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评价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后多焦点人工晶体(Acrys of Restor)植入的视觉质量。方法:收集我科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60例(60只眼),其中植入多焦点人工晶体Acrys of Restor者30例30眼,植入球面人工晶体Acrys of Natural者30例(30眼),观察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及对比敏感度。结果:术后3个月最佳矫正远视力无统计学意义,Restor组最佳矫正近视力明显优于Natural组,对比敏感度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球面人工晶体相比,多焦点人工晶体为患者提高了术后视觉质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人工晶体。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观察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后分别植入非球面和球面人工晶状体后患眼对比敏感度的差异。研究对象: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除外其他眼病)54例(71眼),按照植入非球面或球面人工晶状体的类型不同分为2组:球面人工晶体组例26例(34眼),非球面人工晶状体组28例(37眼)。方法:患者术眼行白内障超化吸出术后分别植入预装式非球面或预装式球面人工晶状体,术后3个月观察2组患者视力、最佳矫正视力、人工晶状体居中情况、屈光状态,检查患者的对比敏感度、眩光敏感度。主要指标:最佳矫正视力,瞳孔6 mm的对比敏感度、眩光敏感度。结果:瞳孔6mm时2组间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对比敏感度及眩光敏感度存在差异,并有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非球面人工晶状体较普通的球面人工晶状体视力及对比敏感度有改善。  相似文献   

3.
邱培雄 《海南医学院学报》2007,13(3):261-262,265
目的:观察糖尿病(DM)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50例(55眼)糖尿病白内障患者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选择随机抽取同期年龄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非糖尿病患者50例(55眼)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视力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术后并发症、术后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白内障患者在术前空腹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行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能获得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加人工晶体植入术视力恢复效果.方法使用超声乳化仪治疗白内障,应用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结果术后1天视力≥0.5者133例,1周后视力≥0.8者148例,矫正视力低于0.3者22例.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加人工晶体植入,患者绝大部分视力恢复满意.视力低下者,主要为高度近视眼黄斑变性,其次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相似文献   

5.
吴智敏  李旭东  徐芸 《浙江医学》2014,(11):989-990
随着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的日趋完善,人们对白内障术后视觉恢复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不仅仅满足于远视力的恢复,摆脱眼镜的依赖,还希望术后能恢复人眼的自然状态,以达到视物清晰、舒适的目的.我们选择2011-09-2012-12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术的患者共78例88眼,其中38例42眼植入Acrysoft Restor+3D (SN6AD 1)折叠式衍射型非球面多焦点人工晶体,40例46眼植入Acrysoft SN60AT非球面单焦点人工晶体,并对两种术式的全程视力及视觉质量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晶状体不全脱位白内障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56例(60眼)晶状体不全脱位白内障患者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人工晶状体固定方式采用睫状沟缝线固定或囊袋内植入,观察术后视力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56例(60眼)病例脱位晶状体均顺利取出,并植入人工晶状体,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晶状体不全脱位白内障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手术前后角膜非球面系数Q值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217例(332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分为巩膜隧道切口联合非球面人工晶体组、巩膜隧道切口联合球面人工晶体组、透明角膜切口联合非球面人工晶体组及透明角膜切口联合球面人工晶体组.对比观察术前和术后3个月时角膜Q值以及视力的变化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角膜Q值较术前略小(P=0.013).采用巩膜隧道切口与透明角膜切口对角膜Q值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P=o.462);植入非球面人工晶体较植入球面人工晶体可显著降低角膜Q值,差异有显著性(P <0.001).结论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后患者的角膜Q值减小;这和手术切口的位置无关,而和植入晶体的类型有一定关系;非球面IOL植入术后视觉质量优于球面IOL植入,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和其角膜Q值改变更接近于正常眼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Tecnis人工晶体在眼科的应用,研究Tecnis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暗视力、色觉、像差、对比敏感度的变化。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2年6月拟在我院眼科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100例192只眼,将所选对象随机分成2组,每组各50例。其中一组行Tecnis人工晶体植入;另一组行普通球面人工晶体植入术。并对其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测量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色觉、对比敏感度的变化。结果:植入Tecnis人工晶状体的患眼具有更好的最佳矫正视力,Tecnis人工晶状体具有明显的高视觉质量;与普通球面人工晶状体相比,Tecnis人工晶状体可显著改善对比敏感度;植入Tecnis人工晶状体的患者在视网膜影响对比和视觉行为方面具有显著改善。结论:Tecnis人工晶体可显著改善人工晶体眼的视觉质量,与传统的球面人工晶体相比,其可提供更好的功能性视力并改善视觉行为。  相似文献   

9.
目的 回顾分析基层医院如何顺利的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方法 对我院自2000年-2009年完成的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手术1380例1688眼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术后3天,视力<0.1 4眼占0.24%,0.1-0.3 58眼占3.44%,0.4-0.81132眼占67.06%,≥1.0 494眼占29.27%.术中并发症主要为后囊破裂,共60眼占3.55%.结论 基层医院只要设备齐全,医生培训到位,就能很好地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体植入手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白内障的42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效果。方法:对42例(58眼)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技术吸出白内障,并植入人工晶体,术后随访患者视力和屈光度的变化,分析相关并发症。结果:患者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柱镜、球镜屈光度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的同时能够矫正高度近视,手术安全且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非球面人工晶状体(IOL)AcrySof IQ IOL植入术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的视觉质量。方法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42例55眼,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其中非球面人工晶体组24例(28眼),植入AcrySof IQ IOL;球面人工晶体组18例(27眼),植入AcrySof Natural IOL。术后随访3个月的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远视力(BCVA),不同亮度环境下的对比敏感度等。结果手术后3个月非球面组UCVA为0.76±0.18,优于球面组的0.66±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球面组BCVA为0.85±0.19,优于球面组的0.74±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球镜、柱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明视觉条件下,非球面组在12.0 cpd、18.0 cpd的对比敏感度明显优于球面组(P<0.01)。在暗视觉条件下非球面组所有空间频率的对比敏感度非球面组均优于球面组(P<0.05)。非球面组眩光、光晕等的发生率均低于球面组(P<0.05)。结论白内障术后早期,非球面人工晶状体能够提供较好的术后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亮环境下高频对比敏感度和暗环境下的所有空间频率的对比敏感度,提示非球面人工晶状体能够提供较好的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12.
吴峥峥  樊映川  王丹 《四川医学》2010,31(8):1085-1087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植入Tecnis Z9003、Acrsof IQ人工晶状体术,两组患者术后在正常瞳孔(直径3mm)及暗光下(直径5-6mm)祼眼视力的关系。客观评价两种非球面人工晶状体术后患者的视功能情况。方法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35例(46眼),分为Tecnis Z9003组20例(27眼)及Acrysof IQ组15例(19眼)。常规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分别记录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及术后1周在正常瞳孔(直径3mm)及暗光下(直径5-6mm)裸眼视力。询问夜间视功能状况。采用SAS8.2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术前平均最佳矫正视力:Tecnis Z9003组4.167,Acrysof IQ组4.142(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术后1周在正常瞳孔(直径3mm)下平均裸眼视力:Tecnis Z9003组4.896,Acrysof IQ组4.884,(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术后1周在暗光(直径5-6mm)下裸眼视力Tecnis Z9003组4.914,Acrysof IQ组4.916,(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询问患者术后夜间视物无特殊不适。结论在正常瞳孔下及暗光下,Tecnis Z9003组及Acrysof IQ组视力无区别。两种非球面人工晶状体均能较好在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前瞻对比性研究Akreos^TM系列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力、术眼波前像差的表现。方法选择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36例(40只眼),随机将患者分为2组:A组20例(20只眼)植入非球面(消像差)Akreos^TMAO人工晶状体、B组16例(20只眼)植入传统正球面Akreos^TM人工晶状体,分别于术前、术后一周和一月检查,采用ZEIZZ波前像差仪测量波前像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组患者术后矫正视力均大于0.9;非球面(消像差)Akreos^TMAO人工晶状体组术后四阶像差(S4)低于植入传统正球面Akreos^TM人工晶状组,两组术后的波前像差值中的四阶像差S4和Zern ike多项式中的Z(2,0)、Z(4,0)、Z(5,1)和Z(6,0)有统计上的差异,其它指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植入消像差Akreos^TMAO人工晶状体在夜视条件下即瞳孔直径大时,较植入传统正球面人工晶状体Akreos^TM的波前像差稍低,成像质量更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晶状体囊袋张力环(CTR)在晶状体半脱位超声乳化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眼科对30例(30眼)晶状体半脱位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术中连续环形撕囊后植入CTR,随后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然后在囊袋内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OL)。结果 3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顺利植入CTR和IOL,术后切口对合良好,无渗漏;术后1周30只眼视力较术前不同程度恢复,裸眼视力最高0.6,矫正视力最高0.8;术后1个月扩瞳后观察,30例IOL位置良好,晶状体囊袋完整,未出现囊膜收缩,囊袋口无撕裂。结论晶状体半脱位患者在超声乳化手术中,应用CTR植入可提高安全性,降低了并发症,有利于术后视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2种非球面人工晶状体(IOL)在囊袋内植入后偏心与倾斜的差异,探讨IOL的攀设计与特性对在囊袋内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择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61例(92只眼),随机分为2组植入L形Acrysof IQ SN60WFIOL(50眼)和一体四点Akreos Adapt AO IOL(42眼).术后6个月用眼前节成像系统Pentacam采集各眼的Scheimpflug图像,分析得出IOL的偏心值与倾斜度.[结果]AcrysofIQSN60WFIOL和AkreosAdaptAOIOL两组患者IOL的水平偏心值分别为(0.21±0.05)mm,(0.17±0.04)mm,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两组患者IOL的垂直与水平方向倾斜度分别为1.72°±0.76°,1.51°±0.57°,1.64°±0.71°,1.59°±0.4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674,P=0.521).两组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和对比敏感度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种IOL囊袋内植入后在倾斜度方面无明显差异,而在居中性方面,AcrysofIQSN60WFIOL明显优于AkreosAdaptAOIOL,不同非球面IOL的襻设计可影响在囊袋内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非球面衍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MIOL)植入术后的视觉质量.方法 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114例(114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分为多焦点Tecnis ZM900人工晶状体植入组(多焦组)和单焦点Tecnis ZA9003人工晶状体植入组(单焦组),各57例(57眼).术后3个月检查并比较裸眼及矫正的远、近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下的近视力、人工晶状体像差、调制传递函数、对比度视力、拟调节力,并对主观评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术后3个月,多焦组裸眼近视力和最佳矫正远视力下的近视力均高于单焦组(t=-7.62,-9.89,P<0.05);调节幅度多焦组为(4.74±1.05)D,单焦组为(1.65±0.68)D,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31,P<0.01);瞳孔直径3mm和5 mm时,两组各高阶像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0、63cm对比度视力多焦组高于单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各空间频率下两组调制传递函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脱镜率分别为85.9%和2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46,P<0.05).结论 与非球面单焦点人工晶状体相比,非球面衍射型MIOL不仅具有一定的拟调节力,可获得良好的远近视力,且提供较高的视觉质量,适应于迫切要求脱镜的白内障患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右上方透明角膜切口联合散光矫正型人工晶体(toric intraocular lens,Toric IOL)植入与陡峭轴切口联合非球面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残余散光及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1月1日在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门诊就诊,拟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IOL植入术的老年性白内障合并低度数角膜散光(散光度为1.0~1.5 D)患者60例(60眼),按不同手术方式分为右上方透明角膜切口联合Toric IOL植入组(试验组)和陡峭轴切口联合非球面IOL植入组(对照组),每组30例(30眼),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患者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残余散光(residual astigmatism,RA)、对比敏感度(contrast sensitivity,CS)和主观视觉质量。结果: 术后均随访3个月。试验组术眼UCVA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BCV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散光度数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且试验组残余散光度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试验组CS在暗光眩光环境下各空间频率(3、6、12、18 cpd)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CS在明光、明光眩光、暗光环境下各空间频率(3、6、12、18 cpd)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中有眩光视觉干扰症状的患者人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两种手术均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视力及降低术后散光度数,但右上方角膜切口联合Toric IOL植入术可获得更佳的裸眼视力及对比敏感度、更低的残余散光度数和更高的视觉质量,是目前白内障合并低度数角膜散光患者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非球面衍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觉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非球面多焦点人工晶状体(AcrySof IQ ReSTOR IOL SN6AD3)植入术后的视觉质量.方法 对植入非球面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30例(35只眼)(试验组)与植入球面多焦点人工晶状体(AcrySof ReSTOR 10L SN60D3)患者40例(56只眼)(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观察患者的术后视力(远视力,70 cm中距视力,近视力)、焦点深度、高阶像差、对比敏感度和眩光敏感度,问卷形式调查视觉不良症状及满意度.结果 术后3个月裸眼近、远、中间视力≥0.5者,试验组分别为80%(20/35)、82.9%(29/35)、45.7%(16/35),对照组分别为76.8%(43/56)、80.4%(45/56)、39.3%(22/5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最佳矫正远视力下近、远、中间视力≥0.5者,试验组分别为88.6%(31/35)、91.4%(32/35)、54.3%(19/35),对照组分别为81.5%(49/56)、91.1%(51/56)、42.9%(24/5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试验组各频段对比敏感度和眩光敏感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00~-1.00D,-1.50D和-2.50~-3.50D调节范围内,视力≥0.5者试验组分别为94.3%(33/35)、97.1%(34/35)、85.7%(30/35),对照组分别92.9%(52/56)、94.6%(53/56)、83.9%(47/5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阶像差Zemike常数项中两组的Z(4,0)、Z(4,2)、S3+S4和S总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的Zernike常数项、三阶像差和四阶像差各指标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眩光症状,对照组有3眼诉有光晕症状,试验组仅有1眼诉有光晕症状,满意程度较高.结论 AcrySof IQ ReSTOR非球面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可为患者提供良好的近、中、远全程视力,该人工晶状体具有产生负球差的非球面设计,可平衡角膜的正球差,从而降低了术后总体像差,提高了术眼对比敏感度和眩光敏感度,全面改善患者的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Artisan前房型人工晶状体及后房悬吊型人工晶状体睫状沟植入术治疗无晶状体眼的疗效。方法选取眼部外伤或手术后无囊膜支撑的无晶状体眼患者46例(46眼),按实验设计分成2组,A组23眼行Artisan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B组23眼行后房悬吊型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观察2组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1天、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CECC)、术后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结果2组患者术后BCVA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提高(P〈0.05);A组术后第1天裸眼视力较B组明显提高(P〈0.05),其余时间点2组间术后BCV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B组眼压较A组明显升高(P〈0.01),其余时间点2组间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2组CECC均较术前明显减少(P〈0.05),但2组间各时间点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rtisan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与后房悬吊型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治疗无晶状体眼均安全、有效。Artisan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操作相对简单,对眼球组织损伤小,术后早期视力恢复快,是治疗无后囊膜的无晶状体眼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比较角膜缘不同距离的透明角膜切口(CCI)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手术疗效及眼前节参数变化的影响,探究CCI 距离角膜缘的安全距离范围。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17年3月~2018年7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白内 障超声乳化联合IOL植入术的患者44例(44眼),根据术后CCI距离角膜缘的距离分为两组,A组(距离为1~1.5 mm),B组(距离 为0.5~1 mm),每组各22例。评估分析两组术后视力、术源性散光(SIA)、角膜相差及眼前节参数。结果A、B两组术后的裸眼 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两组术后的前房深度(ACD)较术前加深(P<0.05),前房角度 (ACA)较术前增加(P<0.05)。A、B两组间的术后UCVA、BCVA无明显差异(P>0.05)。A、B两组间SIA无明显差异(P>0.05)。 A、B两组间的术后角膜总相差RMS值、总低阶像差RMS值、总高阶像差RMS值、球差(Z4 0)、水平三叶草(Z3 3)、垂直三叶草(Z3 -3)、 水平慧差(Z3 1)及垂直慧差(Z3 -1)无明显差异(P>0.05)。A、B两组间的术后ACD、ACA、前房容积(ACV)及中心角膜厚度(CCT) 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CCI位置在距离角膜缘内0.5~1 mm与距离角膜缘内1~1.5 mm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均具有较好的 手术疗效,两种CCI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视觉质量相当。结果提示角膜缘内0.5~1.5 mm是CCI的安全距离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