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恶性肿瘤仍是目前的世界性医疗难题,肿瘤干细胞是恶性肿瘤临床治疗的关键影响因素。肿瘤干细胞具有肿瘤原始活性,呈侵袭性生长,具有自我更新和形成肿瘤的能力,是导致肿瘤复发和转移的重要因素之一。乙醛脱氢酶1(ALDH1)是肿瘤干细胞的肿瘤标志物,在食管癌、胰腺癌、卵巢癌、结肠癌和乳腺癌等肿瘤细胞中的表达明显增高,且ALDH1升高程度与肿瘤恶性程度及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即ALDH1表达水平越高,肿瘤恶性程度越高,患者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2.
王慧琪  朱素芬 《河北医学》2003,9(6):568-569
恶性肿瘤是当今医学上的一大难题 ,恶性肿瘤患者在住院期间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 ,这给肿瘤患者的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发热是疾病的信号 ,它能反映体内病情演变或暗示潜在病变的存在。可作为判断治疗疗效与预后的重要参考。对肿瘤患者住院期间发热的观察及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 ,可以降低肿瘤患者死亡率 ,提高治疗效果。1 临床资料我科自 2 0 0 1年 1月至 2 0 0 2年 3月收住的恶性肿瘤病例 2 16例 ,分析总结如表 1。表 1 恶性肿瘤 2 16例患者分析肿瘤名称 总例数 发热病例发热原因肿瘤热 炎性热 药物热 原因不明直肠Ca     3 8…  相似文献   

3.
恶性肿瘤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和治疗药物一直是医学工作的研究重点。目前,肿瘤的药物治疗是常用的有效治疗手段。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的进步以及新型抗肿瘤药物的不断出现,多肽类化合物在临床抗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与传统抗肿瘤药物相比,多肽类化合物具有分子量小、靶向性强、活性高、毒性低、易于跨膜吸收等优点,可直接或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对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凋亡发挥调控作用。多肽类化合物主要通过调节免疫功能、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等发挥抗肿瘤作用,但具体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相似文献   

4.
肿瘤是由多基因参与并经多阶段演变而形成的疾病.目前有效治疗肿瘤的方法有放疗、化疗和免疫治疗,但恶性肿瘤细胞对这些治疗方法均有抵抗作用.RNA干扰(RNAi)作为公认的科学成就之一,有希望成为一种新颖可靠的恶性肿瘤治疗方法.本文就RNAi在泌尿系肿瘤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恶性肿瘤患者心理因素测评与相应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 ,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和预后与心理、社会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有资料显示 ,不良的心理、社会因素不仅是激烈的促癌剂 ,而且严重影响着严性肿瘤患者的治疗和预后 ,使住院时间延长 ,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 ,并能促进肿瘤的复发、恶化、转移等[1~ 3] 。因而针对恶性肿瘤患者异常心理特征的研究和相应治疗更为临床工作者关注。现将近 5年来国内对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因素调查和有关治疗的文献报导综述如下。1 恶性肿瘤患者心理概况  早在二世纪 ,希腊医生GaLenx就观察到抑郁的妇女较乐观的妇女易患乳腺癌 ,提出心理因…  相似文献   

6.
恶性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是恶性肿瘤治疗失败的主要因素,也是恶性肿瘤治愈率低的主要原因。恶性肿瘤转移的确切机制目前尚不清楚,该机制涉及了肿瘤自身与宿主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以及多种基因的调控。Sipa1基因是近年来发现的肿瘤转移候选基因,研究证明Sipa1基因结构及功能异常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十分密切的关联。本文就Sipa1基因在恶性肿瘤侵袭转移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根据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我 国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2004年—2009年恶性 肿瘤均为我国城市居民第一位死亡原因[1]。目前对 于恶性肿瘤的治疗提倡多学科综合治疗,中医药治 疗恶性肿瘤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减少放、化 疗毒副作用,提高放化疗完成率,增加疗效;②促进 手术恢复,防止或延缓肿瘤复发、转移;③减轻晚期 肿瘤患者临床症状,延长生存时间[2-3]。因此,中医治 疗恶性肿瘤的研究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8.
杜泽东  李秋 《四川医学》2018,39(12):1420-1424
<正>胃癌是常见消化系统肿瘤,手术是胃癌主要的治疗手段,我国胃癌5年生存率35. 1%[1],总体生存率低,有必要对胃癌术后预后进行预测,从而降低复发率,提高生存率。常用恶性肿瘤预后因素包括:生存率、死亡率、并发症、复发率等指标。影响胃癌根治术后预后因素较多,目前主要影响预后因素仍然集中在临床(手术、是否辅助治疗、分子分型等)及病理因素,我们将从临床、病理因素作综述。1手术因素  相似文献   

9.
本文综述了当前研究提出的恶性肿瘤术后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各种危险因素,包括:肿瘤相关因素、治疗相关因素、个体相关因素等方面,为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提供预防、治疗、护理干预等临床依据和理论支持,旨在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10.
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8  
陈正堂 《重庆医学》2002,31(2):65-67
目前 ,恶性肿瘤已成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为居民的第一、二位死因。临床常用的肿瘤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化学治疗(化疗 )、放射治疗 (放疗 )和生物治疗等。就大多数肿瘤而言 ,单用某一种方法疗效均不甚理想 ,需要多种方法的综合治疗。什么是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 ?如何合理地选用各种治疗方法 ?笔者在此复习有关文献 ,并冒昧请教诸位同仁。1 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定义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 (Multimodalitytherapyofmalignanttumors)是指根据患者的机体状况 ,肿瘤的病理类型、侵犯范围(病期 )和发展趋向 ,有…  相似文献   

11.
多媒体教学在肿瘤放射治疗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恶性肿瘤的治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和完善,目前放射肿瘤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临床学科。放射肿瘤学包括肿瘤放射物理学基础、肿瘤放射生物学基础、肿瘤影像学基础、临床肿瘤放射治  相似文献   

12.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尽管现代医学技术不断进步,但肿瘤发病率、病死率仍居高不下。肿瘤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明确,侵袭、转移是其重要特性,也是患者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深入研究肿瘤侵袭、转移的机制对临床治疗大有裨益。钠氢交换蛋白1(NHE1)是广泛表达于哺乳动物细胞膜表面的离子转运体,近年来研究发现其在肿瘤细胞中过表达,通过改变肿瘤细胞内外p H、降解细胞外基质、改变细胞侵袭性结构等促进肿瘤的侵袭转移,并涉及多种细胞信号通路的改变。随着研究深入,NHE1将为肿瘤的治疗提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3.
乳腺癌是目前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其发病机制未完全明确.程序性死亡因子-1 (programmed death-1 ,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 ,PD-L1)是表达于多种肿瘤表面的共抑制分子 ,它在介导乳腺肿瘤细胞免疫逃逸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 ,对于PD-1/PD-L 1与乳腺肿瘤免疫逃逸的研究逐渐深入 ,包括其分子功能、表达水平及乳腺肿瘤预后等 ,尤其是PD-1/PD-L1在临床肿瘤治疗的研究中取得了重要进展.本文就 PD-1及其配体 PD-L1的发现、表达、功能以及在乳腺肿瘤中免疫逃逸、治疗方面予以综述 ,并对其应用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4.
郭云 《微创医学》2012,7(2):156-159
大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分居恶性肿瘤的第四位和第五位,其中肝脏的转移是大肠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大肠癌肝转移的机制机理尚未完全阐明。目前的研究表明,肿瘤的转移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多基因参与的过程。近年来,关于肿瘤基因的异常表达与大肠癌肝转移的关系已经成为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热点,并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本文对近年来大肠癌肝转移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9,(2):111-115
嵌合抗原受体修饰T细胞(CAR-T)疗法是近年来新兴的免疫治疗方法,在恶性肿瘤尤其是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治疗方面取得了较多突破,对难治复发性血液肿瘤患者,其总缓解率显著高于传统化学治疗,为难治复发性血液肿瘤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但CAR-T治疗后的脱靶效应、肿瘤复发等问题仍有待解决。本文就嵌合抗原受体的结构演变及CAR-T的抗肿瘤作用机制、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的应用、目前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刘欣  肖青  吕敬龙 《重庆医学》2013,(22):2669-2672
恶性肿瘤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其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基因、多阶段的演变过程。从基因层面对肿瘤的发生机制进行研究,从而协助肿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是目前科学研究的重点。基因是一个新发现的基因,其  相似文献   

17.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近年来 ,我国乳腺癌的发病呈上升趋势 ,在一些大中城市已成为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1] 。对乳腺癌病人预后的准确判断非常重要 ,但目前尚难以令人满意。近年来的研究发现 ,除了传统的临床与病理因素外 ,还有一些判断指标影响乳腺癌的预后 ,对这些指标的正确认识及综合分析 ,可为临床较客观、准确地判断预后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1 传统的临床与病理预后因素[2~ 7]1 1 年龄 一般认为 ,年轻的病人肿瘤进展较快 ,淋巴结转移率较高 ,预后较差 ;老年病人肿瘤生长相对较慢 ,淋巴结转移率较低且较晚 ,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妇科恶性肿瘤住院患者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制订抗凝药物预防和治疗方案、减少VTE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年龄、医院和肿瘤类型为匹配变量,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方法,以湖南省肿瘤医院和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16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并发VTE的40例妇科恶性肿瘤住院患者为病例组,随机抽取同时期未发生VTE的40例妇科恶性肿瘤住院患者为对照组,分析妇科恶性肿瘤住院患者并发VTE的危险因素。结果肿瘤分化程度、手术和采取预防措施(药物预防或气压治疗)为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肿瘤分化程度低(OR=8.244,95%CI:1.536~44.237)、进行手术治疗(OR=10.208,95%CI:1.810~57.575)及未采取预防性抗凝措施(OR=14.185,95%CI:2.158~93.249)的妇科恶性肿瘤住院患者并发VTE的风险较大。结论妇科恶性肿瘤住院患者并发VTE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肿瘤分化程度低、手术以及未采取抗凝预防措施是妇科恶性肿瘤住院患者合并VTE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姜敏  吴荣 《医学综述》2012,(19):3228-3231
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尤其是胸部恶性肿瘤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在胸部接受放射治疗的过程中,心脏不可避免地受到不同程度的照射,从而引起放射性心脏损伤(RIHD)。近年来,随着大剂量放疗在恶性肿瘤中的应用,RIHN也日益增多,目前已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临床并发症,同时也是影响放射治疗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不同转移能力小鼠前胃癌细胞株全蛋白的比较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康复医学研究所蒋薇,钱书森肿瘤转移是临床上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至今对其机理及影响因素尚未完全阐明,因而缺乏有效的预防和治疗肿瘤转移的方法。为了深入认识转移性癌细胞的特性,我们从自建的肿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