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糖尿病合并肺结核与单纯肺结核CT影像特征对比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收治的154例肺结核患者临床资料,其中62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为观察组,92例单纯肺结核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多层螺旋CT检查,分析两组患者CT影像特征。结果:观察组肺部病灶分布在上叶前段(22.58%)、多肺叶病变(64.52%)、空洞与坏死(40.32%)、干酪性肺炎(35.48%)等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肺部病灶分布在下叶背段、上叶尖后段、支气管播散征等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治肺结核31例,占比(50.00%),对照组复治肺结核20例,占比(21.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控制良好组空洞形成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肺结核常累及多个肺叶,病变分布较为广泛,病灶集中分布在上叶前段,容易出现空洞或坏死、干酪样病变,且复治率高,血糖控制不佳不利于患者病灶的吸收,临床需针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肺结核的筛查并及时给予干预。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复治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的原因、临床特征和诊治办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09年收治复治肺结核合并肺真菌病45例,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方法。结果复治肺结核合并肺真菌病的患者中60%合并糖尿病,57.7%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87%有咯血症状,90%有发热症状。本组患者均是60岁以上老年人,24%的患者影像学有典型晕轮征、新月征,纤维支气管镜活检病理阳性率为18%,病原菌中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占51%,合并曲球菌为24%。结论复治结核,尤其是老年人合并糖尿病、COPD等基础疾病的患者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时易造成真菌感染,应积极做进一步检查,及早采用有效的治疗方法,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3.
龙章改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4):8473-8474
目的分析糖尿病与初治肺结核的相互关系及治疗。方法对湖南省长沙市中心医院胸科中心2006-01-2010-01糖尿病合并初治肺结核120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糖尿病合并初治肺结核,临床症状重,病灶多,易形成空洞和干酪样肺炎,痰菌阳性率高,治疗时间长。结论糖尿病合并初治肺结核的患者,早诊断、早治疗、控制血糖、按规定疗程抗痨是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短程化疗方案的临床效果并探讨肺结核患者初治失败的原因及干预措施。方法对1993至2003年间收治的肺结核初治患者429例作多因素回顾性分析。结果2HRSZ/4HR短程化疗方案有效率达79.7%。老年、无相对固定职业、有糖尿病合并症的患者,在相同的治疗方案下其复治率显著高于其他患者。结论对于老年患者需要优化治疗方案,选择适合其生理特点的药物组合,加强对无相对固定职业及流动人口患者的宣教、督导治疗力度,优化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方案可能有助于提高肺结核治愈率,降低复治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痰菌阴转、病灶吸收及临床治愈率情况。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来湖南省胸科(结核病)医院就诊的结核患者,其中初治肺结核患者(非耐药)组820例、复治肺结核患者(非耐药)组123例、耐药肺结核患者组156例。通过对肺结核患者进行糖尿病筛查,科学掌握肺结核患者中糖尿病的患病率并给予对症治疗,观察治疗后患者的痰菌阴转情况、病灶吸收及临床治愈率。结果初治肺结核患者(非耐药)组、复治肺结核患者(非耐药)组、耐药肺结核患者组的痊愈率分别为92.68%、82.92%、6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个月末及6个月末,初治肺结核患者(非耐药)组的痰菌阴转率及病灶吸收率均为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抑制不佳、不按时服药、产生耐药等因素对患者的预后产生影响(P0.05)。结论肺结核病和糖尿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两者可合并存在,相互影响,早发现、早治疗可有效提高治愈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杨杨  孙俊 《华西医学》2009,(9):2424-2425
目的: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病的临床治疗效果的观察。方法:对我院2004-2008年收治糖尿病合并初治肺结核病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合并初治肺结核病患者病情进展快,症状较重。血糖控制情况明显影响肺结核治疗效果。结论:积极控制血糖是治疗糖尿病合并初治肺结核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黄芪鳖甲汤在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复治肺结核中的疗效及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标准在本科室治疗并确诊(经细菌学确诊)为2型糖尿病合并复治肺结核患者178例,并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西药组及中药组,每组各89例,2组患者均给予3HRZES/9HRE方案进行抗结核治疗,中药组在此基础上服用黄芪鳖甲汤治疗。疗程为8个月。分析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对T细胞亚群影响情况。结果:西医组总有效率为78.65%,明显低于中药组(总有效率91.01%),P0.05;西药组空洞闭合24例(26.97%),中药组空洞闭合45例(50.56%),中药组空洞闭合率明显优于西药组,P0.05;中药组病灶总吸收率为89.89%,明显优于西药组(病灶总吸收率76.40%),P0.05;治疗后中药组CD3~+、CD4~+及CD4~+/CD8~+水平升高,CD8~+水平明显降低,与西药组比较,P均0.05。结论:对于糖尿病合并复治肺结核的患者,在西药治疗基础上使用中药黄芪鳖甲汤,能增强疗效,改善症状,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应用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初治涂阳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延续护理,6个月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痰菌转阴率、胸部病灶好转率、治愈率及血糖控制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护理可提高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促进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胸腺肽α1辅助治疗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肺结核患者156例,其中初治90例,复治6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抗结核和降糖治疗外,治疗组加用胸腺肽α1辅助治疗3个月,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同时测定80例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末外周血T细胞亚群分布情况。结果治疗组初复治患者病灶吸收率及空洞闭合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初治患者治疗3、6个月末病灶吸收率分别为71.0%(27/38)、92.1%(35/38),优于复治组40.0%(12/30)、66.7%(20/30),而痰菌阴转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47例,初治患者中治疗组复发率0(0/38)明显低于对照组13.9%(6/43);治疗3个月末,治疗组CD3+、CD4+、CD4+/CD8+分别较治疗前明显升高,CD8+较治疗前下降(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治疗困难,需用化疗药物辅以免疫治疗,对提高痰菌阴转率、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病变吸收、降低复发率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含异烟肼和利福平治疗方案对单耐异烟肼或利福平肺结核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1~2013年治疗的120例肺结核患者,根据入院时的耐药情况分为治疗敏感组、耐多药组(耐药异烟肼与利福平)、单耐药组(耐药异烟肼或利福平),均以2HRZS/6HR化疗方案治疗。观察各组患者初治/复治的比率、发展为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比率。结果敏感组患者初治肺结核比率(47.50%)明显高于耐多药组(30.0%),差异有显著性(P0.05),耐单药组患者初治肺结核比率(27.5%)与耐多药组(30.0%)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敏感组发展为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比率(7.5%)明显低于单耐药组(52.5%),差异有显著性(P0.05)。单耐异烟肼的患者发展为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比率(84.21%)显著高于单耐利福平的患者(23.81%),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单耐异烟肼或利福平患者中多为复治结核病,选择含异烟肼与利福平的治疗方案容易转变为耐多药肺结核,在治疗中需要及早进行耐药性检测,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洪  魏芳 《华西医学》2010,(3):494-496
目的分析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总结和比较2002年1月-2006年6月收治的60例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研究组)和76例单纯肺结核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两组在性别、年龄及初、复治比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初治肺结核采用异烟肼和利福平的三药或四药联合;复治肺结核采用丙硫异烟胺和利福喷汀的三药或四药联合,疗程6~15个月。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在饮食控制基础上,给予口服降糖药或皮下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结果研究组发热、盗汗、咯血、合并空洞、痰菌阳性率分别为46.67%,25.Do%,43.33%,46.67%,48.33%,明显高于对照组(P〈O.05);研究组血糖控制〈8.5mmol/L者痰菌阴转率和结核病灶吸收好转率分别为95.45%、90.91%,明显高于血糖≥8.5mmol/L者的50.00%、56.52%(P〈0.05)。结论合并2型糖尿病的肺结核患者较单纯肺结核患者病情严重;严格控制血糖水平是肺结核治疗的重要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检测肺结核并发糖尿病(PPTDM)患者外周血血清IL-22含量并分析其意义。方法 ELISA检测30例PPTDM患者、30例肺结核(PTB)患者、30例糖尿病(DM)患者和30例健康志愿者(HV)血清IL-22含量并分析其意义。结果 PPTDM组血清IL-22含量(54.4±4.81 pg/ml)显著低于DM组(72.36±5.12 pg/ml)和HV组(68.32±3.08 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57,P=0.013; t=2.437,P=0.018)。PPTDM组血清IL-22含量高于PTB组(45.36±5.88 pg/m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90,P=0.239)。不同形式肺结核并发糖尿病患者血清IL-22含量检测结果中,先患肺结核后患糖尿病(PTB-DM)组血清IL-22含量(64.62±8.59 pg/ml)显著高于先患糖尿病后患肺结核(DM-PTB)组(44.21±2.68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67,P=0.031)。结论 IL-22在PPTDM疾病发生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并初步分析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0(IL-10)、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选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海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51例作为DM组,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48例作为TB+DM组,同期的健康体检者42例作为对照组。采集研究对象清晨空腹静脉血5 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样本血清中IL-2、IL-10、IFN-γ、TNF-α的水平,进行对比。结果三组间的IL-2、TNF-α、INF-γ、IL-10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TB+DM组的IL-2(0.215±0.152)μg/L、TNF-α(0.253±0.098)μg/L水平均低于DM组[(1.058±0.458)μg/L、(0.399±0.102)μg/L],INF-γ(33.560±2.370)μg/L、IL-10(1.331±0.241)μg/L水平均高于DM组[(6.010±6.730)μg/L、(0.835±0.301)μ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B+DM组和DM组的IL-2、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INF-γ、IL-10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患者血清中IL-2、IL-10、IFN-γ、TNF-α的水平对选取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指标诊断、评价该病的发生及病程,对治疗该病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2016—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登记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TB-DM)患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此类特殊人群肺结核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从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收集内蒙古2016—2020年登记的TB-DM患者信息,包括性别、年龄、职业、患者来源,治疗转归,初、复治等,用SPSS 20.0软件进行流行性分析。结果 2016—2020年内蒙古共登记TB-DM患者1 526例,平均年登记率为1.22/10万(1 526/12 527.2万),占总肺结核患者数的2.94%,TB-DM中,男性1 124例,女性402例,男女性别比为2.80∶1,高于未合并糖尿病的肺结核患者男女比例1.96∶1(χ2=36.560,P<0.001);TBDM患者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占53.74%;其次为家政、家务及待业人员,占18.41%,与未合并糖尿病的肺结核患者职业分布一致;TB-DM患者来源以直接就诊为主,占48.95%,其次为转诊患者,占27.65%,未合并糖尿病的肺结核患者来源以直接就诊为主,占39.24%,其次是追踪到位,占27.28%;TB-DM患者以初治为主,占83.48%...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母牛分枝杆菌菌苗对糖尿病并肺结核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及其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以糖尿病并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CD4+淋巴细胞低下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Ⅰ,CD4+淋巴细胞正常者为对照组Ⅱ,3组均予以降糖和抗痨治疗,治疗组联用母牛分枝杆菌菌苗,比较分析3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痰菌阴转,肺部病灶吸收情况.结果:在强化治疗1个月末和2个月末,对照组Ⅱ痰菌阴转率均较高(59.0%、75.0%).空洞缩小闭合率以治疗组最高(92.0%).治疗有效率以治疗组最高(72.4%).结论:免疫功能低下的糖尿病并肺结核患者联用母牛分枝杆菌菌苗治疗,可促进痰菌阴转和空洞愈合.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X线及CT的影像表现,提高对本病影像学的认识。方法收集2004年2月至2006年2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112例,分析其病灶的形态特点,分布特点,初诊诊断肺结核的准确率。结果112例患者中,病灶位于双肺上叶尖、后段和/或下叶背段者69例,占61.6%,初诊正确率达78%;位于右肺中叶和/或左肺上叶舌段者30例,占26.8%,初诊正确率约36%,位于一侧和/或双肺上叶前段、双下肺叶基底段者13例,占11.6%,初诊正确率约31%。;表现为大片状病灶者48例,占42.8%,斑片状病灶、部分融合者74例,占57.2%,合并空洞者76例,占67.8%,常伴有支气管播散灶。结论糖尿病合并肺结核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以炎性渗出、干酪变质为主,空洞发生率高,糖尿病合并肺结核于结核非好发部位的发病率高,初诊正确率低。  相似文献   

17.
肺结核并发肺部真菌感染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肺结核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及易患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肺部真菌感染及无肺部真菌感染的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肺部真菌感染的病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下列因素与肺结核患者并发肺部真菌感染有关: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低蛋白血症、呼吸衰竭、机械通气、合并糖尿病.结论 减少易患因素,预防肺结核并发肺部真菌感染.  相似文献   

18.
复治肺结核患者耐药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复治肺结核患者结核分枝杆菌耐药谱特点,为结核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将该院2009年11月至2010年11月的痰涂片标本抗酸菌检测阳性的肺结核复治患者作为监测对象,对107例成功分离的结核分枝杆菌菌株用比例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总耐药率43.9%,耐多药率28.9%,耐单药率14.9%.对链霉素(S)、异烟肼(H)、利福平(R)和乙胺丁醇(E) 4种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23.4%(25/107)、32.7%(35/107)、32.7%(35/107)和13.1%(14/107),其中单药耐药频率以耐H或R最高.耐药患者中以耐HSR和耐HSRE为主,各占8.4%.不同性别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治肺结核患者耐药率仍处在较高水平,对耐药结核病的临床治疗和管理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结核分支杆菌L型培养结果与临床状况的关系。方法对151例活动性肺结核、31例非活动性肺结核、27例非肺结核作痰结核分支杆菌L型培养,并分别作痰抗酸涂片、培养、PCR检测,结核分支杆菌L型培养阳性病例进行病程长短、初复治、有无空洞的比较;对70例活动性肺结核、12例非活动性肺结核作外周血结核分支杆菌L型培养。结果151例活动性肺结核、31例非活动性肺结核、27例非肺结核痰结核分支杆菌L型培养阳性分别为30例、3例、0例,其中87例抗酸染色与罗氏培养均阴性的活动性肺结核结核分支杆菌L型培养阳性12例(13.79%)。病程大于12月者明显高于小于1月者(P<0.01),复治病人明显高于初治病人(P<0.01),有空洞者明显高于无空洞者(P<0.05)。结论结核病患者L型结核菌的存在是结核病难治、复发的主要原因之一。开展痰、血等标本的结核分支杆菌L型检测,对于提高结核病诊断正确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