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萍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23):139-141
目的:观察补肾益气类中药对运动大鼠血生化学指标、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丙二醛水平的影响。 方法:实验于2004-05/08在山东体育学院体育医院实验室完成。①选用Wistar大鼠80只,4月龄,雌雄各半。大鼠适应性喂养、游泳训练3d后,按随机抽签法分为2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只。实验组:灌胃含生药0.135g/mL补肾益气类中药胶囊溶解的混悬液10ml/(kg&;#183;d),该中药组方主要为鹿茸、红参、当归、白术(山东省中药药材公司),按比例配成胶囊剂型,含生药0.5g/粒,胶囊由山东中医药大学制剂室协助生产。对照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两组均干预6周。②实验开始后2组大鼠即进行渐进性游泳训练。实验周期为6周,每次训练的时间以每周递增15min的方式。大鼠渐进性游泳训练6周后即进行尾部负重(加150g的重锤)的负荷力竭游泳实验,若出现沉在水下10a不能上浮和身体动作不协调时即为力竭,记录力竭时间。(④分别于实验前,渐进性游泳训练2,4,6周后,负荷力竭游泳实验结束即刻于2组动物各取8只动物(雌雄各4只)。采用全自动细胞计数仪测定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含量。由采用光学显微镜计数网织红细胞。按购自南京建成生物技术公司试剂盒说明,采用比色法检测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水平。 结果:大鼠4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实验前,两组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网织红细胞计数、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水平差异不明显(P〉0.05)。渐进性游泳训练2周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丙二醛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渐进性游泳训练4,6周后和负荷力竭游泳结束后即刻,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网织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丙二醛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实验组大鼠游泳力竭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15.32&;#177;2.56),(8.50&;#177;2.15)min,P〈0.051。 结论:补肾益气类中药能明显改善运动大鼠血生化学指标,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并且能显著增强大鼠耐力,延缓运动疲劳的出现。  相似文献   

2.
八周太极拳运动对老年人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太极拳运动对健康老年人淋巴系统T和B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①于2004—10选择上海市光三村老年居民20名,男10名,女10名,年龄55~65岁。近期均无从事规律性运动,且对干预方案及检测指标知情同意。按性别1:1比例将20名老年人分为2组:运动组和对照组,每组10名。②运动组:以杨氏24式太极拳(包括:起势、左右野马分鬃、白鹤亮翅、左右搂膝拗步和手挥琵琶等共24式)为主要内容。每周训练4次,共8周,每次训练60min,包括10min准备活动,40min太极拳运动,10min整理活动,中等强度(50%-65%最大心率)。对照组:不参加任何集体或个人的有计划训练。③训练开始前1d及8周训练结束后第2天用流式细胞分析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4^+和CD8^+的百分比表达,计算CD4^+与CD8^+比值。用Array 360 system全自动分析仪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和IgA水平。 结果:老年人20名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实验前2组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相近(P〉0.05),实验8周后,运动组CD4^+表达和CD4^+与CD8^+比值明显高于实验前[(41.59&;#177;4.32)%,1.87&;#177;0.28;(32.58&;#177;3.16)%,1.07&;#177;0.33,t=-4.02,-5.23,P〈0.05,0.01],CD8^+表达明显低于实验前[(22.25&;#177;5.12)%,(30.41&;#177;3.57)%,t=3.05,P〈0.05]。对照组在实验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未发生明显变化(P〉0.05)。②实验前2组免疫球蛋白水平差异不明显(P〉0.05)。实验8周后,运动组IgG和IgA水平明显高于实验前[(12.78&;#177;3.30),(3.18&;#177;0.96)g/L;(11.20&;#177;2.32),(2.56&;#177;0.42)g/L,t=-3.72,-2.98,P〈0.05];IgM水平也高于实验前,但差异不明显(P〉0.05);对照组IgG,IgM和IgA水平低于实验前,但差异不明显(P〉0.05)。 结论:太极拳训练可有效提高健康老年人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
背景:高脂血症可导致大鼠骨质疏松,适量运动可增加骨密度,但短期运动对高脂血症导致骨质疏松的雄性动物骨密度的影响尚不清楚。目的:探讨短期中等强度跑台运动对雄性高脂血症大鼠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将26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几=8)、高脂血症组(n=9)、运动干预组(n=9)。正常对照组喂饲普通饲料;其他两组喂饲高脂饲料建立大鼠高脂血症模型,持续4周。运动干预组大鼠进行跑台训练,每周训练5d,共4周,每天强度为:第1周15min,速度15m/min 第2周20min,速度15m/min;后2周20min,速度20m/min,跑台坡度均为0。。实验结束后处死大鼠,取其右侧股骨检测骨密度、胫骨观察骨形态变化,测定血浆碱性磷酸酶活性和钙磷含量。结果与结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脂血症组股骨远端骨密度显著降低(P〈0.05),胫骨近端骨小梁排列稀疏变薄,间隙增宽,髓腔内有大量脂肪细胞浸润或融合成空泡,血浆碱性磷酸酶明显增加(P〈0.01)。与高脂血症组比较,运动干预组股骨远端骨密度显著增加(户〈0.05),经体质量校正后股骨全骨密度增加(P〈0.05),胫骨近端骨小梁排列致密整齐,小梁间距小,血浆碱性磷酸酶增加(P〈0.01)。血浆钙磷含量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实验结果说明短期中等强度跑台运动增加高脂血症雄性大鼠骨密度。  相似文献   

4.
陈彦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12):34-36
目的:观察冷、热环境下游泳运动员和非运动员生理和内分泌指标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04进行。①选择年龄16~24岁的男性游泳运动员和非运动员各7名,先进行10min干蒸桑拿浴(室温在100℃左右,湿度为22%),在桑拿浴结束40min之后,再进行22~24℃的冷水浴10min,要将头露在水面之上。②在进行桑拿浴之前(安静值),桑拿浴和冷水浴结束后5,10,40min分别记录心率、口腔温度和血压。③实验前一天上午及桑拿浴和冷水浴结束抽静脉血测定疫球蛋白和自然杀伤细胞,白细胞、激素水平变化。结果:14名受试者全部完成测试进入结果分析。①心率变化:非运动员组和运动员组桑拿浴和冷水浴后5,10min较安静时明显加快(P〈0.001,0.05),非运动员组显著高于运动员组(P〈0.05)。②口腔温度:桑拿浴后5min两组较安静值增高,冷水浴后5min两组较安静值降低(P〈0.05),至刺激后10min,运动员组已经恢复至安静值,非运动员组仍未恢复(P〈0.05)。③血压:收缩压:运动员组桑拿浴后5min下降(P〈0.05),冷水浴后5,10,40min均上升(P〈0.05),非运动员组无变化;舒张压:桑拿浴后5,10min两组均下降(P〈0.05),运动员组至40min时仍低于安静值(P〈0.05),冷水浴后5,10,40min运动员组持续升高(P〈0.05),而非运动员组无变化。④血中激素变化:两组血浆血管紧缩素Ⅱ和高血压蛋白酶在桑拿后有明显提高;而在冷水浴后却下降(P〈0.05)。⑤白细胞计数以及白细胞分类:两组在冷、热刺激后与安静时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非运动员组桑拿和冷水后白细胞计数较游泳运动员要多,此外,非运动员的单核细胞比例也很高。⑥两组在冷、热刺激后与安静时比免疫球蛋白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非运动员在桑拿浸冷水后自然杀伤细胞比例下降比较明显(P〈0.05)。结论:炎热和寒冷有免疫刺激作用,但单独一次桑拿、浸冷水后免疫系统的变化不十分明显,而且在生物学特征上也不清晰。  相似文献   

5.
高谦  吴宗耀  姚志彬  袁群芳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4):61-63,i0001
目的:观察小鼠脑局灶缺血后短期和长期运动训练对大脑皮质胆碱能纤维密度的影响。方法:取30只雄性C57BL/6J鼠用Bederson等的方法,建立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造模后随机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各15只。运动组:将小鼠放进直径为17cm的带轴承转笼,让其主动跑笼,第1天跑10min,以后每天增加10min,直至1h/d,共训练90d,每周一到六训练,周日休息;对照组:跑笼固定不转。两组分别在造模后15,90d随机取5只处死,观察两组小鼠大脑皮质Ⅲ,Ⅴ层胆碱能阳性纤维密度(以0.01mm^2内阳性纤维与测试线的交点数表示)改变。结果:①造模后15d,两组小鼠缺血侧和正常侧脑皮质Ⅲ层胆碱能阳性纤维密度差异不显著(P〉0.05);运动组小鼠脑皮质Ⅴ层缺血侧和正常侧胆碱能阳性纤维密度均高于对照组[(176.6&;#177;15.3),(123.8&;#177;15.4)个;(189.8&;#177;17.9),(118.6&;#177;13.4)个.P〈0.05]。②造模后90d,无论在正常侧还是在缺血侧,无论在脑皮质Ⅲ层还是Ⅴ层,运动组小鼠胆碱能阳性纤维密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③脑皮质Ⅲ层、Ⅴ层运动组缺血侧运动90d后比运动15d后小鼠胆碱能阳性纤维密度高(P〈0.05),而在对照组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脑皮质Ⅲ层、Ⅴ层运动组正常侧运动90d后比运动15d后小鼠胆碱能阳性纤维密度高(P〈0.05),而在对照组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长期运动训练比短期训练能提高小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后胆碱能纤维的密度,对大脑两侧均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运动训练对小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后大脑皮质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影响。方法:30只雄性C57 BL/6J鼠用Bederson的方法,建立MCAO模型。将MCAO后小鼠随机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每组均15只鼠。运动组:跑笼训练共90d;对照组:跑笼固定不转。分别在MCAO后15d、45d、90d,观察两组小鼠大脑皮质NOS数的改变。结果:MCAO后15d,两组皮质缺血侧、正常侧NOS阳性细胞数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2.1,0.2,P〉0.05)。45d,运动组比对照组在皮质正常侧NOS阳性细胞数显著增高(t=3.55,P〈0.05),缺血侧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0.26,P〉0.05)。90d,运动组与对照组比较,NOS阳性细胞计数在正常侧皮质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而缺血侧各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运动训练可增加小鼠MCAO后大脑正常侧皮层NOS阳性细胞的数量,对脑的可塑性有一定促讲作用.  相似文献   

7.
运动训练对脑梗死大鼠行为学及NF200表达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运动训练对脑梗死大鼠行为学的影响并从神经可塑性角度探讨其机制。方法: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脑梗死模型,5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康复组。康复组于手术后5天开始进行滚筒、转棒、平衡木、网屏训练,每日40min,每周6次,共5周,假手术组与模型组则维持原来生活状态。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运动能力和学习记忆能力测评观察其行为学变化,免疫组化法观察缺血区神经丝蛋白200(NF200)的表达变化。结果:康复组大鼠神经功能、运动能力、学习记忆能力优于模型组,神经功能在3周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转棒实验和平衡木实验在3周、5周(P〈0.01—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网屏实验在3周、5周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学习记忆能力在5周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康复组大鼠缺血区NF200蛋白质阳性表达较模型组增多,在3周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5周时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运动训练促进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运动能力、学习记忆能力的恢复,其机制可能与缺血区NF200蛋白质表达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8.
推拿在军事体能训练中的抗疲劳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推拿在军事体能训练中的抗疲劳作用,为完成军事训练提供依据。方法:某部队训练队员19例,随机分为推拿组10例和对照组9例,2组均进行3km跑步的军事体能训练,每天1次,其饮食及作息时间均一致。推拿组队员每天训练后另加以20min的推拿。结果:军事体能训练15d后,推拿组和对照组3km跑步速度的平均成绩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提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推拿组提高更明显(P〈0.05)。结论:推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人体的疲劳状态,提高体能训练成绩,对基层部队训练人员的身体有帮助。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能有效调节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的腹式呼吸训练对心率、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1/02在河北师范大学心理健康实验室完成。分层随机选取河北师范大学志愿者大学生34名,以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7名。两组进行基线血压测试后,实验组进行腹式呼吸训练,进行15min的腹式呼吸,记录后5min的心电指标,同时测量血压,停止腹式呼吸后,记录5min的心电指标,同时测量血压。对照组进行正常呼吸,心电指标、血压测量同实验组。比较两组心率及血压的变化,并以实验第二次测定舒张压的有无变化为标准,将被试分为舒张压反应性高组和舒张压反应性低组,比较舒张压反应性高、低两组被试心率变异性的差异。结果:参与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失。①实验组在腹式呼吸训练后,平均心率、最小心率较基线阶段均显著下降[(67.06&;#177;7.22),(68.76&;#177;0.38);(54.29&;#177;7.04),(57.24&;#177;0.07)次/min;P〈0.051;两组在呼吸实验后5min最大心率和呼吸实验阶段最小心率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86.76&;#177;9.18),(89&;#177;12.70);(59.00&;#177;9.14),(53.82&;#177;5.90)次/min;P〈0.05]。(爹实验组在腹式呼吸训练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下降[(110.94&;#177;10.63),(114.06&;#177;10.15);(68.59&;#177;7.27),(71.29&;#177;10.33)mmHg(1mmHg=0.133kPa);P〈0.05],对照组收缩压有所上升,但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③对照组舒张压反应性高(5名)、低(12名)者之间心率变异性(频域)的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组舒张压反应性高(11名)、低(6名)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腹式呼吸训练可以降低心率和血压,调节心血管自主神经的反应性,平衡舒张压反应性高、低引起的心率变异性变化。  相似文献   

10.
胸腺肽防治体外循环致机体免疫功能损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围术期使用胸腺肽对体外循环所致机体免疫功能损害的防治作用。方法:选择40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胸腺肽组,各20例。分别在术前第3天、体外循环结束后10min及术后第1、3、7天取外周静脉血测定T细胞计数,CD3^+、CD4^+,CD8^+T细胞百分数,CD4^+/CD8^+T细胞比值,血清IgG、IgA、IgM浓度。结果:胸腺肽组体外循环结束后10min淋巴细胞计数及CD3^+细胞百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1、3、7天CD4^+T淋巴细胞百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术后第3、7天CD8+T淋巴细胞百分数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第1、3、7天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体外循环后各时点IgA、IgM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胸腺肽能减轻体外循环对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11.
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构建及中等强度运动后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有氧运动对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尚未见运动对于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影响的报道。目的:观察中等强度运动对大鼠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模型各种指标变化的影响,探讨运动对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作用。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7-07/09在成都体育学院动物房完成。材料:4周龄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实验分成3组,每组20只。方法:①空白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不进行跑台运动训练。②模型对照组:给予乙醇+高脂饮食灌胃,放进静止的跑台不运动,0坡度,30min/d。③造模运动组:给予乙醇+高脂饮食灌胃,进行跑台运动训练,跑速25m/min,15%坡度,30min/d。运动持续4周。主要观察指标:检测各组肝脏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含量以及光镜观察组织学变化。结果:①空白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和造模运动组(P〈0.01),且前者超氧化物歧化酶达峰值。造模运动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②空白对照组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和造模运动组(P〈0.01):造模运动组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模型对照组肝细胞变性程度显著重于空白对照组(P〈0.01),造模运动组肝细胞脂肪变性程度轻于模型对照组(P〈0.05),但仍然比空白对照组严重(P〈0.01)。结论:适度的训练可维持机体自由基代谢正常进行,能够对酒精性脂肪性功能恢复产生促进作用,降低对肝脏的损伤。  相似文献   

12.
呼吸训练改善颈段脊髓损伤患者呼吸功能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呼吸操训练对改善颈段脊髓损伤患者呼吸功能的作用。方法:将经确诊的22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给予相同的康复功能训练及康复护理,实验组增加呼吸操训练,20天后对两组患者的最大通气量(MVV)及1秒钟用力呼气肺活量(FEV。)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MVV及FEV.均有提高(P〈0.05),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吸操训练对改善颈段脊髓损伤患者的呼吸功能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强化骨盆运动训练对脑出血偏瘫患者平衡功能、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脑出血偏瘫恢复期患者7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2组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增加骨盆运动训练。结果:治疗2周后,2组平衡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观察组平衡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组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组功能性步行分级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且观察组功能性步行分级≥3级的患者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强化骨盆运动训练在改善脑出血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和下肢运动功能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乌司他丁联合胸腺肽α1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免疫调理作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MODS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15例)给予常规治疗,而治疗组(16例)在此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联合胸腺肽α1免疫调理治疗,疗程为7d。分别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急性病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价(APACHE)Ⅱ评分、Marshall标准的MODS评分(Marshall评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与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人白细胞抗原DR(HLA—DR)表达率;统计患者ICU住院天数以及28d病死率。结果治疗前,两组APACHEⅡ评分与Marshal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7d后,治疗组APACHEⅡ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Marshall评分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前,两组血清TNF-α、IL-6水平、淋巴细胞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7d后,治疗组血清TNF-α与IL-6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下降,淋巴细胞计数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7d后,治疗组CD14^+单核细胞HIA—DR表达较对照组有明显上升(P〈0.05);两组ICU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8d病死率对照组为40%,治疗组为37.5%,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胸腺肽α1免疫调理治疗能够一定程度改善MODS患者的免疫机能,缩短ICU的住院时间,但研究结果显示未能显著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褪黑激素对30%Ⅲ度烧伤大鼠迟发型超敏反应的影响,估计它在严重烧伤中的免疫调节作用。 方法:实验于2005-07/12在青岛大学医学院完成。24只SD大鼠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烧伤组及褪黑激素组,每组8只。烧伤组及褪黑激素组麻醉状态下将动物背部皮肤置于沸水中15S制备烧伤模型,对照组大鼠背部皮肤置于37℃水中15S。对照组和烧伤组伤后立即腹腔注射溶剂(体积分数为0.01的乙醇生理盐水),而褪黑激素组注射剂量为10mg/kg的褪黑激素,烧伤当天下午4点补充注射一次药物或溶剂,此后按同法每天注射一次至伤后第7天。末次注射后立即将5异/L二硝基氟苯溶液100μL涂抹于大鼠腹部,次日同法强化一次,以诱导迟发型超敏反应。致敏后第5天,测定大鼠右耳肿胀百分率(对照组定义为100%)代表迟发型超敏反应强度。此外,还测定烧伤前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估计动物的一般免疫反应状态。 结果:24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右耳肿胀百分率:烧伤组大鼠显著低于对照组[(41.2&;#177;8.2)%,(100&;#177;7.6)%,P〈0.001],褪黑激素组高于烧伤组[(73.0&;#177;10.1)%,P〈0.01],但仍低于对照组水平(P〈0.05)。②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烧伤组及褪黑激素组大鼠在烧伤后12h内均明显升高(P〈0.05),伤后72h和120h,两实验组白细胞再次出现升高(P〈0.05),褪黑激素组白细胞数值在这两个时间点均明显低于烧伤组水平俨〈0.05,0.01)。 结论:褪黑激素治疗能明显改善烧伤大鼠严重受抑的迟发型超敏反应,提示它在烧伤中可能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6.
LH750血液分析仪白细胞计数自动纠正功能的应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LH750血液分析仪白细胞计数自动纠正功能的可靠性。方法筛选白细胞计数值被纠正的标本69份,分别进行重复性实验及不同放置时间下的稳定性实验,同时与手工计数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仪器未纠正的计数值与手工计数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纠正后与手工计数结果有良好的相关性(r=0.993),且二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纠正值的重复性较好(CV平均值为2.27%);标本放置8h内不同时间段的白细胞计数纠正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H750血液分析仪白细胞计数自动纠正功能使检测结果更加可靠,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汪建新  薛庆亮  江宏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12):190-192,F0003
背景:1,6-二磷酸果糖是细胞内糖代谢的中间产物,具有改善细胞能量代谢、稳定生物膜、抑制炎症细胞因子释放和抗氧化等多种生物学作用。目的:观察内毒素致大耳白兔急性肺损伤过程中氧化应激反应的变化和1,6-二磷酸果糖的拮抗作用,探讨1,6-二磷酸果糖对急性肺损伤的治疗性作用。设计:完全随机分组设计,对照实验。单位:解放军总医院呼吸科。材料:实验于2003—05/2003—12在解放军总医院呼吸科实验室完成。选用清洁级雄性大耳白兔24只。随机将兔分为3组:对照组、致伤组和干预组,每组8只。方法:①对照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mL/kg。致伤组:将内毒素按500μg/kg溶于2mL生理盐水后于5min内经颈静脉插管一次注射完毕,随后注射生理盐水1次(两次液体总量为2mL/kg)。干预组:内毒素使用剂量和方法同致伤组,随后缓慢经静脉注射1,6-二磷酸果糖(300mg/kg)的生理盐水溶液(2次液体总量为2mL/kg)。②各组均于实验0,0.5,2,4,6h后采外周血和动脉血,采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细胞计数,采用血气分析仪进行血气分析。测定实验6h末,分别采用巴比妥酸比色法和邻苯三酚自氧化抑制法测定兔肺组织中脂质过氧化物的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另取右侧膈叶肺组织,采用透射电镜做病理学观察。③符合正态分布和方差齐性等条件者做t检验,否则,做秩和检验。主要观察指标:①实验前及实验0.5,2,4,6h后各组兔血气分析和血细胞计数测定结果比较。②实验后6h兔肺组织中脂质过氧化物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肺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①实验0.5h后.致伤组动物血氧分压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t=-4.27,P〈0.01,z=2.64,P〈0.01);干预组血氧分压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P〉0.05);干预组血氧分压明显高于致伤组(t=4.32,P〈0.01)。②实验4h后,干预组动脉血氧分压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致伤组(t=4.98,2.40,P〈0.01,0.05),致伤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z=2.42,P〈0.05)。③实验6h后,干预组动脉血氧分压明显高于对照组(t=3.39,P〈0.01),致伤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z=2.16,P〈0.05)。致伤组肺组织脂质过氧化物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t=3.70,P〈0.01)、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t=-4.12,P〈0.01),肺组织出现明显的病理损害。实验6h后,干预组肺组织脂质过氧化物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肺组织病理损害较轻。结论:机体氧化应激反应能力的相对不足可以加重氧化损伤,是急性肺损伤发病过程中的重要致病因素;1,6-二磷酸果糖可改善机体的氧化应激反应能力、抑制氧化损伤,对内毒素所致的大耳白兔急性肺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超短波早期治疗对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病理变化的影响,并探讨其防治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选择健康雄性新西兰兔3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造模组、超短波组,采用马血清与激素联合造模制造兔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模型,光镜观测12周末骨组织病理变化(成骨细胞破骨细胞计数、关节软骨厚度、软骨细胞空骨细胞陷窝率、软骨下血管计数、骨小梁宽度、脂肪细胞直径和脂肪细胞面积百分比的改变)。结果:造模组成骨细胞计数比对照组显著减少,超短波组成骨细胞则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造模组和超短波组破骨细胞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超短波组破骨细胞计数比造模组显著降低(P〈0.05);造模组和超短波组软骨厚度均比对照组减少,超短波组较造模组显著增加(P〈0.05);造模组和超短波组软骨细胞空骨陷窝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造模组较超短波组增加显著(P〈0.05);造模组软骨下血管计数较对照组显著减少,超短波组则比对照组显著增多(P〈0.01);造模组和超短波组骨小梁宽度比对照组均减小,超短波组骨小梁宽度比造模组显著增加(P〈0.01);造模组和超短波组脂肪细胞直径较对照组显著增大(P〈0.01),超短波组脂肪细胞直径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造模组和超短波组脂肪细胞面积百分比(%)分别较对照组显著提高,超短波组较造模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超短波早期治疗兔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降压舒心操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45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23例与对照组22例。实验组采用降压舒心操训练,对照组采用步行训练,同时对两组患者进行健康指导与随访,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在试验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比较两组SCL_90得分及血压情况。结果实验组失访3例,对照组失访2例。实验前两组收缩压与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后两组间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实验组舒张压为(82.5±7.8)mmHg低于对照组的(87.8±7.5)mm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9,P〈0.05)。两组患者试验前SCL-90各因子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后实验组焦虑、强迫症状得分分别为(1.52±0.42),(1.55±0.39)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83±0.42),(1.81±0.4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2.33,2.05;P〈0.05)。实验组实验后躯体化、强迫症状得分较实验前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2.29,2.48;P〈0.05),焦虑得分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6,P〈0.01);对照组实验后焦虑得分较实验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2,P〈0.05)。结论降压舒心操为高血压患者提供廉价、有效、简便的康复训练方法,与步行训练相比在稳定血压、改善心理状况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运动对大学生运动员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于2005—03/06选择成都体育学院体育专业大学生366人为运动员组,每周进行大负荷运动训练5d以上.每天至少两课时(90min),训练年限两年以上;对照组为非体育专业大学生102名,每周上体育课(适度运动)两课时(90min)。两组的年龄、身高、体质量等无差异显著性。比较两组学生静脉血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结果 468名学生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红细胞计数:运动员组低于对照组[(4.55&;#177;0.86)&;#215;10^12L^-1,(4.82&;#177;0.42)&;#215;10^12L^-1,P〈0.05]。②血红蛋白水平:运动员组低于对照组[(132.42&;#177;7.68),(140.01&;#177;6.89)g/L,P〈0.01]。③男生运动员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比对照组低54%,5.2%,女生运动员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比对照组低6.3%,5.4%。结论 大强度运动可使大学生运动员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下降,且对男女运动员具有相似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