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引起心肌损害的发病情况.方法 选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65例作为A组(观察组),选非支原体感染的普通肺炎患儿60例作为B组(对照组),通过心电图、血清心肌酶谱、临床观察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并对A组急性期及恢复期的心肌酶变化进行比较.结果 A出现心悸、乏力、早博等症状及窦性心动过速、ST-T段特异性改变明显高于B组.A组与B组血清学监测磷酸肌酸(CK)、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A组恢复期心肌酶较急性期明显下降.结论 肺炎支原体感染易发生不同程度的心肌损伤,引起心电图改变,血清心肌酶谱异常,常规检测心肌酶及心电图能早发现心肌损伤及时治疗,以免贻误病情.  相似文献   

2.
小儿支原体肺炎测定心肌酶谱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儿感染支原体肺炎时血清心肌酶谱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65例作为A组(观察组)、和非支原体感染的普通肺炎患儿60例作为B组(对照组),进行血清心肌酶谱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CK)及其同功酶(CK—MB)对照检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组患儿心肌酶谱异常病例达17例(26.15%),其中AST异常7例(10.77%),LDH异常10例(15.39%),CK异常9例(13.85%),CK—MB异常13例(20.00%);B组患儿心肌酶谱异常病例达3例(5%),AST异常1例(1.67%),LDH异常2例(3.33%),CK异常I例(1.67%),CK—MB异常1例(1.67%);A组血清心肌酶谱异常率明显高于B组((P〈0.01)。两组间有显著差异。结论呼吸系统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更易发生不同程度的心肌损伤,引起血清心肌酶谱异常,临床应注意并可常规检查血清心肌酶谱,及时给与保护心肌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支原体肺炎患儿心肌酶谱、心电图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根据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查结果分为观测组即支原体肺炎组(Mycoplasma Pneumonia,MP)、对照组即非支原体肺炎组(N-MP)各84例。入院后常规行心肌酶谱检查、十二导联心电图检查。结果:①心肌酶谱5项指标中MP组较N-MP组AST、CK-MB、CK异常概率明显增大,有统计学意义(P<0.01);LDH和α-HBDH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心肌酶检测值MP组AST、CK-MB值明显高于N-MP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三项CK、LDH和α-HBDH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MP组心肌酶异常与心电图异常情况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肌酶谱检查是检测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心肌损伤的重要手段,其中AST、CK-MB是心肌受损的较敏感指标,心电图检查可辅助了解心肌受损情况,指导早期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心肌受损的情况.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共136例作为观察组,门诊92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儿血清心肌酶谱AST、LDH、CK、CK-MB、HBDH检测值及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改变明显异常.结论 MP肺炎可合并心肌损害,其症状体征不典型,容易漏诊,因此对可疑病例应及早做心电图及心肌酶检查,以利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5.
蔡丽君 《当代医学》2009,15(19):102-103
目的探讨心肌酶谱检测在幼儿上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择81例上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进行肌血清酶谱的检测,根据每年上呼吸道感染次数分为反复上感组与普通上感组(对照组),再根据是否合并高热分为上高热组与上感组(对照组)进行临床观察。结果上感热组患儿心肌血清酶学指标(AST、LDH、CPK、CK-MB、α-HBDH)相应高于体温在3912以下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反复上感组患儿心肌血清酶学指标(AST、LDH、OPK、OK—MB、α-HBDH)比普通上感组相应增高,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综合临床资料,5例诊断亚临床心肌炎,3例疑诊心肌炎。结论上感合并高热及反复上感患儿心肌细胞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常规检测其心肌血清酶谱对早期发现亚临床心肌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7):1-3,7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对肝功能异常、心肌酶异常的影响及早期干预治疗意义。方法搜集确诊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50例作为观察组,将同期体检的50例健康儿童设为对照组。对两组儿童血清心肌酶谱及肝功能进行检测,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血清心肌标志物异常32例(64%),对照组血清心肌标志物异常3例(6%),观察组血清心肌标志物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肝功能异常28例(56%),对照组患儿血清肝功能异常2例(4%),观察组血清肝功能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更易发生心肌损害及肝损害,引起心肌标志物及肝功能异常,临床医师应高度警惕,及时给予保护心肌及肝脏治疗。  相似文献   

7.
肺炎支原体肺炎心肌酶谱分析(附10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忠浩 《四川医学》2008,29(5):577-579
目的 了解肺炎支原体(MP)肺炎心肌损害的发病率;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心肌酶谱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我院儿科于2006年7月~2007年6月病房收治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105例为研究对象,病程1周时静脉取血,采用酶联免疫法定量检测MP-IgM抗体,>950U/ml为阳性.分别于入院时、入院1周、必要时2周行血清心肌酶谱及ECG检查.结果 MP感染并发心肌损害占11.43%,105例中出现心肌酶谱异常(指心肌酶有一项或一项以上指标异常)72例(68.57%).正常组与异常组心肌酶谱(AST、LDH、CK、a-HBDH、CK-MB)比较P<0.01.5例患儿5项心肌酶谱、检查结果均异常增高,与异常组心肌酶谱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儿病程<7d与>7d的心肌酶谱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P感染心肌损害增多,心肌酶和ECG仍为诊断的重要手段;病程<7d的异常率高,重症肺炎时心肌酶谱均异常,可导致心肌更严重损害;心肌损害的转归大部分呈良性经过,宜早期进行保护性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高热惊厥患儿心肌酶谱变化及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收治高热惊厥患儿50例,进行心肌酶谱检测并给予磷酸肌酸钠营养心肌治疗.结果:高热惊厥患儿乳酸脱氢酶(LDH)、磷酸肌酶(CK)、磷酸肌酶同工酶(CK-MB)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营养心肌治疗能有效降低心肌酶改变.结论:高热惊厥患儿抽搐后多合并心肌损伤.及时给予营养心肌治疗,可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中心肌酶谱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间收治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68例作为观察组,另随机选取同期68例正常体检的儿童作为对照组。入院后次日对所有患儿及正常体检儿童进行空腹抽取静脉血2ml,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标本进行血清心肌酶谱检测。结果:两组儿童心肌酶谱检测结果比较中,对照组LDH、HDBH、CK、CK-MB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心肌酶谱升高比较中,入院时LDH、HDBH、CK、CK-MB升高的例数均多于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感染肺炎支原体的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心肌损伤,进行心肌酶检测对肺炎的诊断及治疗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心肌酶谱测定在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324例上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进行血清心肌酶谱(AST、LDH、CK、CK-MB、α-HBD)测定,根据每年上呼吸道感染次数,将测定对象划分为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组及普通上呼吸道感染组,普通上感组列为对照组,再根据患者是否合并发高热,将测定对象分为高热上感组及普通上感组,对两者测定结果进行临床分析. 结果 反复上感组患者血清心肌酶学指标较普通上感组为高,两组差异有显著性;上感高热组患者血清心肌酶学指标较对照组为高,两组差异有显著性.1例临床诊断为心肌炎;16例诊断为亚临床心肌炎;8例疑诊心肌炎.结论 反复上感组及上感高热组患者心肌细胞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常规检测患者血清心肌酶谱,对早期发现患者心肌炎及亚临床心肌炎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的心肌酶谱、肌红蛋白(Mb)、肌钙蛋白I(CTnI)、心电图的变化规律,探讨血清心肌酶谱测定在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心肌损害诊断及干预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治MPP患儿68例(观察组)和同期本院体检的5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测定两组幼儿心肌酶谱、肌红蛋白(Mb)、肌钙蛋白I(CTnI)含量,并进行比较分析及复查时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_HBDH)、谷草转氨酶(AST)较对照组均有显著增高(P〈0.01);观察组患儿Mb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高(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cTn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与病情轻重呈正相关。恢复期血清心肌酶谱、Mb、CTnI明显下降,但CK-MB、LDH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MPP患儿早期(急性期)进行心肌酶谱、Mb、CTnI的检测,对于MP感染合并心肌损害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干预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分析轮状病毒感染对婴幼儿心肌功能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轮状病毒感染患者129例。选择同期130例轮状病毒检测结果为阴性的腹泻患儿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心肌酶谱测定结果包括AST、LDH、CTn-I、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以及CK-MB/CK等均明显比对照组患儿高,其中观察组患儿出现心肌损伤56.6%,对照组为9.23%。观察组患儿中治疗有效病例102例,,治疗有效率为79.1%。观察组患儿经过治疗后心肌酶谱的各项指标均得到明显的改善。结论每天腹泻次数超过10次,出现酸中毒以及脱水程度较严重的轮状病毒感染的婴幼儿应该注意观察患儿的心肌功能,若发现患儿的心肌酶谱指标出现异常,则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案,避免患儿病情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小儿肺炎患者进行心肌酶谱测定,判断心肌损伤及病情程度。方法:对111例小儿肺炎(70 例肺炎、41 例重症肺炎心衰型) 患儿进行心肌酶谱测定,并与200 例正常儿童心肌酶谱值进行比较。结果:肺炎组心肌酶谱值均高于对照组( P< 0-01) ,重症肺炎组各项心肌酶谱值又明显高于肺炎组。结论:肺炎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肌损伤,病情越重,心肌酶活性升高愈显著,随着病情好转,心功能的改善,心肌酶谱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4.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心肌酶谱及心电图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近年有日益增加趋势,它不但引起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而且引起肺外病变,我们将病原学诊断明确的肺炎支原体感染伴心肌损害46例进行心肌酶谱及心电图分析,其结果心叽酶谱及心电图都有明显改变,心肌酶需要在疾病早期做检查,心电图要动态观察.这样对支原体感染合并有心肌损害诊断和治疗有很重要意义现将我院病原学诊断明确肺炎支原体感染伴心叽损害46例患儿的心肌酶谱和心电图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疾病早期血清心肌酶谱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3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以及53例急性胃肠炎(轮状病毒抗原检测阴性)患儿的临床资料,病例收取时间在2016年10月2日到2018年10月10日,分析两组患儿在疾病早期血清心肌酶谱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轮状病毒肠炎患儿CKMB、LDH、a-HBDH、AST、CK指标均高于对照组胃肠炎患儿(P 0.05)。结论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与单纯胃肠炎患儿相比,更容易引起心肌损伤,应早期对患儿进行心肌酶谱检测,以便及时启用保护心肌治疗,以免延误诊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引起心肌损害的发病情况.方法对诊断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必要时做心肌酶谱及心电图等检查,以了解心肌损害的程度并给予相应治疗.结果其中心肌受累者42例,占肺炎支原体感染的13.2%,42例均有心肌酶谱改变,38例有不同程度的心电图改变,经抗肺炎支原体及营养心肌等综合治疗4~6周,除了4例心电图未恢复外,其他患儿均治愈.结论本文肺炎支原体感染中心肌受累者发病率较既往文献报道为高,且部分患儿临床缺乏心脏受累症状,故我们认为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应常规行心肌酶谱及心电图检查,以免贻误病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维生素C联合阿奇霉素在治疗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肌损害患儿中的作用。方法将78例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肌损害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均给予阿奇霉素口服,实验组患儿加用维生素C治疗,定期检查两组患儿临床特点及心肌酶谱、心电图的变化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后,实验组患儿与对照组患儿心肌酶谱均有明显下降,且实验组患儿心肌酶谱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联合应用维生素C与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肌损害的患儿可以更有效地对患儿心肌细胞进行保护并促进患儿病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引起心肌损害的发病情况。方法:对诊断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必要时做心肌酶谱及心电图等检查,以了解心肌损害的程度并给予相应治疗。结果:其中心肌受累者42例,占肺炎支原体感染的13.2%,42例均有心肌酶谱改变,38例有不同程度的心电图改变,经抗肺炎支原体及营养心肌等综合治疗4~6周,除了4例心电图未恢复外,其他患儿均治愈。结论:本文肺炎支原体感染中心肌受累者发病率较既往文献报道为高,且部分患儿临床缺乏心脏受累症状,故我们认为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应常规行心肌酶谱及心电图检查,以免贻误病情。  相似文献   

19.
46例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合并心肌酶谱升高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合并心肌酶谱升高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46例上感合并心肌酶升高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46例患儿心肌酶均不同程度升高,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 -MB)与肌酸磷酸激酶(CK )之比值,<6% 3 9例,>6% 7例,>6%的患儿中有2例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为阳性,临床诊断为轻度心肌炎,全部病例经抗病毒、营养心肌等治疗2周后,大部分临床症状和心肌酶谱、心电图恢复正常,预后良好。结论 上感时心肌酶谱可呈现出一过性增高,大多数非心肌损伤或心肌炎。应结合临床症状及CK -MB/CK比值和CTnⅠ确诊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肺炎支原体(MP)肺炎患儿、非MP肺炎心肌酶谱异常水平的对比研究,探讨小儿肺炎与心肌损害的关系。方法:收集经确诊的非MP肺炎及MP肺炎患儿和健康体检者三组,各100例,分别检测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血清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结果:MP、非MP感染肺炎组心肌酶谱各项异常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MP感染患儿血清心肌酶谱水平升高明显高于非MP感染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容易并发心肌的损害,通过血清心肌酶谱检测判断心肌是否受损可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