太阳伤寒证,由于患者夙体差异、感邪轻重及正邪交争等诸方面的因素,决定太阳伤寒证有见浮紧的,有见浮的,更有见浮数的。如第52条云“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可见在临床实际中对具体病人必当具体分析,才能得出确切结论。 其次,揭示辨脉浮未必一定全主表证,而当全面权衡。《伤寒内科论》:“辨脉浮,有为太阳中风证,有为太阳伤寒证,有为太阳温病证,有为结胸证,有为阳明热证,有为久病正虚者,欲审脉浮证机为何?必  相似文献   

2.
从太阳病提纲看“伤寒六经提纲”的正确性江西104后方医院郭来荣:读了严世芸同志《对“伤寒六经提纲”的商榷》一文(贵刊1982年第9期),甚受启发,但对“伤寒六经提纲”的否定,且视之为研究伤寒论的桎梏,尚感过于激言。我认为仲景《伤寒论》是一部详于寒而略干温的外感热病学,主要研究狭义之伤寒,因而“提纲”是指风寒之邪伤人后每经所出现的至当脉证,但不是绝对的脉证。文章作者否认“太阳病提纲”的原因有二:一是发热为太阳病必具;二是脉浮、恶寒未必是太阳病必  相似文献   

3.
〔结语〕《素问·热论篇》云:“太阳为开。”太阳主一身之表,凡外感六淫之邪,无不先犯太阳。“太阳之为病,脉浮颈项强痛而恶寒”是太阳经病证的提纲。每经提纲,首冠以“之为病”是指某经的主要脉证。如太阳之为病,意即太阳经所具有的主要脉证是“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太阳病,多冠于条文首句,其含义多指外感风寒,如一条:“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的脉证。也有个别条文的“太阳病”是指外感热病如6条:“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太阳病的共有症状是:“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即有经病,又有府病。经病是邪在肌表的病证。由于感受邪气不同,如2、3条“风寒二邪,常相合侵入人体,但却有孰少孰多。太阳中风,虽为外感风寒  相似文献   

4.
<正> 太阳病辨证太阳病为外感热病的初期阶段,以恶寒或恶风,发热、头痛,苔白,脉浮为基本特征。故曰:“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伤寒论》)由于感受邪气和人体抗病力强弱不同,又有太阳伤寒和太阳中风之分,两者统称为“经证”。太阳经病不愈,病邪内侵入  相似文献   

5.
《中医文献杂志》2013,(6):36-38
二〇、太阳病,发热,脉沉而细者,名日痘,为难治。 注:此示痉病坏证之脉证,发热而脉及沉细,正衰邪盛,故为难治也。 二一、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痉。 注:此示伤寒太阳病,因发汗失度,血液消耗太多,神经失其营养,而成痉病也。  相似文献   

6.
《伤寒论》以伤寒而名书者,因“大邪中表”《金匮·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太阳属寒水,主一身之表,风寒外袭,首犯太阳,可表现津液失布。故伤寒易招致水病,此寒水并称之理。所谓“寒伤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同气相求也。《伤寒论》中张仲景非常重视治水调津液运用。《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汗之为物,以阳气为运用,以阴精为材料。”(清·吴瑭《温病条辨·杂说》)汗由津液所化,且与血同…  相似文献   

7.
《伤寒论》太阳病蓄水证,主要是指71至74条的五苓散证而言的。如:“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71)、“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72)、“伤寒,汗出而渴者”(73)、“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74)。古今注家,将其称为太阳腑证,认为是太阳表邪不解,、循经入腑,热与水互结膀胱所致。笔者认为,蓄水证非为太阳腑证,乃是汗后损伤三焦之阳,阳虚气化失常,水蓄三焦所致。现简述于下: 从论述蓄水证的4条原文分析,则知蓄水  相似文献   

8.
就《伤寒论》第39条所曰“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历代医家见仁见智,颇不一致。《医宗金鉴》认为:“伤寒脉当浮紧,今脉浮缓,是伤寒之病,而兼中风之脉也;伤寒当身疼,今身不疼,是伤寒之病而兼中风之证也。”柯韵伯说:“脉浮缓下当有发热恶寒无汗烦躁之证……无少阴证,仲景正为不汗出而烦躁之证,因少阴亦  相似文献   

9.
《伤寒论》对吐利证论述详尽,六经病皆有之,施治颇具特色。笔者谨就吐利证治予以剖析。一、太阳伤寒,殃及阳明致吐利太阳病以风寒袭表为主,见“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等主要脉证,然“呕逆”症亦能兼见。因风寒之邪,既从肌表伤人,表现上述太阳表证,又可从口鼻而入,殃及阳明胃肠,使其失和降而致吐逆。如《伤寒论》第3条麻黄汤证的“呕逆”、  相似文献   

10.
四、原文55条说“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而86条又说“衄家,不可发汗”,应如何理解?答:55条之“伤寒脉浮紧”,是概言太阳伤寒诸症。“不发汗,因致衄”,是太阳伤寒当汗失汗,邪郁不解,损伤血络,因而导致衄血。从伤寒失汗致衄而仍用麻黄汤治疗来看,其衄血量一定不  相似文献   

11.
四、传经问题《伤寒论》关于传经的几条条文,有似一日一经的,有的二三日、六七日、十余日尚在一经的,兹据本论及各家对传经的见解而讨论之.《伤寒论》:"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这一条说伤寒一日是太阳受邪,脉静则病不发展,若脉数急而有欲吐烦躁等证,则病情发展.钱璜说:"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者,即《内经·热论》所谓一日巨阳受之,二日阳明受之之义也."本论之六经与《热论》不同,钱氏之说非,然本条及下条又均似《热论》传经之说."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医宗金鉴》解释说:"伤寒二日阳明受之,三日少  相似文献   

12.
尤在泾注曰:“太阳之经居三阳之表,故受邪为最先,而邪有微甚,证有缓急,体有强弱,病有传与不传之异。”尤氏之言,颇合仲景之意。一、不传“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此段凭脉蕴证,以脉静辖病不传,颇有潜意。方有执云:“不传有二,一则不传而遂自愈,一则不传而犹或不解……则始终在太阳者有之。”  相似文献   

13.
答:《伤寒论》第四条云:“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这是指伤寒疾病之初,肤表受邪,若邪中之轻浅,正能却邪,脉象平和安静,则可不传为某经疾病而自愈。若邪中之深重,正邪斗争较剧,病无自愈之机,胃不和而欲吐,神不宁而烦躁,脉不静而数急,则可能传为六经中的某一经病。那么,“传”就是外邪侵犯  相似文献   

14.
龚艳桥  戴天木 《光明中医》2008,23(7):921-922
《伤寒论》第38条、第39条同是讲大青龙汤证的条文。第38条“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瞒,此为逆也。”第39条“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第38条中风乃伤寒之互词,论太阳伤寒兼内热烦躁的证治。病机为寒邪闭表,阳郁化热,郁热扰心,比较容易理解。而第39条主症与38条迥异,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等,似乎每个证候都不好解释,所以对39条的病机伤寒学者多有争议。  相似文献   

15.
就《伤寒论》太阳病篇教学时必须要搞清的8个问题进行了论述.一是“病汗”与“药汗”不同;二是桂枝汤证脉“缓”非一般意义上的“缓脉”,是相对脉“紧”而显无力、势缓;三是脉浮缓、浮紧不可拘泥于中风、伤寒,因中风、伤寒只从虚实上分,风寒虽有偏颇,但难以分清,故中风也可脉浮紧,伤寒也可脉浮缓;四是不可拘泥于“风伤卫,寒伤营”之说;五是强调《伤寒论》治外感重在发表宣透,反对将“咽干咽痛”作为是风热的金标准之说;六是要讲清治表证的层次与表证相关的传变规律;七是强调不要拘泥于“表无补法”,要“随证治之”;八是不主张太阳病分经证、府证,提出桃核承气汤治在大肠.  相似文献   

16.
<正> 《伤寒论》第31~33条论葛根汤证治,第34条论葛根黄芩黄连汤证治。对于葛根汤证。历代多认为其属太阳伤寒兼证,就连全国中医学院《伤寒论》统编第五版教材(下称教材)也称之为太阳伤寒兼太阳经气不舒证。对此,笔者不敢苟同,兹辨析之。所谓太阳伤寒证,是指具有恶寒、身体疼痛、头项强痛,脉浮紧(隐含无汗)等一系列脉症之病证,乃由风寒外束、正气奋而抗邪,邪正相争于肌表所致。其病理特点为卫强营郁,卫强是指正气外出与风寒之邪抗争,营郁是指营阴郁滞、太阳经脉津气阻滞不通。教材亦持此观点。第31条葛根汤证以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为主症,根据本证属太阳病及方中用麻黄桂枝之理,当然也包括身体疼痛、脉浮紧等脉症。教材  相似文献   

17.
正《伤寒论》桂枝汤在太阳病中以大量条文论述,堪称"伤寒第一方",在三阴病篇也接二连三提及桂枝的使用,如太阴兼太阳合病条文"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虽桂枝汤为太阳病主方,于太阴兼太阳合病中散太阳之邪,但仲景并未提及太阴病某个方药与桂枝汤连用,以散太阴之湿邪,实则以桂枝汤统太阴兼太阳二病。又如厥阴病篇提到下利,腹满痛,身体疼痛者,其治法为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  相似文献   

18.
《伤寒论》在阐述二经或三经证候混同出现时提出了合病和并病的概念。条文虽不多,但经文较难理解,后世医家对此颇多争议。本文拟对合病与并病的问题作粗浅分析,以求正于同道。1概念的引出仲景是在论述二经或三经证候混同出现时表述合病与并病的,但二者间有区别。合病为两经或三经证候同时出现,并病是指一经证候未罢又出现另一经的证候[1]。如:“三阳合病,脉浮大,上关上,但欲眠睡,曰合则汗”(《伤寒论》268条),此条从脉象上来看,“脉浮”为邪在太阳,“脉大”为邪在阳明,“上关上”,形容关脉长直有力,因寸主外,尺主里,关为半表里,关脉长直有力…  相似文献   

19.
《金匮要略》全书共有原文398条,论脉146条,论浮脉39条。大致可分为浮、浮弱、浮大、浮迟、浮数、浮虚等10种。在辨析病因病机、判断预后等方面有其重要的意义。现探讨如下:一、浮则为风仲景在《金匮》篇首提出“风令脉浮”,明确地指出浮脉一般多见于外感性疾病,并根据不同的病情,论述了浮脉主邪的几种情况。如《水气病脉证并治》云:“风水其脉自浮,外证骨节疼痛,恶风。”此为外感风邪水湿所致的水气病。又如《痉湿喝病脉证治》云:“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已黄芪汤主之。”“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脉浮虚而(氵啬)者,桂枝附子汤主之”。前者为风湿在表属表虚,  相似文献   

20.
【溯源】太阳蓄水证首见于仲景《伤寒论》,在太阳病篇,霍乱篇中详细论述了本证的病因脉治。如太阳病篇云;“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今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71);“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72);“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73);“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