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 毫秒
1.
《中国执业药师》2008,(1):36-36
2007年10月18日,欧洲药品管理局(EMEA)在完成对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罗格列酮(商品名:文迪雅)和吡格列酮(商品名:艾可拓)的利弊评估后,认为这些抗糖尿病药物在其适应症范围内仍然效益大干风险。但是,EMEA建议修改罗格列酮产品信息,并建议采取措施进一步提高对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安全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周赟  王骏  王鸣和 《世界临床药物》2007,28(10):603-605,633
格列酮类药物已广泛应用于糖尿病性心脏病的治疗,疗效颇著,但极少数患者可演变为心力衰竭,甚至肺水肿。本文简述格列酮类药物的心血管药理学基础,并就其不良反应及治疗对策进行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3.
杨幼青 《上海医药》2009,30(7):333-333
磺酰脲类药物于上世纪50年代开发并应用于临床。第一代的磺酰脲类药物代表为甲苯磺丁脲(D860);第二代磺酰脲类药物有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格列喹酮和格列本脲等。第一代和第二代磺酰脲类药物常统称为“传统”磺酰脲类药物。上世纪90年代后上市的格列美脲属第三代磺酰脲类药物。  相似文献   

4.
《中国执业药师》2011,(9):22-22
2011年6月15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发布信息,警示糖尿病治疗药吡格列酮用药超过1年可能引起膀胱癌的风险。并于8月4日更新了含吡格列酮药物的产品说明书,在警告和注意事项中包含了此风险信息。吡格列酮通常与膳食控制以及锻炼结合,用以帮助2型糖尿病成年患者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瑞彤)治疗2型糖尿病高血压和非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高血压和非高血压患者各30例,均在原治疗基础上加服盐酸吡格列酮片,15mg,1次/d,3个月后观察血压变化。结果:高血压组和非高血压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高血压组平均下降值(8.73/4.00mmHg)高于非高血压组(7.33/3.85mmHg),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吡格列酮能够降低2型糖尿病高血压和非高血压患者的血压。  相似文献   

6.
刘尊永 《家庭医药》2005,(11):24-24
江苏王凤等读者来信希望了解吡格列酮的知识,我们特约请了刘尊永教授介绍包括吡格列酮在内的胰岛素增敏剂类药物,希望对糖尿病患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维格列汀与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的血糖控制情况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32例,随机分为维格列汀组(16例)和吡格列酮组(16例),两组均予以二甲双胍1.0 g/d基础治疗,维格列汀组予以维格列汀90 mg/d治疗;吡格列酮组予以吡格列酮9 mg/d治疗,均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控制情况、炎症因子水平。结果与吡格列酮组比较,维格列汀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炎症因子如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等下降更为显著,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格列汀在血糖控制、炎症因子改善方面优于吡格列酮,可能成为胰岛素抵抗治疗的新切入点。  相似文献   

8.
格列喹酮治疗Ⅱ型糖尿病临床观察倪江洪,王燕燕(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南京210002)格列喹酮(Cliquidone),是唯一非主要经肾脏排泄的第二代短效磺脲类口服降糖药,国外1975年开始上市,国内现已有合资公司生产的产品.本院对住院病人29例使用格列...  相似文献   

9.
格列吡嗪片联用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格列吡嗪片联用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优点。方法将10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格列吡嗪片联用吡格列酮组(B组),进行6个月治疗,测定治疗前后BP,PG,BMI,HbA1c,Ins,血脂等指标,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两组治疗均可使BP,PG,BMI,HbA1c,及LDL-C下降(P〈0.05),但B组同时可使Ins水平下降(P〈0.05),HOMA-IR降低(P〈0.01)。结论格列吡嗪片联用吡格列酮可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脂代谢紊乱,并降压,减重,同时改善IR。  相似文献   

10.
王丽红 《黑龙江医药》2010,23(4):623-623
盐酸吡格列酮(下称吡格列酮)为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它可以增加胰岛素敏感性(IS),降低血糖。为观察其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临床疗效,我们对90例T2DM患者分别进行吡格列酮、二甲双胍及两者联合应用为期半年的治疗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吡格列酮与盐酸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吡格列酮与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磺酰脲类和双胍类治疗而空腹血糖控制不佳(7.0 mmol·L-1≤空腹血糖(FBG)≤13.0 mmol·L-1)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入吡格列酮15 mg·d-1组与罗格列酮4mg·d-1组,治疗12周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12周后,2组空腹和餐后2 h血糖、胰岛素和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下降(P〈0.01),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吡格列酮组总费用合计为189.84元、罗格列酮组为440.16元,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吡格列酮与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相似,但吡格列酮的费用明显低于罗格列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联合格列吡嗪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47例经磺酰脲类或双胍类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空腹血糖(FPG)〉7.0mmol/L]的T2DM患者,给予罗格列酮联合格列吡嗪治疗,疗程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的FPG、2hPG、HbA1C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LT治疗前后无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格列酮联合格列吡嗪治疗T2DM疗效显著,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观察盐酸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长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自身治疗前后对照的方法,84例应用较大剂量的门冬胰岛素30治疗3个月以上血糖控制欠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加服盐酸吡格列酮。随访24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A1(GHbA1)、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红蛋白(Hb)、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谷氨酰转肽酶(γ-GT)等的变化。结果盐酸吡格列酮治疗组空腹血糖(FPG)、2小时血糖(2hPG)、GHba、FINS、hsC—RP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与时间成正比,治疗6个月后疗效趋于稳定,GPT、GOT、γ-GT较前明显下降(P〈0.05),且胰岛素用量明显减少(平均较治疗前胰岛素用量减少10%左右)。所见不良反应为低血糖和下肢水肿,两者发生率分别为7.1%和2.3%,经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结论盐酸吡格列酮能有效降低长期注射大剂量胰岛素且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的血糖水平。对因脂肪肝而至的肝酶谱的增高有治疗作用,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盐酸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长期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窦念涛 《安徽医药》2008,12(8):742-742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长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6例使用用磺酰脲类及双胍类药物治疗3个以上月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加服盐酸吡格列酮随访24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两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HoMA-IR,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红蛋白(Hb)和谷丙转氨酶(GPT)等变化。结果盐酸吡格列酮治疗后FPG、2HPG、HbA1c、Fins、hsCRP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GPT亦较治疗前下降(P〈0.05)。不良反应为下肢浮肿,发生率为2.8%,经对症处理后消失。结论盐酸吡格列酮能有效降低其他口服降糖药物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的血糖水平,对因脂肪肝所致的GPT增高有降低作用,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苗志宏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5):2272-2273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口服降糖药(OHA)失效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改善。方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46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为单用胰岛素强化治疗组,B组为吡格列酮联合胰岛素组。进行2周的胰岛素强化治疗,分析比较其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用量、胰岛素β细胞功能、胰岛素抵抗指数。并对治疗成功组患者随访3个月。结果:2周的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以逆转2型糖尿病患者的β细胞功能,且吡格列酮组效果更明显,胰岛素用量少,低血糖发生率低。结论:短期胰岛素联合吡格列酮强化治疗OHA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可得到进一步改善,安全性和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6.
曹文富  邓华聪 《中国药房》2005,16(2):146-149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Thiazolidinediones, TZD)具有胰岛素增敏作用,是一类治疗 2型糖尿病( DM)的新药,包括临床应用的罗格列酮( Rosiglitazone)、吡格列酮( Pioglitazone)和已停用的曲格列酮( Troglitazone).  相似文献   

17.
口服降糖药物治疗Ⅱ型糖尿病的药物经济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选取两种口服格列酮类药物进行口服降糖药物治疗Ⅱ型糖尿病的药物经济学研究.方法:药物经济学分析方法采用成本效果分析法.结果:以本研究计算, 马来酸罗格列酮组治疗成本为2 340元,盐酸吡格列酮组治疗成本为1 014元.使糖化血红蛋白下降1%,马来酸罗格列酮组需835.71元,而盐酸吡格列酮组只需336.88元.结论:以成本效果分析, 与马来酸罗格列酮相比,盐酸吡格列酮是糖尿病患者较经济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8.
李梅 《海峡药学》2009,21(8):119-120
目的回顾性分析毗格列酮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32例NAFLD患者进行为期24周的临床治疗观察.以此评价该药对脂肪肝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24周时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8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46.7%;毗格列酮组显效10例。有效1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8.1%;毗格列酮组较对照组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甘油三酯(T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明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毗格列酮能改善NAFLD患者的血脂、胰岛素抵抗,减轻脂肪肝。  相似文献   

19.
格列酮类药物在糖尿病患者中改善血糖、血压、血脂的作用已被证实,但在糖尿病以外的人群中是否有这样的作用却鲜见报道。深入了解该类药物的在糖尿病以外的人群中是否具有降压、降脂、降低血尿酸的作用,有可能找到一条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血症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降压效果。方法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每天在应用厄贝沙坦胶囊150mg基础上给予吡格列酮15mg;对照组每天在应用厄贝沙坦胶囊150mg基础上给予其他降糖药控制血糖。均持续观察治疗12周以上,监测血压。结果治疗组患者在不同治疗周期控制血压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吡格列酮可作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良好降压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