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急性期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敏  辛小燕  杨健  徐运 《医学研究生学报》2009,22(8):830-832,I0004
目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脑梗死最主要的病因和危险因素,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与非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的对比研究,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对MRI的弥散加权成像(DWI)证实的90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82例非脑血管病患者(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方法分析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分布、形态、数量和回声特征. 结果:脑梗死组斑块阳性率76.7%,明显高于对照组(32.9%,P<0.01);脑梗死组斑块以不均质斑块(61.1%)和不规则斑块(36.8%,P<0.01)为主,且梗死侧明显. 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和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王霆 《吉林医学》2015,(4):649-650
目的:分析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对脑梗死后继发认知障碍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两组患者的认知能力进行测试,认知能力测试<24分为认知障碍组有50例,认知能力测试≥24分为认知正常组有50例,将治疗3周和6个月作为急性期和康复期,并对所有患者的神经功能缺失进行评分,对急性期和康复期患者脑血管危险因素相关资料进行收集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从本次调查研究中的结果可以看出,认知障碍组和正常组的年龄、伴发疾病有显著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伴发疾病中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对急性期和康复期脑梗死认知障碍的影响非常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对脑梗死后继发认知障碍的影响非常大,为了提高脑梗死的治疗效果,针对脑血管病危险因素采用早期预防和干预,将其对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影响降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患者急性期血清钙、镁及血糖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12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钙、镁及血糖含量,并对脑出血与脑梗死患者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脑血管病患者急性期血清钙、镁含量均明显降低,血糖明显升高;脑出血组与脑梗死组血清钙、血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镁的降低、血糖的升高与病情明显相关(P<0.05).结论:血清钙、镁、血糖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有明显的变化,观察其含量对预测疾病进程有帮助.  相似文献   

4.
翁保慧 《医学综述》2006,12(2):85-87
血压的高低与脑卒中的病灶性质及类型、病情的进展或好转等紧密相关。脑卒中急性期血压的控制,多年来一直存在很多争议.文章从血压水平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影响及其机制、脑梗死后血压的改变、脑梗死急性期血压的控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血液流变学测定在脑卒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缺血性脑血管病与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期的血液流变学改变,探讨血液流变学在脑卒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脑梗死39例及脑出血40例急性期血液流变学进行检测.结果发现低切黏度、高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及血细胞比容等在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认为血液流变学的测定可以作为预测脑血管疾病的危险程度以及指导临床预防、治疗的指标,且对脑梗死的应用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脑梗死急性期OCSP分型与磁共振成像分型的对应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1年2月收治的128例脑梗死急性期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其临床体征和主要症状进行筛选与进行OCSP分型,并且分别对其进行CT成像、磁共振成像比较分析.分析OCSP分型与磁共振成像分型之间的对应关系.结果 93例患者的OCSP分型与磁共振成像分型一致,分型总准确率为73.03%.各亚型分型准确率分别为TACI 78.6%(11/14)、PACI 79.5%(31/39)、LACI 70%(35/50)、POCI 64%(16/25).结论 脑梗死急性期OCSP分型与磁共振成像分型的对应关系较为密切,有利于临床分型和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不同类型脑血管病急性期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 (Epo)的含量与颅脑影像改变及病程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 (RIA)检测 4 0例脑梗死 (CI)和 38例脑出血 (CH)患者 (病程在 1~ 10天内 )血清Epo含量 ,并与正常组 15例对照。结果  ( 1)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患者血清Epo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 2 ) 2组脑血管病患者的血清Epo含量与急性期病程天数无相关性。 ( 3)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 ,血清Epo含量与脑梗死组的影像测定梗死面积和脑出血组的影像测量出血量呈明显负相关 (分别为r=- 0 .6 4 0和r=- 0 .36 1;P均 <0 .0 5 )。结论  ( 1)脑梗死和脑出血病例的血清Epo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 ,并与急性期病程天数无相关性 ,说明其增高在脑血管病急性期是相对稳定的。 ( 2 )脑梗死和脑出血病例的血清Epo含量增高与影像学测定的病损范围大小 (脑梗死面积和脑出血量 )均呈负相关 ,说明血清Epo含量增高 ,可能不是脑血管病的病理性损伤的直接结果 ,而是由机体对脑血管病变的急性应激反应所引起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与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检测法(FPIA),测定75例脑梗死患者急性期、恢复期血浆Hcy浓度,30例脑出血患者血浆Hcy浓度;选取30例脑血管病病例进行药物干预治疗;对照组30例来自上述脑血管病人的家属,均为无脑血管病的健康人.结果①脑梗死、脑出血患者血浆Hcy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参考值(P<0.05),对照组与正常参考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脑梗死与脑出血患者血浆Hcy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脑梗死患者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浆Hcy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Hcy水平与性别有相关性,与年龄无相关性.结论血Hcy增高与脑梗死和脑出血发生密切相关;选自脑血管病人家属的对照组也呈高Hcy血症,说明Hcy与高蛋氨酸饮食有关;Hcy与应激状态无关,是一稳定的指标;短期、中等剂量药物干预治疗能显著降低Hcy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C肽及血糖水平在脑血管疾病急性期的变化.方法 选取非糖尿病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98例,其中脑出血32例(大量脑出血16例,小量脑出血16例),前循环脑梗死55例,后循环脑梗死11例,对照组29例,于发病后72h内及发病1个月后抽取晨空腹静脉血送检.结果 脑血管病急性期各组C肽及血糖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脑出血尤其是大量脑出血比脑梗死升高更为明显,后循环脑梗死比前循环脑梗死升高更为明显.结论 脑血管病急性期C肽及血糖水平的升高可能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功能紊乱有关,与病变部位、性质及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血管病重点研究脑梗死患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以及特点.方法:对80例脑梗死患者经CT/MRI证实的,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管径,内-中膜厚度,和血流动力学情况与非脑梗死组做对照比较,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脑梗死组80例患者,70例颈动脉异常86%,对照组40例非脑梗死组门诊病人8例,占20%,患病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等血管异常与脑梗死有密切关系,通过彩色超声的检测结果能够很好的预测脑梗死的发生,对临床预防和控制以及治疗提供很好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方法对99例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急性期患者出现谵妄状态相较于恢复期较高,而单侧脑梗死患者出现焦虑和抑郁情况明显低于双侧多发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结论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症状与患者患病时间以及病变具体位置有着直接联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血清妊娠相关蛋白-A(PAPP-A)水平与C-反应蛋白(CRP)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关系。方法将12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分为脑梗死急性期组50例,脑梗死非急性期组4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组36例,另选5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测定各组血清PAPP-A、MMP-9和CRP水平。结果脑梗死急性期组和TIA组病人血清PAPP-A水平明显高于脑梗死非急性期组和对照组(F=39.43,q=9.72~11.87,P<0.01)。脑梗死非急性期组血清PAPP-A水平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脑梗死急性期组和TIA组血清PAPP-A水平与CRP、MMP-9水平均呈正相关(r=0.424~0.472,P<0.01)。结论血清PAPP-A水平升高与炎症机制相关,可能提示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头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翁雪莉  唐继志  徐曌 《浙江医学》2004,26(3):169-170,173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急性期脑垂体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136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分为脑出血组和脑梗死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分析患者急性期血清脑垂体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脑出血组和脑梗死组血清T3降低(P<0.01),血清rT3、FSH、LH、GH和PRH增高(P<0.01),而血清T4、TSH无差别(P>0.05);与脑梗死组比较,脑出血组血清T3降低(P<0.05),而其余各测定值无显著改变(P>0.05).(2)与轻型组和中型组比较,重型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T3降低(P<0.05),而其余各测定值无显著改变(P>0.05).结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急性期的保护性应激性反应可引起T3下降,rT3及垂体激素升高,其中T3的降低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交界区脑梗死(CWI)的病因和对策.方法 通过对58例分水岭区脑梗死的研究分析,从病因学角度探讨形成原因.结果 发现低灌注所致分水岭区脑梗死占有较大比例.结论 建议尽早出台一项适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期的降压治疗方案及规范,以避免低灌注所致分水岭脑梗塞病的出现.  相似文献   

15.
磁共振DWI技术在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在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32例超急性期脑梗死病人DWI扫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2例超急性期脑梗死病人DWI全部显示为高信号,在表观弥散系数(ADC)图像上显示为低信号,检出率100%;3例曾有脑梗死病史,MRI常规序列只发现陈旧性梗死灶,而DWI检查发现有新梗死灶;DWI的全方向比单方向对显示超急性期脑梗死的梗死灶更清楚.结论 磁共振DWI是诊断超急性期脑梗死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超急性期脑梗死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超急性期脑梗死主要是指发病6 h以内的超早期脑梗死.脑梗死是临床一种致死率和致残率很高的常见脑血管病,因血管闭塞致供应区缺血超过一定时限后,即发生脑梗死.近年来,对超急性脑梗死的病理生理研究,已经从细胞和分子水平比较深入地阐明了缺血性脑损伤与抗损伤的机制.尤其是缺血性半暗带(ischemic penumbra,IP)概念的提出,以及许多治疗脑缺血取得明显疗效的动物实验研究结果,为超急性脑缺血的治疗带来了新的活力与启示.  相似文献   

17.
脑血管病与VEGF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测定脑血管病人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及其与病情轻重的关系,探讨VEGF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用ELISA法测定脑血管病人的血浆VEGF水平,采用线栓法做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比较缺血对照组和VEGF处理组梗死体积和脑组织含水量的差异.结果脑梗死及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浆VEGF水平明显升高(P<0.05),脑梗死患者在患病3周后VEGF较急性期还高(P<0.05),而脑出血患者则较急性期下降(P<0.05),VEGF水平与病情轻重成正比(P<0.05),应用VEGF组脑梗死的体积和脑细胞含水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脑缺血诱导VEGF的产生,而VEGF能减小梗死体积,减轻脑水肿.  相似文献   

18.
我们对近年来收治的急性脑血管病(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面积脑梗死)并有完整心电图记录的192例患者急性期心电图资料进行分析,并与18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心电图资料对比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血流变测定在脑出血与脑梗死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观察血液流变学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与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期的改变。通过对脑梗死78例及脑出血80例急性期血流变的检测,发现低切黏度、高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及血细胞比容等在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认为血流变学的测定对脑梗死的应用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20.
张素红 《海南医学》2006,17(5):81-81
脑血管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近年来有逐渐增多趋势,是中老年致死,致残主要原因,急性期应积极治疗.我科应用氯吡格雷与颈动脉注入巴曲酶联合治疗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对其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