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通过对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护理,达到提高治疗效果,缩短疗程,预防亚急性心内膜炎的目的。方法 对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规范治疗,同时对患者行技术操作护理及临床对症护理。结果 12例患者均获临床痊愈,随访半年,1例为亚急性心内膜炎。结论 通过对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规范治疗,精心护理,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预防和减少亚急性心内膜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徐燕梅  王竹  任燕  付丽娟 《中外医疗》2012,31(6):161-161
目的探讨对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选取临床48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痊愈。结论通过对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规范治疗,精心护理,使患者病痛减轻、次数减少;心排血量充足,如血压正常、脉搏有力;患者发生栓塞的危险性降低,发生栓塞能及时发现;减轻疼痛的技巧,生活能自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银翘散加味治疗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临床确诊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在抗菌、纠正心功能异常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给予银翘散加味配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2组治疗4周后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C反应蛋白与Osler结节消退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及血清C反应蛋白、Osler结节消退情况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均P0.05)。结论:银翘散加味治疗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可以明显缓解患者中医证候,提高机体免疫能力,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运用护理程序实施身心护理──对1例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护理附属医院心内科魏照仙1993年11月份,我科收治了1例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我们运用护理程序,对其实施了全身心的整体护理,充分了解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心理状态,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护理目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近年治疗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23例患者经治疗,均好转出院.结论 正确诊断,积极治疗是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感染性心内膜炎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3月-2007年8月确诊和治疗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26例。结果26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其中11例经内科治疗后,治愈4例,好转7例;行手术治疗5例,均不同程度好转;自动出院或转院8例、死亡2例。结论早期诊断,早期使用敏感抗生素治疗,正确选择手术时机是提高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疗效果,改善预后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综合护理方法在对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在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中选取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对患者分组,观察组46例,接受综合护理方法护理;对照组46例,接受常规护理方法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降至正常值且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总有效率为97.8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2.61%(P0.05)。结论综合护理在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中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可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临床护理有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48例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观察及总结提高诊断治愈率.方法 在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感染性心内膜炎的48例患者的临床诊断、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在感染性心内膜炎的48例患者中血培养细菌阳性45例(93.8%),其中葡萄球菌性心内膜炎患者25例(52.1%)占首位,肠球菌性心内膜炎患者例14(29.2%)真菌性心内膜炎患者6例(12.5%),人工瓣膜置换性心内膜炎患者3例.结论 血培养细菌是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最直接的证据,及时了解和掌握此病的诊断对治疗预后转归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刘英华 《中外医疗》2013,32(16):48-48,50
目的对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患儿手术前后护理,进而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水平。方法总结在该院接受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治疗的患者,针对其手术前后的护理情况进行分析讨论,运用统计学方法来对比术前术后患者健康状况的变化。结果经过对其护理之后,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患儿手术患者的健康状况也有明显的好转。结论经过对儿童患者的手术前后的护理,患者健康得到明显好转,值得在临床护理领域进一步的推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6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多有基础心脏疾病,以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多见(87.5%);发热是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和首发症状(75.0%);血培养、超声心动图是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主要手段。12例患者行内科抗生素治疗,治愈7例,显效3例,死亡2例;4例行外科手术治疗均治愈。结论:早期发现和诊断并给予正确的治疗措施是治愈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张林  罗昭全  赵雄飞  张伟 《四川医学》2012,33(2):274-275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时机,提高近远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月~2010年1月手术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42例,均在体外循环下行毁损瓣膜置换、畸形矫正和赘生物清除术。结果 42例患者术后早期成功39例,死亡3例,近远期效果良好。结论外科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效果良好,能明显降低病死率。而正确把握手术时机、手术方式以及围术期的正确处理是提高感染性心内膜炎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感染性心内膜炎(IE)相关脑卒中在临床上较少见,其影像学不典型及临床医师认识不足,造成误诊、漏诊,延误病情,影响治疗效果和预后。本文报道了1例亚急性IE致多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了相关文献复习,以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临床症状和体征的认识,减少临床误诊。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血培养病原菌及其耐药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52例2003年9月-2013年9月本院收治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进行血培养实验和病原菌耐药性实验,分析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血培养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结果:52例患者共筛选出32株病原菌,感染率为61.54%,其中革兰阳性菌株28株,占87.50%,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草绿色链球菌、粪肠球菌、牛链球菌、口腔链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革兰阳性菌对环丙沙星和庆大霉素耐药性较强,对万古霉素耐药性较差;革兰阴性菌4株,占12.50%,主要为铜绿假单胞、产气肠杆菌和大肠埃希菌,革兰阴性菌对庆大霉素耐药性较强,对头孢哌酮和环丙沙星耐药性较差。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草绿色链球菌是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主要致病菌,而这两株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性均较差,所以临床上可以用万古霉素作为预防和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主要抗生素,这对临床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分娩时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预防情况,并以此检验产科医师对美国心脏协会和美国妇产科学会关于感染性心内膜炎预防指南的执行情况。方法:采用图表回顾分析于2004年8月1日到2005年7月31日的1年间在一家三级医疗护理中心接受产时预防心内膜炎治疗的一系列产科患者的用药、电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感染性心内膜炎并发动脉瘤行介入治疗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3年12月份到2016年12月份期间在我院开展手术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并发动脉瘤患者3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开展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措施。结果全部患者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出现。结论围手术期间积极为患者开展护理,有效降低并发症,对提高动脉介入手术治疗患者生存治疗具有十分主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周杰 《吉林医学》2012,33(12):2615
目的: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进行探讨,以提高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表现、内科治疗、病情转归。结果:56例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和贫血,经内科抗生素治疗21例痊愈,死亡8例,死亡原因主要为心功能衰竭。结论:感染性心内膜炎病情进展迅速,应早期足量给予抗生素治疗,彻底消灭病灶以免复发。  相似文献   

17.
赵金珍  吕萍  郑少忆 《广州医药》2023,(6):52-55+60
目的 探讨无乳链球菌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无乳链球菌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急性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表现、诊疗经过及预后。结果 经过积极抗感染、血浆置换和体外循环下赘生物清除、瓣膜置换手术治疗,术后继续予抗感染、抗凝等治疗,患者脏器功能恢复良好,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并顺利出院。结论 无乳链球菌感染性心内膜炎可引起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肝衰竭、急性肾衰竭等多脏器功能不全,合理把握手术时机和准确评估围术期风险有助于提高急危重症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救治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临床抗生素的选取。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30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进行血培养,对病原学种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0例患者中血培养阳性7例(23.33%),病原菌以葡萄菌为主21例(70.00%)。结论合理、正确使用抗生素治疗感染心内膜炎对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周伟   《中国医学工程》2012,(10):146-146
目的探讨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共18例,上述患者均符合感染性心内膜炎诊断标准。对本组患者原有心脏病、临床表现、实验室及仪器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本组患者均先给予内科治疗,均给予两种大剂量抗生素抗感染治疗,疗程为4周。血细菌培养阳性的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给予相应敏感抗生素。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给予外科手术治疗。结果本组患者中,内科治愈共15例,3例患者外科治疗,其中2例治愈,1例死亡。结论了解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临床特点,要及早诊断及时治疗。选择合理有效的抗生素是其内科治疗关键,而对于瓣膜破坏严重,特别是因为赘生物导致瓣膜关闭障碍的,以免赘生物脱落情况下,要及早实施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0.
邓惠 《中国医药导刊》2012,14(3):405-406
目的:观察与分析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表现、病原菌、治疗效果等,以期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促进患者康复。方法:选取60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且对其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效果及生存质量等进行观察与相关数据记录和统计分析。结果:感染性心内膜炎临床表现多样、而以发热为首发症状最为常见,病原菌为草绿色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铜绿假单胞菌且本次治疗死亡率为3.33%。结论: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应综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等及早做出判断,从而早期给予合理治疗,方能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